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升空「洛陽創新」助力

2020-07-24 河南日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王雪娜 通訊員 張雲眾 劉攀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天問一號」升空「洛陽創新」助力

「天問一號」成功升空的背後,有洛陽科技創新的精準助力。其中,由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生產的推進劑起到了重要作用,天線設備的方位軸承均由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重型軸承事業部開發研製。

黎明院推進劑助力「天問一號」升空

據黎明院相關技術負責人介紹,在本次「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中,黎明院研製生產的某推進劑主要用於探測器變軌和姿態調整控制等方面。

黎明院提供的某液體推進劑,具有高空性能好,安全可靠等優點,利用其催化分解產生的氣體推力控制衛星姿態,可使探測器沿著預定軌道運行。對探測器的變軌和姿態調整控制,對探測器與火箭上面級分離後準確送入預定軌道發揮重要作用。

據悉,黎明院從組建開始,一直承擔著國家液體化學推進劑和固體化學推進劑原材料的研製生產任務,研究開發的一系列液體推進劑、固體推進劑原材料以及其它軍工配套材料,廣泛應用於多種型號武器,以及長徵系列運載火箭、載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測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和航天航空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天問一號」升空「洛陽創新」助力

軸研所成功配套中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實施地火轉移,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佳木斯深空站為其提供全程測控支持。

火星探測器最遠探測距離近4億公裡,地火轉移時間近7個月,對測控通信系統來說也是前所未有的考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實施地火轉移期間,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將正式投入使用。

深空天線組陣由4個35米口徑天線組成,天線設備的方位軸承均由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重型軸承事業部開發研製,軸承尺寸接近6米,工況要求惡劣,需能夠在寒冷、潮溼、腐蝕、高溫等各種複雜環境條件下運行,且須具有高精度,負遊隙,較低的啟動摩擦力矩和良好的剛度。

隨著,國內深空天線組陣後續的陸續建設,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還將繼續發揮自身特種轉盤軸承方面研製實力,助力我國深空探測能力不斷躍升。

「天問一號」升空「洛陽創新」助力

編輯:沈若宸

相關焦點

  • 「洛陽造」:推進劑和方位軸承助力探測器升空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田宜龍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雪娜)「天問一號」成功升空的背後,有洛陽科技創新的精準助力。其中,有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生產的推進劑,而天線設備的方位軸承均由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重型軸承事業部開發研製。
  • 東輕材料助力「天問一號」順利升空
    繼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後,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發射升空,東輕為長徵五號火箭的順利升空再次提供了材料支持。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此次把「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到逃逸軌道上,需要徹底地擺脫地球引力。只有火箭與探測器分離時的速度超過第二宇宙速度,探測器才可以完全擺脫地球引力,沿地火轉移軌道飛向火星,進行火星探測。
  • 洛陽軸承助力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記者昨日從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簡稱軸研所)獲悉,其研發的兩款軸承產品配套「天問一號」及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助力我國星際探索開啟新徵程。  火星探測器最遠探測距離近4億公裡,「地火轉移」時間近7個月,這對測控通信系統來說是前所未有的考驗。
  •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郭文彬 攝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多語種版《大國工匠》帶你感受航天精神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基地成功發射升空!一場火星探測之旅已經開啟,我國也邁出了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那麼「天問一號」這個名字又是從何而來呢?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升空!天問一號拍照的高分相機,是咱長春造的
    23日12點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長春光機所研製的火星高解析度相機(簡稱「高分相機」)作為火星環繞器上的有效載荷之一,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我國首次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將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其中高分相機科學探測任務包括獲取火星表面重點區域精細觀測圖像:1對沙丘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航天科普教育還在探索中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現場 圖源新華社芥末堆訊 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中午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天問一號」探測器飛向太空,經過約2180秒的飛行後進入預定軌道。據新華社報導,「天問一號」到達火星附近後,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將在火星上進行為期90天的科學探測。「天問一號」的名字,來源於屈原的長詩《天問》,對天地變化、日月星辰的不斷發問。
  • 助力我國航天發展!vivo X50 Pro記錄天問一號發射過程
    最近,我國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這標誌著我國邁出了自主探測火星的第一步,同時也是我國在航天技術上的又一次突破。為了從多個角度直播火箭升空的全過程,vivo團隊在火箭發射臺附近架設了多臺vivo X50 Pro,完美記錄下了中國航天的歷史性時刻。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升空
    央視網消息:關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今天(23日)中午12時41分左右,「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星:人類走出地月系統的首選目標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發射升空,我們希望它一切順利。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中國日報7月23日文昌電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7月23日 ,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 剛剛,天問一號發射升空!這裡有一份超全科普
    現在媒體幾乎清一色地將天問一號稱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這是不嚴謹且不負責的,難道螢火一號不配擁有姓名?實際上,螢火一號才是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是一個環繞火星探測的小型衛星,2011年11月搭乘俄羅斯福布斯號採樣返回探測器的順風車發射升空。遺憾的是,在發射進入太空後,探測器未能成功變軌,最終墜毀於太平洋。
  • 天問一號升空!我國火星探測,西安2所「神仙」高校,居功至偉
    這是2000多年前,屈原仰望星空發出的《天問》,他好奇日月變換,星辰明暗之間的運行規律。2000多年後的2020年,我國將火星探測系列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這是對屈原「天問」的延續,表達了中華民族對追求真理的堅韌和執著,對宇宙深空探索的文化傳承。
  • 海南文昌: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海南文昌,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難度係數非常高。
  • 「天問一號」升空 這些「硬核」知識講給孩子聽
    「天問一號」升空,這些「硬核」知識講給孩子聽火星中國來了!7月23日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並成功送入預定軌道中國由此邁出了行星探測第一步為什麼取名叫「天問」?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向火星探險邁出第一步
    了解更多熱門資訊、玩機技巧、數碼評測、科普深扒,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我國國家航天局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利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本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天問一號」 西安貢獻了什麼?
    「天問一號」 西安貢獻了什麼?此次「西安製造」的78臺發動機,將開啟動力接力,完成助力火箭升空、探測器進入地火轉移軌道,進而實現精準著陸的任務。西安硬科技為「天問一號」製造「最強大腦」 此次,位於西安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第771研究所為「天問一號」設計了「最強大腦」,來適應火星探測的特殊任務。
  • 「天問一號」點燃華夏熱情,洋河夢之藍M6+再現品牌格局
    原標題:「天問一號」點燃華夏熱情,洋河夢之藍M6+再現品牌格局7月23日,對於無數國人而言,註定是一個載歌載舞的節日。就在這一天,中國首次執行自主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值得一提的是,同6月份「北鬥三號」發射升空的盛世一樣,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洋河「夢之藍M6+」邀請了60位「百萬航天合伙人」一起到現場觀看「天問一號」的升空。與此同時,「夢之藍M6+」也助力央視,在多個平臺和無數國人共同見證了這個輝煌時刻。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點火升空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點火升空】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天問一號」加油!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星,我們來了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廷飛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根據發射任務要求,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託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開啟奔向火星的旅程。接下來,「天問一號」將經過地火轉移段、火星捕獲段、離軌著陸段、中繼通信段及科學探測段,飛行超過4億公裡,過五關斬六將,預計明年2月份最終抵達火星並開展科學探測任務。如果順利實施,我國將一次性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步走」,完成前無古人的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