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要去火星?美媒:躋身太空旅行精英俱樂部

2020-12-05 瀟湘晨報

首先,對中國來說,前往火星是任何太空大國都要達到的全球太空基準之一。成功探測能令其躋身太空旅行精英俱樂部。登陸火星是令人垂涎的獎品。若干國家夢寐以求,但成功者寥寥。

其次,火星是太陽系內最類似地球的行星。能登陸火星並開展有關太空開發戰略,將增強中國的太空基礎設施。至關重要的是,中國的火星戰略並不孤立,而是其更龐大的太空後勤基礎設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正打造真正獨立的太空基礎設施,包括獨立的「北鬥」衛星群、立足月球的能力、獨立的空間站和火星探測任務等。完成這項任務,中國將為世界提供一個可靠的替代性太空基礎設施,從而在太空中競爭領軍地位。

第三,登陸火星將提升中國的自動化深空(探索)能力。由於火星上有大氣,著陸器需藉助降落傘和推進器才能緩慢降落到該星球表面,這些都須自動完成。一旦著陸器成功登陸火星並按計劃開展任務,中國將成為除美國外唯一完成該壯舉的國家。

第四,中國相信,在首次獨立嘗試中就能實現所有三項壯舉(成功完成繞、落、巡)。這不僅將令人讚嘆,還將使其太空科學界進入成熟期。

第五,就掌握深空知識而言,中國的目標是成為真正的競爭者。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將攜帶若干種科學儀器,其中一種是探地雷達。

火星探測任務是中國更龐大的太空基礎設施開發活動的一部分,旨在到2049年獲得太空主導地位。這項任務既在增強中國的太空科技實力,也在提升其太空計劃的聲望和信譽。▲(環球時報 作者娜姆拉塔·戈斯瓦米,丁玎譯)

【來源:環球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中國為何要去火星?美媒:躋身太空旅行精英俱樂部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7月14日文章,原題:中國為何正前往火星? 2020年是開展火星探測任務的最佳年份之一。那中國為何對此投資,這與其長期太空戰略和目標又有何關係?首先,對中國來說,前往火星是任何太空大國都要達到的全球太空基準之一。成功探測能令其躋身太空旅行精英俱樂部。登陸火星是令人垂涎的獎品。若干國家夢寐以求,但成功者寥寥。其次,火星是太陽系內最類似地球的行星。
  • 天問·探路火星|中國加入火星「精英俱樂部」,外媒怎麼看?
    今年7月底至8月初,有三個國家發起火星探測任務,阿聯7月20日已成功發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中國「天問一號」緊隨其後,美國預計下周發射「毅力號」火星車。美媒CNN發文稱,火星將成為最新的競技場,並認為太空競賽將不可避免地摻雜政治因素,美國不想讓中國在太空領域搶佔先機。
  • 美媒文章:中國人為何要前往火星?
    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導美國外交學者網站7月14日發表署名娜姆拉塔·戈斯瓦米的題為《中國為何要前往火星》的文章,內容編譯如下:2020年是執行火星任務的理想年份,因為今年地球與火星的距離比較近。這樣的機會每26個月出現一次,使我們能以較少的時間和燃料向火星發射探測器。三個火星任務會在7月中旬至8月成行:美國「毅力」號探測器、阿聯「希望」號探測器和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中國為什麼要投資火星任務?火星任務與中國的長期太空戰略及目標有什麼關係?首先,對中國來說,到達火星是檢驗任何太空強國的一大標準。
  • 美媒:中國人為何要前往火星?天問一號和美國毅力號將實現新壯舉
    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導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7月14日發表署名娜姆拉塔·戈斯瓦米的題為《中國為何要前往火星》的文章,內容編譯如下:2020年是執行火星任務的理想年份,因為今年地球與火星的距離比較近。這樣的機會每26個月出現一次,使我們能以較少的時間和燃料向火星發射探測器。三個火星任務會在7月中旬至8月成行:美國「毅力」號探測器、阿聯「希望」號探測器和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中國為什麼要投資火星任務?火星任務與中國的長期太空戰略及目標有什麼關係?首先,對中國來說,到達火星是檢驗任何太空強國的一大標準。
  • 美媒:「天問一號」促中國成太空探索領導者
    2020年7月至8月,備受矚目的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將迎來發射「窗口期」。美國《科學》雜誌近日發表文章稱,「天問一號」是中國行星探測的首次任務,也將是中國航天走向更遠深空的裡程碑工程,火星探索任務將使中國躋身世界太空領導者之列。
  • 美中火星探測器同月升空,美媒:火星探索將成為兩國競爭新舞臺
    【南方+7月26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在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也將在7月30日發射升空。美媒認為,美國和中國都在7月開始新的火星探索任務,為兩國間的競爭建立了新的舞臺。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美媒:中美火星探索競賽打響,美憂心喪失領先地位
    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發射的探測器,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著陸,巡視以及火星環繞,雖說難度係數非常高,但幸運的是中國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可就在我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升空的一個小時後,美國媒體卻報導出一則消息,聲稱中美火星探索競賽就此打響。美國媒體指出,在中國發射長徵五號火箭的前後數天內,美國也準備將太空飛行器運往火星。
  • 前往火星太空要多久?要去外星旅行 人工冬眠技術是必要條件?
    即使像現在看得到的火星發射火箭,火箭到達時火星的位置也會出現變化,所以要以能使抵達時的太空船和火星的位置重合在一起的方式來讓太空船升空。 另外,要載人的太空船還得攜帶糧食等物資,因此飛行時必須儘量節省燃料。
  • 美媒:新太空時代迎來太空超級大國
    過去幾年,中國航天飛速發展,運載火箭、衛星導航系統、載人航天、空間站的發展建設,一次又一次的航天任務不斷刷新著「中國高度」。美媒報導稱,中國正在一步步向太空深處推進,逐漸成為太空超級大國。據美國《時代》周刊網站7月17日報導,坐落在中國戈壁沙漠深紅色沙丘之間,幾座低矮的白色圓頂建築從乾燥的大地拔地而起。
  • 火星,中國非去不可!
    中國人早已許下雄心壯志:下一站,火星!▲中國深空探測已拉開帷幕,繼人造衛星、載人航天后,探月工程五戰五捷,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完成將標誌我國深空探測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攝影CFP火星,中國為什麼一定要去?
  • 火星,中國非去不可
    攝影©CFP火星,中國為什麼一定要去?從科學探索看,火星探測,是太空強國的重要標誌,登陸火星,中國將躋身世界航天第一梯隊。中國人,非去不可。攝影©CFP火星,人類非去不可?總有人問:地球還那麼多問題沒解決,為什麼要去關心宇宙的事。🇮🇳印度人說:如果我們沒有偉大夢想,永遠只是伐木人和挑水工。——印度政府答覆「世界1/3窮人在你們國家,為何不先扶貧」。
  • 美媒:關於印度火星探測器你應該知道的五件事
    在印度躋身精英航天俱樂部24小時之後,其「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已在圍繞火星運行,並向控制中心發回數據和圖片。以下是有關這個火星新寵兒的五件事:1.印度怎樣保證其火星任務的低成本外界一再提到,耗資7400萬美元的印度火星軌道探測器計劃比1億美元預算的好萊塢電影《地心引力》還省錢。事實上,印度的火星任務比好萊塢今年夏季的大多數爛片都省錢。
  • 想帶你去浪漫的黑洞?太空旅行雖遠,但天文旅行正在流行
    中國天眼、青海湖外星模擬基地走紅根據網上人氣,攜程發布了2019十大國內天文旅行線路和目的地。分別是:貴州平塘縣中國天眼、青海湖外星模擬基地、稻城亞丁、庫布齊沙漠、呼倫貝爾、國家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北京天文館、海南文昌航天城、寧夏騰格里沙漠入選。
  • 美國發出疑問:中國為什麼非要去火星?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發布了一篇名為《中國為何要前往火星》的文章來分析中國的火星任務。這位作者也在文章中,探討了為什麼中國要進行火星任務,並且給出了五點原因。首先,執行火星任務時候邁向太空強國的標準,很顯然中國已經邁入其中。其次,成功的火星任務不僅能夠將中國帶入太空精英俱樂部,還能夠增強中國的太空基礎設施。第三。登陸火星將增強提高中國的自動升空探索能力。第四,中國首次獨立嘗試火星任務就預備實現全部三大成就,將產生令人折服的效果,標誌中國空間科學領域走向成熟。
  • 從霍金到馬斯克:科技精英們的太空夢想
    相比於米爾納和霍金在物理空間上更為「遙遠」的理想,馬斯克的理想在地理距離上近了不少,畢竟火星同地球的距離相比半人馬座阿爾發星系不知道要近到那裡去了。然而,從技術上講,馬斯克的計劃一點也不簡單。讓火星能長期居住的一個可能的策略是去「將火星地球化」,比如去操控它的環境,讓它的溫度變高;還可以引入植物,將二氧化碳變成氧氣等等…然而這些沒有一個是容易的,為了快速實現這個目標,他甚至考慮過在火星上扔兩個原子彈!當然,我們離讓火星變得像地球還很遠,不過,最近的這次回收成功也算是讓馬斯克邁向火星的路又近了一步,畢竟它能節省不少發射火箭的成本。
  • 中國再次讓世界刮目相看!天問一號傳來好消息,美媒說出了大實話
    過去的一段時間裡,美國一直是太空領域的領頭羊,每次太空進展都能引起全球廣泛的關注,而隨著中國航天取得的成就越來越多,這次終於輪到美國和西方眼紅了。早前,在我國「天問一號」發射工作準備期間,美國《科學》雜誌如此評價到:「天問一號」是中國航天走向更遠深空的裡程碑工程,將促使中國躋身世界太空探索的領導者。而隨著中國航天接二連三傳出好消息,美媒的預測正在成為現實。
  • 火星探測器準備發射,中國雄心勃勃的投資火星計劃,引來美國垂涎
    據參考消息報導,自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以來,美國就已經在持續關注中國投資火星的動態。現如今,中國已經具備了第一階段探索火星的一切要素,軌道飛行器和火星車都已經研發成功並做好了發射準備。當然,中國這項雄心勃勃的投資火星計劃並不單單只是發射火星車和軌道飛行器,還包括了未來付諸現實的登陸火星計劃。由於一攬子的探索火星計劃涵蓋了巨大的商業及軍用價值,所以才會引來美國的垂涎。
  • 熱點 印度火星探測器入軌 外媒稱"把中國甩在後面"
    參考消息網9月25日報導 外媒稱,印度首次星際飛行任務取得成功——24日早些時候把一個探測器送入火星軌道,這幫助印度加入外太空探索精英俱樂部。美聯社24日稱,發動機工作24分鐘後推動探測器進入既定軌道,這時,科學家們激動地歡呼起來。在位於班加羅爾的控制中心,與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科學家站在一起的印度總理莫迪說:「我們已突破人類進取和創新的界限。」
  • 土味知識盤點丨關於中國火星登陸計劃,你應該知道的五件事
    首先能夠成去一趟火星,就是在告訴世界,咱們中國在這方面技術&34;。人類從20世紀60年代,到今年6月底,一共探測火星44次,完全成功的只有十九次。咱們中國要是成功到達火星,那立刻就能成為,國際太空精英俱樂部的MVIP。現在咱們能發射一個探測器,將來就能到那裡去生火星人!
  • 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旅行」 解構「太空多面手」環繞器
    張陽 攝   中新網上海7月23日電 題: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旅行」 解構「太空多面手」環繞器  作者 鄭瑩瑩 郭超凱  說走就走的「火星旅行」?沒那麼簡單。籌備多年,23日,中國終於開啟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當天,「天問一號」探測器「乘坐」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奔向太空,計劃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三大「旅行目標」。  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任務的論證工作從2010年開始,至今10年。最終成行的這趟「火星旅行」裡,團隊各個成員都練就一身本事,其中,「太空多面手」環繞器更是「一器分飾多角」,計劃完成「太空剎車」等高難度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