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共黃岡市委黃岡市人民政府關於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2020-12-06 黃岡市政府門戶網站

  劉雪榮

  (二0一五年九月二十九日)


  受市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黃岡市委黃岡市人民政府關於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決定》向全會作說明。

  一、關於《決定》的起草背景和過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站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對扶貧開發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6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召開的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指出,「我國扶貧開發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強調「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增強緊迫感和主動性,採取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續的措施,大力度推進,再加快步伐,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全部脫貧」。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貴州經驗,結合湖北實際,就全省扶貧攻堅工作及時作出全面部署。9月24日,省委十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決定》。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精準扶貧工作的系列決策部署,體現了扶貧攻堅的時代特徵,是對扶貧開發工作思路與方法的重大創新,為我們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供了根本指針和基本遵循,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

  黃岡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大別山片區扶貧攻堅主戰場之一。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扶貧開發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特別是「十二五」以來,我們高舉「四個大別山」旗幟,強力推進「雙強雙興」,深入開展「三大行動」,通過區域發展帶動扶貧攻堅,全市有近40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為進一步做好扶貧開發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雖然我市扶貧開發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總體要求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全市新一輪建檔立卡的貧困村有892個,貧困戶有34萬戶、102.8萬人,貧困人口多、面大、程度深、發生率高,推進精準扶貧時間十分緊迫、任務非常繁重。市委、市政府認為,做好精準扶貧工作,是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原則問題、立場問題、群眾感情問題,必須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全市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務,堅定信心,痛下決心,橫下一條心,舉全市之力決戰決勝,確保如期實現脫貧目標。基於這樣的考慮,市委常委會決定,召開市委全會全面系統謀劃和部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並作出決定,凝聚全市共識,動員全市力量,採取超常舉措,營造超常氣場,形成超常合力,堅決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

  《決定》的起草工作自始至終在市委常委會的直接領導下進行。7月8日,市委常委會對全市精準扶貧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部署,明確提出建立「1+4+N」的支撐體系,其中的「1」,就是召開市委全會,研究出臺關於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決定。市委主要領導親自指導文件起草工作。市委辦公室、市委政研室文件起草組深入開展專題調研,召開座談會,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於8月上旬形成了《決定(徵求意見稿)》。8月11日至13日,徵求了市直部門和各縣市區意見,並根據各方面反饋意見進行了認真修改完善,形成《決定(送審稿)》。9月1日,市政府第70次常務會議審議《決定(送審稿)》,對文件進行了認真梳理和修改。9月18日和9月23日,市政協就《決定(送審稿)》兩次召開專題協商會,並向市委書面反饋了意見和建議。9月25日,市委常委會審議並原則通過《決定(送審稿)》。起草專班對文件再次進行修改完善。

  從各方面反饋的情況來看,大家一致認為,《決定(討論稿)》既充分體現了省委十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又緊密結合黃岡實際,內容全面、結構合理、行文簡約、指導性強,體現了黃岡特色,是全市廣大幹部群眾集體智慧的結晶。希望以此對全市精準扶貧工作作出頂層設計,明確總體要求、基本思路、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進一步指導和推動全市精準扶貧工作。

  二、關於《決定(討論稿)》的總體框架和主要內容

  市委認為,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確保全市102.8萬貧困人口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關鍵,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必須立足全局和長遠來統籌謀劃。《決定(討論稿)》在內容安排上主要基於五個方面的考慮。一是貫徹上級精神。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部署,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個切實」、「四個一批」、「六個精準」的重要論述。二是聚焦「精準」二字。通過完善精準扶貧工作體制機制,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精準落地,推動扶貧政策向貧困片區聚焦、扶貧資金向貧困村戶聚集、幫扶力量向貧困對象聚合。三是堅持問題導向。直面貧困地區發展的突出問題,回應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熱切期待,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改革創新舉措。四是立足黃岡實際。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實現精準扶貧到村到戶到人。五是力求銜接配套。鑑於市委、市政府就精準扶貧工作已經或即將出臺關於「四個一批」的實施意見,制訂若干個專項配套機制辦法,《決定(討論稿)》主要從宏觀層面進行頂層設計,與之銜接配套,共同構成全市精準扶貧「1+4+N」支撐體系。

  基於上述指導思想和考慮,《決定(討論稿)》內容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總體要求。提出了精準扶貧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以及「六個精準」的要求。第二部分:基本思路。可以概括為「1234」:「1」,即一個目標,圍繞「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總要求,確立精準扶貧「1341」總目標,橫下一條心,用三年左右時間,完成「四個一批」任務,實現百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即內外兼修,內修人文、外修生態,實現綠色崛起、可持續發展。「3」,即「三元融合」,推動精準扶貧與「雙強雙興」、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機融合、協調發展。「4」,即落實「四雙舉措」,雙包:單位包村、幹部包戶,雙建:建強農村基層組織、建好農村基礎設施,雙帶:市場帶動、金融帶動,雙促:促進群眾增收脫貧、促進幹部作風轉變。第三部分:主要任務。根據中央和省的要求,實施「四個一批」,明確了各縣市區脫貧摘帽的時間表。第四部分:工作措施。從全力推進產業扶貧、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加大扶貧投入力度、健全扶貧工作機制等五個方面,提出了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政策措施,充分體現黃岡特色。第五部分:組織保障。主要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夯實基層基礎、轉變工作作風和營造工作氛圍。

  三、關於需要說明的幾個問題

  這次全會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審議通過《決定》。這裡,我就《決定》的學習討論、貫徹落實提幾點要求。

  第一,牢牢把握「精準」這個根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的思想,其精神實質在於「精準」二字,強調有的放矢、精準發力,抓住了當前扶貧工作的要害。前一階段,各地各部門和各駐村工作隊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做了大量工作,但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很多地方還沒有落實好「精準」這個根本要求,扶貧對象底數不清,產業扶貧思路不明,因戶施策辦法不多。貫徹實施《決定》,必須進一步吃透中央和省、市的精神,切實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首先,貧困對象識別要精準。這是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第一道關口」、「第一顆紐扣」,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礎性工作。精準識別,不僅要把貧困對象找準,還要把每一個對象的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幫扶需求等情況摸準摸實,在此基礎上進行分類排隊。只有這樣,後續項目對接、幫扶措施才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幫扶措施要精準。切實轉變那種認為扶貧就是給錢給物、慰問救濟的老觀念、老辦法,在精準識別基礎上,針對每一戶貧困戶的實際情況,研究落實具體的幫扶措施,實行「靶向治療」,著力解決貧困戶的現實困難和增收門路問題。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各地在研究制定貧困對象幫扶措施時,不能為了日後工作中圖簡省,或者為了爭取更多資金,把大量的貧困對象不加甄別地列為政策兜底範圍,給個低保就了事,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必須實事求是,著眼長遠,更多地從幫助就業和發展產業方面進行幫扶。第三,貧困戶與市場主體對接要精準。前一階段,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填好兩張表,一張是貧困對象情況,一張是市場主體情況,目前這兩張表已經基本完成。但這兩張表如何對接起來,也就是貧困戶與市場主體如何精準對接,還有大量深入細緻的工作要做。要在準確掌握貧困戶意願、企業生產經營需求的基礎上,按照產業精準扶貧「五位一體」、「五種模式」,逐戶逐人進行對接,有的可能還要經過多次溝通洽談,把具體的到戶到人方案定下來,把貧困戶與市場主體的合作協議籤下來。

  第二,構建全市精準扶貧「一盤棋」的格局。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這一輪精準扶貧攻堅戰實行「省負總責、市州主導、縣抓落實」的體制。黃岡是全省精準扶貧的主戰場,必須統一部署,打好整體戰。市委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立足黃岡實際,研究確立了全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1234」的總體思路,制定了「1+4+N」的政策支撐體系。各地各部門要深刻領會、全面貫徹中央和省的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上來,形成全市上下「一盤棋」。特別是在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切實」、「四個一批」、「六個精準」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總要求,市委、市政府確立的「1234」總體思路和「1341」總體目標上,要堅持總體部署一致、目標思路一致、宣傳口徑一致,不要在全局性的部署、提法、口號上搞得五花八門,甚至偏離上級要求。要正確處理統一部署與創造性開展工作的關係,在全局性、戰略性的決策部署方面,由市委、市政府系統謀劃、統一部署,縣市區負責組織實施。同時,鼓勵和支持各地各部門在具體工作中因地制宜、因貧施策,創造性推動精準扶貧工作落到實處,打造各具特色的亮點工作,共同打造黃岡大別山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品牌。

  第三,堅持精準扶貧與區域發展有機統一。扶貧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發展是解決貧困問題的治本之策。各地各部門要牢固樹立「抓發展不忘抓扶貧、抓扶貧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堅持發展中心論不動搖,堅持把扶貧作為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來抓,推動扶貧攻堅與區域發展的有機統一。產業精準扶貧是抓發展與抓扶貧的最佳結合點。在「四個一批」措施中,搬遷扶貧、醫療救助和政策兜底,只能解決貧困戶的眼前之困,只能實現最基本的保障,要讓他們過上小康生活,最終還要靠扶持就業和發展產業。要大力推進「五位一體」的產業精準扶貧模式,通過政府引導和市場手段,推動構建市場主體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在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的同時,扶持一批市場主體做大做強,形成區域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要把產業精準扶貧與實施「雙強雙興」、「三大行動」緊密結合起來,整合開發貧困地區的特色資源,謀劃實施一批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培育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自我發展的「幹細胞」,努力拔掉「窮根」,實現小康。

  第四,加大資金整合力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資金投入是根本保障。過去,各地各部門在扶貧開發上的投入力度很大,但渠道分散、管用分治,扶貧資金存在「碎片化」的問題,沒有形成集群效應和規模效益。現在,扶貧開發已進入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扶貧工作的要求更高、指向更準、針對性更強,必須統籌整合各類扶貧資源,變「大水漫灌」為「精準噴灌」、「精準滴灌」。關於資金整合問題,我們過去也在提,但各類項目資金的管理都很嚴格,都要求專款專用,實際整合的難度很大。那麼,實施精準扶貧工作,到底能不能整合?如何整合資金?在這個問題上,各地各部門要把握兩點: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大力整合。省委、省政府《關於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建立扶貧投入縣級整合機制,按照「省級統籌、市州協調、縣級整合」的原則,夯實扶貧投入縣級整合平臺,實行資金、項目、招投標、管理、責任「五到縣」,建立縣審批、市備案、省備查的項目管理制度。李鴻忠書記在省委十屆六次全會上反覆強調,實行扶貧投入縣級整合是剛性要求,省直部門必須毫不含糊地執行和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這些部署要求,就是為縣市區整合資金撐腰壯膽。各縣市區要大膽解放思想、放開手腳,下決心把各項扶貧資金整合起來,集中力量辦大事。另一方面,要規範有序,首尾相顧。在實踐操作環節,要做到手續規範、不留硬傷。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工作方法創新,對有關項目資金實行「柔性整合」,既集中財力辦大事,又保證各口徑資金使用監管規範,最終實現資金投入效益的最大化。

  第五,把精準扶貧與農村重點工作結合起來。一是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要適應廣大群眾從求溫飽到求環保、求生存到求生態的需求,全面提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讓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使美麗鄉村成為農民的幸福家園和市民的休閒樂園。二是把文明創建作為精準扶貧的內生動力。精準扶貧不僅要讓貧困群眾擺脫物質上的貧困,還要擺脫精神上的貧困。要堅持「富口袋」與「富腦袋」相結合,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融入精準扶貧工作的全過程,通過製作公益廣告,建設文化牆、文化宣傳欄、文化長廊,開展組織核心價值觀進學校、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家庭的宣講活動,把核心價值觀融入村規民約、融入基層組織制度建設,使核心價值觀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成為農民生活的日常遵循和行為習慣。三是把基層黨建作為精準扶貧的有力保障。要發揮好黨組織扶貧攻堅戰鬥堡壘作用,帶領廣大群眾脫貧致富。要抓好縣鄉村黨組織建設,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群眾致富的堅強領導核心,讓幹部生活在群眾當中、讓群眾生活在組織集體當中、讓支部建在百姓心目當中,為貧困群眾找到「主心骨」。

  第六,正確處理內因與外因的關係。事物的發展變化,內因起主導作用,外因是重要條件。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底子薄、困難多,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離不開外力支持,但最關鍵、最根本的還是要靠自己、靠內因。隨著扶貧攻堅戰略的推進,國家和省裡將會採取力度更大的措施,對貧困地區給予特殊扶持。各地各部門要搶抓機遇,千方百計爭取方方面面的政策、項目和資金支持,努力把外力用到最大化。但是,如果我們一味指望上級給政策、給資金,「只伸手,不動手」,最終仍然是「什麼都沒有」。必須堅決克服各種「等靠要」思想和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消極心態。要通過內修人文,把廣大幹部群眾「求富、求榮、求美」的願望,轉化為艱苦奮鬥、幹事創業的激情,努力靠自身打一個翻身仗,最終實現脫貧致富、共建小康的夢想。

  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一項系統工程,關係到能否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制定好這次全會《決定》意義重大。希望同志們認真討論、暢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見。文件起草組要充分吸納大家的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

相關焦點

  • 創新扶貧模式 實現精準脫貧——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脫貧攻堅作出新的部署,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績。現在,我們進入扶貧開發工作攻堅拔寨的衝刺期,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握好脫貧攻堅正確方向,科學謀劃好扶貧開發工作,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在既定時間節點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 12類黃岡農產品籤約易捷便利店 中國石化助力老區產業脫貧
    攝影 劉中燦  荊楚網消息(記者鄭一鳴 通訊員黃濤峰)5月4日,由黃岡市人民政府、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8湖北省暨黃岡市特色農產品推介會」在麻城市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35家廠商參加會議,針對387餘種湖北暨黃岡農產品籤訂了產、供、銷訂單、為老區農特產品提供了「上行通道」。
  • 盛榮華調研精準扶貧:脫貧關鍵在於發展產業
    嶽陽市委書記盛榮華1月5日,嶽陽市委書記盛榮華來到平江縣加義鎮橫許村,了解農民生產生活情況,察看扶貧建設項目實施進展,看望慰問精準扶貧戶。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樊進軍,副市長熊煒等一同前往。    扶貧工作組入駐一年時間,橫許村的面貌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路修通了,村級活動中心建成了,部分危房戶、無房戶也搬進了新家。盛榮華輕車簡從,沿著彎曲山路,走訪慰問李妥生、葉平安、楊海英等貧困戶,並送上新年祝福。
  • 湖北麻城1.9萬名幹部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制定《關於推進精準扶貧「5566」攻堅計劃的實施意見》,出臺《麻城市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推進精準扶貧「5566」攻堅計劃,即開展「五大行動」(精準識貧行動、產業扶貧行動、搬遷減貧行動、幫扶脫貧行動、兜底濟貧行動),發展「五大產業」(養殖業、中藥材產業、林特產業、蔬菜產業、鄉村旅遊業),做到「六個精準」(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
  • 精準扶貧的普格收官答卷:脫貧攻堅的「普格戰法」
    是影響涼山、四川乃至中國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控制性因素之一。 脫貧攻堅以來,普格承關懷而奮起、變壓力為動力,堅持精準發力,下足「繡花」功夫,深度貧困面貌得到根本性轉變。2020年11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涼山州普格縣等7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四川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
  • 精準扶貧重在「民生」關鍵在「可持續」
    兩會期間,習近平指出:「脫貧攻堅一定要扭住精準,要更加注重教育脫貧,要更加注重提高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 「精準扶貧」重在「精準」,核心是「以民為本」。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精準摸底是基礎。要真正走進群眾家中,進一步了解貧困戶致貧的原因是什麼,分類做好登記,認真摸清貧困群眾「身體狀況」,找準貧困「病因」。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精準幫扶是根本。
  • 「精準扶貧」之關鍵在於「精準」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經使6億多人成功脫貧,但仍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距2020年還有不到6年的時間,為確保全部如期脫貧,習總書記強調要做到「精準扶貧」,並指出「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根除貧困是最終目標,關鍵在於如何做到精準。     問題調查要「精準」。
  • 市教育局:進村入戶「認新親」精準扶貧「踏新程」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的一項重大政治責任。4月9日下午,市教育局組織機關人員冒雨來到地處如皋東南部的白蒲鎮姜北村、朱窯村,拉開新一輪「雙聯雙助」結對幫扶暨「走幫服」活動的帷幕。白蒲鎮姜北村、朱窯村地處白蒲鎮南部,經濟基礎相對比較薄弱。
  • ...提升產業扶貧質量和可持續性 高質量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省長易煉紅今天深入于都縣調研產業扶貧工作。他強調,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決戰決勝的衝刺關頭。他強調,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決戰決勝的衝刺關頭。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特別是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不斷創新產業扶貧方式,進一步完善產業扶貧機制,提升產業扶貧質量和可持續性, 高質量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確保我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助力典範企業 推動精準扶貧
    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劉剛回顧了近兩年來工商聯在精準扶貧方面所做的工作,指出組 織企業赴六盤水進行產業對接以及今天召開座談會都是我會實施產業扶貧和消費扶貧兩項專項行動的舉措。在今後的工作中一是工商聯要一手推動企業參與脫貧攻堅,一手促進企業升級發展。
  • 黃岡市政府門戶網站 市政府文件 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黃岡...
    黃政辦發〔2011〕102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龍感湖管理區、黃岡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黃岡市區域衛生規劃(2011-2015年)》和《黃岡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
  • 精準扶貧路上,那些動人的故事
    脫貧攻堅,精準是要義。黨的十八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大力度,加快脫貧攻堅步伐: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調研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2015年6月,他在貴州考察時,進一步就扶貧開發工作提出「六個精準」的要求,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 關於組織開展2020年全省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工作的通告
    根據《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黑髮〔2018〕32號)部署安排,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決定組織開展2020年全省脫貧攻堅獎評選活動,表彰為脫貧攻堅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現將有關事宜通告如下。
  • 方正證券扶貧工作部董事總經理阿孜古麗:扶貧要精準、務實、實效
    本報記者 鄭瑜 何莎莎 北京報導全面脫貧最後年限將至,企業扶貧進入了新階段。從粗放扶貧到精準扶貧、從教育扶貧到產業扶貧、金融扶貧,為響應國家「千企幫千村」的號召,企業正在全力以赴。事實上,為精準識別貧困人群、扶貧項目,企業正在持續整合資源、推進創新機制。「扶貧應該是共享、共贏、共發展的格局。對於企業扶貧來說,扶貧需要可持續的模式,如果只是簡單的給予則難以持續。」
  • 精準扶貧電影《山路十八灣》定檔1月18日 三大看點 引發期待
    由凌學松導演,杜鴻編劇,郭秋成領銜主演,李彥萱、高星豪、提愛民、宋沐心、姚勇、許穎鵬主演的2020年宜昌市精品文藝扶持項目,精準扶貧主旋律電影《山路十八灣》即將在全國院線正式上映,影片根據宜昌駐村扶貧先進典型真實事跡創作改編,講述了馮曙光帶領十八灣村村民脫貧致富的真實故事,塑造了黨員幹部帶領人民群眾脫貧攻堅的光輝形象
  • 中國精準扶貧成就彰顯世界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科學指南,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反貧困理論,為國際反貧困思想增添了中國智慧。精準扶貧加速世界減貧進程,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中國力量中國是人類減貧事業的重要成員,中國的扶貧開發是全球減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脫貧攻堅成效直接影響著全球貧困治理成果。
  • 大涼山精準扶貧的故事感人至深
    作為我國首部以少數民族地區脫貧攻堅為主題的電視劇作品,與會專家們紛紛給予高度評價。這部取材於大涼山彝區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具體實踐的電視劇,充分展示了大涼山獨具魅力的人文特色和自然生態環境,反映了脫貧攻堅主戰場、精準扶貧第一線的真實情況,也表達了深度貧困地區幹部群眾脫貧奔康的強烈願望。
  • 河北衡水精準扶貧工作綻放「衡水色彩」
    作為有著30多年基層工作經驗的「扶貧專家」,他要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埋下希望的「種子」。  藍天白雲下,李雙星和鄉親們憧憬著來年豐收的景象:廣袤的大地上,黃白相間的金銀花、紅色的玫瑰花競相綻放……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衡水市委、市政府聚焦「三精準」、強化「三保障」、狠抓「三落實」,目前已圓滿完成既定目標:全市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001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20萬貧困人口全部實現高質量穩定脫貧……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扶貧幹部執著堅守
  • 雲霄縣電商精準扶貧案例入編《中國樣本——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案例...
    在這本紅旗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的刊物中,業界專家對雲霄的電商精準扶貧案例給予高度評價。此前,在國務院扶貧辦開展的「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案例」評選活動中,「雲霄縣打造電商助力精準扶貧生態圈」從全國眾多申報案例中脫穎而出,擠進全國縣級案例「前20強」,是福建省唯一入選的縣級案例。
  • 新餘市渝水區形成商會精準扶貧模式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劉星)報導:1月12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省扶貧辦與新餘市人民政府舉行「決戰脫貧攻堅江西省『十三五』脫貧攻堅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新餘專場,會上對新餘市決戰脫貧攻堅進展及脫貧經驗做法作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