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披星戴月,扶貧路上的那些事|長順縣四寨村脫貧...

2021-01-10 天眼新聞

我叫陳昌榮,是四寨村會副主任,也是一名四寨村攻堅隊隊員。

幾年過去了,現在作為一名攻堅隊隊員,沉澱下來回憶自己的脫貧攻堅路程,內心很充實,也很自豪,在這個過程中,我了解了農村工作,更與村民們結下了濃厚的情誼,今天我把我在脫貧工作中的一些親身經歷的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四寨村20.5平方公裡,耕地面積6500畝,其中田3500畝、地3000畝,林地面積2136畝。四寨村屬於布依族苗族少數民族村,擁有18個村民組,888戶、4032人。其中貧困戶224戶、973人。

2017年3月份入戶走五保貧困戶(分散供養戶),到四寨村硐口哨組陳丙餘,陳小友兩戶房屋已經屬於危房,進到他們的家中抬頭能看到天,下雨天的時候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我當時真感到心酸。回來後我立即到廣順鎮上買了10塊彩鋼瓦(5米長),並找來兩個村民幫忙一起到這兩戶貧困戶家將他們房頂修好。第二天早上我就向村委會提出硐口哨組陳丙餘,陳小友兩戶的危房改造請示,通過村委會會議通過同意了將這兩戶列為2017年度危房改造對象。本年7月份得到各級政府的審批後,同意危房改造拆除重建,而且在2017年10月份危改完成,並搬入新房入住。  同年5月份,我入戶走訪到應青一組鄭光明戶時,兩位老人對我說油(食用油)快要接不上了,我當時就問兩位老人是什麼情況,老人說是最近身體不好沒有去趕場吧,鄭光明馬上對老太太不要講了,不要麻煩領導。當聽到兩位老人的這些話後,我的心情真不是滋味,我急忙對兩位老人作了安慰,並對二老說這是我們的疏忽和失職,請二位老人諒解。隨後我就在廣順鎮鎮上超市買了一袋50斤大米和12斤豬油,一點水果馬上返回送到應青鄭光明老人家中。

在脫貧攻堅的工作中,通過學習了各級政府文件精神後,我始終本著要扶貧,先扶志的思想,扶觀念、扶信心、幫助貧困群眾樹立擺脫貧困的鬥志和勇氣,是我扶貧工作的重要任務,我多次請來了種養殖成功人士進村介紹經驗,講他們艱難的創業故事,用他們的感人故事教育村民,利用每次入戶,開村民大會的機會,教育村民要自立自強,依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  2018年,我通過多方面的學習,在掌握種養殖技術情況下,在下組宣傳產業發展中,了解到四寨村大寨組有村民有種養殖的想法,然後我動員了大寨組兩戶貧困戶的種養殖業發展。我除了將技術傳給他們外,還幫助他們申請辦理政府特惠貸資金幫扶。劉小平戶種植了十多畝有金銀花、橘子和部分蘋果。楊興權養殖水牛,現在他們的種養殖收入不但到達了脫貧標準,還擴大了種養殖產業,而且過上了富裕生活。在扶貧工作中這些小事很多很多,雖然這些都是一些微不足道小小事情。但是我們的真誠服務換來村民的稱讚,他們說:「扶貧幹部真好,比她們兒女都好。」聽到他們這些發自內心言詞,我感到很自豪。

幾年來的脫貧工作,我村的農村面貌得到很大的改變,農民得到了實惠,村民看在了眼裡,樂在心裡。我感到無比的自豪,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脫貧攻堅的路還沒有結束,我將初心不改腳踏實地,繼續為建設百姓富,生態美的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沈長志

編輯 駱航念

編審 田旻佳 李劼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李繼文:脫貧路上的力行者
    【我的扶貧故事】李繼文:脫貧路上的力行者 2021-01-06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精準扶貧路上,那些動人的故事
    黨的十八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大力度,加快脫貧攻堅步伐: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調研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2015年6月,他在貴州考察時,進一步就扶貧開發工作提出「六個精準」的要求,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 「扶貧故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而歡欣鼓舞
    編者按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中國科協信息中心策劃推出「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系列廣播,講述科技扶貧路上的動人故事,傳遞科技工作者全力拼搏、接續奮鬥的堅定信心,匯聚薪火傳、展未來,砥礪前行、乘風破浪的磅礴力量!
  • 巾幗力量·扶貧"她"故事 | 陳蕾:行進在扶貧路上的真情女漢子
    脫貧攻堅在衝刺,鄉村振興正當時,成渝雙城經濟圈方崛起。未來已來,廣安高質量發展放眼可期。奔康路上,有我巾幗力量!即日起,廣安市婦聯將陸續刊發「巾幗力量·扶貧『她』故事」,帶領大家領略廣安扶貧戰一線的巾幗風採。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解方程」丨平塘縣塘邊鎮新風村...
    我叫唐祥會,是平塘縣教育局派駐到塘邊鎮新風村的網格員。2019年8月到塘邊鎮新風村翁同組擔任網格員,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通過不懈的努力,翁同組17戶74人全部脫貧。  2019年8月,剛接到通知時,我就和妻子說要去塘邊鎮駐村開展扶貧工作,今後家裡的事情就全靠你了,媳婦沒有埋怨,但擔心我沒有基層工作經驗,能否完成好這歷史交給的任務。我調侃道:「方程都解來了,還怕它脫貧攻堅工作」。唐祥會(左)入戶走訪我們商量著安排家裡的事情後,我滿懷熱情,進駐到塘邊鎮新風村,開始了我的脫貧攻堅工作之路。
  • 「我的扶貧故事」漫漫扶貧路 我更加堅毅丨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
    背著行囊,懷揣夢想,放棄大城市的繁華,我踏上了這片民風淳樸、發展後勁十足的土地——黔東南州鎮遠縣金堡鎮。  我叫劉傑,現任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站長。自走進扶貧工作站的那一刻起,我便默默起誓,用自己小小的身軀迸發出最強大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4年的攜手奮進與不離不棄見證了我與金堡人民的不解情緣。宣傳農村消防安全知識秋冬時節的溪頭村濃霧鎖山頭,冰雪罩大地,28個村民小組偏遠而分散,這特殊的地理環境給扶貧工作帶來了不少的困難。  初到溪頭村我常常念不全28個村民小組的名稱。
  • 生動再現扶貧路上黃文秀感人故事
    生動再現扶貧路上黃文秀感人故事 ——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觀後感      在全國上下即將全面奪取脫貧攻堅最後勝利之際,由中國話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導演田沁鑫導演的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上演了。
  • 「我的扶貧故事」一路奔跑的「女漢子」|仁懷市蒼龍街道扶貧站負責...
    當我準備放棄這項工作時,我想起了老前輩們說的,扶貧工作要當家事來做,當事業來做;同時刻苦學習,樹立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人生信條也在給我加油鼓勁。在扶貧工作中,我處處留心,虛心向領導請教,向同事學習,在扶貧路上,我也越來越有勁了。
  • 「我的脫貧故事」從三尺講臺到扶貧,收穫最美家庭丨仁懷市火石鎮...
    我叫蔡兵,今年33歲,自2013年從教師轉行,加入到火石鎮脫貧攻堅戰以來,記不清有多少個周末和節假日,都「扎」在扶貧這場戰役中。我的妻子何永茂,也是一名教師。為支持我扶貧工作,她不僅要兼顧工作和照顧孩子,還時常陪我下鄉扶貧。
  • 稅務扶貧故事薈|扶貧路上的暖心事兒
    「老冉,這是你的勞動成果,我可不能白收!這樣,我按市場價把這些筍都買下來,咱們做一道『竹筍炒臘肉』,請村裡人都來嘗嘗這一口新筍,怎麼樣?」秦蟬鳴說。  隨著一盤雷竹筍炒臘肉出鍋,小小雷竹在暨龍鎮鳳來社區紮根成林,鋪出村民致富路的故事從此開始。  2018年7月,豐都縣稅務局選派5名稅務幹部到暨龍鎮駐村扶貧,秦蟬鳴擔任鳳來社區駐村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單車少年」丨織金縣化起鎮大山村駐...
    回顧這五年,我們之間有說不完的話,有道不盡的「小故事」,那都是我們經歷過的點點滴滴。從背上行囊,離開家的那天起,我就踏上扶貧徵程。扶貧道路上我做足了功課,學習了好多關於精準扶貧的相關政策,希望能精準識別出貧困戶。
  • 「我的扶貧故事」從貧困戶到「村幹部」|長順縣打朝村村主任助理...
    我叫黃崇海,是土生土長的長順縣代化鎮打朝村人。初中畢業後外出打工幾年,2016年時因母親身患心臟病,夫妻兩人商量在家發展養殖,順便照顧母親和年邁的爺爺奶奶,可時間不久,奶奶和母親不幸病重去世,我陷入了悲痛之中。
  • 「我的扶貧故事」在「大路」上跑出扶貧加速度︱德江縣煎茶鎮大路...
    脫貧攻堅是一場等不起、慢不得、必須打贏的戰爭。我是德江縣煎茶鎮大路村脫貧攻堅隊隊長譚雪松,有幸參與這場戰役,把激情燃燒在戰鬥的歲月,留下永恆記憶。連心活動上群眾送來感恩錦旗2019年3月,經組織安排,我從大路村的聯繫領導成為攻堅隊長,在「大路」上帶領全村群眾跑出脫貧攻堅「加速度」。  接到住村通知當天,我沒有絲毫猶豫和苦悶,只有服從和執行。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脫貧致富路上的陪伴者丨威寧自治縣黑石頭...
    到村後,我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戶摸實情,查找致貧原因,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走遍了432戶農戶,也摸清了村裡的情況,掌握了採基村的致貧原因,理清了工作思路,找準了工作目標和方向。歷經三年多的努力,改變了採基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後面貌,同時帶領貧困戶找到了脫貧致富的方法,致力於成為他們脫貧致富路上的陪伴者。
  • 《扶貧路上》唱給所有扶貧人的歌
    近年來,我們有千千萬萬的扶貧幹部奮戰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他們為了讓老百姓能夠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上山下鄉沒日沒夜的工作著,他們顧不上自己的家庭、顧不上老人和孩子,有的甚至倒在了脫貧攻堅的崗位上,只為了圓老百姓能夠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夢想,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也是最偉大的人!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三年多,和兒子說話還要請「翻譯」丨平塘縣甲...
    可扶貧工作正處攻堅的關鍵時刻,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內心無比掙扎,腦門一熱,準備向組織匯報家庭情況,回縣城上班方便照顧家。  但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繼續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並向妻子說出我的想法。妻子說:「你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了?怎麼在這件事上猶豫?家裡需要你,可下面的群眾們更需要你。你就安安心心在村裡面工作,不要辜負組織對你的信任,照顧兒子的事,我會想辦法的。
  • 汴梁三農|河南開封:精準扶貧路上 那些動人的故事
    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統一戰線上,社會各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建立聯動互助機制,不斷完善精準扶貧模式,為貧困戶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高佔龍的父親看到兒子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激動地說:「感謝政府、感謝社會團體、感謝鄭州濟華骨科醫院,你們對我們家的幫助太大啦,兒子可以重新挺直腰杆,以後也可以為我們減輕家庭負擔,這放之前是我這輩子都不敢想的,多虧政府的精準扶貧(政策),才給了我們生活的新希望。」
  • 我的扶貧故事丨黃大江:認真履職 踏實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螺絲釘」
    我的扶貧故事丨黃大江:認真履職 踏實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螺絲釘」 2020-11-11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扶貧路上的三顆「中」國心——記中科院女科學家扶貧故事_中國...
    科技扶貧路上的三顆「中」國心——記鍾彩虹、仲乃琴、鍾瑾的中國科學院女科學家「三『中』扶貧」故事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2020 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在中國科學院眾多扶貧項目和對口幫扶地區中,有這樣
  • 「我的扶貧故事」我把他鄉當故鄉 他鄉待我如閨女丨劍河縣觀麼鎮...
    「打贏脫貧攻堅戰使命光榮,是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擔當,很慶幸,我參與了脫貧攻堅這場偉大戰役!」這是我在駐村工作筆記本上寫的一段話。我叫楊昌豔,是劍河縣觀麼鎮人民政府工作人員,2014年9月參加工作,工作的第三個月我就被派駐觀麼鎮平下村,至今已駐村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