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前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先進在哪裡?跟美國比呢?

2020-08-26 科學藝苑

隨著美國宣稱要私有化月球,並且在本月初和日本聯合聲明要重回月球,月球探測似乎在升溫,而最近比月球探測更困難的火星探測又熱鬧起來。

7月23日下午12時41分,我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而在短短半個月,中國、阿聯、日本、美國相繼發射火星探測器。

為什麼人類對火星這麼著迷?對比印度、日本甚至美國的火星探測計劃,我國的天問一號是否更先進?先進在哪裡?

本文將分幾個部分闡述這個問題

一、人類為什麼選擇火星作為大力探測的對象?

二、世界各國雄心勃勃的火星探測計劃

三、為什麼說我國天問一號計劃比日、印的更先進,即使跟美國探測器比也不遑多讓。

地球與火星

人類為什麼選擇火星作為大力探測的對象?並爭相探測火星?

自從1960年代俄羅斯第一次火星探測任務成功後,人類一共進行了四十多次火星探測任務,到了今年2020年火星探測又一次火了起來。那麼,為什麼人類都選擇火星?

火星可以說是距離地球比較近的並且具有巨大探索價值的行星,沒有之一。人類要想探索宇宙,探索完月球,下一個要到達行星只有兩個火星和金星。然而,人類通過科學研究證實,金星上的自然環境極端惡劣:大氣壓是地球的將近100倍,空氣中充斥著二氧化碳,而且遍布稀硫酸雲。金星上的地表溫度高達460攝氏度,以人類現在的材料科技,探測器著陸後很難存活,人類登錄金星後更是無法生存。而反過來看火星的話,火星的自然條件要好的多得多。

太陽系

首先,火星上探測器和人類的環境可適應性非常優秀。相較於其他環境惡劣的星球,火星環境最為接近地球,表面平均溫度零下55℃;大氣密度相當於地球的1%,在太陽系中大氣條件最為接近地球;火星表面光照不太弱,晝夜與地球相當,太陽能可用。

再次,火星可到達性非常好。在太陽系的行星中,火星距離地球近,基於人類現有的空間探測器投送能力,可以實現環繞和著陸,而且探測周期比較合適。

最後火星探測的意義十分巨大。40億年以前,火星的自然條件與地球十分近似, 當時的火星遍布河流、湖泊海洋,然而在隨後的行星演變中,火星不明不白的變成「荒漠行星」。火星比地球的演變歷史更長,某種意義上來說火星的現在就是地球演變的「未來」。探索火星變成荒漠原因, 對研究地球自然演變趨勢與保護人類的家園地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火星地表

而且人類在火星上發現了水存在的證據,推測火星也存在一定有機物分子,這為探究火星上有無生命以及生命存在的形式類型提供了基礎依據。同時對研究地球的生命起源和演化提供一定的證據。

火星不存在偶極磁場,進行火星探測研究,可以幫助人類更深入的研究行星磁場演變,以及磁場對行星的演化過程的影響。這對於地球也有重要意義。

好奇號火星探測車

綜上所述,火星是人類移居宇宙的第一個理想的目標星球。所以多國爭相探測火星也就不足為奇。

世界各國雄心勃勃的火星探測計劃

自從1960年代俄羅斯第一次火星探測任務成功後,人類一共進行了四十多次火星探測任務。2000年以前人類只有三個國家發射過火星探測器,成功的是俄羅斯和美國,日本雖然發射了,但最終卻失敗了。

1998 年 7 月 3 日,日本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於發射升空,也使日本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5 年之後,日本宣布放棄該計劃 。至此,日本的首次火星探測行動宣告失敗。

火星探測器

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其實在2007年就已經立項,但是由於當時沒有大推力火箭,選擇和俄羅斯合作,2011年11月8日,「螢火一號」搭乘俄羅斯的火箭與與俄羅斯的採樣返回探測器一起發射升空。11月9日,俄方宣布變軌失敗。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計劃以失敗告終。

2012年8月,印度總理辛格突然宣布發射計劃,僅僅花了7400萬美金,項目從立項到發射成功僅僅花了一年多,印度於2013年11月5日在斯裡赫裡戈達島航天發射場,發射了印度的首顆火星探測器,標誌印度成為全球第4個成功進行火星探測的國家或組織

看到這你是不是有個疑問,2011年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剛剛失敗,印度竟然2013年就發射成功了火星探測器!竟然比我國早了七年,你先別驚訝,後面會解釋其實印度的火星探測技術落後於我國。

今年2020年,火星探測又火了。

搭載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整裝待發

最近是26個月一度的火星探測窗口期,阿聯和日本在7月20日早上已經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中國天問一號在7月23日發射,美國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也準備最近發射。

為什麼說我國天問一號計劃比日、印更先進,即使跟美國探測器比也不遑多讓。

天問一號

天問一號採用更強的中國百分之一百自主研發的大推力火箭長徵五號

雖然日本在大推力火箭發動機領域暫時領先過我國,但是隨著我國長徵五號「胖五」的試驗成功,中國已經補齊在這一領域的短板。而且日本雖然第一次火星探測計劃是在1998年,但是當時日本選用的火箭是小推力火箭,小推力火箭只能搭載小體積探測器,科研功能有限,並且當時日本探測計劃以失敗告終。

文昌基地,長徵五號發射

你可能要說了印度早在2013年就自主完成了火星探測,並且只花費了7400萬美元,從實施計劃到完成僅用了兩年時間。但是印度只是取了個巧,因為地球距離火星非常遙遠,技術要求高的方法是使用大推力運載火箭,使得探測器能夠更快地到達火星;

第二種方法就是印度火星探測計劃所使用的小火箭,由於燃料不足只能利用星際之間的引力進行接連變軌前往火星,這種發射方式門檻極低,過程中多次變軌,危險性很大,換句話說印度成功就靠運氣而不是實力。更何況印度還得到了美國NASA的幫助。

印度火星探測計劃

天問一號的任務更複雜,是世界首次融合火星環繞與著陸巡視的火星探測任務

印度,還有阿聯、日本發射的火星探測器體積小,僅僅是進入火星軌道就算成功了,而且沒有進入火星表面,況且日本第一次獨立火星探測計劃還失敗了。印度雖然成功了,但是美國NASA的深空測控網為印度火星探測器提供了幫助。如果沒有NASA深空測控網的幫助,這個探測器是否能夠到達火星,還得打一個巨大的問號。

中國第一輛火星車1:1模型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要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天問一號」將一次性完成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假如任務成功,那麼這將成為全球首次融合火星環繞與著陸巡視的火星探測任務比美國即將發射的美國宇航局有史以來最大、最重、最複雜的火星探測器還多了一個任務。

天問一號」只用了登月任務四分之一的準備時間,卻要在一次任務內穿越1000多倍於地月的距離,達成「繞、落、巡」三大目標,完成跨越式突破。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毫無疑問,中國此次火星探測器的任務難度係數相當大,因此也引起了各國的關注。之後我國還有雄心勃勃的長徵九號計劃及清晰的火星登陸計劃。中國已經進入探測太空的快車道,而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趕在美國之前奔向火星
    今天中午12點40分,在海南文昌火箭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順利點火併成功地將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器送進地火轉移軌道,目前火箭已經進入二級滑行階段,箭器分離後「天問一號」將朝著火星飛去,將在2021年2月份到達火星!
  •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和其他國家相比,亮點在哪裡?
    據媒體報導,我國計劃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此次發射我國的野心很大,想要一次性實現火星環繞,著陸以及巡視,在國際上還沒有先例。而這三個目標的難度之高,也超過了任何以往的火星探測器發射。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從哪裡得以產生?」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自2010年開始啟動,2018年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成立,十年的堅守換來了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第一步成功邁出。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智東西7月23日消息,12時41分,我國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是美國、俄羅斯,包括前蘇聯都沒有做到的。
  • 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去火星看啥?
    在哪裡發射天問一號?中國的長徵五2016年11月首次發射就是在海南文昌,長徵五號B是長徵五號系列的第二個型號,今年5月5日首次在文昌發射成功,海南文昌是中國最新建設的一個航天發射場,是專為中國未來天宮空間站、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測新建的發射場。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排第幾?性能優秀後來居上!
    >7月23日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這是我國自主發射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我國從此加入火星探測俱樂部。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之前,蘇聯、美國、歐空局和印度都成功完成了火星探測任務,日本也發射過本國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就在天問一號發射前3天,日本還發射了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那麼多國家這麼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探測器到底排在什麼位置上呢?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功成功也僅是探測計劃的第一步!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那麼發射火星探測器的主要難點在哪裡呢?第一,距離超遠,最近也要飛行5500萬公裡。這就需要強大的深空測控網絡!很多人誇印度率先發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深空測控設備之一第二,需要推力強大的火箭,否則無法將重量達到5噸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火星轉移軌道。
  • 大洋彼岸傳出巨響,美國火星探測器順利升空,天問一號迎來新夥伴
    在火星探測工程上,美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此前美國發射的機遇號和勇氣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長期的工作,給美國的火星探測注入了強心劑,因為機遇號和勇氣還一再突破設計使用壽命。根據美國媒體報導,在7月30日美國東部時間7時50分,大洋彼岸傳出巨響,宇宙神5號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將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送入了預定的軌道,根據計劃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在2021年2月18日抵達火星軌道,這是繼機遇號和勇氣號之後,美國新的火星探測項目。
  • 國產火星探測器發射!美國花32年才做到,天問一號首航即將實現
    圖文|科技蜂鳥在人類太空探索領域,美國一直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早在1969年美國就把航天員阿姆斯特朗送上了月球;1976年,美國又把「海盜一號」著陸器安全降落到火星表面,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成功降落火星的探測器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點點滴滴
    根據目前的消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7月23日於海南文昌發射。這次火星探測任務一旦成功,中國將是人類歷史是第二個成功將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的國家。1976年美國的「海盜號」火星探測器是人類第一次將探測器登陸火星表面。當然了,蘇聯也在1971年聲稱成功把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不過除了蘇聯以外,別的國家一般公認此次著陸是失敗的。
  • 火星,央企來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天問一號將實現對火星「繞」「著」「巡」三合一「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著陸巡視器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縱觀所有任務,火星探測器成功著陸率僅為18%。「天問一號」任務以環繞器環繞火星、火星車著陸火星表面並開展科學探測為圓滿成功標誌。任務成功後,我國將是國際上首次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的國家,是國際歷次火星探測任務中攜帶科學載荷能力最高的國家,成為第二個實現火星車安全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國家。
  • 天問一號將使中國坐上火星探測第二把交椅,但相比老美仍落後15年
    「天問一號」就要發射了,這個承載著14億人火星夢想的探測器,將一次實現「繞、落、巡」,如果成功的話,將使中國在火星探測領域一舉甩開其它競爭者,達到僅次於美國的水平,相當給力。但美國的水平畢竟還是相當高的,目前在火星表面還在運作的探測器就有兩個,而最新的「毅力號」也將在這個時間段發射,人馬君估計領先我國至少15年。
  • 領先美國,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人民率先探索火星!徵程開始
    據央視新聞消息,在23日12時41分,我國自主研發,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23日中午成功發射了搭載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火箭進入太空!這是美國、俄羅斯,甚至包括全球最先進軍太空的前蘇聯都沒有做到的偉績!我國的太空科學研究勢必打開新的局面!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繞、落、尋」一步到位
    「胖五」將火星探測器送上天!「繞、落、尋」一步到位。智東西7月23日消息,剛剛,12時41分,我國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是美國、俄羅斯,包括蘇聯都沒有做到的。
  • 火星探測器為何是「天問一號」不是「問天一號」?火星車取風火輪乎?
    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我國首次探測火星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我們距離最遠四億公裡外,最近距離五千五百萬公裡的火星附近,進入環火軌道。 進入環火軌道後,通過「剎車」完成火星動力控制降落,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地形、地貌、地質結構;表面土壤、水冰分布情況;電離層、氣候、環境等探測任務。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發射,但火星探索任務尚未成功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次自主執行火星探測發射任務,並且也是長徵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火轉移軌道】發射。當然,除了中國的【天問一號】其他航天強國也沒有閒著。阿聯的首顆火星氣象衛星【希望號】在7月20號搭乘日本的運載火箭升空,而美國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也整裝待發,預計將在8月15日之前完成發射。
  • 6個問題,3個數字,解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我國將擇機實施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發射任務。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天問一號的名字,來自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先生的詩歌集《楚辭》中的名篇《天問》。以前文學家木心先生講說,屈原的《楚辭》能和西方交響樂——華格納、勃拉姆斯、西貝柳斯、法朗克——相媲美。
  • 「天問一號」完美升空,印度人卻不樂意了:抄襲我們的火星探測器
    文/皓月相信前段時間「天問一號」完美升空的壯觀畫面,仍然會浮現在大家的腦海中。當時包括美國的NASA和歐洲航天局等多個知名機構紛紛表示祝賀。而且NASA的局長還連夜關注了天問一號的發射情況,可想而知,我國這款火星探測器有多大的影響。不過,印度人卻對此並不買單。一些印度人顯然是眼紅了,在網上發表評論,稱中國的「天問一號」是抄襲印度的「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的。
  • 「天問一號」啟程火星,它真的是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嗎?並非如此
    2020年7月,可以說是全球航天愛好者的福音——每26個月才出現一次的火星探測窗口期如期到來,阿聯、中國、美國紛紛摩拳擦掌,準備進行火星探測器的發射。7 月 20 日,阿聯先行一步,藉助日本H2A運載火箭,從日本鹿兒島將阿拉伯世界的首個火星探測器送上太空。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火星「競賽」美國迎來終極對手
    2020年7月23日12時42分,伴隨著長徵5號運載火箭(胖五)的點火起飛,備受全球矚目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全國人民迎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意味著:在火星探測領域,美國將迎來終極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