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餘市渝水區形成商會精準扶貧模式

2021-01-14 中國江西網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劉星)報導:1月12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省扶貧辦與新餘市人民政府舉行「決戰脫貧攻堅江西省『十三五』脫貧攻堅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新餘專場,會上對新餘市決戰脫貧攻堅進展及脫貧經驗做法作了介紹。記者會上獲悉,新餘市渝水區大力開展「商會起航」行動,形成了「舉黨旗、抱團幹、帶民富」的渝水商會精準扶貧模式。

  據新餘市渝水區委副書記潘麗雲介紹,全區11家鄉鎮商會積極踴躍參與家鄉脫貧攻堅,對口幫扶93個村,結對幫扶1189戶貧困戶,幫助貧困村摘帽、貧困戶脫貧。

  11家鄉鎮商會捐贈資金約1.63億元

  渝水區通過搭建「兩代表一委員」參與社會扶貧、「同心·千企幫千戶」、「渝郎回鄉」等活動平臺,引導全區11家鄉鎮商會、1500餘名商會會員、300餘家商會企業,參與商會精準扶貧「六個一」活動。

  據介紹,該區六個一」活動通過搭建一個扶貧平臺、設立一個專項扶貧基金、安排一批公益性崗位、提供一批就業崗位、培訓一批就業對象、扶助一批扶貧項目,為全區貧困戶提供300多個就業崗位;捐贈資金約1.63億元,建學校、建設施、資助貧困學生、改善貧困戶住房、支持曉康驛站建設等等,全方位助力脫貧攻堅。

  鄉鎮商會幫助貧困戶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脫貧致富,產業是關鍵。」渝水區委區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引導鄉鎮商會參與產業扶貧「溫暖接力」行動,投資8900萬元,發展扶貧產業項目87個,覆蓋貧困戶2000餘戶,幫助貧困戶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此外,在2020年,各鄉鎮商會又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依託市級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協會,牽頭組建了工廠化養魚、香菇、瓜蔞、果凍橙、肉牛、黑山羊和肉鴿等7個致富帶頭人專業委員會,集聚全區致富能人抱團發展,打造了「高質量、可持續、聯結緊、覆蓋廣」的6大扶貧主導產業體系,促進全區扶貧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新餘市渝水區這項工作獲中宣部推介……_手機網易網
    12月29日,新餘市渝水區「老兵宣講團」再次引起中宣部關注:中宣部內部刊物《宣傳工作》「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中刊登《江西渝水組織退伍老兵宣講全會精神》一文,大篇幅報導江西省新餘市渝水區「老兵宣講團」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情況。
  • 創新模式精準扶貧 因地制宜科學扶貧 解放思想智力扶貧 國資國企...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市國資兩委舉辦「打贏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專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時期國資國企主動融入天津市扶貧大格局,集中優秀兵力投入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有關情況。
  • 創新扶貧模式 實現精準脫貧——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
    對此,《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40萬人。深入領會中央精神,落實各項部署要求,要求我們必須充分認識脫貧攻堅「衝刺期」的形勢和挑戰,以戰略思維謀劃全局,以創新精神探索扶貧模式、完善體制機制,更好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確保打贏扶貧攻堅戰。
  • 新餘市兩座火車站介紹
    新餘市,江西省下轄市(地級),長江中遊城市群重要成員,位於江西省中部偏西,浙贛鐵路西段。新餘市地貌,根據江西省地貌圖劃分,隸屬於贛西中低山與丘陵區,地貌基本形態有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崗地、階地、平原6種類型。袁河是流經新餘市的主要河流,屬贛江水系,橫貫東西。
  • 新餘扶貧好聲音響徹全國
    如何做到精準和常態呢?我們藉助『智慧新餘』平臺,充分發揮信息化作用,廣泛發動行業部門共同參與,形成了『常態化比對、動態化監測、精準化幫扶』的精準防止返貧長效機制。」發布會上,曾萍就相關問題回答了中國日報記者的提問,精煉又全面地介紹了我市開展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三個方面的經驗做法。立足平臺,開展常態化比對。
  • 湘鄉市工商聯:架起精準扶貧「連心橋」
    紅網時刻通訊員 易豔 湘鄉報導從「千企聯萬戶」到「戶幫戶親幫親、互助脫貧奔小康」,再到結對幫扶、消費扶貧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裡」,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湘鄉市工商聯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及商協會、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精準扶貧,以豐碩的脫貧攻堅戰果,彰顯工商聯責任與擔當
  • 41個項目入選精準扶貧推薦案例
    &nbsp&nbsp&nbsp&nbsp聚焦精準扶貧,共創美好生活。在昨日由人民日報社、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大國攻堅,決勝2020」精準扶貧論壇暨案例分享會上,41個項目入選精準扶貧推薦案例。
  • 依特長發力精準扶貧
    太原市陽曲縣原是山西省貧困縣之一,該縣有貧困村40個、貧困人口14000餘人,扶貧任務艱巨。  山西「千企幫千村」活動開展以來,陽曲縣工商聯主動作為,精心組織,引導民營企業發揮特長、自覺主動參與到精準扶貧的行列中來,蹚出了一條民營企業參與精準扶貧的新路子。  依託重點農業科技企業產業實施幫扶。
  • 【第三隻眼看貧困縣「大考」】甘肅定西:探索符合市情的精準扶貧模式
    在充分學習、借鑑的基礎上,一套符合定西市情的「一村一業一單位」「一戶一策一幹部」的扶貧模式應運而生。 摸清「家底」 精準定位 精準扶貧首先得把真正的貧困戶識別出來。隴西縣扶貧辦主任王耀東說,隴西縣分3期對聯戶幹部進行了培訓,要求每個幹部進村入戶,通過多種形式,向老百姓宣傳介紹貧困人口識別政策、程序和建檔立卡工作的內容要求。
  • 雲霄縣電商精準扶貧案例入編《中國樣本——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案例...
    在這本紅旗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的刊物中,業界專家對雲霄的電商精準扶貧案例給予高度評價。此前,在國務院扶貧辦開展的「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案例」評選活動中,「雲霄縣打造電商助力精準扶貧生態圈」從全國眾多申報案例中脫穎而出,擠進全國縣級案例「前20強」,是福建省唯一入選的縣級案例。
  • 「精準扶貧」之關鍵在於「精準」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經使6億多人成功脫貧,但仍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距2020年還有不到6年的時間,為確保全部如期脫貧,習總書記強調要做到「精準扶貧」,並指出「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根除貧困是最終目標,關鍵在於如何做到精準。     問題調查要「精準」。
  • 「三村工程」 :打造精準扶貧的平安模式
    中國平安集團董事會秘書盛瑞生出席大會並致辭,分享了中國平安精準扶貧之路的"三村工程"。 2018年起,中國平安精準扶貧項目「三村工程」的產業扶貧項目落地支持涼山油橄欖產業,為當地超過8000畝橄欖園提供累計4100萬元的"扶貧保"免息免擔保產業貸款,並在國務院扶貧辦指導下和中國扶貧志願服務促進會聯合開展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培訓產業致富帶頭人。
  • 省屬高校精準扶貧二十大典型項目掃描
    湖南農業大學:發揮農業院校優勢打破古丈茶發展瓶頸長期以來,湖南農業大學利用農業高校獨特的資源優勢,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在長期的科技扶貧實踐中,形成了科技扶智、產業扶貧的特色扶貧模式,扶貧足跡遍及全省。古丈茶產業發展有近20年的歷史,古丈毛尖被譽為「中國針形茶」的代表。
  • 拓寬參與扶貧廣度 加大精準扶貧深度
    拓寬參與扶貧廣度 加大精準扶貧深度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7年12月27日 09:22 A-A+ 本次論壇以「匯聚品牌星力量,共創扶貧新時代」為主題,旨在進一步增進交流,凝聚共識,深入探討在「網際網路+」時代,如何利用品牌經濟、品牌效應調動企業參與扶貧的積極性,協同品牌企業、地方企業達成「協同作戰、資源優化、合力共贏」的整合扶貧效果,促成「輸血」與「造血」並舉、「強效」與「長效」並重的扶貧模式。
  • 方正證券扶貧工作部董事總經理阿孜古麗:扶貧要精準、務實、實效
    本報記者 鄭瑜 何莎莎 北京報導全面脫貧最後年限將至,企業扶貧進入了新階段。從粗放扶貧到精準扶貧、從教育扶貧到產業扶貧、金融扶貧,為響應國家「千企幫千村」的號召,企業正在全力以赴。事實上,為精準識別貧困人群、扶貧項目,企業正在持續整合資源、推進創新機制。「扶貧應該是共享、共贏、共發展的格局。對於企業扶貧來說,扶貧需要可持續的模式,如果只是簡單的給予則難以持續。」
  • 精準扶貧的思想內涵、理論創新及價值貢獻
    他在考察湘西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的扶貧工作時指出:「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③2015年6月他在貴州提出精準扶貧要有「六個精準」;同年10月,他在中國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提出精準脫貧的主要途徑為「***批」。事實表明,黨的十八大以來相繼出臺的有關扶貧開發的系列文件,已形成了精準扶貧政策體系。
  • 關於《中共黃岡市委黃岡市人民政府關於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基於這樣的考慮,市委常委會決定,召開市委全會全面系統謀劃和部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並作出決定,凝聚全市共識,動員全市力量,採取超常舉措,營造超常氣場,形成超常合力,堅決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  《決定》的起草工作自始至終在市委常委會的直接領導下進行。
  • 河北巨鹿:凝聚企業合力 扛起扶貧責任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王永晨、黃清標)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實施以來,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工商聯主動作為,積極發動520多家企業(合作社)及個體戶投身「百企幫百村」工作,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幫扶活動,共計投入資金5.6億元,參與企業數量和投入資金數額位居河北省前茅,實現了巨鹿縣86個貧困村
  • 河北衡水精準扶貧工作綻放「衡水色彩」
    、貧困群眾不懈努力,共同描繪出精準扶貧的「衡水色彩」。  故城縣依託正大肉雞、以嶺中醫藥、康宏奶牛、新希望和天邦生豬、綠康特色果蔬項目,培育形成了「金雞」「金蟬」「金奶牛」「金豬」「金棚」五大扶貧產業。  「產業背後,有成熟項目作依託,有大型企業作依靠,農民才能穩定增收。」李雙星認為,發展產業扶貧才是脫貧致富的根本出路。  扶貧產業長短結合、增收模式多重覆蓋,該市貧困戶收入有了多重保障。
  • 中投扶貧樣本 | 新華保險:深耕細作,多措並舉助力精準扶貧
    新華保險在確保完成中投公司下達任務的前提下,注重寬領域、多層次做好施秉扶貧工作,形成了包括魔域種植、就業扶貧、消費扶貧、消費支持、送黨課培訓、黨建結對子、捐資助學等一系列扶貧工作舉措,為施秉縣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注入了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