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12點41分左右,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發射的探測器,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著陸,巡視以及火星環繞,雖說難度係數非常高,但幸運的是中國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可就在我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升空的一個小時後,美國媒體卻報導出一則消息,聲稱中美火星探索競賽就此打響。
美國媒體指出,在中國發射長徵五號火箭的前後數天內,美國也準備將太空飛行器運往火星。這兩次「針鋒相對」的火星任務是中國準備在太空探索新領域,以及藉此挑戰美國的最新跡象。美媒認為此次中國「天問一號」將是作為中國自主發射太空飛行器前往另一個行星的首次任務,它將圍繞這顆紅色行星的軌道飛行2到3個月,接著著陸巡視器就會降落在火星的表面上。
如今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發射升空,相比之下,美國的火星探測任務還要到7月30日才將啟動,美國方面計劃將「毅力」號探測器在火星上著陸。除此之外,美媒披露美國還將部署「機智」號火星直升機,這是能夠在另一個行星上首次進行有動力飛行的飛行器。現在,美媒指出當前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成斌對中國的這次發射感到不安,擔憂中國會在這一領域上超越美國,因為這一領域對於美國人來說,在太空中保持領先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美媒認為從中國落後西方一個世紀後,就被中國人定義為這是遭受屈辱的,此後中國就一直將國家的太空計劃置於發展國家根本的核心位置上。就例如中國在2003年首次將航天員送入太空,雖然晚了俄羅斯以及美國40多年,但在之後,中國的太空領域的發展便有了質的飛躍,抵達了一個又一個新裡程碑。
前不久中國將最後一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送入軌道,成功完成了與美國GPS全球定位系統競爭的真正屬於我國導航的系統。此外,在去年,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成為了首個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確實,我國包括太空在內多個領域發展都跟早前年差距甚大,中國真的不是以前的「差生」,而隨著現代的快速發展,美國也已經不是以前在各個領域上佔據全球第一的國家了。
中國從以前到現在,都是按照自己的發展道路穩步進行,這也是我國如今領先大部分國家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美國近些年來完全傾向於跟各國之間的軍事較量,本著超越別國的目的而去發展的,時間一長,美國原本的發展路線都會被打亂。不過美國向來都喜歡與別國反向而行,例如當前在全球蔓延的疫情,在各國都努力抗疫的情況下,美國卻在頻繁向多個國家發生衝突,這也就導致了美國累積確診人數成為全球第一,國內陷入失控。
關於中美火星探索競賽這一說法,美媒可能多慮了,中國從不跟任何人比,都是走自己的路,擔憂被我國超越,說明美媒已經對美國還沒啟動的火星探測任務失去了信心,暴露了「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