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誕生之日起,就對浩瀚的宇宙充滿好奇。在每個地球人眼中,星空代表著未知,也昭示著未來。於是,從數百萬年前第一次仰望星空開始,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便從未停止。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嫦娥奔月」已經不只是神話傳說,偌大的宇宙中也開始出現人的身影,而人類,還在繼續向更遠的地方前進。
近日,中國航天捷報連連,而寄託了十四億中國人「火星夢」的天問一號,再次傳來好消息。據報導,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行距離總計已經超過了1億千米。這次突破,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的同時,也給中國人大大地爭了一口氣。
過去的一段時間裡,美國一直是太空領域的領頭羊,每次太空進展都能引起全球廣泛的關注,而隨著中國航天取得的成就越來越多,這次終於輪到美國和西方眼紅了。
早前,在我國「天問一號」發射工作準備期間,美國《科學》雜誌如此評價到:「天問一號」是中國航天走向更遠深空的裡程碑工程,將促使中國躋身世界太空探索的領導者。而隨著中國航天接二連三傳出好消息,美媒的預測正在成為現實。
7月23日,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這是我國火星探測任務邁出的第一步,也是我國航天實現完全獨立自主研究的象徵。要知道,在我國火星探測器升空之前,包括美國、俄羅斯、歐盟以及前蘇聯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沒有成功登陸過火星。所以此次我國的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不過,火星探測任務要想圓滿順利的完成,期間還需要克服很多困難。雖然目前我國的「天問一號」已經航行了一億千米,但距離最終的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探測火星有多難,所以有必要拿它和探測月球做一個對比。有數據顯示,地球和月球的距地距離為38萬公裡,而地球到火星的直線距離最近的時候也遠達5500萬公裡。此外,「天問一號」的飛行軌跡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非常曲折的一條道路。
受行星運動和引力影響,「天問一號」在飛行過程中需要不斷修正自己的飛行路線,精確計算接下來的飛行軌跡和角度,這就使得「天問一號」的航行距離,至少比直線距離多出了好多倍。據了解,「天問一號」要想到達火星,期間一共需要飛行5億千米左右,而這個探測距離,比到月球遠了150倍。也就是說,天問一號目前才完成了整個旅途的1/5。
而且,為了節省燃料,航天部門特地選在了地球和火星相距最近的時刻發射。如果失敗,探測火星任務可能又要再等兩年。而如果一切順利,「天問一號」可能會在今年除夕夜到達火星表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火星探測進入新階段的同時,美國的火星探測計劃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據了解,在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工作順利完成的時候,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卻因為運載火箭突然出現問題而推遲一周發射。原本想搶在我國之前發射探測器的美國,不得已只好接受在我國之後發射的現實。
另外,按照計劃,美國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會早於中國「天問一號」在火星表面著陸,不過,就在發射當天,搭載「毅力號」的宇宙飛船卻被發現了兩個技術故障。
如今,距離中國和美國發射火星探測器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兩國的探測器也已經行駛了一段距離。不過在很多人看來,這仍舊像是一場競賽。雖然美國在航空航天領域一直領先全球,但隨著中國後來居上,美國的航天「霸主」地位正在受到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