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海一家親——僑鄉·北川特產館開館

2021-01-08 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12月25日訊 (通訊員 劉潔) 12月25日上午9點58分,伴隨著歡快而喜慶的鑼鼓,「川海一家親」僑鄉·北川特產館開館儀式在僑鄉城市廣場隆重舉行。

僑鄉·北川特產館是山東僑鄉集團與北川羌族自治縣電子商務協會共同打造的以北川羌族優質特產為載體、向威海百姓展現北川和羌族文化的交流平臺,進一步延續了「魯川血脈情、川海一家親」的深深援建情。

活動儀式上,北川羌族自治縣調研員林川做了精彩發言。他說:「十年前,山東威海千裡援建,重建北川幸福家園,豎起了可歌可泣的大愛豐碑。我們永遠銘記威海人民的恩情,倍加珍惜北川—威海人民血濃於水的兄弟情誼。如今,北川早已涅槃重生,僑鄉·北川館的建造,旨在為威海人民提供一個集年貨採購、文化消費為一體的服務平臺,也為北川24萬羌鄉兒女感恩回報山東親人提供了機會,將獨具北川特色的原生態農特產品和藝術品,呈現在威海父老鄉親的面前。」

山東僑鄉集團副總經理姜全濤表示,山東僑鄉集團非常榮幸與羌族兄弟合作。作為僑鄉人,我們在精緻城市建設上不斷發力,率先在威海引入北川羌寨特產,打造僑鄉·北川館,目的是通過羌族文化產品展銷加強威海與北川人民的文化交流,架起威海人民與北川人民友誼的橋梁,更是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精緻生活。

儀式現場,數十位羌族姑娘為參加活動的嘉賓敬獻羌紅,表達了羌族人民對威海人民的最高禮儀,同時帶來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藝表演,向威海人民展示了羌族文化的藝術魅力。

著名羌族創作型青年歌手羅麥的一曲《山東兄弟》表達了羌族同胞對威海人民援建北川的無限感激之情;羌笛非遺傳承人黃景何和羌族山歌傳承人王安蓮帶來了羌笛和口弦表演;羌族姑娘們還邀請本地市民跳起了熱鬧的鍋莊舞。

僑鄉·北川特產館位於威海市環翠區北竹島僑鄉城市廣場步行街西首。主要展示北川特有的高山香菇、高山木耳、高山臘肉、高山魔芋、生態蜂蜜、手工茶葉、羌繡製品、羌族手工藝品等數十種原生態農特產品和藝術品。市民可以在欣賞古羌茶藝表演的同時品嘗獨具北川特色的老臘肉、桃花酒等羌鄉美食。

相關焦點

  • 福建泉州黎明職業大學:僑親創辦 反哺僑鄉
    福建泉州黎明職業大學:僑親創辦 反哺僑鄉 12日,福建泉州黎明職業大學黨委書記林其天向中新網記者表示,「辦在僑鄉、僑親熱心辦學、始終為僑鄉社會發展服務」已成為黎大鮮明的特色。  當天,2013年黎明職業大學開學典禮在此間舉行,來自各地的近3200名新生走進了這所即將陪伴他們三年時光的校園。新生們發現:這所由海外華僑、港澳同胞熱心辦起的學校裡,每一棟建築的名字都與捐贈者有關,並永久鐫刻在樓體上。
  • 海內外閩籍伍氏宗親聚首僑鄉福清懇親聯誼
    海內外閩籍伍氏宗親聚首僑鄉福清懇親聯誼
  • 汶川地震十周年 援建北川中學的三個故事
    正式介入新北川中學援建,是在第十一次方案會開始後,我們怡海總共派過去11位工程師,當時領導(王琳達)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坦白說,我那時候真的沒想太複雜的,從畢業就來到怡海工作,早已形成了怡海人的工作模式——領導交代任務,只想著去做,去執行,很少問為什麼,只想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任務。
  • 河南河北的河、四川的川、上海的海、廣東廣西的廣都是什麼?
    山到底是哪座山,卻並非如此明確根據史料記載,為崤山、華山和太行山崤山是古秦地最東的一座山今位於今洛寧縣西北,洛水與黃河之間呈西南-東北走向在《戰國策·趙策二》中記載「六國從親以擯秦究竟是哪裡的海?因此吳淞口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 「滬(滬)」關於上海的海是哪裡海
  • 【脫貧攻堅】山海一家親
    【脫貧攻堅】山海一家親 2020-12-18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僑鄉名校黎明職業大學:實踐第一 不辦小本科
    在著名僑鄉福建泉州,有許多華僑捐資創辦的學校,形成了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體系。說起高等教育,人們自然會想起華僑大學,殊不知還有一所享譽海內外的僑辦公校黎明職業大學。9月10日,中新社記者一行來到泉州,走進這所獨具辦學特色的學校。
  • 家門口看珍稀古生物化石 日照海百合化石展覽館開館迎客
    日照市旅發委副主任趙志超宣布開館一樓展覽區主要展示的是海百合化石、貴州龍化石7月31日,日照海百合化石展覽館盛裝啟幕,開館迎客,不僅為廣大遊客了解海洋生物、了解地球生態知識增添了一處科普教育基地,也彌補了日照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的空白。據了解,日照海百合化石展覽館由劉家灣趕海園招商引資,日照市海百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總投資2800萬元,是今年日照國際海洋城的重點旅遊招商建設項目。
  • 社會力量參與汶川抗震救災十周年紀念活動在北川舉行
    社會力量參與汶川抗震救災十周年紀念活動在北川舉行四川新聞網綿陽5月9日訊(王珊珊 記者楊全春)5月9日,「不忘初心,砥礪十年」社會力量參與汶川抗震救災十周年紀念活動在北川舉行。北川羌族自治縣委書記賴俊出席開幕式並致歡迎辭。賴俊在致辭中首先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和全縣各族同胞,向參會的各位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表示熱烈歡迎,向大家一直以來對北川經濟社會發展及防災減災救災事業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 2億建新北川中學,可抗八級地震,美麗北川新城已難覓地震傷痕
    「512」汶川特大地震給北川以毀滅性打擊,北川縣城老城區80%的房屋、新城區60%的房屋倒塌。3年後,在距離老縣城23公裡的安昌河畔,一座新城拔地而起。10年後,時值初夏季節,空中俯瞰新北川縣城,依山傍水,綠意盎然。
  • 老北川中學倖存學生:人活著 就要開心過好每一天
    老北川中學倖存學生:人活著 就要開心過好每一天 原標題:   央廣網綿陽5月11日消息(記者陳銳海 梁爽)十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鄒紅被埋在北川中學的廢墟之中近70個小時後被救生還;十年後,已經25歲的她即將成為一個媽媽
  • 北川今日凌晨再連發3次地震,四川地震局:均為汶川地震餘震
    北川今日凌晨再連發3次地震,四川地震局:均為汶川地震餘震 川觀新聞10月23日消息,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3日凌晨,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連續發生兩次3.0級和一次2.8級地震。
  • 5隻北極狼取名「溫州一家親」
    昨天,記者從溫州動物園獲悉,今年四月份為5隻小北極狼開展的徵名活動有了結果,市民陳斯煒以「溫州一家親」為它們分別取名為「溫溫」、「州州」、「一一」、「家家」、「親親」,博得頭彩。  今年正月初,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北極狼首次在我市繁殖成功,5隻超可愛的小北極狼在溫州動物園誕生,經過了該園的精心呵護,這些小狼崽們只只長得「生龍活虎」。
  • 廈門市僑鄉經濟促進會蔡羅莎:愛心無界 慈光永恆
    蔡羅莎:愛心無界 慈光永恆蔡羅莎現任廈門市僑鄉經濟促進會永遠名譽會長、廈門市海外聯誼會名譽會長、廈門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廈門市海絲慈善會創會會長,連續6年被廈門市僑聯評為歸僑僑眷先進個人,獲得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認可。
  • 駕尋川西(2)探訪北川地震遺址
    說起2008年的那場地震,大家印象深刻的更多是汶川,而北川縣、映秀鎮同樣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汶川採取原址重建,唯獨保留下來的是那座時間永遠停留在14:28分的鐘,而北川則更好地保留著老縣城震後遺址。此次川西遊記拍攝,毫不猶豫地把北川地震遺址作為一站,或參觀、或感受,或回憶、或警示,也希望看到這一樁樁一幕幕之後,能在你心中激起漣漪。抵達北川時間尚早,繞過曲山鎮徑直拐入了地震遺址方向。路上的車本不多,也時不時能看到地震墜落到路面上的巨石,路旁的標語也能依稀感到危險並不遙遠,幾個掉頭彎後,破壁殘垣映入眼帘。
  • 蚶江閩臺對渡樂 佾舞競舟一家親
    據介紹,今年的閩臺對渡文化節以「相約端午節,兩岸一家親」為主題,以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為核心,攜手兩岸同胞共度佳節。18至20日對渡節期間,當地將陸續舉辦龍舟邀請賽、海上潑水、「海上捉鴨」「王爺船」巡海儀式、「攻炮城」等多項民俗活動。蚶江畔,海上捉鴨活動吸引了眾多參加者。海面上,船頭架著一根塗滿油脂的圓木,圓木的末端掛著鴨籠,籠裡裝著鴨子。
  • 成都市青少年植物科普館開館一周現18處訛誤(圖)
    &nbsp&nbsp&nbsp&nbsp而這塊展板上,孫海還發現,展板上「藥用植物」小板塊裡的「川鬱金」圖片用的是荷蘭的栽培品種鬱金香,「川鬱金是姜科,而鬱金香是百合科鬱金香屬的。」此外,「觀賞植物」中的「青城報春」的圖片,在孫海看來也很不可靠。
  • 汶川地震10周年:盤點五部有關汶川地震的電影,北川救援真實再現
    《5·12:汶川不相信眼淚》:北川救援,真實再現。這也是一部高度記實的電影,可謂一部專門表現北川救援的電影力作。影片的攝製方在地震發生後第三天就到達災區開始創作,用鏡頭記錄下大量真實感人的故事,再現中國人民頑強的意志,也塑造了一群面對災難自強、勇敢的新時代青少年形象。本片寫實的手法,真實的影像,感人肺腑,震撼人心。《驚天動地》:抗震史詩,英雄群像。
  • 民族團結一家親 | 民族知識小課堂!
    民族團結一家親 | 民族知識小課堂!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民族團結一家親
  • 北川廢墟下還有倖存者?這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北川縣城廢墟下現在居然還有倖存者?  這消息來自洛陽的一名志願者,他在回洛陽的途中收到北川災區的朋友發給他的簡訊:23日中午,有3名在一家超市被埋了一個多月的倖存者獲救,當日下午又有3人被救出。  這就是說,北川已經有6人在被困1個多月後,居然還活著!
  • 廣東臺山:文明創建讓僑鄉百姓走向美好生活
    早年,她一家4口一直住在低矮、破舊的泥土房裡。在臺山市政協安居工程的幫扶下,譚綺紅一家原來的泥土房改建成了兩層的小樓房。據統計,自臺山市實施安居工程以來,臺山市政協共籌集400多萬元,支持危房改造,惠及汶村、海宴、端芬、深井、三合、四九等鎮的老少邊窮地區人員377戶。  「幸福感、獲得感」是文明城市創建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