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頁
10月19下午,紀念川藏公路通車60周年·川藏線紀行採訪團的車隊行駛在怒江山公路上,突然路遇一群正在用瀝青車修補平整路面的武警交通部隊官兵,他們有的滾著大鋼輪壓實路面,有的手鏟瀝青鋪平路面,人人滿頭大汗,個個面部黝黑,只能看見他們的兩隻眼睛;他們的迷彩服也和瀝青的顏色沒什麼兩樣,並且結滿了瀝青塊。記者和作家們立刻停車下來,開始對這些辛苦護路的武警戰士們進行採訪。
在這裡護路作業的是武警交通二支隊四中隊二班的戰士。記者找到正在現場的二支隊副支隊長陳新虹,他告訴記者說,二支隊管養著782.5公裡路段,平均海拔3700米。道路橫穿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帕龍藏布江4大水系,翻越宗拉山、拉烏山、東達山、業拉山、安久拉山5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有400多公裡穿行在懸崖絕壁上,100多公裡處於「天上無飛鳥,地上無水草」的無人區。
多年來,一茬茬武警官兵紮根雪域高原、獻身川藏公路,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使管養的路段路基平均拓寬1.8米,年通車時間由1996年前的不足半年達到了11個月以上,創造了連續17年冬季無斷通的佳績,先後打贏2000年易貢大塌方、2010年索通村特大路基橋梁垮塌、2011年墨脫特大雪崩救援、2013年墨竹工卡礦難救援等20多次大仗、惡仗、苦仗,樹立了武警官兵的良好形象。
記者採訪二班班長張昭陽,他滿頭大汗,來回滾著大鋼輪,黑不溜秋的臉上顯得眼睛特別亮,記者說:你們太辛苦了!他靦腆地搖了搖頭,與他合作鋪路的戰士王強說,班長最累,他滾的這個大鋼輪有300公斤重,而且總是不讓別人替他。我問張班長為什麼不讓人替,他憨厚地說,我個大力大身體好!看著這些全身黑不溜秋的護路兵,記者們的眼睛溼潤了,熱淚不知不覺滾了出來。(劉小渡、記者韋偉、李愛明攝影報導)圖片來源:中國軍網
點擊進入中新網軍事頻道
發布時間:2014-10-20 14:19:27 【編輯:張海桐】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