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的北川舊城這十年每天白天人來人往,卻依然安靜

2020-12-04 乙圖

2008年5月12日之後,北川成了無數人心底的痛。北川舊城,自地震以後,因防疫和堰塞湖洩洪短暫封城之後,來這裡的人從來沒有中斷過。守城的工作人員、失去親人的北川人、外來參觀弔唁遊客。少則幾百人,多則成千上萬人。然而,北川舊城並沒有來得人多而變得喧鬧,反而顯得很安靜,因為人們知道,廢墟下沉睡中無數的逝者。圖為一個老人經過北川地震紀念牆前。

短短幾秒鐘的時間,秀美的北川縣城被夷為平地、面目全非,映入眼帘的是一棟棟倒塌的房屋,一本本散落的時尚雜誌、一輛輛被砸毀的轎車……所有的一切都定格在了廢墟上。圖為10年後的北川舊城。

據統計,北川縣在這次「512」汶川大地震中受到重創,老縣城80%、新縣城60%以上的建築垮塌。全縣15645人死亡,4300人失蹤,26916人受傷。圖為廢墟前的圍欄上繫著白花。

2008年5月20日,北川縣城正式全面封城,嚴防災區疫情爆發。5月21日,北川縣城西北側的唐家山堰塞湖一側山體出現滲水。6月10日,隨著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洩洪除險,北川縣城被浸泡在大水之中。圖為三個遊人在觀看北川地震後巨幅照片。

2008年9月24日,大水剛剛退去,一場地震次生災害——泥石流突然襲擊了支離破碎的北川縣城,淤積的沙石把地面抬高了10米左右,兩層樓以下被埋在了地下,老城區的近一半的建築被泥石流掩埋。圖為一個環衛工在舊城裡保潔。這些保潔員大多是北川曾經的居民。

10年過去,北川老縣城作為地震遺址保留,變成地震博物館,廢墟依舊保持著當年的模樣。北川老縣城,夜晚是一座空城,白天都有大量的遊人前來參觀和憑弔。圖為一群人穿越舊城,進行參觀。

行走在北川舊城,道路已經被重新改造,兩側廢墟依然聳立。在廢墟上,隨處可見寫著 「親人安息了,我們還忍心驚擾他們嗎? 」和「放輕你的腳步,放低你的聲音,給逝者一個安寧。 」字樣的提示牌。因此,儘管每天來這裡的人絡繹不絕,卻很安靜,人們輕聲緩步、凝神矚目或默默弔唁。圖為幾個遊人在憑弔遇難者。

在北川老縣城正中,豎立著一個石碑,上面雕刻著「2008,5.12,14.28」數字。圖為一個遊人向紀念碑獻花。

背後巨大的幕牆上刻著「深切緬懷『5.12』特大地震遇難同胞」,前來參觀的遊客,每到此處,都會駐足,默默禱告。圖為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默默經過紀念牆。

20多歲的小喬家在擂鼓鎮,地震發生時他才十幾歲,很幸運家裡的損失不是很大。幾年前來到北川舊城成為一名管理人員,每天在遺址上巡邏。圖為小喬坐在電瓶車裡等待同事。

小喬說,剛進入北川舊城時,會常常想起地震時的情形,心情有些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適應。圖為一個北川居民在清理廢墟前的雜草。

小喬介紹說,到這裡來的人幾乎都不要提醒,都不會喧譁,因為他們都知道,北川曾經經歷了什麼,廢墟下長眠著無數的逝者。圖為參觀者前往北川中學旗杆前參觀弔唁。

在縣城邊緣,52歲的北川人趙義軍和幾個村民在清理廢墟上的樹木。趙義軍家的房屋在地震中被摧毀,現在房子都是重建的,很結實。圖為趙義軍將砍伐的樹木運走。

趙義軍說,現在的廢墟上長了很多樹木和雜草,都需要清理,這不僅僅是為了保護廢墟,也是對長眠逝者的尊重。圖為趙義軍開著三輪車穿越北川舊城去幹活。

圖為幾個村民清理完廢墟上的雜草後,收工。吳芳/攝影 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北川開城祭奠直擊:不渲染悲情 傳遞活著的價值
    專題:四川汶川大地震  北川縣民政局幹部王洪發(右)、北川人武部駕駛員母建川這兩位在抗震救災四川日報記者 尹鋼 攝  震後第一個清明,北川老縣城開禁,當地群眾回城祭奠親人。濛濛細雨中,「望鄉臺」上的鮮花寄託著人們的哀思。
  • 駕尋川西(2)探訪北川地震遺址
    說起2008年的那場地震,大家印象深刻的更多是汶川,而北川縣、映秀鎮同樣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汶川採取原址重建,唯獨保留下來的是那座時間永遠停留在14:28分的鐘,而北川則更好地保留著老縣城震後遺址。作為藍天救援隊成員,2018年也曾參加過國家應急管理部組織的地震救援培訓,現場模擬的各種災後場景、傾斜的樓房,狹小的震後救援空間讓我印象深刻。此次川西遊記拍攝,毫不猶豫地把北川地震遺址作為一站,或參觀、或感受,或回憶、或警示,也希望看到這一樁樁一幕幕之後,能在你心中激起漣漪。
  • 總編輯看四川:北川老縣城遺址讓人們在緬懷中獲得力量
    南方都市報編委劉麗君:告別是為了更好的前進在距離北川新縣城23公裡的地方,還保留著老縣城的模樣,沿當年的街道一路前行,滿眼俱是殘垣斷壁、支離破碎——10年來,它們仍保留著震後的模樣。北川新縣城所處的地方叫永昌鎮,寓意著永遠繁榮昌盛。新北川是2011年全面建成交付的,由山東省援建,所以北川新縣城最主要的大道就叫山東大道,這也表達了北川人民對山東人民的感激之情。
  • 5.12地震十年過去了,重災區北川作為地震遺址,已成為了旅遊景區
    相信大家對2008年5月12日發生在四川省的地震依然記憶猶新,突發其來的災難多去了很多同胞的生命,也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十年過去了,當初的重災區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如今的現狀如何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一看吧!
  •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那些地震遺址 依然震撼震驚心碎
    與朋友從成都出發,經都江堰一路向北,汶川、茂縣、北川、平武、青川,一個個熟悉的地名躍入眼帘。 十年前的那次災難,山河破碎,大地同悲。 如今,撕裂的傷口已慢慢結痂癒合,刻骨的傷痛或許已被歲月撫平,但那份記憶永遠留在人們心中。從成都經都江堰沿岷江而上,車過紫坪鋪水電站,再經過一個長長的隧道,我們到達映秀,看了時間,剛好70分鐘。
  • 北川廢墟下還有倖存者?這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北川縣城廢墟下現在居然還有倖存者?  這消息來自洛陽的一名志願者,他在回洛陽的途中收到北川災區的朋友發給他的簡訊:23日中午,有3名在一家超市被埋了一個多月的倖存者獲救,當日下午又有3人被救出。  這就是說,北川已經有6人在被困1個多月後,居然還活著!
  • 「『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臺灣同胞四川行」嘉賓走進綿陽北川
    臺灣嘉賓一行在北川參訪    5月12日,參加「『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臺灣同胞四川行」活動的臺灣同胞代表走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共同見證震後十年來北川災後重建和發展振興成就。    在北川新縣城,寬闊的街道、極具羌族特色的樓房、具有濃鬱民族風貌的商業街讓臺灣參訪團成員們讚不絕口。巴拿恰商業街上人流如織,各類特色民俗小店售賣著琳琅滿目的農副產品和旅遊產品,吸引遊客們紛紛駐足挑選。    當得知該參訪團成員來自寶島臺灣,北川當地群眾簇擁上來,感恩臺灣同胞對災區的無私援助,並與恩人們合影留念。參訪團成員邊走邊看,為北川的生機與活力而高興。
  • 防災減災日②|八進北川地震遺址的思考:斷裂帶房屋仍有隱患
    陰雲籠罩,微風裹脅著細雨,吹打著老北川縣城的廢墟。一座包圍在群山懷抱中的縣城,因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被摧毀而聞名天下。這是我震後第八次來到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災難遺址。每次進入遺址,面對連綿的廢墟和長眠地下的同胞,心情都無比壓抑,迫使自己不得不思考許多問題。
  • 汶川十年| 海報集團特派記者專訪北川「生死鴛鴦」
    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際,海南日報報業集團旗下新媒體部與南海網聯合派出融媒體採訪小分隊,趕赴「5·12」特大地震中受災較為嚴重的北川羌族自治縣,回訪部分被海南救援隊救出的倖存者,探尋他們目前的生活生存現狀和北川十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敬請關注。
  • 八進老北川地震遺址的專家:房子必須抗震,斷層必須遠離
    但他認為目前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他表示,在大型地震帶野外考察時發現,在一些大型斷裂帶上,依然有較大一部分房屋建築抗震性能很差,其中也包括一些正在建設的新住房。老舊房屋抗震加固工作進展與中央的要求還存在很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國城鎮房屋建設的抗震標準總體上仍然偏低,農村地區抗震設防缺乏有效監管。
  • 北川守城人:5·12大地震紀念03 | 正午
    白天,他也出去耍。人多的時候,大家擺擺龍門陣,他什麼都擺。一個人的時候,就躲在帳篷裡哭,每天晚上枕頭都是溼的。看到人家夫妻恩愛,就有說不出來的氣。「為什麼地震中我沒有死?如果我死了,讓老婆活下來,至少娃娃還在。」老婆已懷孕5個月,檢查出是個兒子。他一向喜歡孩子。
  • 2億建新北川中學,可抗八級地震,美麗北川新城已難覓地震傷痕
    「512」汶川特大地震給北川以毀滅性打擊,北川縣城老城區80%的房屋、新城區60%的房屋倒塌。3年後,在距離老縣城23公裡的安昌河畔,一座新城拔地而起。10年後,時值初夏季節,空中俯瞰新北川縣城,依山傍水,綠意盎然。
  •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首先申明一點,汶川國殤,舉國哀悼。先說下事情的經過。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發生後,兩棟五層教學樓垮塌。在這場巨變中,有1000多師生不幸遇難。隨後1300餘名倖存師生被轉移到綿陽安置。總理先後七次看望北川中學師生,並親臨受震後的北川中學。
  • 仙劍十年:給你的愛,一直很安靜
    不知不覺,距離電視劇《仙劍奇俠傳三》2009年第一次播出,已經過去整整十年了。十年,是個什麼概念呢?不長,但足以改變很多了。這十年的光陰,真應了在電視劇裡的日子,下個鏡頭就是一行字幕:多年以後。在這十年裡,楊冪結婚又離婚了,霍建華、唐嫣、劉詩詩紛紛結婚了,只剩下胡歌成為仙劍留守兒童。甚至還有人打趣說:十年再回首,五位主演在這部劇裡都處在顏值巔峰期,僅僅是這個陣容,就和《武林外傳》一樣,放到今天絕對是難尋了。
  • 專家回應北川連發3次地震:發生大地震能量條件不存在
    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消息,10月23日01時12分、01時41分、02時24分四川北川分別發生了3.0級、2.8級和3.0級地震,震源深度均為18千米,且三次發震的位置幾乎完全重合。專家分析,22日4.7級地震與21日4.6級地震距離約1公裡,位於虎牙斷裂和汶川-茂縣斷裂交匯區,2010年以來汶川餘震區出現過7組4.5級以上地震成組活動現象,結合區域構造、地球物理觀測、餘震序列等,認為此次北川4.7級地震仍屬於汶川餘震區的正常起伏活動。多知一點:遇到地震時應該怎麼辦?
  • 老北川中學倖存學生:人活著 就要開心過好每一天
    老北川中學倖存學生:人活著 就要開心過好每一天 原標題:   央廣網綿陽5月11日消息(記者陳銳海 梁爽)十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鄒紅被埋在北川中學的廢墟之中近70個小時後被救生還;十年後,已經25歲的她即將成為一個媽媽
  • 汶川地震90後倖存者:"夾縫男孩"坐輪椅重回北川
    十年「曾經以為,17歲,我會在北川中學的廢墟下失去生命,而後,現在,我坐在輪椅上,用以前從來不可想像的方式,感受這個世界……」——鄭海洋《廢墟下的22個小時》鄭海洋家客廳書櫃的相冊裡,還保留著地震時他在夾縫中比劃勝利手勢的照片。那時的他1米83,瘦高,平頭,笑起來有著痞痞的喜相兒。
  • 北川縣長回憶地震後決策全程:「你別嫌我臭」
    董倩演播室串場:5月12號汶川特大地震剛剛發生的時候,人們知道汶川是這次地震的震中,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在離汶川一百多公裡之外的北川,也是這次地震的重災區。在地震之後的第二天13號中午,人們通過電視畫面,看到了從北川傳回來的地震之後的情形。在演播室做了兩天直播之後,作為一名記者,我再也在演播室裡坐不下去了。
  • 川海一家親——僑鄉·北川特產館開館
    僑鄉·北川特產館是山東僑鄉集團與北川羌族自治縣電子商務協會共同打造的以北川羌族優質特產為載體、向威海百姓展現北川和羌族文化的交流平臺,進一步延續了「魯川血脈情、川海一家親」的深深援建情。活動儀式上,北川羌族自治縣調研員林川做了精彩發言。他說:「十年前,山東威海千裡援建,重建北川幸福家園,豎起了可歌可泣的大愛豐碑。
  • 汶川地震十周年 數萬人進入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祭奠
    從早上6點開始,北川人及各地前來的參觀者湧向北川老縣城。對於北川人來說,因為那裡有他們牽掛的親人,長眠在那裡。為防止大堵車,警察將車從縣城兩側分流,一側停於任家坪,另一側止於沙壩的老縣城門外。他們回憶當年的情形,相互述說這十年的經歷,尋找親人遇難的位置,感慨活著真好。不少群眾還帶來了香燭,給天堂的親人送去祝福。數不清的人群給大地震集體公墓敬獻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