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2020-07-31 52赫茲實驗室

序言

中美阿三國爭霸火星大賽已經陸續開始。

其中兩個已經出發:

一個在7月20日,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日本成功發射升空。

另一個在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剩下的就是美國&34;火星探測任務,最新的消息它會將於7月30日發射。

對於它們的內容,我發現有很多人在說了。

但是作為科技類的UP主,特別是52赫茲的UP主,我要發出特別的聲音。

我會從科技方面來分析下,中美兩國的火星探測任務裡面會用到哪些技術。


火星任務

首先從它們各自的任務來說吧。

咱們的&34;主要任務是地質勘測。

用雷達&34;幾千米深的地層,採集巖石土壤等樣本,繪製火星地質結構圖,探測火星磁場,由此解開火星磁場的演變歷史。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並開展火星表面地理探測,收集數據。

為此咱們的探測器搭載了13種科學有效載荷,有效載荷就是任務所使用的設備。通過這些設備,咱們可以對火星形態、地質學、礦物學、空間環境、土壤和水冰分布等進行最全面分析。

而毅力號這邊呢?

它的任務包括尋找可能在火星上存在過的生命跡象、探測火星地質、收集樣本以送回地球,嘗試利用火星大氣製造氧氣等等。

毅力號火星車長3米,還配有19個攝像頭,一個2米長的機械臂和43根試管。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它最重要的儀器是兩臺鐳射雷射器和一臺X射線機器,當射線投射到巖石上時,可以分析巖石的化學成分,識別可能的有機化合物。同時還會首次派出「機智號」火星直升機。

由於火星稀薄的大氣層很難獲得足夠升力,&34;火星直升機必須非常輕,旋翼葉片要大得多,旋轉速度也快得多。

所以從探索任務來說,美國的毅力號比咱們的任務更多。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需要注意的是:

&34;是咱們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而美國這是第五次派遣火星漫遊車。


動力方面

天問一號使用摺疊式太陽能電池板供電,所以使用壽命、供電功率會有一定的限制。

而且使用了太陽能電池板也就意味著,火星車只能在有陽光照射時才能工作,而背對陽光時只能原地休息。

所以此次「天問一號」的著陸點是火星赤道以北的一處名叫烏託邦衝擊盆地內的平原。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相比於廣泛使用的太陽能電池,毅力號使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核電池驅動,用來維持儀器的運轉和在火星寒冷期間冬天保溫。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它可為火星車提供長達14個地球年的能量。

當放射性物質衰變時,能夠釋放出帶電粒子,如果正確利用的話,能夠產生電流。並且核電池在衰變時放出的能量大小、速度均不受外界環境中的溫度、化學反應、壓力、電磁場等的影響。

所以從動力方面來說,美國的毅力號要比咱們的科技先進。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火星登陸

最後是火星登陸方面。

天問一號這次要完成繞、落、巡三個方面的任務,這個難度有多高?

這麼說吧,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能夠一次過完成繞落巡。

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探索火星都是一步步來的。

從1960年蘇聯首次嘗試向火星派遣探測器算起,到2020年這輪發射窗口之前。人類已經發起過45次火星任務,其中有17次是帶著火星著陸的目標,但僅有8次成功,全部由美國完成。

這60年間有幾個關鍵節點:

1964年發射的美國 「水手四號」成功飛掠火星並拍下照片;

1971年發射的美國「水手九號」率先進入火星軌道環繞並拍下海量照片;

1975年發射的美國「海盜一號」成功軟著陸火星;

1996年發射的美國「探路者號」在火星上移動了約100米。

可以說,美國用32年完成了「掠、繞、落、巡」。

由於繞落巡前後環環相扣,任何一環差池都會導致後續任務失敗,由於可見繞落巡任務難度之大。

而咱們這次的火星探測起點很高、難度極大,必須採用許多新技術才行。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據悉,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中,就使用了我國獨立自主研發的多項「黑科技」。

例如,火星車使用的熱控材料是新型保溫材料-納米氣凝膠,它很輕,隔熱性能很好。此外,火星車上還採用了鋁蜂窩夾層材料、鋁基碳化矽、複合纖維材料等多種新材料。

這次咱們的火星車重約200公斤,而此前「玉兔號」大約為100多公斤。並且此次火星探測器的設備百分之百為國產化,元器件國產化率也超過百分之九十。

可以說,和此前的探月工程一樣,火星車也是不折不扣的中國製造。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所以從火星登陸這方面來看:

雖然美國有之前多次火星登陸的經驗,但是如果咱們的&34;登陸火星獲得成功,

意味著中國要一步追上國外60年的腳步,

意味著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完成火星著陸的國家,

意味著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首個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的國家,

也意味著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完成火星漫遊的國家。


最後

通過此次「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任務,不僅能極大拓展我國對火星的認知,而且可以帶動我國航天和相關高科技技術的快速發展。

並且可以掌握火星的第一手信息,使我國由火星知識的使用國逐步變成火星知識的產生國。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近十多年來,中國太空探索領域精彩紛呈,取得了多項重大成功,&34;是其中最新的一個項目,而且中國未來還有更多雄心勃勃的太空項目。

最後希望「天問一號」一路平安,並最終能安全著陸在火星上。

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我會從科技方面來分析下,中美兩國的火星探測任務裡面會用到哪些技術。火星任務首先從它們各自的任務來說吧。咱們的"天問一號"主要任務是地質勘測。所以此次「天問一號」的著陸點是火星赤道以北的一處名叫烏託邦衝擊盆地內的平原。相比於廣泛使用的太陽能電池,毅力號使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核電池驅動,用來維持儀器的運轉和在火星寒冷期間冬天保溫。它可為火星車提供長達14個地球年的能量。
  • 除了動力來源,天問一號和毅力號在這些方面也大有不同
    這個7月,人類共有三個火星探測器依次成功出發,阿聯希望號環繞器,中國天問一號環繞器/著陸器/巡視器,美國毅力號/巡視器號直升機。作為本次探索火星的兩位選手,不論是繼承前輩意志的好奇號,還是承載無數國人希望的天問一號,都將代替全人類邁向無盡的深空。中美兩國開展火星探索的時間不同,所以在技術上有一些差距無可厚非,不過有了對比差距,才知道我們應該在哪些地方發力。
  • 中美火星車同時抵達轉移軌道中點!搶在天問一號之前登陸有兩原因
    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801期近日,中美火星車同時抵達轉移軌道中點附近,行程已經處於一半的位置,我們先來看看雙方的數據。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的數據,在10月初進行了一次深空機動,啟動主發動機,工作480秒,天問一號進入轉移軌道,直接奔向火星;10月28日,天問一號進行了一次軌道修正,這也是總第三次軌道修正,此時天問一號已經飛行2.56億公裡,距離地球大約4400萬公裡。
  • 天問一號千裡迢迢來到火星可不僅是找水
    編者按:天問一號登陸火星有4個亮點,每個亮點都是我們國家探測火星的裡程碑!天問一號千裡迢迢來到火星可不僅是找水,接下來我們有可能向核動力電源方向突破,然後建立火星基地。目前能夠在火星上軟著陸的國家只有中美兩國,建立火星基地是一個趨勢。
  • 中國天問一號順利發射,2020火星任務僅剩美國毅力號
    2020年7月23日12時40分左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5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經過2000多秒的飛行後,長徵5號和天問一號實現箭星分離,天問一號順利展開太陽能板,發射任務圓滿完成。天問一號將在地火軌道上,利用太陽能向火星移動,將在2021年2月進行火星入軌,完成入軌進行系統檢測,2個月後開始執行火星著陸任務。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火星探測任務或成中美競爭新賽道?
    ,為兩國的激烈競爭找到新的發力點。天問一號的名字寓意「尋求真相」,是中國對火星發射的首次探測任務。探測器將在落在地表之前繞地球運行,以收集關於火星土壤、地質結構、環境、大氣以及尋找水象的重要信息。在上周的一篇論文裡,天問一號背後的科學團隊說「探測器在第一次嘗試時就將全部進入軌道,並著陸和釋放流動站,同時會與軌道飛行器進行協調觀測。
  • 「毅力號」VS「天問一號」
    而美國此次「火星2020」任務,主要是把「毅力」號火星車送到火星表面。火星車加上附屬的登陸設備總重量為3.9噸,比我們的「天問一號」要輕一些,採用比長徵五號運力小一些的宇宙神V541型火箭發射。宇宙神5型運載火箭為宇宙神系列運載火箭中最新的型號。
  • 中美兩國即將發射火星探測器,太空競賽要開始了?來看看我國實力
    根據參考消息網6月3日的消息,我國計劃在今夏進行首次火星探測器的發射,而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計劃在夏天進行新一輪的火星探測計劃。屆時有「胖五」之稱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運載著「天問一號」探測器升空,而美國的新一代火星車「毅力號」也將由運載火箭運上太空。
  • 益陽:七彩暑假2020"火星年"天問一號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特約記者 曹國軍 通訊員 張紅豔)地球與火星的這個會合周期是 26 個月,每 26 個月會出現一次&34;的火星探測發射窗口期,2020 年是火星探測器發射的最佳時機,如果錯過這種情況直到 2022 年才會再次出現。已經公布了四大火星探測器發射計劃,分別是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阿聯希望號(由日本 H-2A 火箭發射),以及歐盟及俄羅斯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
  • 天問一號先發射,為何比美國晚3個月登陸火星?中美差距就在這裡
    但在7月23日發射的「天問一號」,正在前往火星的路上,現在路途已經過半,只要再過2個月,天問一號即將泊入火星軌道,預計將在5月份登陸火星!天問一號變軌進入環繞火星軌道各位猜天問一號走的是NASA的線路還是ISRO(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線路呢?廢話,當然是NASA,儘管咱技術和NASA還是有點差距,但玩過印度還是綽綽有餘的!
  • 為什麼天問一號登陸火星要等待夏季來臨,而美國的毅力號不用等?
    為什麼中國天問一號比美國毅力號早發射,還要晚幾個月登陸?這其中主要有兩個的原因。首先,中國是第一次發射火星探測器,進入環火星軌道後,需要一些時間對登陸地點進行詳細勘察,收集相關的數據。其次,因為中國本次選擇的火星的登陸地點是火星烏託邦平原。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任務是什麼?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三項任務,對火星開展全球性、綜合性的環繞探測,並在局部地區開展區域性、精細性的巡視探測。了解深空探測的小夥伴都知道,環繞、著陸和巡視三項任務通常是逐步進行的,就像嫦娥一號到三號那樣。
  • 天問一號直奔火星 美中太空爭霸打響 兩國各具優勢?
    這個月,美中之間的競爭將上升到太空層面,兩國將分別發射太空飛行器進行火星探測。北京時間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飛上太空,而毅力號卻頻頻出現問題,它還能抵達火星嗎?
    火星作為地球的姊妹星球,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的探索目標,早在上個世紀,人類就對火星發射了探測器,但是由於當時技術有限,很多探測器都以失敗告終,不過人類並沒有因此放棄對火星的探測。不過我國對火星的探測卻寥寥無幾,於是為了探測火星,我國決定發射天問一號,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天問一號飛上太空,而毅力號卻頻頻出現問題,它還能抵達火星嗎?
    火星作為地球的姊妹星球,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的探索目標,早在上個世紀,人類就對火星發射了探測器,但是由於當時技術有限,很多探測器都以失敗告終,不過人類並沒有因此放棄對火星的探測。,於是為了探測火星,我國決定發射天問一號,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中阿美三國同期角逐火星,三家探測器有何不同
    據悉7月13日中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通過海路運抵海南文昌,並進入到緊鑼密鼓的準備階段,此時距離4月24日「天問一號」探測任務以及命名公布不到3個月。相比於美國毅力號和阿聯希望號,已經進入發射倒計時的天問一號明顯更備受矚目。天問一號將由重載火箭長徵五號承載發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有能力實現探測器環繞火星、精準制動著陸和綜合性地表探測的一步到位,全方位的「三步走」一次性完成對於從未探測過火星的中國航天來說,堪稱一次大膽的嘗試。
  • 天問一號將使中國坐上火星探測第二把交椅,但相比老美仍落後15年
    今天咱們就來冷靜的比較一下中美火星探測的水平,正視差距,方能趕超。接下來即將發射的毅力號更大更重,超過了一噸,技術更加先進,甚至還攜帶了一架能在火星大氣中飛行的直升機。天問一號的軟著陸過程因此,天問一號是真正的開拓者,它將使我國獲得關於火星的第一手資料,是未來更多火星探測任務的基礎
  • 天問一號率先突破3億公裡,毅力號準備超車?美國搶先登陸倒計時
    美國的毅力號也不甘示弱,也進入到了100天登陸倒計時,準備明年的2月份搶先登陸火星。天問一號為了保險起見,將選擇在明年5月份登陸火星。天問一號行程超過3億公裡,距離地球直線距離約6380萬千米。為了使用最少的能源實施變軌進入到火星軌道,火星探測器的前進路徑都不是直線的,所以行程並不意味著直線距離,而且在天問一號飛往火星的過程中,地球也在不停的運動。
  • 中國「天問一號」升空,中阿美火星探測器同期發射,中國落後了嗎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目前在太空爭奪戰中,已經由月球轉向了火星,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發射成功,那同時角逐火星的中國、美國以及阿聯,三個國家的火星探測器都有什麼不同之處呢?而在這個時間段內,中國的天問一號以及美國的毅力號、再加上阿聯的希望號,都將在這個時間段內完成發射,目前阿聯和中國已經完成了發射目標,美國的毅力號也將於本月30號完成發射任務。早在7月13號的時候,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就已經運抵文昌發射基地,為最終的發射做準備。
  • 前美國海軍任新局長,毅力號剛發射就進入安全模式,能否到火星?
    可以說緊跟著「天問一號」的腳步,美國NASA也發射了造訪火星表面的第9個探測器。「天問一號」是2020年7月23日發射,僅相隔了7天。如果再看下最近中美兩個之間的摩擦升級,從中不難聞出一些火藥味來。毅力號任務艱巨,遠不只是常規任務首先,毅力號要從火星上把東西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