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科技資訊盡在「圈聊科技」。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目前在太空爭奪戰中,已經由月球轉向了火星,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發射成功,那同時角逐火星的中國、美國以及阿聯,三個國家的火星探測器都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太陽系內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就是火星了,都圍繞著太陽進行公轉,周期也是不同的,這導致了兩顆行星的距離也一直在改變,最遠的時候達到了4億公裡,而每隔26個月,地球和火星就會出現一次距離最近的時刻,之間只相隔5000萬公裡左右。
而2020年的7月到8月就是他們距離最近的時間,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段,那麼就意味著我們的火星探測器,就要再等26個月才能發射。而在這個時間段內,中國的天問一號以及美國的毅力號、再加上阿聯的希望號,都將在這個時間段內完成發射,目前阿聯和中國已經完成了發射目標,美國的毅力號也將於本月30號完成發射任務。
早在7月13號的時候,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就已經運抵文昌發射基地,為最終的發射做準備。美國和阿聯早就有了踏足火星的計劃,因此他們準備已經足夠充分,而此次的焦點就完全落在了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
這次負責運載火星探測器的為長徵五號重載火箭,此次的探測器也將分為全方位的「三步走」,其一就是實現探測器環繞火星,接下來就是尋找合適的角度進行火星制動著陸,最後就是進行綜合性的地表探測。和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我們實現了一步到位,這對於中國航天事業來說是一次偉大的嘗試。
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早就已經提出了,但是最終在2016年的時候才得到正式的批覆,經過幾年時間的籌備,終於在2020年7月23號的時候完成了發射任務,預計最終抵達火星的時間要到2021年,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成功也意味著中國正式拉開了探索外太空的徵程。
在探索外太空的過程中,毫無疑問美國走在了最前列,自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他們就開始研究火星,總共向火星發射了數十顆的探測器,但是成功的機率也是比較小的,而中國雖然是首顆,但是我們已經做好了十足的準備,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超過美國的進度,在此後的太空探測競爭中,在外太空將少不了中美的影子。
在八年前美國就已經發射了好奇號火星探測器,而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接替好奇號之後的工作。經過八年時間的科技發展,很多設備也都需要替換了,而此次毅力號上面搭載了最新的X射線光譜儀和超級分析相機,將會在原本只進行探測土壤的基礎上進行升級。開始進一步對巖石的樣本進行識別和分析,為最終的取樣帶回地球做好準備。
而此次任務的主要目的就是探索火星的生命跡象以及地質結構。而中國的火星探測器還不具備這樣的功能,還處於測試階段,我們想要趕上美國的進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此次美國的毅力號將對火星進行深入探索,為我們揭開火星的謎底,是否存在過生命也將逐漸展現在世人的眼前。
而相比於中美兩個國家,阿聯此次火星探測器的任務就比較簡單,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觀察火星的大氣狀況,對火星的氣象圖進行模擬,並沒有登陸火星地表的打算,不過隨著人類對於火星的不斷探索,火星的最真實面目也將逐漸展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