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念「山海經」 扶貧一家親

2020-11-23 求是網

  一個是海上絲綢之路口岸,海域遼闊,經濟外向;一個是陸上絲綢之路重鎮,藥材繁多,農業興盛。原本並無交集的福州和定西,因扶貧而結緣。

  4年前,福建省福州市與甘肅省定西市結成東西部扶貧協作「一家人」,同念「山海經」,攜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4年來,福州始終把東西部扶貧協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創新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務實協作,連續3年在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中取得「好」的等次。

  福州·定西東西部扶貧協作富有成效,受到國務院扶貧辦充分肯定,2019年勞務協作、生態扶貧典型做法入選全球110個最佳減貧案例,並收錄到南南合作減貧知識分享網站。

  投入財政幫扶資金11.22億元,援建扶貧車間196個

  走進定西臨洮縣城的甘肅榕發服裝智造扶貧車間,遠遠傳來縫紉機的嗡嗡聲。在工人的巧手下,一件件工服製作完成。

  這是定西最大的扶貧車間,由福州市倉山區的福建春暉服裝科技有限公司與臨洮縣農投公司合作建設。

  2019年7月,扶貧車間建起來後,家住木廠家園小區的貧困戶小陳第一時間應聘上崗。一開始她每月工資加補貼2600元,技術熟練後漲到了3000元。更重要的是,上班路程只要10分鐘,家裡孩子一天三餐顧得來。

  這樣的扶貧車間,在定西已遍地開花。據統計,4年來,福州累計援建扶貧車間196個,吸納貧困人口就業超2800人。扶貧車間形式靈活各樣,比如通渭縣第三鋪鄉王河村定通福扶貧車間,進行床上用品、布藝等產品加工;漳縣石川鎮食用菌產業園扶貧車間,建成吊袋黑木耳大棚27座、晾曬棚16個,20多名婦女在此務工。今年以來,福州已引導幾批企業赴定西考察蘋果種植、畜牧養殖、農產品加工等項目,目前新引進落地、新增投資企業43家,實際投資額7.1億元。

  4年來,福州共投入財政幫扶資金11.22億元,幫扶定西重點發展食用菌、設施蔬菜、花卉、畜牧養殖、中藥材、中蜂養殖、光伏發電等特色產業,同時引進聚春園集團、超大集團、永輝超市、福建春暉服裝科技公司等63家企業,投資12.72億元,建起一座座扶貧車間、興辦一個個產業園區、串起一條條產業鏈條。

  「下一步,福州和定西將按照『四個不摘』要求,建立產業合作常態化機制,重點聚焦引企業、育產業、建園區三件事,引導更多企業到定西投資興業,持續提高協作水平和幫扶成效,助力定西人民與全國人民一道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福州·定西東西部扶貧協作前方指揮部負責人說。

  臨洮縣城的甘肅榕發服裝智造扶貧車間裡,工人緊張忙碌著。張人峰 攝

  銷售扶貧產品10億元,帶動7萬多人增收

  近日舉行的福州·定西第二屆文化美食節迎來八方賓客,位於福州倉山的定西大賣場內,近300種定西農特產品琳琅滿目,前來選購的市民絡繹不絕。「定西有很多優質農特產品。我們希望當好『橋梁』,將優質產品引入福州,把福州人民的幫扶真情傳遞到定西。」福州定有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近年來,福州全市累計銷售貧困地區的扶貧產品10億元,帶動貧困人口7萬多人增收。

  今年,福州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積極採取務實有效措施,推動消費扶貧線上線下聯動對接,幫助定西產品打通產銷通道,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福州市扶貧辦向各縣區和市直部門發出倡議,鼓勵社會各界消費定西特色農產品。

  今年福州市「兩會」期間,定西農特產品展銷會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駐地舉辦,推介定西農特產品;今年5月,倉山區扶貧辦、區總工會發動區直部門、鎮、街道開展消費扶貧以購代捐活動,首批機關員工消費百合46.68萬元;連江縣工信局帶領食品、醫藥企業前往隴西,實地考察中藥材交易市場、牛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讓企業通過實地走訪加強合作意向,籤訂了1000多萬元合作訂單……

  福州還在全市12個縣(市)區建成集展示、體驗和銷售為一體的「一中心十二館」定西農產品銷售平臺。在農特館建設中,擇優篩選場地,通過減免租金、予以建館補助等方式加以支持。同時,依託國企民天集團旗下的海峽批發市場,在原有定西農產品專營區的基礎上,建立福州市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中心。

  「通過消費扶貧,可以讓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其中,讓優質農產品『圈粉』消費者,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福州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福州將進一步暢通拓展產銷對接渠道,採購消費對口地區產品服務。同時,鼓勵福州電商平臺為對口地區設立扶貧專賣店,並加大對口地區電商人才培育力度,用消費扶貧這種「造血」方式助力定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年福州·定西第二屆文化美食節昨日在利嘉國際商業城拉開帷幕 石美祥 攝

  輸轉近萬名貧困勞動力就業,帶動3萬多人口脫貧

  2017年初,福州、定西兩地政府籤訂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將勞務協作和轉移就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列入其中,決定共同實施勞務輸轉技能培訓暨大中專學生就業的「十百千萬」計劃。

  4年來,通過勞務協作,定西建檔立卡貧困人員1萬多名到福州的企業事業單位就職,實現了快速脫貧、穩定脫貧。福定扶貧勞務協作模式入選全球110個最佳減貧案例。

  每逢周末,福建經緯新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物流部叉車組組長小周就會開著新買的小汽車,載著妻兒,到城區遊玩。他們的老家在定西通渭縣第三鋪鄉姚岔村。2018年,小周揣著400元來到福州福清。

  這是改變命運的一個決定。在福建經緯新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小周很快學會了叉車技術,不僅在公司的技能大賽中拔得頭籌,還很快升職為叉車組組長。一年後,妻子也來到公司工作。2019年,夫妻倆把兩個孩子也接到了福清,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據統計, 2017年至今,福州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協議,累計組織輸轉定西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9314人到福州就業,直接帶動3萬多名貧困人口脫貧。

  就業還離不開技能培訓。截至目前,福州累計資助定西建檔貧困戶家庭「兩後生」 共264名到福州市技師學院學習,培養職業技能「雙師型」教師100名,累計吸納定西建檔立卡貧困戶高校畢業生2494人次到福州實習就業。他們中的不少人已走上就業崗位,阻斷了貧困的代際傳遞。

  據了解,福州還在編制緊張、崗位有限的情況下,開全國先河,連續4年拿出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崗位,定向、定崗、定製招聘定西建檔立卡貧困戶高校畢業生381名。其中,事業單位招收170人,國企招收211人,人均年收入超7萬元。

  定西市建檔立卡戶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與福州招聘企業交流。本報記者 張人峰 攝

  建成2萬畝生態林, 惠及1049戶貧困戶

  「南山有片『福州林』,大家都說好!」定西人口中的「福州林」,就是福州·定西東西部扶貧協作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生態林)項目。

  「十年九旱」的定西,飽受生態致貧之苦。近年來,福州發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的優良作風,把先進理念和技術應用到定西生態治理中,在生態扶貧中投資6955.2萬元,在定西建設生態林2.00393萬畝(其中安定區1.0641萬畝),讓生態扶貧成為隴中增綠、農民增收的一抹靚麗底色。

  2019年,該案例成功入選全球110個最佳減貧案例。眼下,一座「生態、旅遊、觀光、休閒、示範、科研」六位一體的萬畝森林公園呼之欲出。

  「福州林」生態護林員老李今年56歲,是李家岔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原有40畝地,但因土壤貧瘠,收成不好且價格低,一家人生活難以為繼。生態林的實施,為他帶來了福音。

  「40畝地全部退耕還林,一畝補助1200元,5年結清。我還被聘為生態護林員,一年工資有8000元。」老李樂呵呵地說,每天巡山看看哪裡有火災隱患、哪裡有病蟲害,既護林又增收,還能保持身心舒暢。

  「俗話說『靠山吃山』,百姓溫飽不解決,水土流失的治理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張國防認為,「長汀經驗」之所以成為中國水土流失治理的典範,核心在於「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因此,生態林啟動伊始,就將種苗、造林、管護、發展林下經濟等環節與扶貧工作緊密結合,「繡」出一條增綠與增收、生態與生計齊頭並進的致富路。

  據統計,「福州林」項目區涉及退耕還林5032畝,其中貧困戶退耕還林1144畝,惠及118戶貧困戶,獲得現金補助137.28萬元,戶均增收1.1633萬元;優先採購貧困戶培育的苗木,受益貧困戶35戶,戶均年增收2.22萬元;項目建設過程中,吸納貧困戶890多人參加造林,發放勞務工資274萬元,戶均年增收3078元;將工程區域中的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員選聘為生態護林員,人均年增收8000元。

  「挹閩江之水,潤隴中嘉木;集閩都才智,助鳳城展翼……」《榕定生態扶貧賦》濃縮了東西部協作「繡」出萬畝生態林的佳話,鐫刻在「福州亭」的碑石上,還將繼續見證這一場綠色崛起……

  福州掛職定西幹部鄭思行的妻子帶著女兒不遠千裡來看望生態林。本報記者 張人峰 攝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山海一家親
    【脫貧攻堅】山海一家親 2020-12-18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幫扶27年 衡垣一家親(2) 衡陽產業潤澤花垣
    繼續來關注《幫扶27年 衡垣一家親衡陽在對口幫扶花垣縣的過程中,強化產業扶持,通過援建扶貧車間、提供優質種苗、培訓技術工人等多種方式,使花垣縣的產業發展融入了諸多衡陽元素,讓花垣人民享受衡陽優勢產業帶來的紅利。
  • 臺灣花蓮強震 臺媒反問蔡英文:「兩岸一家親」錯在哪兒?
    原本應是一家親的兩岸關係反而呈現疏離、互疑與敵對。評論警告蔡英文當局勿割斷中華文化,再堅持兩岸「一邊一家」或「一邊一國」,就成為零和的殊死鬥,「這絕對不是臺灣應走的路」。評論對此指,兩岸同文同種,本是血濃於水的一家親,不論就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風俗等,彼此相近相容、互補互利。臺灣文化本來就是根基在中華文化的母體上,臺灣本土沒有必要也不能拒斥自己的血緣和文化。
  • 5隻北極狼取名「溫州一家親」
    昨天,記者從溫州動物園獲悉,今年四月份為5隻小北極狼開展的徵名活動有了結果,市民陳斯煒以「溫州一家親」為它們分別取名為「溫溫」、「州州」、「一一」、「家家」、「親親」,博得頭彩。  今年正月初,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北極狼首次在我市繁殖成功,5隻超可愛的小北極狼在溫州動物園誕生,經過了該園的精心呵護,這些小狼崽們只只長得「生龍活虎」。
  • 湘鄉市工商聯:架起精準扶貧「連心橋」
    紅網時刻通訊員 易豔 湘鄉報導從「千企聯萬戶」到「戶幫戶親幫親、互助脫貧奔小康」,再到結對幫扶、消費扶貧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裡」,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湘鄉市工商聯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及商協會、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精準扶貧,以豐碩的脫貧攻堅戰果,彰顯工商聯責任與擔當
  • 民族團結一家親 | 民族知識小課堂!
    民族團結一家親 | 民族知識小課堂!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民族團結一家親
  • 曾少雄在鉛山縣巖前村同危巖座談並調研扶貧工作
    10月30日,江西省旅遊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少雄再次來到鉛山縣稼軒鄉巖前村,與鉛山縣委書記危巖進行座談,並調研指導巖前村扶貧工作,走訪慰問貧困戶。省旅遊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張壽卿同行,縣委常委王媛陪同。
  • 趣談《山海經》|即翼山—蝮蟲,中國龍文化的起源?
    現今各種校本大都都把「猨翼之山」寫成「即翼山」,猨同「猿」。 明代文學家楊慎曾對「猨翼之山」做過解說,他說猨是沒有翅膀的,為了突出這座山的兇險難登,特意用猨翼命名。意為猿猴本就擅長攀爬,就連猿猴到了此地都覺得自己少了一對翅膀,由此可以看出此山的確險峻。
  • 警民一家親
    我要把目前為止,最心儀、最能代表我水平,寶貝一樣的一幅山水作品,送給我仰慕的警官,一種對生命的尊重,一種精神上的安慰,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溫暖,一種警民一家親的信念。  我滿心虔誠,毅然決然地向派出所走去。
  • 蔡英文元旦談話拿豬瘟"開刀":哪來的兩岸一家親
    蔡英文發表元旦談話(臺媒)海外網1月1日電 2019年的第一天,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元旦談話中提出了她的兩岸問題「新」論述,但通篇不見善意,還妄言「哪來的兩岸一家親她還拿豬瘟炒作,揚言「如果連疫情防治都不能真心合作,哪來兩岸一家親」。但實際上,國臺辦早就表示,大陸有關方面始終按照及時、公開、透明的原則進行疫情發布,臺灣作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成員,可以及時獲得動物疫情的信息。民進黨當局稱大陸隱匿疫情是不實指責,是故意炒作。
  • 川海一家親——僑鄉·北川特產館開館
    中國山東網12月25日訊 (通訊員 劉潔) 12月25日上午9點58分,伴隨著歡快而喜慶的鑼鼓,「川海一家親」僑鄉·北川特產館開館儀式在僑鄉城市廣場隆重舉行。僑鄉·北川特產館是山東僑鄉集團與北川羌族自治縣電子商務協會共同打造的以北川羌族優質特產為載體、向威海百姓展現北川和羌族文化的交流平臺,進一步延續了「魯川血脈情、川海一家親」的深深援建情。活動儀式上,北川羌族自治縣調研員林川做了精彩發言。他說:「十年前,山東威海千裡援建,重建北川幸福家園,豎起了可歌可泣的大愛豐碑。
  • 藝州文化傳播四月下旬發行動畫片:《小鼠一家親》[圖]
    廣州藝洲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看好這一題材的影響力,將於4月下旬在全國範圍內發行39集動畫劇:《小鼠一家親》,使這一題材繼續升溫。  神奇而不可思議的愛德華王子島是老鼠們的天國,小老鼠艾克哈特就生活在這片樂土。它繼承了父親的血統,是一隻快樂勇敢,對世界充滿好奇並喜愛探險的機靈老鼠。
  • 飲水思源念黨恩---記安陸市木梓鄉建檔立卡戶葉愛娥家庭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木梓鄉積極響應上級扶貧政策,切實將各項扶貧舉措落實落地,使廣大困難群眾得實惠沐黨恩,過上了美好幸福新生活
  • 火影:這兩人同是不死之身,同是反派,結局看出誰是親兒子!
    這兩人同是不死之身,同是反派,結局看出誰是親兒子!大蛇丸智商高,飛段是諧星大蛇丸屬於高智商人群,無論是布局還是研究,都屬於天才級別的。而飛段真的是智商著急,有時候真的是很無力啊。不過飛段更接地氣,因為他非常搞笑,走的大概是諧星路線。和大蛇丸是鮮明的對比,如果比智商,飛段真的是輸在起跑線啊。
  • 「我的扶貧故事」披星戴月,扶貧路上的那些事|長順縣四寨村脫貧...
    同年5月份,我入戶走訪到應青一組鄭光明戶時,兩位老人對我說油(食用油)快要接不上了,我當時就問兩位老人是什麼情況,老人說是最近身體不好沒有去趕場吧,鄭光明馬上對老太太不要講了,不要麻煩領導。當聽到兩位老人的這些話後,我的心情真不是滋味,我急忙對兩位老人作了安慰,並對二老說這是我們的疏忽和失職,請二位老人諒解。
  • 《山海經》裡的神獸,都有一個特點!
    《山海經》裡有很多神奇的動植物,古人在對他們的描述中,都有一個共同點,是什麼點呢?我先不說,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大家就知道了。狌狌這倆字看起來很生僻,其實念起來很簡單,就是大猩猩的發音,而這種動物在《山海經》裡的描述下,也有點猩猩的影子。《山海經》裡是這麼描述他的「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 盤點《山海經》中五大奇珍異獸,有三個名字你都念不出,進來看下
    今天來為你介紹來自古代志怪書籍《山海經》中的奇珍異獸。這五個分別是獓駰、猼訑、獙獙、並封、畢方。如果你不查字典,你應該不敢保證這些字就如你所想像的那樣讀,那麼接下來就來詳細了解一下。獓駰獓駰(áoyīn),出自《山海經·西山經》中:「三危之山有獸焉,其狀牛身四角,毫如被蓑,名曰獓駰,是食人。」
  • 弘揚正能量 兩岸一家親——淺述揭陽與臺灣三山國王文化交流工作
    三山國王信仰文化是地域精神民俗文化,這種歷史悠久的民間信仰,既傳承鄉土優秀文化,又是兩岸同胞「神同源,文化同宗」的精神連結,更是「人同根,兩岸一家親」的情感認同。以「廟對廟」對接交流,把三山國王文化價值與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緊密聯繫起來,深化兩岸同胞「神同源,文化同宗」的民間信仰文化交流,增進兩岸同胞「人同根,兩岸一家親」的情感認同和對中華文化的感知認同,同時促進現代農業、鄉村旅遊等產業的交流合作。  親戚越走越親,兩岸一家親。
  • 民族團結一家親 童心妙筆扮雅園
    民族團結一家親,和諧之花滿校園。金華開發區蘇孟小學有78位少數民族的孩子,分別是土家族、苗族、畲族、壯族、侗族、布依族、瑤族、彝族、仡佬族、穿青族等,涵蓋了十幾個民族。日前,他們穿上自己民族的盛裝迎接元旦。
  • 稅務扶貧故事薈|扶貧路上的暖心事兒
    2018年7月,豐都縣稅務局選派5名稅務幹部到暨龍鎮駐村扶貧,秦蟬鳴擔任鳳來社區駐村第一書記。  一到社區,秦蟬鳴和工作隊員就對全社區144戶貧困戶進行遍訪,對非建檔立卡戶分片逐社訪問,很快了解了社區貧困戶情況。  「怎樣帶領社區居民發家致富呢?社區適合發展什麼產業呢?」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秦蟬鳴的腦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