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次讓世界刮目相看!天問一號傳來好消息,美媒說出了大實話

2020-09-17 W不忘初心l

從人類誕生之日起,就對浩瀚的宇宙充滿好奇。在每個地球人眼中,星空代表著未知,也昭示著未來。於是,從數百萬年前第一次仰望星空開始,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便從未停止。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嫦娥奔月」已經不只是神話傳說,偌大的宇宙中也開始出現人的身影,而人類,還在繼續向更遠的地方前進。

近日,中國航天捷報連連,而寄託了十四億中國人「火星夢」的天問一號,再次傳來好消息。據報導,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行距離總計已經超過了1億千米。這次突破,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的同時,也給中國人大大地爭了一口氣。

過去的一段時間裡,美國一直是太空領域的領頭羊,每次太空進展都能引起全球廣泛的關注,而隨著中國航天取得的成就越來越多,這次終於輪到美國和西方眼紅了。

早前,在我國「天問一號」發射工作準備期間,美國《科學》雜誌如此評價到:「天問一號」是中國航天走向更遠深空的裡程碑工程,將促使中國躋身世界太空探索的領導者。而隨著中國航天接二連三傳出好消息,美媒的預測正在成為現實。

7月23日,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這是我國火星探測任務邁出的第一步,也是我國航天實現完全獨立自主研究的象徵。要知道,在我國火星探測器升空之前,包括美國、俄羅斯、歐盟以及前蘇聯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沒有成功登陸過火星。所以此次我國的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不過,火星探測任務要想圓滿順利的完成,期間還需要克服很多困難。雖然目前我國的「天問一號」已經航行了一億千米,但距離最終的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探測火星有多難,所以有必要拿它和探測月球做一個對比。有數據顯示,地球和月球的距地距離為38萬公裡,而地球到火星的直線距離最近的時候也遠達5500萬公裡。此外,「天問一號」的飛行軌跡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非常曲折的一條道路。

受行星運動和引力影響,「天問一號」在飛行過程中需要不斷修正自己的飛行路線,精確計算接下來的飛行軌跡和角度,這就使得「天問一號」的航行距離,至少比直線距離多出了好多倍。據了解,「天問一號」要想到達火星,期間一共需要飛行5億千米左右,而這個探測距離,比到月球遠了150倍。也就是說,天問一號目前才完成了整個旅途的1/5。

而且,為了節省燃料,航天部門特地選在了地球和火星相距最近的時刻發射。如果失敗,探測火星任務可能又要再等兩年。而如果一切順利,「天問一號」可能會在今年除夕夜到達火星表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火星探測進入新階段的同時,美國的火星探測計劃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據了解,在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工作順利完成的時候,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卻因為運載火箭突然出現問題而推遲一周發射。原本想搶在我國之前發射探測器的美國,不得已只好接受在我國之後發射的現實。

另外,按照計劃,美國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會早於中國「天問一號」在火星表面著陸,不過,就在發射當天,搭載「毅力號」的宇宙飛船卻被發現了兩個技術故障。

如今,距離中國和美國發射火星探測器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兩國的探測器也已經行駛了一段距離。不過在很多人看來,這仍舊像是一場競賽。雖然美國在航空航天領域一直領先全球,但隨著中國後來居上,美國的航天「霸主」地位正在受到嚴峻挑戰。

相關焦點

  • 中國後來居上,天問一號傳來好消息再次給我國長臉
    「抬頭仰望星空」這句飽含詩意的話語,背後需要一個又一個的科研人員無私付出,才讓中國能夠驕傲地將話語照進現實。據悉天問一號自成功發射以來,已經順利在太空航行一億千米。這次輪到美國眼紅,中國後來居上,天問一號傳來好消息再次給我國長臉。曾經認為遙不可及的火星探測計劃,現階段已經接近成為現實。如此成就,更是惹得西方國家頗為眼紅。
  • 中國再次傳來喜報!「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老外:人類為中國驕傲
    不過在近日,中國也是再次傳來喜報!「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不僅中國人為之自豪,就連不少老外也是直言:人類為中國感到驕傲。這次也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項目,通過火箭將「火星車」運送的火星表面,這次火星車的任務非常繁重,需要完成「環繞、降落、巡查」,在火星車的頭部,有著非常先進的拍攝儀器,能夠探測火星上的地質,而身上所攜帶的「翅膀」,也就是太陽能電板,也能為火星車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 真給中國長臉!「天問一號」再傳好消息,這次輪到美國眼紅
    天問一號再次傳來好消息,這次也就輪到美國眼紅,但這又能有什麼辦法呢?他們已經無力挽回了!航天航空航天航空其實一直都是世界各國想要攻克的一個領域,但因為技術難度太大,又需要足夠充足的資金支撐,所以就導致不少國家都處於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狀況,這樣一來能夠在其中取得突破的國家就會成為各國的關注對象
  • 距地球823萬公裡處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途中行大事,指揮室一片掌聲
    成立後的中國至今,在各方面基礎上都在突飛猛進,現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前一段時間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目前已經過去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小編就和大家們談談,最近這位&34;最近如何呢?近期它從離823萬公裡的地方傳回了消息,這位&34;在去往火星的途中是一刻沒有歇息,&34;&34;,在次期間就完成了環繞器上的火星磁強計、礦物光譜分析儀和中高解析度相機的分析檢查項目工作,而且各個設備也都在正常運行,面對這個好消息,航天指揮室的工作人員傳來一片歡呼與掌聲。
  • 問鼎世界!我國天問一號傳來地月「合體照」,各國目光轉向中國
    這些年來我國可以說是在航天領域取得了許多重大的成績,自從天問一號被送到太空上以後,國際主流媒體對於它的關注度一直都沒有停過。在之前我們就對外表示過,預計在2021年春節前後,我們的天問一號將會順利抵達火星表面,但是這一說法卻遭到許多國家的質疑。
  • 東方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近日,東方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對於中國航空局來說,這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中國成功向火星發射了一號探測器,在飛行一段時間之後,這個探測器將會對火星開展一系列的科學檢測工作。這對中國來說,是裡程碑式的一幕。
  • 中國航天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已飛行3億公裡,離火星一步之遙
    我們都知道,人類發展到至今,各種各樣的科技成果與產品被發明出來,極大程度的改變了這個世界,而且還一直保持著對宇宙的探索,因為對於人類來說,宇宙太過神秘而且非常值得探索與研究,其他國家也不例外,對宇宙愈發趨之若鶩。
  • 距地球3000萬公裡外,「天問一號」傳來好消息,世界目光轉向中國
    新華社10月9日援引國家航天局消息報導稱,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在距離地球約3000萬公裡外的宇宙深處,「天問一號」傳來這一好消息,使得世界各國的目光轉向中國。此前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正式開啟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天問一號傳來捷報,順利完成大動作,美媒:留給美國的時間不多了
    2020年是26個月一遇的火星探測窗口期,多個國家藉此機會發射了本國的火星探測器,而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也在7月份被成功送上太空。預計將在明年2月抵達火星,而就在近期我國這項重大的火星探測計劃傳來了新進展。
  • 天問一號是中國的火箭,為何火箭外部會有外國標誌?看完你就懂了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就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發展到國際超一流水準,著實讓許多國家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文昌發射中心傳來的一聲巨響,天問一號也是順利飛上太空,是我國探索行星的裡程碑式突破。不過伴隨著運載火箭的圖片傳來,許多小夥伴也是疑惑不已,天問一號明明是中國的火箭,為何火箭外部會有外國的標誌呢?看完你就懂了。
  • 2940萬公裡外三次變軌,天問一號技術令美震驚,白宮:哪來的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我國再次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外實現三次精準變軌,展現頂級航天技術,令世界震驚。天問一號變軌意義重大據光明日報報導,近期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控制下順利完成深空機動變軌。據了解,"天問一號"為進入火星軌道,要進行三次變軌,並於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天問一號"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外進行精準變軌,本身就需要非常高超的航空技術。
  • 太空傳來好消息,中國再次讓世界眼前一亮,連美國也「咯噔」一下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在萬眾矚目下,我國「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這也開啟了我國的火星探測之行。據最新的消息傳來,中國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航行距離已經達到1.55億公裡,所有計劃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這個好消息讓我們國人感到特別開心,曾經以為火星探測是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但如今已經成為現實。
  • 在軌飛行60天後,太空中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終於邁出重要一步
    在今年的航天發射任務中,「天問一號」探測器絕對稱得上我國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如今它已經在軌飛行60天,太空中傳來了好消息,根據央視新聞報導。天問一號終於邁出最重要的一步,軌道中途第二次修正順利完成。天問一號之所以要在軌道中途進行修正,是因為在位置速度上任何最微小的差異一旦逐漸累積,最終會無限放大,導致運行軌道與原有既定軌道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最終導致預定目標無法實現。
  • 「天問一號」眾望所歸,僅發射一周就傳來喜訊,實現「彎道超車」
    這些年中國在世界上的所作所為,想必讓很多國家都是震驚不已,看著中國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不僅成功拿下一個又一個逆天工程,還一次又一次打破西方的技術封鎖。可以說在很多方面更是直接實現了領先,成為該領域的領頭羊,讓過中國擁有了絕對的話語權,同時也讓我們國際這個大舞臺上站穩了腳跟。
  • 繼天問一號奔赴火星後,中國又傳來一個好消息,這次目標是太陽
    中國的科技發展是舉世矚目的,中國從過去的「一窮二白」的時代到現在為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事實證明中國是適合現代化發展的,中國崛起的速度非常快,是其他國家不能企及的。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美媒:中美火星探索競賽打響,美憂心喪失領先地位
    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發射的探測器,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著陸,巡視以及火星環繞,雖說難度係數非常高,但幸運的是中國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可就在我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升空的一個小時後,美國媒體卻報導出一則消息,聲稱中美火星探索競賽就此打響。美國媒體指出,在中國發射長徵五號火箭的前後數天內,美國也準備將太空飛行器運往火星。
  • 世界目光再次聚焦東方,中國一舉攻克世界難題,美媒:已無力阻止
    中國再次傳來好消息突破關鍵技術,美媒:已無力阻止這個聲響也標誌著我國成為繼俄羅斯之後第二個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換句話說,我國在泵後擺技術上的成就已經超過美國,在知道這件事後,美國媒體也對此進行了報導,美媒表示,萬萬沒想到,這項技術還是被中方給突破了,已無力阻止中國的崛起。
  • 好消息傳來,「天問一號」已飛行3.6億公裡,離火星僅剩1200萬公裡
    今年,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就在7月4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另外在11月24號,中國「嫦娥五號」登月探測器也同樣發射成功。嫦娥五號是國際社會在最近50年內,首個再次登月採集月壤返回的探測器。
  • 中國再次傳來好消息,美:還是被中方給突破了
    我國秦嶺深處傳來一聲巨響,我國再次傳來一些好消息,美國表示道:還是被中國給突破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中國傳來喜訊而在這次我國傳來的一聲巨響就是我國成功突破第一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而火箭的製造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但當我國取得這個技術突破後,我國的實力也是讓世界各國都震驚,畢竟我們就像「白手起家」一樣,經過多年的努力才取得了今天這樣的成就。
  • 美媒:中國已經向全世界證明,全球各國都需要中國這份技術成果
    衛星開始,中國就開啟了另一項科技發展的大門,到全球北鬥衛星部署、到天問一號再到如今的嫦娥五號。,長徵系列火箭的發射早就已經超過了300次了,如今的地球周邊布滿了中國的衛星,中國的航天技術發展再次 讓世界各國刮目相看,而就有美媒表示:中國已經向全世界證明,全球各國都需要中國這份技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