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發射 中國太空實力提升

2020-07-24 光明網
「天問一號」發射 中國太空實力提升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新華社記者 郭程攝

「天問一號」發射 中國太空實力提升

「天問一號」火星車和著陸器登陸火星藝術圖。圖片來源:The Verge網站

今日視點

本報記者 劉 霞

本報駐德國記者 李 山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的發射引發了國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在發射前及發射後,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The Verge網站、美國太空網、《福布斯》雙周刊網站、《德國之聲》、英國愛爾蘭廣播電視臺等在內的媒體都進行了跟蹤報導。

這些媒體指出,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航空航天,並取得了重大進展,「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夯實並提升中國的太空實力,「中國將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太空強國」。

「天問一號」意義重大

外媒指出,成功的太空發射任務無疑會給中國蓬勃發展的太空領域帶來更大聲望和更多關注,「天問一號」不僅對中國意義重大,也將在世界航天發展史上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篇。

The Verge網站在7月22日的報導中指出,「『天問一號』是中國迄今最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任務,將向火星發射『三兄弟』探測器:一款無人探測器、一個軌道器以及一輛火星車,如果此次任務圓滿成功,中國不僅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讓漫遊車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並運行的國家,也將成為首個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任務的國家」。

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教授大衛·伯巴赫一直在研究中國的太空計劃,他對The Verge表示:「『天問一號』如果取得成功,將證明中國是一個全方位的太空強國,他們能夠做到太空強國能夠做到的所有事情。」

德國媒體也紛紛以「中國開始首次登陸火星任務」為題進行了報導。媒體注意到中國「新型火箭經受住考驗」,為中國實現後續雄心勃勃的航天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報導中國航天計劃的自由撰稿人安德魯·瓊斯對The Verge說,「天問一號」不僅有望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全球舞臺上的地位和聲望,中國也將這些任務視為激勵該國青年的一種方式。他說:「這類真正具有挑戰性的高科技領域可以促進經濟發展。與阿波羅任務一樣,『天問一號』等任務也能激勵青少年熱愛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學科並在長大後投身相關職業領域,以促進中國科技領域的發展進步。」

外媒稱,更重要的是,「天問一號」、美國的「毅力」號以及最近剛剛升空的「希望」號等火星探測任務的成功,也將進一步豐富和加深我們對火星的整體了解。

《每日新聞》報導稱,「中國正在努力爭取在太空中的領導地位,並希望通過火星飛行任務展示其技術能力和抱負。」

The Verge和愛爾蘭廣播電視臺(簡稱RTE)都在7月23日的報導中指出,「天問一號」將在歷經7個月、長達5500萬公裡的旅行後,於2021年2月左右到達火星。

CNN在7月23日的報導中指出,「天問一號」將收集有關火星土壤、地質結構、環境、大氣等關鍵信息並尋找水的「蛛絲馬跡」;而「毅力」號旨在回答有關火星是否適合生命繁衍生息的問題,包括尋找火星古代歷史中適宜生命居住條件的跡象,並尋找微生物生命的證據等,這些關鍵信息都將拓展我們對火星的了解。

中國太空探索的腳步永不停歇

外媒紛紛表示,近十多年來,中國太空探索領域精彩紛呈,取得了多項重大成功,「天問一號」是其中最新的一個項目,而且,中國未來還有更多雄心勃勃的太空項目。

The Verge就指出,「天問一號」是過去十多年來中國完成的一系列日益複雜的太空項目中的最新項目。2019年,中國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讓月球車在月球背面著陸並運行的國家。探月仍然是中國太空探索領域的重點,中國計劃在今年年底啟動一個新任務:從月球表面帶回樣本。

CNN在報導中指出,如果「天問一號」任務取得成功,中國計劃將太空人送往火星。

CNN稱,中國政府在其「十三五」規劃(2016年—2020年)中將太空作為研究重點,尤其是深空探索和在軌太空飛行器更是重中之重。除探索火星任務外,北京還計劃在2022年之前發射一個永久性的空間站,並正在考慮在2030年代向月球發射載人探測器。

《德國之聲》注意到中國已經成功在月球的另一端進行了歷史性的軟著陸,因此「與其他太空國家不同,中國希望在首次獨立執行火星任務時嘗試著陸在『紅色星球』上。如果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個登陸火星並擁有流動站的國家。」

愛爾蘭廣播電視臺也在7月23日的報導中指出,2003年,中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在過去10年,中國在太空領域投入了數十億美元,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已經向月球派遣了兩款探測器,並在2019年成功將探測器送往月球背面,成為全球首個完成這一壯舉的國家。此外,中國也正在建造自己的國際空間站,這一空間站預計於2022年建成。

The Verge表示,「天問一號」是中國太空探索領域的一個新裡程碑,藉助「天問一號」,中國正在著手進行首次大的行星際飛行任務。中國已經制定了兩個更加大膽的項目,如在2030年代拜訪小行星和木星。美國布朗大學的行星地球學家詹姆斯·黑德曾與中國航天科學家合作,他說:「月球和太陽系星系探索是中國科學家的長期目標。」

《德國之聲》報導稱,中國一直樂於強調在「天問一號」項目中與國際夥伴的合作。除了俄羅斯外,中國也與奧地利空間研究所等機構合作。與此同時,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廳、國際宇航大會、歐洲空間局、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巴西、法國、巴基斯坦和俄羅斯在「天問一號」發射前已向中國發出祝賀視頻或賀電,並表達深化合作的願望。

相關焦點

  • 中國又迎來好消息,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美國感嘆:中國實力太強悍
    近來,中國又迎來一個好消息,在我國海南傳來一聲巨響後,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美國感嘆中國的實力太強悍,是不能隨便招惹的。而近來我國海南上空傳來了一聲巨響,原來是我國的「天問一號」已經成功發射,天問一號將會在太空中持續6個月的飛行,最後到達火星。
  • 中國又迎來好消息,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美國 贊:中國實力太強悍
    近來,中國又迎來一個好消息,在我國海南傳來一聲巨響後,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美國感嘆中國的實力太強悍,是不能隨便招惹的。而近來我國海南上空傳來了一聲巨響,原來是我國的「天問一號」已經成功發射,天問一號將會在太空中持續6個月的飛行,最後到達火星。
  • 中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 美國太空地位遭受挑戰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升空發射,開啟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行星探測時代。中國開始了迄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太空飛行任務,周四對火星進行了探測,從而加大中國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太空中的統治地位的挑戰。人民日報在推特帳號上說,一枚中國製造的火箭載有「天文一號」探測器從海南島起飛,這是它向地球鄰居飛行七個月的最初行程,該程序試圖以每秒3英裡的速度飛行,這次發射使中國成為太空超級大國。
  • 美媒:「天問一號」促中國成太空探索領導者
    2020年7月至8月,備受矚目的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將迎來發射「窗口期」。美國《科學》雜誌近日發表文章稱,「天問一號」是中國行星探測的首次任務,也將是中國航天走向更遠深空的裡程碑工程,火星探索任務將使中國躋身世界太空領導者之列。
  • 東方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近日,東方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對於中國航空局來說,這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中國成功向火星發射了一號探測器,在飛行一段時間之後,這個探測器將會對火星開展一系列的科學檢測工作。這對中國來說,是裡程碑式的一幕。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火星探測承載了中國無數天文工作者的夢想,一代一代的航天人為之努力奮鬥,終於在今天邁出了第一步。23日12時41分,地點是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裝載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也是我國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的第一步!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中國這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美國媒體卻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 中國發射「天問一號」竟成為21世紀太空競賽的開端?
    但是到明年三月左右美國火星探測器到達時,另一個來自中國的探測器將準備著陸。我國軍方這次的太空計劃就一個任務實現三個小目標,火星軌道器、著陸器和巡視器。據美國專業人士分析說,中國和美國的太空項目表明我們將進入太空探索的新「黃金時代」!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印度網友卻心態崩了,正在拼命「酸」中國
    火星探測已成全球各國科研的重要項目,是國家整體綜合實力的體現。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迅速。7月23日,中國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它搭載著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飛向火星。「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彰顯了中國科技在近20年來取得的巨大進步。而此事卻讓印度網友心態崩了,正在拼命「酸」中國。
  • 俄羅斯專家:「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意義重大 中國邁出鼓舞人心的一大步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新華社記者胡喆攝國際在線專稿:7月23日,中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綜合俄羅斯媒體報導,俄航天科學領域的專家們認為,「天問一號」的發射意義重大,對於中國來說是邁出了鼓舞人心的一大步。
  • 中國又有一技術世界第一,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火星迎中國來客
    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我國第一次對火星的探測。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總共實施了44次火星探測項目,但成功率只有43%左右。其中美國是做的成功次數比較多,但火星探測最成功的國家卻是印度,一次就發射成功。
  • 領先美國,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人民率先探索火星!徵程開始
    據央視新聞消息,在23日12時41分,我國自主研發,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23日中午成功發射了搭載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火箭進入太空!這是美國、俄羅斯,甚至包括全球最先進軍太空的前蘇聯都沒有做到的偉績!我國的太空科學研究勢必打開新的局面!
  • 中國再次傳出好消息!天問一號為國爭光,美國或將落後太空戰略
    現在的中國已經開始大步地跨向航天大國,美國對此卻束手無策。因為天問一號雖然在快速地朝月球飛去,而我們的地球也以一定的速度在運轉。所以雖然天問一號的飛行距離達到了一億千米,但實際上距離地球的直線距離只有大概一千多萬千米左右。而根據我國航天局的計算,我國的天問一號至少需要飛行4.7億千米才能夠飛到火星。也就是說,現在還有大約五分之四的距離需要我國的天問一號繼續飛行,而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等待他安全地飛到火星。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據央視新聞報導,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天問之旅正式開啟。 這次發射任務的運載工具是我們熟悉的「胖五」,這個高約57米,起飛重量約800多噸的大力士,能載重25噸,相當於能把16輛汽車送入太空,而 「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重才5噸。
  • 7月23日中國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與美國展開太空競賽
    7月23日消息,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中國的這次火星探測器的發射與美國的近期的火星任務相似,中美兩個大國將自己的競爭對手送入太空。
  • 天問一號直奔火星 美中太空爭霸打響 兩國各具優勢?
    這個月,美中之間的競爭將上升到太空層面,兩國將分別發射太空飛行器進行火星探測。北京時間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中國航天的裡程碑:vivo X50 Pro記錄天問一號發射全過程
    近日,地球前往火星的「霍曼軌道」出現了,不少大國都準備好了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工作,中國的「天問一號」也在近日順利升空,這是我國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央視新聞「御用記者」——近距離直播了火箭發射的全過程。微雲臺防抖,近距離見證歷史時刻「天問一號」是中國首次發射的火星探測器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中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自2010年開始啟動,2018年火星探測任務飛控團隊成立,十年的堅守換來了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第一步成功邁出。 下面來看「天問一號」到底牛在哪?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全球主要科技強國又為何選擇今年密集發射火星探測器。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長徵五號火箭升空下面來看「天問一號」到底牛在哪?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全球主要科技強國又為何選擇今年密集發射火星探測器。一、首次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次發射任務由長徵五號火箭,也就是我們說的「胖五」完成,因為火箭質量越大,其載荷能力越強。
  • 外媒熱議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引發外媒廣泛關注與熱議。據塔斯社7月23日報導,中國已確認,該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成功。23日12時41分,在中國海南島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重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天問一號」出徵,探索浩瀚太空永無止境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