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廢墟下還有倖存者?這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2020-12-02 洛陽網

  北川縣城廢墟下現在居然還有倖存者?

  這消息來自洛陽的一名志願者,他在回洛陽的途中收到北川災區的朋友發給他的簡訊:23日中午,有3名在一家超市被埋了一個多月的倖存者獲救,當日下午又有3人被救出。

  這就是說,北川已經有6人在被困1個多月後,居然還活著!

  記者立即與那個災區的朋友聯繫,但他說這消息他也是聽說的。他隨後又說,北川縣城廢墟下確實還有倖存者,因為很多地方還可以看到煙火求救的信號。

  昨天,我們立即開上農民英雄劉軒鋒留下的奇瑞QQ小轎車,從安縣桑棗鎮出發,驅車前往北川。

  開放後的北川嚴重堵車

  車過北川縣擂鼓鎮,一路上新出現的滑坡和落下的巨石隨處可見。在永安鎮一處河邊,很多司機被一聲巨響驚呆了,循聲望去,只見河對面山坡上塵土飛揚——一處山體剛剛崩塌。

  再往上走,我們發現有很多交警站在路邊指揮交通,上行車輛如一條長龍把盤山公路堵得嚴嚴實實。在擂鼓鎮以上,車輛走走停停,慢得急死人。在涼風埡附近,我們只好停車步行上山。

  一路上,載滿家具及生活用品的拖拉機、農用車穿梭不停——北川縣城剛剛結束封鎖,這裡的居民紛紛回家拿自家被封存的物品。

  走過任家坪,我們終於知道堵車的原因——在一個卡點前,未經允許的車輛不能通過。

  震後的北川猶如戰場

  過了任家坪,山勢開始一路向下。在原來的收費站卡子前,我們攔乘一輛農用三輪車。只見滾滾煙塵撲面而來,警車、軍車、救護車,加上裝滿物品的農用車,這裡簡直像戰場,我們站在車鬥上,真覺得自己像走上戰場的戰士。

  車一路往下,遇一卡子又堵車了,我們只好再次徒步前進。走過昔日任家坪那個卡子時,興奮之情難以抑制——我們終於進入北川了。

  一條盤山公路像巨大的懸梯一路向下。在一處傾斜的巨幅廣告牌前,我們駐足細看,一下就明白了北川傷亡慘重的原因:路旁和懸崖下到處是10多米高的落石。可以想像,這些巨石從山上滾落時,任何生命都是在劫難逃的。

  我們運氣不錯,走不多遠又遇到一輛農用車。車主把我們送到了四川衛視的轉播車附近,這附近的超市就是傳說還有人倖存的地方。

  一個美麗的謊言

  我們向那裡走去,只見有大隊人馬已經從那裡回撤,其中不乏拿相機和扛攝像機的同行。

  我們連忙上去問個究竟,四川電視臺的一名同行失望地說:「消息是假的。」

  原來,當天上午,有人在這家超市的廢墟上看到有煙火跡象,便連忙上前喊話,讓對方「不要燒」,自己去找人幫忙,煙火果然停息了。於是,群眾紛紛趕來,在廢墟上搬磚救人。可是,70多米深的廢墟,一時探不到底兒。

  專業營救隊伍探測後證實,下面沒有任何生命跡象。因此,這個美麗的謊言不攻自破。

  星空下的一座死城

  失望之餘,我們繼續向下走。

  從山勢可以想見,當初這是個多麼富有特色的美麗山城。如今望去,滿目斷垣殘壁,有的樓房四五層以下深埋於地下,有的房屋牆上殘留著巨石砸出的大洞……這裡是個不折不扣的空城!

  在車燈的照射下,很多不甘心的倖存群眾拼命地往自家車上搬物品,車廂裡堆積的物品竟有五六米高!

  仰望夜空,星光燦爛。我寧願相信,那是上萬名北川死難同胞的靈魂在看顧著昔日的家園。

  安息吧,同胞們!(本報特約通訊員 李行吟 趙俊善)

返回洛陽網首頁>>

相關焦點

  • 汶川地震90後倖存者:"夾縫男孩"坐輪椅重回北川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發生8.0級地震,位於北川老縣城內的北川中學「L」型教學樓出現垮塌,全校遇難師生共781人。鄭海洋所在的2007級高一(2)班共69名學生,倖存者僅16人。17歲的鄭海洋身處廢墟夾縫中超過22小時,在被救出的那一刻,他在縫隙中擺出一個「勝利」的手勢,露出一個笑臉,因此被媒體稱為「夾縫男孩」。
  • 汶川十年| 海報集團特派記者專訪北川「生死鴛鴦」
    遠在1700公裡之外的海南,有一個群體迅速集結。2008年5月13日,由地震局工作人員、消防官兵、醫療隊、媒體記者等組成的海南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以下簡稱:「海南救援隊」)奔赴災區。  與死神賽跑。從海南到北川,一場千裡馳援隨即展開。  54人,6天5夜,冒著頻繁餘震、山體滑坡和房屋隨時倒塌的危險,成功救出19名被埋壓的倖存者。
  • 親歷地震重災區北川縣城:縣委大樓已經不見蹤影
    中新社發 鄒憲 攝  窗欞和水泥圈梁下還有活著的中年男子  記者踩著泥濘進入北川老縣城中的農貿市場,這裡是少數幾處尚未徹底倒塌的建築之一,各個商鋪雜亂無比,遍布灰塵,塑料服裝模特,橫七豎八地倒在服裝店內。
  • 震後的北川舊城這十年每天白天人來人往,卻依然安靜
    然而,北川舊城並沒有來得人多而變得喧鬧,反而顯得很安靜,因為人們知道,廢墟下沉睡中無數的逝者。圖為一個老人經過北川地震紀念牆前。行走在北川舊城,道路已經被重新改造,兩側廢墟依然聳立。在廢墟上,隨處可見寫著 「親人安息了,我們還忍心驚擾他們嗎? 」和「放輕你的腳步,放低你的聲音,給逝者一個安寧。 」字樣的提示牌。因此,儘管每天來這裡的人絡繹不絕,卻很安靜,人們輕聲緩步、凝神矚目或默默弔唁。
  • 老北川中學倖存學生:人活著 就要開心過好每一天
    老北川中學倖存學生:人活著 就要開心過好每一天 原標題:   央廣網綿陽5月11日消息(記者陳銳海 梁爽)十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鄒紅被埋在北川中學的廢墟之中近70個小時後被救生還;十年後,已經25歲的她即將成為一個媽媽
  • 橄欖綠在廢墟上閃光———武警部隊兩萬七千餘名官兵參加抗震救災...
    武警四川總隊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武警北川縣中隊官兵在副指導員賈大國帶領下,率先投入搜救工作。他們扒開磚頭、水泥板,將一個個血肉模糊的群眾從廢墟中抬出,迅速轉移被壓埋人員205人。在災情發生的第一時間,武警北川縣中隊中隊長趙德清將官兵成功撤離出來後,帶領戰士趕到曲山小學和幼兒園安全轉移被困師生200多人,從廢墟中營救出師生25人。
  • 2億建新北川中學,可抗八級地震,美麗北川新城已難覓地震傷痕
    2008年5月12日,8.0級大地震將中國唯一羌族自治縣北川縣城變成廢墟。2009年年初,當攝影師第二次重返北川時,一座新城,已經開始在安昌河畔孕育。圖為北川新城的巨幅歡迎宣傳牌。按照規劃,3年時間,北川將初步建成一個能容納5萬人,功能比較齊全,以旅遊業和新型工業產業為支柱,具有鮮明的羌族文化特色的現代化新縣城。到2020年,用地規模將達到9.02平方公裡、人口規模也將達到8.5萬人。圖為北川新城鳥瞰。
  • 北川老縣城萬人祭遇難者 現場幾乎悄無聲息(圖)
    在北川中學的廢墟上,前來拜祭的人獻上了鮮花 圖/《成都晚報  北川老縣城4月1日起解除封禁,這是從2008年5月20日以來,一直處於封鎖狀態的北川縣城廢墟第三次開禁。  祭奠·現場  老縣城像是被按下了"靜音"  "老縣城像是被按下了靜音開關。"
  • 網易雲熱評:地震後,巡邏時聽見廢墟下微弱的聲音,扒開廢墟物發現……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網易雲熱評:地震後,巡邏時聽見廢墟下微弱的聲音,扒開廢墟物發現…… 就在那次汶川大地震;當救援隊員去到災區後,大家驚訝的發現震得最嚴重的地方不是汶川,而是北川。
  • 汶川地震10年:北川中學被廢墟埋壓30小時的女孩如今就在重慶城
    可能是大學學的財務管理專業,她說她喜歡和數字打交道,「每天都循環著同樣的數字工作,但我並不焦躁;從廢墟下被救出來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這輩子我都要樂觀開心的走下去!」2008年5月12日,衡永紅在北川中學讀高一,地震時,她正在教室裡上課。當時她在高一10班,地震前,班上有60多名同學,地震後,只剩下了25人......「我們的教學樓有五層樓,我所在班級的教室在三樓。地震時,樓房很快就垮塌了,沒時間跑下樓的。我被埋在廢墟裡,一片黑暗;看著天花板掉下來,將要把我掩埋住的那一瞬間,是我這輩子感到最害怕的時候。」
  • 防災減災日②|八進北川地震遺址的思考:斷裂帶房屋仍有隱患
    陰雲籠罩,微風裹脅著細雨,吹打著老北川縣城的廢墟。一座包圍在群山懷抱中的縣城,因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被摧毀而聞名天下。這是我震後第八次來到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災難遺址。每次進入遺址,面對連綿的廢墟和長眠地下的同胞,心情都無比壓抑,迫使自己不得不思考許多問題。
  • 汶川大地震一月祭:廢墟上升騰不滅的希望
    浴難重生的中國,已是一個不同的中國。在廢墟上挺直不屈的脊梁,站立起一個開放透明、秉持人世間「最大公約數」的嶄新政府,站立起一個蓬勃成長的現代公民社會,站立起一個更加科學成熟的災難應對機制……在什邡市抗災前線,胡錦濤總書記登上廢墟,振臂高呼:「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其時,餘震突然發生,地震山搖,總書記和官兵們巍然不動,齊聲吶喊,氣壯山河!
  • 八進老北川地震遺址的專家:房子必須抗震,斷層必須遠離
    房子必須提高抗震能力高孟潭在回憶中寫道:「步入老北川地震遺址,一片片廢墟映入眼帘,很多人長眠於此。一座矗立於廢墟裡的墓碑非常醒目。」他介紹,歷史上的地震災害表明,絕大多數因地震死亡的人是由於房屋建築的倒塌所致。因此,建築物防倒塌應是防震減災工作的關鍵環節。
  • 北川守城人:5·12大地震紀念03 | 正午
    車間還有幾十隻豬。可惜沒電,沒冰櫃,不好殺豬。殺了,大熱天,怎麼吃嘛?王強興猶未盡。後來,豬、羊、雞、鴨,或被主人帶走,或被偷走,慢慢不見了。只有狗,依舊在這荒涼世界裡出沒。地震震碎了其枷鎖,煥發了其野性。它們在廢墟下潛伏,在河灘上野合,在街上拉幫結派,咬架也咬人,甚至襲警,如人類世界的黑幫。四兄弟上廁所時,為防狗襲,須叫他人持棍保護。
  • 5.12地震十年過去了,重災區北川作為地震遺址,已成為了旅遊景區
    十年過去了,當初的重災區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如今的現狀如何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一看吧!北川老縣城作為地震遺址被保留了下來,目前是全世界唯一整體原址原貌保護的規模最宏大、破壞類型最全面、次生災害最典型的地震災難遺址區,分為老城區、新城區和沙壩地震斷層三個部分,總保護面積1.2平方公裡。
  • 汶川地震10周年:盤點五部有關汶川地震的電影,北川救援真實再現
    《5·12:汶川不相信眼淚》:北川救援,真實再現。這也是一部高度記實的電影,可謂一部專門表現北川救援的電影力作。影片的攝製方在地震發生後第三天就到達災區開始創作,用鏡頭記錄下大量真實感人的故事,再現中國人民頑強的意志,也塑造了一群面對災難自強、勇敢的新時代青少年形象。本片寫實的手法,真實的影像,感人肺腑,震撼人心。《驚天動地》:抗震史詩,英雄群像。
  • 放過地震倖存者吧,不要再一遍遍撕裂傷口了!
    她這個當初從災害嚴重的北川被救出的「地震倖存者」,被老師和同學們給予了「厚望」。她花了兩天交了一稿給老師,可是卻被老師要求改稿,為什麼?大家都想要一個催人淚下感人至深的故事,可是對於他們來說,這可能只是一場電視屏幕裡的災難,可我不是屏幕前的觀眾,我當初就被埋在這些廢墟中。
  •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首先申明一點,汶川國殤,舉國哀悼。先說下事情的經過。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發生後,兩棟五層教學樓垮塌。在這場巨變中,有1000多師生不幸遇難。隨後1300餘名倖存師生被轉移到綿陽安置。總理先後七次看望北川中學師生,並親臨受震後的北川中學。
  • 黑科技只是一個美麗謊言?
    (原標題:基因是難抗拒的命中注定 黑科技只是一個美麗謊言?)熟悉的部分是關於遺傳,基因(遺傳因子)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關於這點不少人都表示理解。然而基因支持著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性能,所能決定的事情不只是我們常說的「雙眼皮還是單眼皮」那麼簡單。譬如說,同卵雙胞胎在所有的事情上都一樣,從眼睛顏色到最喜歡的食物,但為什麼雙胞胎的其中一個非常重而另一個卻可以很瘦,這也是基因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