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火星計劃,竟依賴俄發動機?外媒:中國天問一號完全自主研發

2020-07-25 聞宇愛百科

2020年7月23日12:41,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搭乘著大火箭長徵五號(胖五)發射升空。當火箭順利將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指揮中心發布發射成功的消息後,發射大廳歡騰一片。

美國火星計劃,竟依賴俄發動機?外媒:中國天問一號完全自主研發

長徵五號發射深空

2020火星之約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踏上了它為期6個多月的星際之旅。它將沿著霍曼軌道(可以極大節省地球飛向火星燃料的一條航路),劃出一條美麗的弧線,奔赴火星。2021年2月左右,通過減速變軌,它將泊入火星的極地軌道。也就是說,天問一號軌道環繞器,它將不斷飛臨火星南北兩極的上空。

美國火星計劃,竟依賴俄發動機?外媒:中國天問一號完全自主研發

地火霍曼轉移軌道

6天後,7月30日左右,美國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搭乘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啟程,沿著相同的航路,前往火星。它的目的地是火星赤道以北的耶澤洛隕石坑。它的目標,是尋找火星上可能存在過的生命,並為下一次計劃返回地球的火星飛行,收集送回地球的樣本。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承擔此次發射重任的阿特拉斯火箭,它的核心發動機,竟然來自俄羅斯。而對於長徵五號和天問一號,美國著名的太空網這樣描述。

「Tianwen-1 is China's first fully homegrown Mars mission」(天問一號,中國第一個完全國產的火星計劃)

美國火星計劃,竟依賴俄發動機?外媒:中國天問一號完全自主研發

外媒這樣描述天問一號

與阿特拉斯火箭對比,長徵五號一路走來實在不易,中國航天發展充滿了艱辛。面對來自各方的封鎖,我們唯有自力更生。

來自俄美的技術封鎖

阿特拉斯五型運載火箭,高58.3米,直徑3.18米,可以將29.4噸的載荷運送至近地軌道,同時,它地球同步軌道的運力可達13噸。而我們的長徵五號,高57米,直徑5米,近地軌道的運力為25噸,地球同步軌道的運力為14噸。乍一看,兩者相差不多。

美國火星計劃,竟依賴俄發動機?外媒:中國天問一號完全自主研發

長徵五號vs阿特拉斯五型

敲黑板,下面重點來了!

阿特拉斯五型火箭,有兩級發動機。第一級,裝備了著名的RD180發動機。要知道,RD180,是一款由俄羅斯製造的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早在幾十年前,這個發動機就已經使用在前蘇聯「能源號」重型運載火箭上。1997年,美國與俄羅斯達成一致,籤訂了協議。協議中約定,2018年底之前,俄羅斯需向美國交付101臺RD180發動機。直到2013年,美國已籤收70多臺。這不,已經2020年了,NASA火星計劃的火箭上,仍然在使用這款俄羅斯的發動機。

美國火星計劃,竟依賴俄發動機?外媒:中國天問一號完全自主研發

阿特拉斯-5型火箭

從商業角度,很好理解,美國通過項目外包,節省了自行研製發動機的時間和開支,降低了航天活動的成本。而俄羅斯掌握火箭發動機高可靠低成本的核心技術,但缺乏維持昂貴生產線的資金。雙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但從政治來看,美俄雙方一直不對付,從1997年到2020年,美俄兩國已鬧過多次彆扭,在航天這樣高精尖領域,卻保持著這樣的合作。烏克蘭危機中,俄就曾威脅要停止對美RD180的供應。為了擺脫對俄的依賴,美國也在研發可以替代RD180的BE-4發動機。NASA也引入了SpaceX,試圖擺脫目前的困境。

不管怎麼,RD180依舊要為毅力號飛向火星提供主要動力。

美國火星計劃,竟依賴俄發動機?外媒:中國天問一號完全自主研發

RD180發動機

中國,曾經嘗試向俄購買RD180,卻屢次遭到拒絕。在大推力火箭發動機上,俄美達成一致,對我國進行了長期的技術封鎖。為了能夠擁有自己的大推力火箭,中國航天,必須擁有自己的新型發動機。

十年磨一「箭」,霜刃未曾試

長五之前,我國長徵系列的火箭燃料,均使用劇毒且易致癌的燃料——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而在國際上,更加清潔的液氧煤油發動機已成為主流。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就將液氧煤油發動機列入規劃。2000年,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立項;2012年,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通過驗收。十年磨一「箭」,YF-100成為我國新一代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液氧煤油發動機。它與YF-77液氫液氧發動機,成為長徵五號的主要動力。

美國火星計劃,竟依賴俄發動機?外媒:中國天問一號完全自主研發

使用了YF-100的長徵七號

2016年11月,長徵五號首飛成功。但在2017年7月,長徵五號遙二發射失敗。作為中國新一代大推力火箭,第二次飛行就遭遇失敗,給了中國航天人巨大的壓力。

經過2年的臥薪嘗膽,日夜奮戰。2019年12月,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終於發射成功,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宣布發射成功的時刻,很多航天人流下激動的淚水。

美國火星計劃,竟依賴俄發動機?外媒:中國天問一號完全自主研發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現場

2020年7月23日,長徵五號再次成功發射,將天問一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沒有RD180的我們,成功實現了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研發。這是中國航天的驕傲,也是所有中國人的驕傲。

美國火星計劃,竟依賴俄發動機?外媒:中國天問一號完全自主研發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雖然,單個YF-100提供的推力為130多噸,相比較RD180的420多噸,還有一定差距。但在液氧煤油發動機技術已有突破的我們,提高發動機推力,指日可待。

結語

RD180火箭發動機,國外數十年前已在使用;火星上也有多個美國NASA的地面巡視車。與國外相比,我們固然存在著差距。但是,只要開始做了,並且一直奔跑在正確的道路上,永遠都不算晚。

美國火星計劃,竟依賴俄發動機?外媒:中國天問一號完全自主研發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最後,祝福天問一號,期待明年春天,天問一號給我們帶來,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火星照片!


歡迎各位同學關注我,與我一起關注天問一號,關注我們自己的火星計劃。​

相關焦點

  • 美火星計劃,竟依賴俄發動機?外媒:中國天問一號完全自主研發
    2020年7月23日12:41,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搭乘著大火箭長徵五號(胖五)發射升空。當火箭順利將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指揮中心發布發射成功的消息後,發射大廳歡騰一片。它的目的地是火星赤道以北的耶澤洛隕石坑。它的目標,是尋找火星上可能存在過的生命,並為下一次計劃返回地球的火星飛行,收集送回地球的樣本。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承擔此次發射重任的阿特拉斯火箭,它的核心發動機,竟然來自俄羅斯。而對於長徵五號和天問一號,美國著名的太空網這樣描述。
  • 外媒熱議:「天問一號」奔向火星吸引全球目光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引發外媒熱議。據《俄羅斯報》網站7月24日報導,中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的「天問一號」,預計將圍繞火星進行軌道飛行並利用安裝太陽能板的火星車研究火星表面。該探測器預計將在2021年2月11日至24日進入火星軌道。
  • 天問一號何以傲視全球?變推發動機火星懸停,一舉追平美國半世紀
    >天問一號的過人之處主要體現在工程能力與科學能力上,就工程能力而言,第一次自主探火即實現「繞、落、巡」已屬前無古人,同時憑藉重達5噸的發射質量成為人類有史以來飛向火星的最大噸位飛船,一舉刷新世界紀錄。天問一號火星車優於勇氣號與機遇號的巡視工程能力就是一步跨過美國近半世紀探火歷程的最有力證據。
  • 天問一號何以傲視全球?變推發動機火星懸停,一舉追平美國半世紀
    13個科學載荷之一由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研製的火星高解析度相機解析度最高可達0.5米,這一指標超過了美國「火星全球勘探者號」、歐空局「火星快車號」,與最先進的美國「火星偵查軌道號」同居世界領先水平,至於六年前印度曼加裡安號繞火衛星引以為傲的高分相機在天問一號環繞器面前只有被碾壓的份。
  • 天問一號磅礴啟程,開啟中國火星探索元年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一顆火星軌道器、一架著陸器/一輛火星車)載荷質量:5噸(軌道器3噸多,火星車240公斤)發射意義:①中國首次獨立發射火星探測任務,也是首次部署行星際探測任務,還是中國部署最遠的探測器。
  • 天問一號-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
    &34;是中國正在計劃進行中的一項火星探測任務,是隸屬於中國火星探測計劃中的一部分。曾經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任務早在2011年,我國便研製過一顆火星探測衛星&34;,當時是與歐洲航天局以及俄羅斯等國一起進行的國際合作探測計劃。
  • 天問·探路火星|中國加入火星「精英俱樂部」,外媒怎麼看?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沁涵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邁出了自主行星探測的重要一步。「天問一號」計劃對火星進行「環繞、著陸、巡視」,如果順利完成,將為全球首次同時展開「三步走」的計劃。對於中國這次歷史性發射任務,外媒和外國同行也頗為關注。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俄專家感嘆,若登陸火星將是全人類之福
    放眼全球,能夠向月球和火星單獨進軍的國家屈指可數。和美俄相比,中國的航天事業起步晚,發展快,贏得了全世界的刮目相看。據衛星通訊社近日消息稱,俄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學科室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表示,中國向火星發射著陸平臺和火星車是一個很有雄心的計劃。
  • 外媒熱議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引發外媒廣泛關注與熱議。據塔斯社7月23日報導,中國已確認,該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成功。23日12時41分,在中國海南島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重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這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此前,在這一窗口期已經公布了四大火星探測器的發射計劃,分別是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阿聯希望號(由日本H-2A火箭發射),以及歐盟及俄羅斯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但由於種種原因,歐盟及俄羅斯的ExoMars 2020已經於三月中旬決定推遲到2022年發射,從2020的火星探測器發射小組「退群」了,不得不說,這已經是ExoMars計劃第六次推遲了。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智東西7月23日消息,12時41分,我國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是美國、俄羅斯,包括前蘇聯都沒有做到的。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點點滴滴
    根據目前的消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7月23日於海南文昌發射。這次火星探測任務一旦成功,中國將是人類歷史是第二個成功將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的國家。1976年美國的「海盜號」火星探測器是人類第一次將探測器登陸火星表面。當然了,蘇聯也在1971年聲稱成功把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不過除了蘇聯以外,別的國家一般公認此次著陸是失敗的。
  • 「天問一號」上天 俄專家:中國有機會加入火星大國之列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圖片來源:中新社)【俄羅斯龍報網】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於23日成功發射升空。「天問一號」開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俄羅斯專家對中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給予高度的評價,並十分關注中國將採取哪種技術在火星著陸。「環繞、著陸一步到位,『探火』計劃野心勃勃」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學科室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表示,中國向火星發射著陸平臺和火星車是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這項任務最大的難點是登陸。
  • 領先美國,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人民率先探索火星!徵程開始
    據央視新聞消息,在23日12時41分,我國自主研發,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23日中午成功發射了這是我國完全獨立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的「繞、落、尋」一步到位!
  • 天問一號飛行破3億千米,計劃明年2月火星捕獲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    意義:中國在深空探測的一次彎道超車  據悉,"天問一號"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它其實承載的還是中國在深空探測的一次彎道超車。
  • 現場直擊「天問一號」發射:中國開啟首次自主火星探險
    如果說嫦娥「玉兔」漫步揭開的是中國探月的序幕,那麼「天問一號」的火星計劃將使中國的深空探測進入下一階段。下一階段,意味著探測的難度遠遠比月球的難度更高。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此前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也提到:月球沒有大氣,因此月球探測器需要攜帶大量推進劑;而火星有大氣,但大氣的不確定性也帶來很多問題,因此增加了研製火星探測器的難度。
  • 相比之前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先進在哪裡?跟美國比呢?
    隨著美國宣稱要私有化月球,並且在本月初和日本聯合聲明要重回月球,月球探測似乎在升溫,而最近比月球探測更困難的火星探測又熱鬧起來。7月23日下午12時41分,我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而在短短半個月,中國、阿聯、日本、美國相繼發射火星探測器。為什麼人類對火星這麼著迷?對比印度、日本甚至美國的火星探測計劃,我國的天問一號是否更先進?先進在哪裡?
  • 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破3億千米,計劃明年2月實施火星捕獲
    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國家航天局介紹,目前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具體什麼情況?
    近日,一則新聞引起熱議: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具體什麼情況?目前有哪些國家登錄過火星?一、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具體什麼情況?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據劉彤傑介紹,火箭發射探測器時,會產生入軌偏差,在飛行控制中也會出現偏差。這兩種偏差如果日積月累起來,就會在空間上或時間上偏離和火星交匯點,為了避免與火星「擦肩而過」,需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
  • 「天問一號」:向著火星,出發!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