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周年 數萬人進入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祭奠

2020-12-04 人民日報

5月12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的日子。從早上6點開始,北川人及各地前來的參觀者湧向北川老縣城。對於北川人來說,因為那裡有他們牽掛的親人,長眠在那裡。為防止大堵車,警察將車從縣城兩側分流,一側停於任家坪,另一側止於沙壩的老縣城門外。他們回憶當年的情形,相互述說這十年的經歷,尋找親人遇難的位置,感慨活著真好。不少群眾還帶來了香燭,給天堂的親人送去祝福。數不清的人群給大地震集體公墓敬獻鮮花。

在茅壩中學舊址(北川中學初中部),當年殘存的旗杆仍然飄揚著鮮豔的國旗。舊址上,懸掛著一位母親給孩子的地三十封信。即便知道孩子永遠回不來了,但她仍然心存希望,留下電話號碼,希望回來的孩子能看到。無論望鄉臺、三倒拐、遺址旁……人們努力尋找親人的足跡,以表達自己的哀思。與過去不同,北川的鄉親雖心有戚戚,但表面平靜。對於他們來說,知道十年是一個節點,但生活還得繼續。

(來源:光明網)

相關焦點

  • 【汶川地震10周年】重走北川老縣城遺址 當年的逃生床單還系在窗上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2008年5月12日,汶川、北川等地發生芮氏8.0級特大地震,近2萬人在北川老縣城遇難。
  •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那些地震遺址 依然震撼震驚心碎
    2018年5月,汶川大地震十周年,重返五一二地震區。 與朋友從成都出發,經都江堰一路向北,汶川、茂縣、北川、平武、青川,一個個熟悉的地名躍入眼帘。 十年前的那次災難,山河破碎,大地同悲。 如今,撕裂的傷口已慢慢結痂癒合,刻骨的傷痛或許已被歲月撫平,但那份記憶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 汶川地震遺址數億投資去哪了
    近日有網文稱,由於四川北川地區持續降雨,「地震遺址不見蹤影,至少幾億人民幣打了水漂」。對此,唐家山堰塞湖治理暨北川老縣城保護工作指揮部稱,「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及遺址保護工程,總投資為4.7億元,工程包括一座地震紀念館、一個地震遺址保護區和曲山鎮災後重建的集鎮任家坪。
  • 北川老縣城萬人祭遇難者 現場幾乎悄無聲息(圖)
    》  北川老縣城萬人今祭遇難者  祭奠現場幾乎悄無聲息  「夾縫男孩」廖波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稱再見故鄉感覺很煎熬  本報訊(記者武青)香蠟點點,白菊瓣瓣。今日上午,北川舉行公祭儀式,悼念"5·12"地震遇難者。近萬名北川人回到故土,祭奠在汶川大地震中罹難的親友。  今日正值清明,連續數日陰霾的天空終於放晴。清晨7時許天色剛露白,北川老縣城中就陸續出現前往弔唁的人們。  從擂鼓鎮居住區、綿陽市區的永興板房區甚至更遠的地方來到這裡的北川人,手捧著鮮花前來,臉上掛著憂傷神色。
  • 汶川地震十周年將近 家屬前往地震遺址祭祀
    2018年4月5日,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紀念日將近,清明節當日,很多民眾來到北川地震遺址,為親人祭祀,追思緬懷地震遇難者。北川遺址,一名老人在廢墟前為逝者祭祀念經。圖/視覺中國2018年4月5日,北川遺址,民眾燃香祭祀地震中遇難的親屬。2018年4月5日,北川遺址,市民燒紙燃香祭拜遇難親屬。
  •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首先申明一點,汶川國殤,舉國哀悼。先說下事情的經過。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發生後,兩棟五層教學樓垮塌。在這場巨變中,有1000多師生不幸遇難。隨後1300餘名倖存師生被轉移到綿陽安置。總理先後七次看望北川中學師生,並親臨受震後的北川中學。
  • 駕尋川西(2)探訪北川地震遺址
    說起2008年的那場地震,大家印象深刻的更多是汶川,而北川縣、映秀鎮同樣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汶川採取原址重建,唯獨保留下來的是那座時間永遠停留在14:28分的鐘,而北川則更好地保留著老縣城震後遺址。作為藍天救援隊成員,2018年也曾參加過國家應急管理部組織的地震救援培訓,現場模擬的各種災後場景、傾斜的樓房,狹小的震後救援空間讓我印象深刻。此次川西遊記拍攝,毫不猶豫地把北川地震遺址作為一站,或參觀、或感受,或回憶、或警示,也希望看到這一樁樁一幕幕之後,能在你心中激起漣漪。
  • 總編輯看四川:北川老縣城遺址讓人們在緬懷中獲得力量
    全國都市媒體總編輯們在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默哀。來自全國各地的都市媒體總編輯們站在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的時候,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很多人眼噙淚水,參加了公祭活動,緬懷地震中的遇難同胞。全國都市媒體總編輯們參觀北川老縣城。一路走一路看,南方都市報編委劉麗君說,自己特別感慨。「在自然災害面前多麼的無助。親眼看到了老縣城的遺址後,人更應該學會敬畏自然,珍惜當下,守護好自己的親人孩子。」
  • 北川開城祭奠直擊:不渲染悲情 傳遞活著的價值
    專題:四川汶川大地震四川日報記者 尹鋼 攝  震後第一個清明,北川老縣城開禁,當地群眾回城祭奠親人。濛濛細雨中,「望鄉臺」上的鮮花寄託著人們的哀思。
  • 自駕遊九寨溝回重慶,專門去「5.12」汶川大地震遺址接受心靈滌蕩
    導語:自駕遊從九寨回重慶,途徑 「5.12」汶川大地震北川縣地震遺址去看了看。大家好,我是本文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我和朋友們結束了九寨溝的自駕遊,返回重慶的途中,專門繞道去「5.12」汶川大地震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去接受了一下心靈的滌蕩。
  • 5.12地震十年過去了,重災區北川作為地震遺址,已成為了旅遊景區
    相信大家對2008年5月12日發生在四川省的地震依然記憶猶新,突發其來的災難多去了很多同胞的生命,也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十年過去了,當初的重災區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如今的現狀如何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一看吧!
  • 暴雨造成北川老縣城部分遺址被淹 全縣7000多人受災
    9月12日晚至13日,北川普降大到暴雨。在北川老縣城,由於持續的強降雨,湔江河水水位上漲,水流湍急洶湧,每秒流量超過了1160立方,是今年最大的洪峰,部分地震遺址不同程度被淹。北川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加強了對雨情、水情的監測研判。
  • 在北川「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感受大愛文化
    在北川「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感受大愛文化 發布時間:2020-02-01 23:14:21      來源:貴州網   時有朋友問,來四川旅遊去哪裡
  • 2018汶川地震十周年感想感悟文章 紀念10周年100字200字
    2018汶川地震十周年感想感悟文章 紀念10周年100字200字  2008年的5月12日,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的日子。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的8.0級特大地震……時間可以撫慰傷痛,卻撫不去思念與記憶。
  • 汶川地震10年了,那些讓人潸然淚下的畫面依舊觸目驚心!
    △ 2008年5月12日 四川綿陽北川老縣城深受重挫,滿目瘡痍。△ 2008年5月13日 都江堰市聚源中學,一名家長癱軟地跪在地上,緊緊地握住遇難孩子沾滿泥沙的手,仿佛要從死神手中拽回兒子的生命。△ 2008年5月19日 四川成都,一位學生眼含熱淚,為地震罹難者致哀。△ 2009年5月11日 汶川大地震1周年祭 山東煙臺的中學生點亮燭光,悼念汶川地震逝者,為震區同胞祈福。
  • 2億建新北川中學,可抗八級地震,美麗北川新城已難覓地震傷痕
    「512」汶川特大地震給北川以毀滅性打擊,北川縣城老城區80%的房屋、新城區60%的房屋倒塌。3年後,在距離老縣城23公裡的安昌河畔,一座新城拔地而起。10年後,時值初夏季節,空中俯瞰新北川縣城,依山傍水,綠意盎然。
  • 防災減災日②|八進北川地震遺址的思考:斷裂帶房屋仍有隱患
    陰雲籠罩,微風裹脅著細雨,吹打著老北川縣城的廢墟。一座包圍在群山懷抱中的縣城,因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被摧毀而聞名天下。這是我震後第八次來到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災難遺址。每次進入遺址,面對連綿的廢墟和長眠地下的同胞,心情都無比壓抑,迫使自己不得不思考許多問題。
  • 八進老北川地震遺址的專家:房子必須抗震,斷層必須遠離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今天是全國防震減災日,12年前的今天,汶川發生特大地震。近期,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長高孟潭研究員總結了他八進老北川地震遺址的思考。城市規劃必須遠離地震斷層高孟潭認為,老北川縣城之所以遭到毀滅性的破壞,與縣城建在大型地震斷裂和地質災害高危險性區域有很大關係。汶川地震後,人們發現,老縣城恰恰就在地震主破裂帶上,強烈的地震地面震動和大型滑坡,徹底摧毀了老縣城。這表明城鎮建設選址具有極端的重要性。
  • 汶川地震十周年 援建北川中學的三個故事
    汶川地震十周年 援建北川中學的三個故事
  • 河南漯河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調研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近日,河南省漯河市人民政府參事梁國正帶領該市精神文明創建辦領導一行11人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考察調研。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地震紀念館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馮正碧,黨委成員副主任馬曉燕、梁輝明及管理中心相關科室工作人員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