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報網綜合訊】人間七月,」探火「好時節。這個月,美中之間的競爭將上升到太空層面,兩國將分別發射太空飛行器進行火星探測。北京時間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這一聲巨響,不但意味著中國的「探火」之旅正式啟程,也意味著美中兩國的太空爭霸正式上演。
一次完成繞落巡較量美國無人直升機
和美國競相發射火星探測任務,很多媒體認為,這是中國預備挑戰太空探索的最新信號,近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在這一領域保持著優勢。
據了解,美國的探測任務將於7月30日發射,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探測車將登陸火星,同時還將部署機智號(Ingenuity)火星直升機,這是首架能在另外一個星球上飛行的飛機。
僑報網發現,近年來,中國已將國家航天計劃放在追求「偉大復興」的核心位置,此前100年,中國在這方面一直落後於西方國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曾公開表示,敦促中國的航天科學家「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中國太空專業網站「GoTaikonauts.com」獨立分析師陳蘭(Chen Lan,音譯)告訴法新社,「中國的目的和其它國家並無不同:發展能力、探索宇宙、投資未來資源,最終建立政治影響力和國家威望」。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圖為民眾圍觀火箭發射。(圖片來源:中新社)
臺灣中央廣播電臺報導,中國曾分別在2013年和2019年把「玉兔一號」和「玉兔二號」探測器送上月球。而「玉兔二號」曾歷史性地登陸月球背面,使中國成為第一個完成讓探測器在月球背面登陸的國家。
BBC指出,中國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將會一次完成對火星的「環繞、登陸、巡視」多種任務,在航天史上屬於首創,難度非常大。
而美國的計劃則是在今年發射一架無人直升機,配合地面的探測器,收集更多火星數據。
這架人類史上首架火星直升機已命名為「機智號」(Ingenuity),將於7月底、8月初隨「毅力號」探測車一同發射升空。如果任務成功,將讓美國太空計劃中許多的「第一」再增加一個。
但相反的,如果中國首次的火星探測任務成功,一次完成「繞、落、巡」,將在火星探索方面超過美國,讓美國之前的火星探測任務相形見絀。
中國雄心:希望成太空強國
為了迎頭趕上美國、俄羅斯以及歐洲,中國已經在太空計劃上傾注了很多力量。
2003年,中國首次將太空人送入太空,比俄羅斯和美國晚了40多年。但自那時起,中國的太空計劃不斷取得新的裡程碑。近年來,中國也一連串發射衛星進入太空軌道。今年6月全面完成「北鬥」導航系統部署,成為美國GPS系統的競爭對手。中國還計劃在2022年之前建立太空站,在太空軌道上取得一個永久的立足點。但中國雄心不止於此,已瞄準更高的目標,希望在10年之內,成為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
印度裔學者格絲瓦米(Namrata Goswami)曾在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撰文,標題為「中國為何要前往火星?」他分析指出,中國的火星任務目標是2049年獲得太空主導地位,不但要提升中國的太空技術實力,也要提高中國的威望,證明自己擁有成為太空強國的實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