扶貧攻堅中國走在了世界前面

2020-12-06 騰訊網

2019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發展經濟學家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V.Banerjee)、埃絲特·杜弗洛(Esther Duflo)、麥可·克雷默(Michael Kremer),以表彰他們「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的實驗性做法『,筆者粗略看了一下他們的研究成果,發現竟然毫無阻礙的看懂了。我印象中這可能是歷年來我唯一可以非常順暢讀懂的諾貝爾經濟學理論。

他們的主要研究成果簡單說就是解釋人為什麼會貧困,以及擺脫貧困的方法。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能看懂的原因了,扶貧!沒錯,這就是這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研究成果,幾乎所有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中國政府幾十年如一日在做的『』普通『』工作,竟然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我想我們廣大的基層扶貧工作者可能已經後悔為什麼不把自己的工作日記整理發表一下,說不定也能為中國弄個諾貝爾獎回來。

有的人可能想不通,為什麼這麼普通的問題也值得研究,甚至得了獎?那您可能是在中國呆的時間太久了,沒錯,世界上可能只有中國幾十年如一日的進行扶貧工作,別的國家那不叫扶貧,應該叫慈善。扶貧這個詞在發達國際甚至在一些發展中國家都是比較新鮮的,他們對窮人只是一種憐憫式的接濟,比如送食品券,發放免費的食物,提供免費的住所,等等,有的發達國家甚至認為貧窮主要的原因是個人不上進,懶惰造成的不需要同情。而我們中國從建國以來就秉持著「為人民服務」的根本思想,到改革開放後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帶動其他人共同富裕」,中國政府在這樣的中心思想下研究出了一大批扶貧經驗和方法,比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貧先扶智」「以人民為中心」「精準扶貧」「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富先聯網」等等膾炙人口的詞語。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的人均GDP甚至還不如大多數的非洲國家,百分之80以上的人生活的農村,文盲率也達到了了百分之80。經過70多年的發展,通過一個又一個五年計劃,我們國家有8億多人實現了脫貧(佔世界貧困人口的百分之80),文盲率也降到了百分之30,我們的人均GDP達到了10000美元已經達到了世界中等偏上的水平,到2020年中國將要全面消除貧困,進入全面小康,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成就,也是中國對世界發展作出的最大的貢獻。

中國是世界減輕貧困方面真正的實踐者,以及成功者。

相關焦點

  • 【中國攻堅進行時】中國精準扶貧成就彰顯世界意義
    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國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這麼多人脫貧,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中國脫貧攻堅成績斐然、世界矚目。中國式扶貧是中國道路的亮麗篇章,同時也為世界減貧事業提供了可資借鑑的中國方案。
  • 親眼目睹中國扶貧攻堅,這位「老外」由衷驚嘆……
    導讀:中美合拍紀錄片《前線之聲:中國脫貧攻堅》去年在美國播出,這是第一部在國外播出的關於中國扶貧工作的深度紀錄片。中國問題專家、「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羅伯特·庫恩是該片主創人員之一,他通過實地走訪,獲得了大量中國扶貧工作的第一手資料。他認為,中國政府計劃周全,多措並舉,推動「精準扶貧」穩步實施,並取得令人驚嘆的成就。
  • 習近平新時代扶貧攻堅工作思想的基本特徵
    明確習近平新時代扶貧攻堅工作思想的主要特徵,有利於更加準確地把握習近平新時代扶貧攻堅工作思想,從而為我國取得扶貧攻堅工作的徹底性勝利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思想基礎。    一、實事求是精準發力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靈魂,是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黨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其為首要原則而展開。
  • 中國精準扶貧成就彰顯世界意義
    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國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這麼多人脫貧,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中國脫貧攻堅成績斐然、世界矚目。中國式扶貧是中國道路的亮麗篇章,同時也為世界減貧事業提供了可資借鑑的中國方案。
  • 扶貧攻堅「特種兵」
    扶貧脫貧曾是這裡的「心病」。2015年,伴隨全國扶貧攻堅戰役的全面打響,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將橋板鄉古板村、中村村、良老村、江邊村4個重點貧困村,劃歸為廣西監獄管理局定點幫扶對象。為此,廣西監獄管理局秉持「舉全局之力,發揮監獄系統優勢,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理念,從人、財、物各方面大力支持,認真履行脫貧攻堅政治責任,以攻城拔寨的態勢投入這場脫貧攻堅戰。
  • 視頻|「中國丹霞山扶貧公益行」啟動,創新探索「徒步+扶貧+觀光...
    11月28日上午,逾千名市民與遊客在「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丹霞山下共同見證「中國丹霞山扶貧公益行」啟動儀式。 中國丹霞山扶貧公益行活動通過「徒步行+消費扶貧+鄉村旅遊」,進一步推動「扶貧+產業」合作新模式,引導社會大眾積極參與消費扶貧,有效築牢脫貧攻堅成果,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中國攻堅進行時】新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機制探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強化政策措施、加強統籌協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更加有效開展。「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2020年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扶貧工作的終結,「十四五」期間仍要鞏固脫貧成果,繼續開拓謀劃創新。
  • 精準扶貧的普格收官答卷:脫貧攻堅的「普格戰法」
    是影響涼山、四川乃至中國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控制性因素之一。 脫貧攻堅以來,普格承關懷而奮起、變壓力為動力,堅持精準發力,下足「繡花」功夫,深度貧困面貌得到根本性轉變。2020年11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涼山州普格縣等7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四川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
  • 行走的「精準扶貧」——湖南作協組織脫貧攻堅主題文學創作
    湖南省廣大幹部群眾響應「精準扶貧」號召,向三湘大地千百年來的貧困頑疾發起攻堅拔寨的衝刺。湖南省作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鼓勵和支持廣大作家聚焦脫貧攻堅題材,投身三湘四水,走進扶貧攻堅一線,進行深度採訪調查,以文學的方式見證並記錄這一偉大事業,創作了一批反映湖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優秀作品。
  • 代表訪談 | 楊曉宏:扶貧攻堅下足繡花功
    代表訪談 | 楊曉宏:扶貧攻堅下足繡花功 2018-10-26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案例」落地生根才能講好扶貧攻堅故事:紀錄片《落地生根》創作啟示
    【案例】落地生根才能講好扶貧攻堅故事:紀錄片《落地生根》創作啟示攝製團隊進駐【案例】落地生根才能講好扶貧攻堅故事:紀錄片《落地生根》創作啟示2017年7月總局宣傳司相關負責人徒步登山看望攝製團隊【案例】落地生根才能講好扶貧攻堅故事:紀錄片《落地生根》創作啟示登山便道行路難攝製工作異常艱辛。
  •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在長沙舉行 扶貧經歷個個感人
    10月19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在長沙舉行。紅網時刻10月19日訊(記者 陳雪驊 廖潔 攝影 李長宏)10月19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在長沙市舉行。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並致辭。省委副書記烏蘭主持報告會。
  • 習近平扶貧論述對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的原創性貢獻及其歷史世界...
    摘要: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扶貧成就舉世矚目。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高度重視我國脫貧攻堅工作,堅持把脫貧攻堅工作擺到了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了眾多新思想和新觀點,作出了眾多新決策和新部署,形成了邏輯嚴密、內涵豐富的習近平扶貧論述,既為新時代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了理論指引,也為世界反貧困事業貢獻了寶貴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 《扶貧路上》唱給所有扶貧人的歌
    近年來,我們有千千萬萬的扶貧幹部奮戰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他們為了讓老百姓能夠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上山下鄉沒日沒夜的工作著,他們顧不上自己的家庭、顧不上老人和孩子,有的甚至倒在了脫貧攻堅的崗位上,只為了圓老百姓能夠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夢想,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也是最偉大的人!
  • 充分發揮「毛細血管」作用 衡水銀行助力扶貧攻堅
    來源:中國經營報文/梁偉最近,衡水銀行武強支行陳莊村扶貧工作隊又幫著貧困戶陳得雨家銷售了540枚笨雞蛋。這已經不是武強支行扶貧工作隊第一次幫扶貧困戶解決銷售渠道問題了。據了解,為了帶動當地脫貧,該駐村工作隊還大力宣傳貧困戶的其他農產品、土特產,如綠豆、花生、紅薯等,讓貧困戶的優質農產品走出農村。
  • 江北區總工會舉辦「扶貧攻堅·工會邀你來助力」扶貧尋寶趣味比賽
    「扶貧尋寶趣味比賽現在開始!」一聲令下,職工紛紛開始「趕場」尋找扶貧產品。據悉,館內共有來自11個中西部省、自治區級館、33個重慶市區縣館的上千餘款扶貧產品,「尋寶」的同時,也讓職工朋友們領略當地區域特色,了解產品文化。
  • 留學人員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
    這些都是留學人員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的天然優勢,應充分發揮。  留學人員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首先要提高站位,深刻理解其重要意義。對外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既有利於塑造中國良好的國家形象,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國際輿論氛圍,也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減貧事業發展有積極作用。
  • 發揮學會優勢 助力脫貧攻堅 中國力學學會與皋蘭縣籤署扶貧合作協議
    近日,中國力學學會聯合甘肅省力學學會、蘭州大學奔赴皋蘭縣開展扶貧工作,與皋蘭縣人民政府籤署扶貧合作協議。在皋蘭縣召開的扶貧工作座談會上,與會人員觀看了皋蘭縣情宣傳片。中國力學學會來到皋蘭縣開展扶貧工作,將在皋蘭縣脫貧攻堅決勝階段發揮重要作用。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戴蘭宏研究員介紹了中國力學學會在力學學術交流、期刊出版、科學普及和教育、學會組織建設等方面開展的工作,以及中國力學學會理事會黨委圍繞決戰決勝脫貧工作持續發力,協同地方學會、高校、科研院所等社會力量,多次赴地方開展科教扶貧工作的情況。
  • 哈爾濱銀行駐村扶貧工作隊:脫貧攻堅 一直在路上
    2017年,哈爾濱銀行響應國家號召選派優秀幹部組成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延壽縣六團鎮雙龍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董事長郭志文、行長呂天君、工會主席羅忠林等總行領導,先後多次到扶貧工作隊現場辦公,詳細了解村裡人口、土地、資源、集體經濟收入、產業發展、群眾就業等情況,親身感受村民的生活狀況,了解村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研究、指導產業扶貧項目選擇和「兩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落地情況。
  • 「感動中國」扶貧幹部張渠偉:六年堅守扶貧一線 寧願雙目失明 誓要...
    《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於2月18日晚8點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扶貧幹部張渠偉獲「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殊榮。張渠偉同志自2014年3月擔任四川省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為渠縣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貧困人口脫貧、130個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