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功成功也僅是探測計劃的第一步!

2020-07-25 細說科技

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大概是5500萬公裡,最遠則超過4億公裡!而月球距離地球僅為38萬公裡左右。距離方面的差距完全不是同一個級別的。更何況是一步到位,直接發射能夠攜帶火星車的火星探測器!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功成功也僅是探測計劃的第一步!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那麼發射火星探測器的主要難點在哪裡呢?

第一,距離超遠,最近也要飛行5500萬公裡。這就需要強大的深空測控網絡!很多人誇印度率先發射火星探測器。實際上印度發射的這顆火星探測器難度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印度本國不具備深空測控能力,全程測控都是由美國提供服務。至於探測器本身,也是找歐美國家定製各種核心零部件,然後自己組裝。說白了也就是一個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而已。

我國則沒有印度這麼好的國際環境。上世紀末,所有發達國家聯合制定了「瓦森納」技術管控協議,稍微有點技術含量的零部件和設備,歐美都不允許賣給我國。所以,我國的深空探測全部是靠自己建設的!而我國敢發射能夠攜帶火星車的火星探測器,也說明我國的深空探測系統至少能夠完成4億公裡的深空信號收發!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功成功也僅是探測計劃的第一步!

「天問一號」深空測控設備之一

第二,需要推力強大的火箭,否則無法將重量達到5噸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火星轉移軌道。

為了實現繞、落一步到位,我國發射的「天問一號」探測器重量達到5噸左右,由環繞器(也叫軌道器)、著陸器和巡視器(又叫火星車)組成,需要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加速到11.2公裡/秒,送入地火轉移軌道,才能「飛奔」至火星。目前我國也僅有長徵五號大型運載火箭有足夠能力將這麼重的火星探測器發射進入火星轉移軌道。「天問一號」僅火星軌道飛行器重量就達3175公斤。它將釋放著陸器直接在火星表面著陸,並在火星表面釋放重達240kg的火星巡視器,重量僅次於美國的第三代火星車。可以說「天問一號」在技術層面上是一顆十分先進的火星探測器。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功成功也僅是探測計劃的第一步!

「天問一號」組成示意圖

2014年印度發射的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受制於自身火箭運載能力不足,探測器全重僅1.35噸,其中燃料重量就達到852公斤,設備有效載荷只有15公斤,而且軌道調整和通訊定位都是外包給美國NASA。只能在火星軌道拍幾張照片,發回地球,用處不大,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功成功也僅是探測計劃的第一步!

長徵五號大型運載火箭

第三,即使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加速到11.2公裡/秒,也僅是「萬裡長徵第一步」而已。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微調軌道,儘可能以精準角度靠近火星,然後實施制動,最終讓火星引力捕獲它!這期間需要克服深空通訊難題,深空測控難題,非常考驗我國的深空通訊和測控技術。

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以後,還要對火星表面進行大致摸底,將數據發回測控中心分析,在確定火星表面天氣適合著陸的情況下,才會在適當時期讓「天問一號」釋放著陸器,實施精準降落,由於信號延遲達到7-8分鐘,整個降落過程只能由著陸器攜帶的控制系統自主降落。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功成功也僅是探測計劃的第一步!

「天問一號」著陸器降落示意圖

即使成功降落至火星表面,也要保持姿態正確,否則也無法釋放巡視器。實際上火星和地球一樣,也有風暴沙塵!就算巡視器成功在火星表面運行,也要面對火星惡劣的氣候,巨大的溫差變化。火星巡視器成功降落以後,還要將天線對準地球方向,並展開太陽能電池板獲取電能。除了這些這些主要步驟不能出錯,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技術問題也不能出錯。只要有一步出錯,火星探測任務就宣告失敗。

正是因為火星探測需要面臨的技術難題太多了,因此,即使是成功發射環繞火星飛行的探測器,成功率也僅有42%左右,若再將降落火星的著陸器和巡視器計算在內,則成功率更加慘不忍睹。因此,「天問一號」此行就好比唐僧去西天取經,不僅路途遙遠,而且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難題。能否最終「取得真經」尚未可知。在此衷心祝福「天問一號」一路順風!

相關焦點

  • 火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火星探測承載了中國無數天文工作者的夢想,一代一代的航天人為之努力奮鬥,終於在今天邁出了第一步。23日12時41分,地點是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裝載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也是我國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的第一步!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中國這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美國媒體卻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馬斯克發推:令人驚嘆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北京時間23日中午,我國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之後不久,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辦人埃隆·馬斯克就此消息發推,「今天,中國發射了令人驚嘆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15秒,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發射,在飛行2167秒後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器箭分離正常,探測器太陽翼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受天體運行規律約束,火星探測窗口每26個月一次,且窗口期較短。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火星探測為何這麼難?「西瓜視頻」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總共實施了46次火星探測項目,但成功率只有43%左右。「天問一號」計劃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項任務,難度可想而知,這在人類火星探測歷史上也是罕見的。1962年,人類邁出火星探測的第一步。這一年,蘇聯發射「火星1A號」探測器,但在飛往火星的途中與地面失去聯繫,最終失敗。此後,蘇聯的「火星1號」與美國的「水手3號」等火星探測器探測任務也宣告失敗。
  • 火星,央企來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將實現對火星「繞」「著」「巡」三合一「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著陸巡視器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
  •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火星探測到底有多難?
    首先,祝賀我國首個火星探測衛星由長徵五號火箭搭載並發射成功!從此我國深空探測將進入一個新的篇章。此次天問一號的發射是我國火星探測任務的第一步,主要是完成環繞火星探測、火星著陸以及巡視探測。第二步計劃完成探測器對火星的採樣,並返回地球,這個目標將定於2030年左右實現。火星作為地球的鄰居,人類探索火星究竟會有多難?
  • 「胖五」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 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
    中新社文昌7月23日電 題:「胖五」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 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作者 郭超凱7月23日,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經過2000多秒的飛行後,成功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徵五號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亮點頗多。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郭倩)《經濟參考報》7月24日刊發題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的報導。文章稱,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第一步。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組圖」
    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馬斯克發推:令人驚嘆
    北京時間23日中午,我國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之後不久,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辦人埃隆·馬斯克就此消息發推,「今天,中國發射了令人驚嘆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而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奔火: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天問奔火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見圖,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長五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人類探測火星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2020年之前共實施了44次火星探測任務,只有 8次成功著陸,比率僅為18%。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邁出我國火星探測第一步
    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中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成功。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中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第一步。作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這是其他國家火星探測任務從未有過的。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圖為「天問一號」發射現場。新華社記者 胡 喆攝據新華社海南文昌7月23日電 (記者胡喆、周旋)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中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為什麼這麼難?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本報訊(記者 張航)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據了解,「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繞、落、尋」一步到位
    「胖五」將火星探測器送上天!「繞、落、尋」一步到位。智東西7月23日消息,剛剛,12時41分,我國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是美國、俄羅斯,包括蘇聯都沒有做到的。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這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此前,在這一窗口期已經公布了四大火星探測器的發射計劃,分別是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阿聯希望號(由日本H-2A火箭發射),以及歐盟及俄羅斯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但由於種種原因,歐盟及俄羅斯的ExoMars 2020已經於三月中旬決定推遲到2022年發射,從2020的火星探測器發射小組「退群」了,不得不說,這已經是ExoMars計劃第六次推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