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 護送天問一號升空

2020-07-24 光明網

飛向火星【三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 護送天問一號升空】7月23日,我國在文昌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我國遠望號船隊3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圓滿完成火箭、環繞器海上測控任務。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於5月底由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遠望21號、22號船,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高超 亓創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三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 護送天問一號升空三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 護送天問一號升空三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 護送天問一號升空三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 護送天問一號升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三艘遠望號測量船布陣大洋,護送天問一號升空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三艘遠望號測量船布陣大洋,護送天問一號升空!】7月23日,我國在文昌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遠望號船隊3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圓滿完成火箭、環繞器海上測控任務。據悉,遠望5號、7號船將返回祖國,遠望6號船將繼續奔赴其他海域執行後續測控任務。
  • 三艘遠望船布陣太平洋,護送「天問一號」升空
    為了火箭遠程護航,遠望號船隊3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圓滿完成火箭、環繞器海上測控任務。據了解,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於5月底,由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遠望21號、22號船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由遠望21號、22號船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
  • 護送「天問一號」飛往火星
    本報訊 宋星光、記者安普忠報導: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根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實時數據和監視判斷,「天問一號」已進入預定軌道。這標誌著「天問一號」火星之旅正式開啟,該中心將全力以赴護送「天問一號」抵達火星。
  • 3艘遠望號測量船太平洋上聯手護送「天問」探火
    7月13日,遠望6號船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新華社發(倪棟梁 攝)  新華社遠望5號船7月23日電(高超、亓創)我國於23日成功開啟火星探測旅程,3艘遠望號測量船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圓滿完成火箭和環繞器海上測控任務。  長徵火箭起飛約6分鐘後,遠望6號船及時發現並捕獲目標,完成火箭一級工作段末段及二級一次工作段的火箭測量和環繞器測控任務。隨後,遠望5號、7號船依次完成測控任務。
  • 3艘遠望號測量船太平洋上聯手護送「天問」探火
    新華社遠望5號船7月23日電(高超、亓創)我國於23日成功開啟火星探測旅程,3艘遠望號測量船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圓滿完成火箭和環繞器海上測控任務。長徵火箭起飛約6分鐘後,遠望6號船及時發現並捕獲目標,完成火箭一級工作段末段及二級一次工作段的火箭測量和環繞器測控任務。隨後,遠望5號、7號船依次完成測控任務。
  • 2 艘遠望號船聯手護送"嫦娥五號"飛天
    安善福攝影2 艘測量船分別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火箭升空飛行約6分鐘後,遠望 6 號船作為陸海接力測控第一棒,及時發現並捕獲目標,完成火箭一級工作段末段及二級一次工作段的火箭測量和軌道器測控任務。火箭升空飛行30多分鐘後,順利抵達遠望5號船測控弧段,船上各系統迅速捕獲目標、精準實施跟蹤,完成入軌段火箭測量和軌道器測控任務,並利用器箭分離前後遙外測數據計算探測器入軌參數。
  • 「嫦娥五號」順利飛天 2艘遠望號船在太平洋深處護航
    安善福攝2 艘測量船分別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火箭升空飛行約6分鐘後,遠望 6 號船作為陸海接力測控第一棒,及時發現並捕獲目標,完成火箭一級工作段末段及二級一次工作段的火箭測量和軌道器測控任務。火箭升空飛行30多分鐘後,順利抵達遠望5號船測控弧段,船上各系統迅速捕獲目標、精準實施跟蹤,完成入軌段火箭測量和軌道器測控任務,並利用器箭分離前後遙外測數據計算探測器入軌參數。
  • 天問一號 火星見
    天問一號,等你抵達!成功十年磨一劍 起步雖晚起點高本報訊(記者 雷嘉)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首次火星探測·遠望號3艘「遠望號」太平洋聯手護送「天問」本報訊(記者 張航 通訊員 高超)昨天,我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記者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遠望號船隊3艘測量船布陣太平洋不同海域,圓滿完成火箭和環繞器海上測控任務。昨天中午火箭起飛約6分鐘後,作為陸海接力測控第一棒,遠望6號船及時發現並捕獲目標,完成火箭一級工作段末段及二級一次工作段的火箭測量和環繞器測控任務。
  • 20年前的今天,神舟一號飛船發射升空
    北京時間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試驗飛船「神舟」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在完成預定的空間科學試驗之後,21日凌晨3時41分,飛船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飛行試驗,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 致敬中國航天:從「東方紅一號」到「天問一號」
    」發射升空!「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拉開了中國航天事業深空探測、太陽系行星探測的新篇章。至此,北鬥三號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全部完成,向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導航服務。北鬥升空20年,從「一顆星」到「滿天星」,創造了恢宏磅礴的「中國星座」史。
  • 嫦娥5號發射前出動3艘測量船,比美國差在哪?
    美國早就不需要測量船了,是不是說他們比我們先進得多?前蘇聯和俄羅斯共有3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尤裡·加加林號測量船,這艘標準排水量達53500噸的巨艦為前蘇聯的航天以及探月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我國的大型航天遠洋測量船前後共造了7艘,現在服役的是遠望3、5、6、7號測量船。
  •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前,驚心動魄的20天
    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飛行2000多秒後,探測器進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7月3日,遠望6號測量船完成北鬥三號收官衛星等海上測控任務後,順利返航停靠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在返航途中,研究人員就已經提前進入「火星探測」任務專項準備狀態,制定方案預案,組織技術交流對話、進行設備指標測試,開展任務聯調演練
  • 火箭發射的時候,旁邊會停著一艘船,為什麼要用到船?
    火箭發射升空,不僅場面震撼,而且也非常激動人心,特別是每當我國火箭成功發射,都代表又有一項航天項目順利開展。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在火箭發射之前,都會用到「遠望號」測量船,明明是上天的事,為何要用到船呢?今天,就為大家解答疑惑。
  • 歷史上今天航天事2012年8月11 遠望3號6號船完成首次載人對接返回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2012年8月11 日16時許,隨著一聲汽笛長鳴,遠望三號、六號測量船,在圓滿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等4次海上測控任務後順利返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港口。至此,執行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海上測控任務的3艘遠望號測量船全部凱旋。
  • 這些船竟然有通天的本事,承擔著溝通天地的重任
    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了我國自主研發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升空,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邁出了我國深空探測的第一步,為以後的星際旅行奠定了基礎。「天問一號」探測器的發射成功離不開遠望號船隊3艘測量船在全球不同海域無間斷地提供測量和控制服務,遠望5、6、7號在海上布陣以接力的方式為其保駕護航。
  • 好書·推薦丨深情「遠望」,護送「天問」訪「熒惑」
    這次「天問一號」任務,遠望船隊精銳盡出。遠望5號、6號和7號三艘航天測量船助力「天問」飛向火星。這次任務,測量船隊面臨測控難度大、搭接跟蹤要求高、窗口期時間短等諸多挑戰,特別是測量船首次使用新頻段測控雷達參試,任務前設備技術狀態無法得到完全驗證,測控難度和風險挑戰非同尋常。
  • 武船助力天問一號安全著陸火星
    楚天都市報記者 詹鈃 通訊員 張旭 付澤寧23日中午12時41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7個月後,天問一號將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在此過程中,確保「火星一號」在火星表面實現安全著陸,成了火星探測任務成功的關鍵。
  • 「天問一號」升空「洛陽創新」助力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王雪娜 通訊員 張雲眾 劉攀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火星、「胖五」、三個目標:「天問一號」升空背後的故事
    據新華社報導,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此次火星探測是我國行星探測階段的首次任務,根據計劃,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如果完成任務,這將是全世界首次在一次任務中完成三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