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僑鄉福建泉州,有許多華僑捐資創辦的學校,形成了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體系。說起高等教育,人們自然會想起華僑大學,殊不知還有一所享譽海內外的僑辦公校黎明職業大學。9月10日,中新社記者一行來到泉州,走進這所獨具辦學特色的學校。
【解說】馬上就是新生開學的日子,連日來,學校大門前的臺階上到處都可以看到搭建的新生入學報到處,不少外地的學生則提前到校,提著行李張望著這所即將陪伴他們三年時光的校園。在黎明職業大學,記者看到,由於是華僑創辦的學校,校內每棟建築都以捐贈者的名字命名並刻上他們的名字。由於新生的到來,鬱鬱蔥蔥的校園顯得格外熱鬧。
在著名僑鄉福建泉州,有許多華僑捐資創辦的學校,形成了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體系。說起高等教育,人們自然會想起華僑大學,殊不知還有一所享譽海內外的僑辦公校黎明職業大學。9月10日,中新社記者一行來到泉州,走進這所獨具辦學特色的學校。
【解說】馬上就是新生開學的日子,連日來,學校大門前的臺階上到處都可以看到搭建的新生入學報到處,不少外地的學生則提前到校,提著行李張望著這所即將陪伴他們三年時光的校園。在黎明職業大學,記者看到,由於是華僑創辦的學校,校內每棟建築都以捐贈者的名字命名並刻上他們的名字。由於新生的到來,鬱鬱蔥蔥的校園顯得格外熱鬧。
【解說】林其天,黎明職業大學的黨委書記,在他看來,這所由著名僑領梁披雲創辦的大學為僑鄉泉州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採訪中,林其天表示,作為僑校和一所專業的職業技術學校,黎明職業大學始終堅持為地方的培養專業技術人才,以此和海外的僑領及僑企心連心,以獲得更多海外僑領的支持。
【同期】黎明職業大學 黨委書記 林其天
從它的歷史傳統來看,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僑字,因為它辦在著名的僑鄉泉州,那麼是依靠了很多熱愛家鄉的僑親捐資辦學,那它的辦學宗旨和它辦學的實際效果又都是反饋我們僑鄉,服務僑鄉,所以僑字特色確實很明顯,那麼怎麼能夠得到海外僑親的認同,以及能夠獲得他們持續的支持呢,最關鍵的一個就是不要忘了我們這個僑鄉的實際需要,我們辦在僑鄉就是始終要堅持,主要要為我們自己的家鄉,我們僑鄉泉州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這樣呢心才能跟海外僑企連在一起,情鑄在一起,大家共同為了家鄉的繁榮,為了家鄉相親的幸福而努力。
【解說】1926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馬敘倫在考察泉州時,提倡泉州要設高級中學,地方開明人士許卓然、秦望山便發起創辦了黎明高級中學,公推梁披雲先生負責籌辦並主持校政,1929年,黎明高級中學正式開學。直到1981年,著名僑領梁披雲先生聯絡海外僑親和黎明師友,發起創辦黎明學園,開展電子技術、裝潢美術、攝影藝術、醫療衛生、企業管理、外語等培訓,為改革開放初期百廢待興的泉州培養了一批急需人才。直到1984年,適應當時興辦職業大學的新形勢,在黎明學園的基礎上,黎明職業大學正式創辦。
【解說】經過了近三十年的發展,如今,黎明職業大學以發展成為一所全日制的高等職業院校,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升,學校辦學空間不斷拓展,學生實訓基地不斷的加強,學校為地方企業開辦專業學科,以適應當地企業的發展需求,在林其天書記看來,高職教育要區別與本科辦學,立足市場需要才能讓學校不斷推層出新,辦出職業教育的特色。
【同期】黎明職業大學 黨委書記 林其天
要能夠發揮出自己獨特的優勢真正的實現自己的辦學特點的話,一定要跟本科區分開來,那麼高職要辦好你就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就不要把自己辦成好像小本科,也是本科的縮減版,也搞那種傳統的課堂教學,書本教學,那是不行的,必須突出它的職業性,突出它技術技能型,要在這個書本教學知識教學的同時,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跟訓練,要緊密聯繫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第一線的實際需要來辦學,這樣才能使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適應當地的實際需要。
【解說】如今,在黎明職業大學圖書館三樓的「梁披雲先生事跡陳列室」,一眼就能看到梁老在1987年為黎大首屆畢業生題寫的一幅字,「迎著黎明的光輝,把春天的種子播向全世界」。目前這句話已成為每個黎大畢業生勉勵自己的座右銘。也正如梁披雲先生所說,海外華僑心念故土,積極捐資興業辦學已成為僑鄉泉州的一大特色,並將持續的發揚光大。
記者 吳晟煒 福建泉州報導
關鍵詞:
分類名稱: CN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