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探索火星?「天問一號」即將登陸,會有何發現呢?

2020-11-29 網易新聞

2020-11-28 17:34:51 來源: 科學探索之路咯

舉報

  "

  宇宙的奧妙在於不斷探索,人類的戰場最終將會從地面轉移到太空。科技不斷發展,人類不斷成長,生命不息,文明不斷;太空的探索才剛剛起步,月球告一段落,美國和中國相繼將視線轉移到火星上,那中國為什麼要探索火星呢?「天問一號」即將登陸,會有何發現呢?

  2012年8月,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車已經成功登陸火星,它是世界上第一輛使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自「冷戰」開啟之後,美蘇兩國不僅將戰場轉移到了太空,而且美國還成功成為首個實現載人登月的世紀創舉,而那時的中國還處於收音機的階段,美國就已經將人類送上了月球。在中國神話中只有「嫦娥奔月」,但是載人登月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是可望不可即的事物。而美國持續將「阿波羅計劃」推進之後,就再也沒有對月球展開進一步大動作的調查,載人登月從此「銷聲匿跡」,現如今的美國也將實現轉到了火星。

  不管是登月還是登陸火星,中國這方面都是要落後於美國的,美國不僅實現載人登月計劃,而且火星探測器曾多次成功登陸火星,可是中國一次都沒有實現。這種差距會繼續擴大嗎?當然不會。美國雖然將「好奇號」送入了火星,中國雖然沒有拿到火星的第一手資料,但是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於今年7月2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現如今已經飛向距地球約800百公裡的地方。

  「天問一號」是什麼?你會這樣問嗎?為了實現登陸火星的目標,「天問一號」身先士卒,衝在了最前線,而它最終的飛行目的地就是火星地表。由於火星距離地球過遠的原因,以及需要拿到火星表面最準確的數據,所以「天問一號」需要花兩個月的時間在火星周圍勘測,並尋找最佳著陸地點,而截止到2021年5月份,「天問一號」就會成功著陸火星,而這將是中國對火星邁出的重大一步,因為以往的火星探測器只能在火星周圍進行數據採集,並沒有實現著陸火星。

  為何會去探索火星呢?月球就此放棄了嗎?不知道「雙贏」大家有沒有聽過。雖然「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於明年登陸火星,但是如今「嫦娥五號」已經在11月24日成功發射,它將會前去月球陪伴「嫦娥四號」,除此之外,中國的載人登月計劃將在2030年前後完成。這是登陸月球,而火星也不能就此放棄,所以「天問一號」前去打探消息。想要了解太陽系,那身為太陽系中一份子的火星當然不能錯過,畢竟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可是火星還有什麼研究價值呢?遠遠看去火星就是一個「死亡之星」;因為表面都是沙丘以及礫石,所以還被稱為「沙漠行星」;火星的大氣都是以二氧化碳為主,這導致火星的大氣十分稀薄並且寒冷,並且常年發生沙塵暴;火星的兩極都有巨大的乾冰;火星上的最低溫在零下200多度,這樣的火星為何中國還要前去探索呢?

  科學家根據多年研究的太空數據推測出,早在40億年前,太陽系中原本存在3個「地球」,其中之一就是「火星」,判斷的唯一證據就是火星上存在水資源。而這一點很有可能會直接導致生命的存在,但是現如今的火星環境十分惡劣。根據數據以及照片判定,火星表面並沒有十分穩定的液態水,但是還有極大的研究價值,對於火星的一切人類都十分迷茫,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對於人類來說這是未解之謎,對於科學來說這是十分嚴謹的一項研究。畢竟馬斯克計劃在2050年建成火星殖民城市的目標,而這對於人類來說是偉大壯舉,為了破壞美國「稱霸宇宙」的幻想,中國也想對火星有更深刻的了解!

  同在太陽系中,雖然不能經常來往,但是交個「朋友」還是很不錯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中國首探火星之旅即將開啟
    今年7—8月,正值火星探測發射的窗口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與多國同在這一時段發射火星探測器。我國將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天問一號」探測器目前已抵達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蓄勢待發。它將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通過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向火星進發。
  • 「天問一號」即將探索火星,它要完成什麼任務?
    在此之前,天宮一號也順利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夢離現實越來越接近,如今我國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進入發射日期倒計時,它將完成什麼任務?火星作為距離地球較為接近的一顆星球,自然而然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從上個世紀開始,科學家們就對火星進行了探索,美國航空局先後發射了多架火星探測器,如今中國的天問一號即將上天,這次他將帶著這三個任務前往火星
  • 我國天問一號的任務是什麼?為何火星登陸被稱為恐怖的7分鐘
    截至到國慶佳節,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運行超70天,也迎來了在太空中的第一個中秋節日,從7月23日,天問一號搭載著長徵五號火箭在文昌正式升空,根據9月20日的數據,探測器的飛行路程已經達到1.6億公裡,在離地球約1990萬千米的地方。
  • 天問一號即將抵達火星,明明金星近在咫尺,為什麼不探索金星呢?
    一直以來,我們人類對宇宙的嚮往從未停止過,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知道了天上的星星其實就是在宇宙中的星體,也了解到在太陽系中有其他行星的存在,對於這些與我們比鄰的行星,我們想去探索的欲望也開始越來越大了,如今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就即將抵達火星軌道了。
  • 遠航4億公裡,天問一號即將著陸火星,NASA:孤立中國真後悔了
    圖為天問一號如今天問一號發射已經過去了幾個月時間,它遠航4億公裡前往火星,看來用不了多久就能夠抵達火星軌道了,對於天問一號即將登陸火星一事,美國NASA直接表態:孤立中國真的後悔了,因為美國孤立中國的政策,非但沒有阻止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要飛多遠?比嫦娥五號任務更難,為何探索火星?
    2020年的中國航天充滿驚喜,2021年開年的重頭戲則是天問一號。隨著時間的推移,廣大國人卻有點等得不耐煩了。天問一號到底要飛多久,飛多遠,怎麼還沒到火星?探索火星難度很大,為何還要堅持呢?
  • 毅力號登陸火星倒計時不到100天,為何能比天問一號更早登陸
    但是並沒有阻擋我們人類探索火星的熱情,這些年來,我們不斷發射新的探測器對火星進行探索,後來的探測器都在火星取得了很多新的發現,如極為荒涼的火星依舊存在水,很可能存在生命,甚至有潛力成為我們人類未來的「第二家園」。
  • 天問一號磅礴啟程,開啟中國火星探索元年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發射任務:天問一號火星任務(一顆火星軌道器、一架著陸器/一輛火星車)任務名稱:作為中國行星探測工程的第一步,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任務依次編號。如果成功,這是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一舉完成軟著陸的壯舉(NASA成功部署的前4輛火星車任務,沒有同步部署火星軌道器)。③天問一號主要使命:實地收集第一手火星信息資料;尋找火星生命存在跡象;探測火星自然資源。
  • 核動力優勢明顯,美國早就用上了,為何天問一號還要使用太陽能?
    天問一號肩負重任天問一號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其肩上背負著前所未有的重任,為了彌補在火星探索上的不足,天問一號將一次性完成&34;三大任務,這也是航天史上首個初次探索火星便完成了著三大項目的國家。由此可見,登陸火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簡單。若能成功登陸火星,天問一號將在火星開展長達3個月的火星探索任務,其中包括火星地質結構分析,磁場研究,氣象研究等任務。那麼問題來了,天問一號要完成如此多的探索任務,其動力從何而來呢?
  • 為什麼天問一號登陸火星要等待夏季來臨,而美國的毅力號不用等?
    為什麼中國天問一號比美國毅力號早發射,還要晚幾個月登陸?這其中主要有兩個的原因。首先,中國是第一次發射火星探測器,進入環火星軌道後,需要一些時間對登陸地點進行詳細勘察,收集相關的數據。其次,因為中國本次選擇的火星的登陸地點是火星烏託邦平原。
  • 美國毅力號成功發射,為何它能比中國天問一號提前3個月登陸火星
    一旦錯過火星發射窗口,那麼就要等待下一次機會了。 而在今年的窗口期,阿聯的「希望號」率先出發,中國「天問一號」緊隨其後,美國的「毅力號」則趕上了窗口期尾巴。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罕見的三個國家都是開啟火星探測任務。
  • 美國毅力號成功發射,為何它能比中國天問一號提前3個月登陸火星
    一旦錯過火星發射窗口,那麼就要等待下一次機會了。而在今年的窗口期,阿聯的「希望號」率先出發,中國「天問一號」緊隨其後,美國的「毅力號」則趕上了窗口期尾巴。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罕見的三個國家都是開啟火星探測任務。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剛剛,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對火星的首次探測之旅,中國的深空探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約 2167 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這個動作,登陸火星的關鍵一步!
    」將會登陸火星當然,飛到火星不是目的登陸之後「天問一號」的任務才剛剛開始就是每天晚上只要你抬頭天空中最亮的那顆星結果好景不長各國探索發現如果此次「天問一號」成功抵達火星那將是中國深空探測的跨越兩千年,「天問」或許可以找到答案人類未來的「新大陸」也許不一定火星但對自然宇宙的探索
  • 天問一號先發射,為何比美國晚3個月登陸火星?中美差距就在這裡
    但在7月23日發射的「天問一號」,正在前往火星的路上,現在路途已經過半,只要再過2個月,天問一號即將泊入火星軌道,預計將在5月份登陸火星!天問一號的火星之路:航向火星,到底有多難?2020年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15秒,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天問一號直接送入了地火轉移軌道,開啟了中國第二次火星探測之旅,由於火星和地球之間最近時約為5500千米,而最遠則超過四億千米,因此「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邁出探索火星的第一步
    這一刻必將被歷史銘記,今天我國「天問一號」實現探火夢。為什麼我們國家的火星探測器叫「天問」呢?「天問」一詞源自屈原長詩《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兩千多年前,屈原老先生就對世間很多怪事大事、日月變化、天空星辰等有了濃厚的興趣,表達了對傳統觀念的懷疑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因此也被後人譽為「千古萬古至奇之作。」兩千多年後,我們的科技有了很大的進步,對於天空的探索不在只限於想像。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啟程
    :「天問一號飛行任務是中國航天強國建設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標誌性工程,也是中國航天向太空進一步深入發展的裡程碑工程。」如果這三個任務都成功發射,它們將於明年2月抵達火星。其中天問一號計劃進入橢圓軌道2至3個月,然後嘗試在行星表面著陸。2011年,中國螢火一號曾作為第一次火星任務,通過俄羅斯火箭發射,但是火箭在發射後不久發生故障,無法逃脫地球的引力,太空飛行器最終在大氣層中燒毀。
  • 天問一號的「順風車」胖五,身上為何會有多個外國宇航局的標誌?
    近段時間以來,相信大家都被&34;以及&34;給刷屏了,畢竟這兩個傢伙在7月23日的時候就在文昌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這不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器的第一步,而且還可能開啟中國深空領域探索的新紀元,因此這兩個&34;一直都吸引著眾多人的眼球。
  • 中國天問一號首發,為什麼目的地是火星?專家:有4大重要原因
    站在科學發展的戰略角度來講,天問一號出徵火星,不僅是中國航天科技的重大進步,同時,這也是無數科學家在為人類的未來作出重要規劃。由於星際航行能力的局限性,人類對宇宙文明的探索一直都處於「沉寂」狀態,雖然一直沒有得到新的突破,但依舊無法泯滅人類對宇宙探索的決心,科學家們仍然在努力尋找外星生命特徵或適宜生命誕生條件的證據,為此,很多發達國家都在大力推動航空航天科技的發展。
  • 日行30萬公裡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與美國好奇號有何區別?
    「天問一號」是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天問系列」裡首個火星探測器。而關於它的名稱來源,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它來源於中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長詩《天問》,在這首詩裡,屈原對天地發起了一連串的「靈魂拷問」,強烈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不斷創新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