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1月11日,由國家地理和美國陸軍航空隊合作製成的平流層氣球「探險家型II」升空。氣球載著兩個飛行員到達約22.5公裡高空的平流層中,為入侵太空的計劃鋪平了道路。
1962年,美國首次載人軌道太空飛行中,太空人John Glenn 舉起了國家地理的旗幟。名義上是為了表彰國家地理對太空研究和攝影的貢獻。
1969年7月16日,在長達383000公裡的登月之旅中,國家地理的旗幟再次升空。昭示了被徵服空間的所有權!
1977年,國家地理成為了curation of the GoldenRecord 的一份子。(這是一個神秘的組織)
2016年末,一部國家地理出品,分不清是電影還是紀錄片的《火星時代》火遍全球。那真實的火星現場畫面和言之鑿鑿的科學依據,吸引了全球無數對外太空徵服開拓感興趣的愛好者。
以上,是國家地理徵服宇宙計劃的一部分!從太空時代剛剛開始,國家地理就以深入報導尖端科學技術的新聞為切入口,悄悄的覆蓋了太空探險相關的基礎科學、裝備學、材料學,以及非常重要的人才儲備等諸多方面!
如今,騰訊視頻紀錄片也加入了徵服宇宙計劃,並為它取名為「星空旅行局」。從2016年的《火星時代》第一季播出到現在,這場徵服計劃已經到達了一個關鍵的節點——在火星安家!
紀錄片《火星時代》第一季,豆瓣評分8.8,真實得仿佛就是親身到火星上去拍的。(別問了,《火星時代》第一季在騰訊視頻就有的看)
為了繼續完成徵服宇宙的計劃,《火星時代》第二季重磅回歸!我們還聯合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有野心的人類,拉他們入夥。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
特斯拉執行長,為解決太空運輸問題成立太空科技公司SpaceX , 建造火箭工廠,並表示希望將來可以在火星退休。
尼爾·德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
家喻戶曉的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海登天文館館長,不僅極力鼓吹星際知識,甚至還擁有一檔自己的電視節目《名人談星》(STARTALK)用來作為洗腦大眾的根據地。
火星作家安迪·韋爾(Andy Weir)
由馬特·達蒙主演的高分電影《火星救援》的原著作者。(不知呆萌是否也被詔安?)
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
近期,國家地理與威爾·史密斯一起在國際空間站上發布了第一張Instagram直播照片。(想不到吧,連電影明星都被滲透了!)
《火星時代》第二季的故事將從太空人離開地球,前往火星定居的9年後說起。6名太空人登陸火星後,將繁華的奧林匹斯小鎮變成了一個成熟的殖民地。
但就在這時,原本由多個政府資助的宇航局IMSF已無力為火星探索計劃提供全部資金,於是機會向私營領域開放。魯克魯姆是一家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司,一旦這家公司的礦工到達火星,這個航天任務以及火星的未來將被永遠改變。於是,科學與私利之間有趣較量開始了。
在《火星時代》第一季中,故事主要講述了登陸火星的技術方面。縱觀人類歷史,科學研究的動機與經濟利益之間一直存在著拉鋸,從藍色星球到紅色星球,經濟利益和科學探索之間的鬥爭也未能迴避。
於是在第二季中,在探秘火星的過程裡,工業與科學的邊界被深入探討,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將被提出——人類是否能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還是我們註定要在另一個星球上做出同樣錯誤的決定?火星會否重蹈地球的覆轍?
多位老演員將繼續參演《火星時代》第二季,當然新面孔也會加入。在這裡我們將看到人類在火星上「生活」,過著著和地球上相差無幾卻又天翻地覆的日常生活。比如吃飯、社交、鍛鍊、分手、新戀情、懷孕、流行病、故障、停電、受傷等。
第一季提出的問題,「我們能在火星上安家嗎?」《火星時代》第二季給出了回答。而「在火星上談戀愛是什麼體驗」的問題,這裡也有答案。劇透:不像地球上談戀愛這麼甜甜蜜蜜了,情侶總有利益紛爭……
《火星時代》第二季,每周三10點騰訊視頻紀錄片等你來看。
作者:紀同學 | 來源:騰訊紀錄片(ID:txjilupian)
原標題:《在火星上談戀愛是什麼體驗?|星空旅行局》
—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