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0周年:盤點五部有關汶川地震的電影,北川救援真實再現

2021-01-08 開心的小白

《人民至上》:珍貴影像,歷史記錄。2008年5月12日,山崩地裂,一場巨大的自然災害突襲中國。大型文獻紀錄電影《人民至上》全景式地記錄了在這場特大地震中,黨和政府以及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奮起抗震救災的全過程,許多畫面和聲音的片段為首次公開。

《5·12:汶川不相信眼淚》:北川救援,真實再現。這也是一部高度記實的電影,可謂一部專門表現北川救援的電影力作。影片的攝製方在地震發生後第三天就到達災區開始創作,用鏡頭記錄下大量真實感人的故事,再現中國人民頑強的意志,也塑造了一群面對災難自強、勇敢的新時代青少年形象。本片寫實的手法,真實的影像,感人肺腑,震撼人心。

《驚天動地》:抗震史詩,英雄群像。本片講述了我軍某集團軍摩步旅旅長唐新生在演習途中突遇特大地震,在通訊中斷沒有上級命令的情況下,毅然帶領部隊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進行生死救援並和後續趕來的大部隊一起,奮力營救映川中學師生和羌寨溝受困群眾。

《媽媽,別哭》:生死之別,謳歌母愛。本片從被埋壓在廢墟裡的北川中學女中學生琳琳的情感經歷和心路歷程,展現了5·12大地震,人們與死神抗爭與命運搏鬥的經歷。影片通過兩個時空的轉換,廢墟下的琳琳和廢墟上救援的母親跨越生死的對話,最震撼人心的母子深情。

《生命的託舉》:師生情深 大愛無邊。本片根據「5·12」特大地震中湧現出來的老師救助學生的眾多感人的新聞報導改編而成。影片講述了向陽小學的校長、老師捨身救助學生和相互依存、互助生存,維護寶貴生命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汶川地震10周年】重走北川老縣城遺址 當年的逃生床單還系在窗上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2008年5月12日,汶川、北川等地發生芮氏8.0級特大地震,近2萬人在北川老縣城遇難。
  • 汶川地震10年了,那些讓人潸然淚下的畫面依舊觸目驚心!
    △ 2008年5月17日 四川彭州女警蔣敏因過度疲勞,在參加救援時暈倒在地。汶川大地震奪走了她的10位親人,其中有她最親愛的女兒和母親。△ 2008年5月18日 北川縣禹裡羌族鄉中心衛生院護士杜鵑參加救援以來第一次與外界通話,她拿著借到的手機失聲痛哭,家中四位親人在地震中遇難。
  • 2018汶川地震十周年感想感悟文章 紀念10周年100字200字
    2018汶川地震十周年感想感悟文章 紀念10周年100字200字  2008年的5月12日,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的日子。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的8.0級特大地震……時間可以撫慰傷痛,卻撫不去思念與記憶。
  • 《驚天動地》聚焦「5-12汶川大地震」(圖)
    李幼斌在《驚天動地》中  昨日,在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災區北川縣城地震遺址旁,八一電影製片廠獻禮建國六十周年的影片《驚天動地》舉行了首次新聞發布會。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明振江在發表講話時介紹,《驚天動地》是八一廠重大現實題材「三驚」系列(《驚濤駭浪》、《驚心動魄》、《驚天動地》)的最後一部。
  • 汶川地震三周年公祭 Memorial held on 2008 quake anniversary...
    2011年5月12日四川省北川縣舉行公祭活動,紀念三年四大地震中的遇難者。汶川地震三周年公祭 據鳳凰網報導,五月十二日是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人們在當時的重災區,北川老縣城舉行了公祭活動。遇難者家屬、老北川居民、災區救援隊和援建單位代表出席了活動。人們為遇難同胞默哀一分鐘後,陸續向紀念碑獻花。
  • 汶川地震十周年 數萬人進入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祭奠
    5月12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的日子。從早上6點開始,北川人及各地前來的參觀者湧向北川老縣城。對於北川人來說,因為那裡有他們牽掛的親人,長眠在那裡。為防止大堵車,警察將車從縣城兩側分流,一側停於任家坪,另一側止於沙壩的老縣城門外。
  • 《極震區》,首部關於汶川大地震救災題材的3D電影即將開機
    《極震區》是首部關於汶川大地震救災題材的3D電影,不僅將5.12汶川大地震通過電影鏡頭進行全景展現,還將充分體現中國軍民在面對地震災害時,軍民同心,共同抗震救災的中華民族團結精神,是一部基本紀實性加藝術再現的3D災難題材巨製。
  • 「『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臺灣同胞四川行」嘉賓走進綿陽北川
    臺灣嘉賓一行在北川參訪    5月12日,參加「『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臺灣同胞四川行」活動的臺灣同胞代表走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共同見證震後十年來北川災後重建和發展振興成就。    「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廣大臺灣同胞感同身受,踴躍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四川全省共接受臺灣社會各界捐款超過13億多元人民幣,捐建災後重建項目189個,其中捐建綿陽災後重建項目25個。廣大臺灣同胞與四川人民心手相連、共克時艱,有力支持了災區抗震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
  •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那些地震遺址 依然震撼震驚心碎
    2018年5月,汶川大地震十周年,重返五一二地震區。 與朋友從成都出發,經都江堰一路向北,汶川、茂縣、北川、平武、青川,一個個熟悉的地名躍入眼帘。 十年前的那次災難,山河破碎,大地同悲。 如今,撕裂的傷口已慢慢結痂癒合,刻骨的傷痛或許已被歲月撫平,但那份記憶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 汶川大地震救援影片《驚天動地》再次上映
    由侯勇、李幼斌、巫剛、嶽紅、宋春麗、劉之冰、童蕾領銜主演,描寫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部隊官兵救援災區的影片《驚天動地》將再次重現大銀幕。影片發行方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調集了近300部拷貝,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武漢、重慶、成都等主要城市同時啟動,共同「引爆」上映。
  • 汶川地震十周年將近 家屬前往地震遺址祭祀
    2018年4月5日,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紀念日將近,清明節當日,很多民眾來到北川地震遺址,為親人祭祀,追思緬懷地震遇難者。北川遺址,一名老人在廢墟前為逝者祭祀念經。圖/視覺中國2018年4月5日,北川遺址,民眾燃香祭祀地震中遇難的親屬。2018年4月5日,北川遺址,市民燒紙燃香祭拜遇難親屬。
  •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首先申明一點,汶川國殤,舉國哀悼。先說下事情的經過。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發生後,兩棟五層教學樓垮塌。在這場巨變中,有1000多師生不幸遇難。隨後1300餘名倖存師生被轉移到綿陽安置。總理先後七次看望北川中學師生,並親臨受震後的北川中學。
  • 汶川地震十周年 援建北川中學的三個故事
    汶川地震十周年 援建北川中學的三個故事
  • 汶川十年| 海報集團特派記者專訪北川「生死鴛鴦」
    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際,海南日報報業集團旗下新媒體部與南海網聯合派出融媒體採訪小分隊,趕赴「5·12」特大地震中受災較為嚴重的北川羌族自治縣,回訪部分被海南救援隊救出的倖存者,探尋他們目前的生活生存現狀和北川十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敬請關注。
  • 紀念「512汶川地震」12周年
    點擊上方「藍字」一起祈福紀念「512汶川地震」12周年災難無情,卻也讓生者堅強,有了更好的今天十年了,你現在還好嗎?回望那個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逝者安息,生者奮發!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芮氏8級特大地震,最大烈度達11度。造成69227人遇難、17923人失蹤,374643人受傷。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四川有史記載以來人員傷亡和基礎設施破壞最為慘重的一次災難,這就是2008年「5·12」汶川8.0級特大地震。世人慟哭,舉國同悲。
  • 揭示汶川地震震級大的構造原因
    因此,汶川地震為國內外地震研究者提供了一次深入剖析逆衝斜滑型地震構造特徵、地震破裂過程、深部孕震構造環境、發震活動斷層地質滑動速率、現今GPS監測速率與地震危險性關係等科學問題的機會,也為檢驗青藏高原運動學模型,特別是青藏高原物質南東東向水平運移與橫向隆升轉換關係提供了具體觀測對象。
  • 紀念5·12汶川大地震11周年 跟著這些電影緬懷逝者
    1905電影網訊201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中國四川汶川爆發芮氏8級大地震,近7萬人遇難,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如今,距離汶川大地震已經過去11年,期間有不少電影重現了災難發生時的感人事跡,描繪了災後重建的動人故事,讓我們跟著這些電影一同緬懷逝者,致敬重生。1.
  • 社會力量參與汶川抗震救災十周年紀念活動在北川舉行
    社會力量參與汶川抗震救災十周年紀念活動在北川舉行四川新聞網綿陽5月9日訊(王珊珊 記者楊全春)5月9日,「不忘初心,砥礪十年」社會力量參與汶川抗震救災十周年紀念活動在北川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國災害防禦協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應急管理學會、中國地震學會、中國氣象服務協會、中國少年兒童發展服務中心、中國青少年宮協會、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中國消防協會等9家單位聯合主辦。活動分為2018應急救援論壇、社會救援力量及應急產業十年發展成果展、牽手未來全國青少年防災減災體驗公益活動、全國社會救援力量技能競賽四個部分。
  • 北川今日凌晨再連發3次地震,四川地震局:均為汶川地震餘震
    北川今日凌晨再連發3次地震,四川地震局:均為汶川地震餘震 川觀新聞10月23日消息,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3日凌晨,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連續發生兩次3.0級和一次2.8級地震。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啟動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動態監測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獲悉,中科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組織中科院航空遙感中心、專項科學應急工作組、專項數據共享工作組等研究團隊,正式啟動了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動態監測工作,科學認知震區生態環境恢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