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綠在廢墟上閃光———武警部隊兩萬七千餘名官兵參加抗震救災...

2021-01-15 搜狐網

  27000餘名武警官兵,兵發汶川、都江堰、北川、平武、茂縣、理縣、德陽諸方向,全力投入抗震救災,把忠誠鐫刻在巴蜀大地。

  來自武警部隊作戰指揮中心的統計顯示,截至5月19日,經過武警官兵連續奮戰,共在災區挖掘救出生還者221人,救治受傷群眾9129人,轉移疏散群眾10.9萬人,幫助地方搭建帳篷1553頂,運送物資3695噸,搶修道路389公裡,轉移銀行現金1000萬元。

  第一時間抵達第一現場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

  特大地震發生後,武警駐川部隊聞災而動。武警四川總隊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武警北川縣中隊官兵在副指導員賈大國帶領下,率先投入搜救工作。他們扒開磚頭、水泥板,將一個個血肉模糊的群眾從廢墟中抬出,迅速轉移被壓埋人員205人。在災情發生的第一時間,武警北川縣中隊中隊長趙德清將官兵成功撤離出來後,帶領戰士趕到曲山小學和幼兒園安全轉移被困師生200多人,從廢墟中營救出師生25人。武警綿陽支隊政委徐超、副支隊長王千軍率領185名官兵從梓潼縣趕到後,來不及喘口氣,隨即投入搶險救援。

  12日14時56分,駐守在四川南充武警某部部隊長沈濤感到部隊駐地周邊發生了強烈地震。接到上級指示後,部隊摩託化向汶川開進。冒著狂風暴雨,670名官兵在參謀長王毅率領下,直奔生命孤島汶川。夜黑得伸手不見五指,餘震陣陣襲來,山坡上不時有泥石塌落。

  「當時,距離汶川縣城還有90多公裡。前進,數百名官兵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後退,汶川的10萬人民正在等待救援!」19日上午,身在北京的王毅向記者介紹了當時的情景。

  關鍵時刻,王毅果斷決定,抽調200名官兵組成突擊隊,不惜一切代價徒步向汶川進發!13日23時15分,突擊隊歷經21個小時的艱難跋涉,終於到達了汶川縣城。

  這是震後第一支到達汶川的救援部隊。突擊隊員和之後趕到的470名官兵一道,連續奮戰,全力救援,搶救出倖存者400餘人,轉移群眾數千人。

  與此同時,武警部隊多路大軍向災區急馳,創造了這次抗震救災的多項第一:武警四川總隊總隊長王佐明率領2000多名官兵在12日18時第一時間趕赴都江堰重災現場實施救援;武警重慶總隊500名官兵在副總隊長常建民的帶領下第一時間疏通救援路,疏通了道路;武警交通部隊一總隊182名官兵在總隊長許茂的帶領下趕赴現場,經晝夜奮戰,首先打通都江堰至映秀鎮的「生命通道」。  

二百多條生命廢墟下得以拯救

  受災現場,慘不忍睹。

  官兵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救人!

  一條條拯救生命的信息從前方傳來,作戰指揮中心裡人們為之激動,其背後則是無數的官兵們不顧自身安危的搶險一線的故事———

  在北川,武警四川總隊1800名官兵繼續搜救,5月16日,又救出20多名倖存者。與他們並肩作戰的華西集團一位副總經理說:「你們的速度和效率,創造了"黃金救援時間"後同類搶險任務的奇蹟。」

  在官兵的共同努力下,奇蹟在不斷地被創造。至5月16日,在映秀鎮戰鬥了3天3夜的官兵已經救出43名倖存者;在都江堰救災現場,官兵們分別從聚源中學和新建小學扒出74名倖存者,還救出了86隻大熊貓;武警8690部隊數名官兵在擂鼓鎮救援受災群眾200餘名,接治並轉移傷員11名。

  地震發生後,擔負國家災害醫療救援任務的武警總醫院派出兩批救援醫療隊,22名醫務人員,第一批人員於12日22時就趕到了災區,連夜冒雨展開救援。為了救治一位被樓板壓住雙腿的女中學生,護士張豔君冒著危房再次坍塌的危險,先後6次爬進廢墟空隙,為她輸液、餵藥、止血,鼓勵她堅定脫險信心,最終這位女學生獲救。

  類似的例子在救援隊伍中隨處可見。

  從15日開始,武警四川總隊醫院成都分院也主動集中人員,晝夜加班,在會議室、辦公室增設病床120餘張,並在院內搭起醫療帳篷,收治災區傷員。他們採取科學救治方法,先會診,後分科,統一安排手術,使傷者得到及時救護。  

千名官兵強忍悲痛上一線

  天災無情,更顯英雄風骨;不幸壓頂,鍛造錚錚鐵漢。

  他們是救災者,他們也是受災人,失去親人的眼淚未及擦乾,他們已經站在了救援一線———

  一場特大地震把武警成都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張秋紅的父親和嫂子埋壓在廢墟中時,張秋紅正在這片廢墟上搶救倖存者,當戰友合力將其父親和嫂子的遺體挖出來時,這個已有14年軍齡的鐵漢兩眼噙淚,十指揪髮,痛苦至極。

  雖然逝者已去,但作為兒子,此時該送上父親一程。「可現在是抗震救人的緊急時刻,有多少被困在廢墟中的父老鄉親等待我們去救啊,這個時候咋能離開?爸爸,您就原諒兒子吧!」張秋紅哽咽著給父親磕了3個響頭,轉身向救災戰場走去……

  武警四川總隊直屬支隊炊事班長黃濤,家在災區彭山,家中三層樓房倒塌,年過六旬的父母生死未卜,剛出生的侄兒在地震中夭折,妻子帶著兩歲的兒子寄住在朋友家。面對家庭的不幸,黃濤義無反顧地加入到抗震救災隊伍中,每天和3名戰友一起,擔負支隊300名官兵的夥食保障任務。

  在武警四川森林總隊這個搶險群體中,有75名特殊官兵,他們分別來自四川綿陽、汶川和都江堰等地,家中不同程度受災,來自北川縣的總隊通信科四級士官母強,妻子在北川縣醫院工作檯,地震發生時,整個醫院成了一片廢墟,全院160多人僅有4人僥倖逃出,他的妻子和兩歲的孩子以及父母親全部遇難,他仍全身心地投入到救災通信保障工作。幾天後,一位親戚打來電話告訴了他家裡的不幸,這位從不輕彈淚滴的七尺男兒嚎啕大哭。

  發生在官兵家庭背後的一幕幕讓人感動,一個個躍動的橄欖綠背影讓人動容。武警部隊有千名官兵家中受災,不少官兵失去了親人,但沒有一人表現在臉上。他們,始終戰鬥在搶險救災一線!

相關焦點

  • 九八抗洪的武警水電部隊,今天的央企中國安能再上前線!
    正在距唐山120公裡處擔負潘家口水庫施工任務的基建工程兵六十一支隊(水電部隊前身)於當天中午12點派出首批部隊奔赴唐山,積極投入抗震救災戰鬥,他們是第一批進入唐山參加抗震救災的部隊。據統計,參加抗震救災的指戰員達6000人,140多臺車,共支付抗震救災款181.60萬元。10月下旬,部隊返回駐地。下圖為震後保衛徒河水庫。
  • 駐閩部隊武警邊防官兵在勇戰「龍王」中建立功勳
    、武警官兵在勇戰今年第十九號強颱風「龍王」中建立功勳。  今年第十九號強颱風「龍王」到來前後,福建省共轉移沿海船隻、養殖漁排和陸地易澇低洼地帶、易滑坡泥石流地帶以及簡易工棚、危房等危險區域的人員五十三點七萬人,其中轉移海上船隻和養殖漁排上的人員二十一點三萬人,這其中不無駐閩部隊、武警官兵的功勞。據統計,災害期間,僅福建武警總隊就出動官兵一千八百餘人,車輛七十三臺,衝鋒舟六十六艘次,解救轉移群眾十二萬餘人,挽回大量經濟損失。
  •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連續奮戰搶險救災一線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多路出擊連續奮戰搶險救災一線解放軍報訊連日來,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多路出擊,在四川、重慶、雲南、甘肅等受災地區連續奮戰,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西部戰區空軍某預備役高炮師官兵受命奔赴巴南區展開救援工作,共轉移受災群眾370餘人。重慶警備區累計出動官兵和民兵3600餘人次參與駐地搶險救災工作,積極做好轉運群眾、沿江巡邏、搶運物資等工作。連日來,雲南多地發生強降雨。受暴雨影響,昭通市鹽津縣普洱鎮黃坪村發生山體滑坡,武警雲南總隊昭通支隊鹽津中隊迅速出動,搜救被掩埋失蹤人員、疏散群眾、搬運物資。
  • 論抗震救災精神的思想內涵
    論抗震救災精神的思想內涵□ 洪洞縣委黨校 陳 霞2008年5月12日一場突襲四川汶川的8.0級大地震,是新中國歷史上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撕開的不只是四川盆地邊緣那個巨大的斷裂帶,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傷口。
  • 武警工程大學參加武警部隊二〇二一年開訓動員大會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戰鼓催徵,聞令而動節後首日武警工程大學參加武警部隊2021年度開訓動員大會全校官兵身著迷彩整齊列隊,精神飽滿,展現出昂揚的鬥志上午10時,武警部隊舉行2021年開訓動員大會,號召廣大官兵堅決貫徹中央軍委開訓動員令
  • 武警森林部隊用五個轉變提升維護生態安全能力
    一直以來,這個巨大的問號始終鐫刻在武警森林部隊官兵的心間。  這場發生在黑龍江大興安嶺的特大森林火災,持續近1個月,將70萬公頃森林化為灰燼,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億多元,間接損失200多億元,而當年,我國的GDP總量剛剛突破一萬億元。為了撲滅這場大火,武警森林部隊3000餘名官兵轉戰54個火場,捨生忘死,前後耗時28天。
  • 汶川地震遺孤,長大後成了高原武警戰士
    突然聽見老師這句話,呆若木雞的他和班裡其餘11名同學全部飛似地跑出教室,倖免躲過了這一劫。地震沒過幾分鐘,同在一所學校讀六年級的姐姐找到陳偉,兩姐弟緊緊抱在一起。姐姐幫他擦了擦眼淚,告訴他:「你是小男子漢,哭花了臉就不帥了。」地震後,鎮上大多房屋被夷為平地,很多人在空地上悲傷痛哭,驚慌失措。
  • 武警部隊為什麼要歸中央軍委建制?人民日報這樣說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武警部隊高度重視,著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統籌謀劃、部署推進武警部隊建設改革,提出一系列重大方針原則,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指示,黨的十九大明確作出「深化武警部隊改革,建設現代化武裝警察部隊」重大戰略部署,為調整武警部隊領導指揮體制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本事上「升級」 血性上「淬火」
    □ 李 翔王 品對照強軍目標要求,深度挖掘融合官兵身邊的典型資源,通過引領輻射和文化薰陶,使官兵明白爭做新一代革命軍人的基本道理。近期,武警重慶總隊在 「學習踐行強軍目標,做新一代革命軍人」主題教育中,自覺在靈魂上「補鈣」,本事上「升級」,血性上「淬火」,品德上「提純」,努力肩負起強軍興軍的歷史重任。
  • 武警部隊成功舉行"衛士-16"首長機關帶部分實兵演習
    分布在全國31個省區市的3萬餘名各級指揮員通過電視電話會議系統全面回顧演習得失,深刻認識自身差距,紛紛表示,要鞏固演習成果、用更細更實更嚴的標準大力推進實戰化訓練。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先後三次視察武警部隊並作重要指示。武警部隊堅決貫徹落實習主席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多能一體、有效維穩」戰略要求,牢固樹立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
  • 400名武警部隊新入伍大學生叢林深處擺兵布陣
    400多名武警部隊新入伍大學生在接近實戰的環境中,接受了體能、技能和戰術的綜合鍛鍊。  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新入伍大學生們已經在南湖之濱的武警某指揮學校集訓了整整兩個月。這是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是從地方高校畢業後被特招到武警部隊的,起點學歷是本科,其中不乏博士、碩士。他們積極響應黨中央科技強軍的號召,攜筆從戎,成為「橄欖綠」方陣中的一員。
  • 閃光的檢徽在地震災區上更加明耀
    尹傳,30分鐘緊急疏散群眾200餘名;石安軍,家在震中,情況不明,依然徒步挺進紅箐搶險救災;馬關雲,妹妹被埋,首先搶救的卻是別人……他們,用紮實作風踐行著「人民檢察為人民」的根本宗旨;他們,用頑強精神譜寫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他們,用實際行動讓閃光的檢徽在地震災區上更加明耀!
  • 四川公布27名獲二等功以上表彰川籍官兵名單及事跡(7)
    先後因參加抗震救災工作成績突出榮立三等功一次,因安全保障飛行分別榮立三等功和二等功一次。在擔任機械師期間,外場平均每年保障飛行300餘小時,沒有出現一次人為差錯。在業務方面,杜愛平認真學習新知識,熟悉新設備,掌握新技能,幾年中,系統學習了米17系列直升機機械專業知識,並積極進行故障研究,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術水平和排故能力。
  • 延安武警王鵬飛八年資助六名貧困學生上大學
    10月18日,延安大學大一新生李承喜,專門給武警陝西省總隊打來電話,感謝武警安康支隊漢陰縣中隊司務長王鵬飛讓他圓了大學夢。李承喜已經是王鵬飛8年來資助的第6名貧困學生。入伍8年來,王鵬飛省吃儉用累計捐款8萬多元,6名貧困學生全部考上了大學。王業成考入西北農林大學、吳榮磊考入延安大學、吳曉燕考入西安科技大學、李成繼和梅花蕊考入西安財經大學。
  • 武警部隊正式「脫下」解放鞋 曾是軍品時尚
    與人民軍隊數十年發展一路相伴的解放鞋,近日從武警部隊光榮「退役」,取而代之的是具有運動鞋特性的黑色07式武警作訓鞋。這一時代符號在武警服裝領域的「謝幕」,觸發了幾代國人對於解放鞋的懷舊情感。  抗美援朝:光榮與哀痛  鄒世勇穿上人生第一雙膠鞋是在1947年。這一年他參軍入伍,成為一名解放軍軍人。
  • 武警官兵搶修川藏線:黑不溜秋的護路兵
    武警官兵搶修川藏線突然路遇一群正在用瀝青車修補平整路面的武警交通部隊官兵,他們有的滾著大鋼輪壓實路面,有的手鏟瀝青鋪平路面,人人滿頭大汗,個個面部黝黑,只能看見他們的兩隻眼睛;他們的迷彩服也和瀝青的顏色沒什麼兩樣,並且結滿了瀝青塊。
  • 探訪閱兵訓練場丨武警部隊方隊:毫釐不差走實每一步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走進閱兵訓練場,近距離感受武警徒步方隊官兵的訓練生活。武警部隊方隊由武警北京總隊抽組而成,他們代表著常年堅守在戰鬥崗位上的數十萬武警官兵,是武警部隊領導指揮體制調整後的首次公開亮相。
  • 學習周恩來加強武警部隊建設的思想
    武警部隊就是作為一支內衛武裝力量,出現在鞏固新生人民政權歷史舞臺上的。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都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但它的職能又有不同。人民解放軍主要擔負對外抵禦入侵之敵的職責,武警部隊則主要執行對內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周恩來在闡述武警部隊與人民解放軍在職能任務上的不同特點時,用了一句很形象的話說:「軍隊是備而不用,你們是天天要用的」⑤。
  • 王永生:武警部隊已經成為國家反恐核心力量
    據王永生介紹,去年以來,武警部隊履行使命、遂行反恐任務主要扭住了四個龍頭——  一是嚴厲打擊新疆暴力恐怖活動。按照中央和新疆自治區黨委政府統一部署,武警部隊堅持主動進攻、積極防範,堅持打早打小打苗頭,對暴恐活動保持高壓態勢。全區每個縣市城區,每天都有武警官兵進行武裝巡邏,對暴恐分子形成了強有力的震懾。
  • 武警海南總隊擁有武警部隊最大的船隻,肚裡能容7輛大卡車,從強颱風...
    本報海口6月20日訊(記者紀燕玲 實習生黃趙文 通訊員譚紅昌 宋小白)一艘「巨無霸」停放在海口沿海港灣,這是武警部隊最大的船隻,這裡駐紮著我國武警最大的海上部隊武警海南省總隊海運大隊。  12年前,武警海南省總隊海運大隊54名官兵駕駛名為WJ3002的「巨無霸」,在強颱風風眼中「搏擊」26個小時安然脫險,創造了航海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