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天問一號奔赴火星後,中國又傳來一個好消息,這次目標是太陽

2021-01-17 騰訊網

中國的科技發展是舉世矚目的,中國從過去的「一窮二白」的時代到現在為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事實證明中國是適合現代化發展的,中國崛起的速度非常快,是其他國家不能企及的。航天領域也是中國科技發展的重頭,中國此前已經取得了對月球的採樣取回項目、火星的探測進程也在加快,在天問一號奔赴火星之後,當前中國又傳來了一個好消息,這一次的目標對準的太陽。

2022年我國將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

中國的科學家甘為群此前對外界表示,現代社會是充滿高度的電磁環境的,而太陽所產生的耀斑和日冕物質會對地球的電磁環境造成嚴重的幹擾,這不利於未來世界的發展,所以對太陽的活動的監測顯得非常必要。中國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設計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也是為了探索太陽磁場及耀斑、日冕物質的運行關係,方便人類更好的應對太陽的變化對地球產生的不利影響。

我們都知道科學不是真理,科學是用來對自然規律進行研究和發現的。而太陽作為一種天然的物理規律「場所」,其中反映的各種現象,都可以用作研究,磁場、溫度、輻射、波動、核反應等等這些都是太陽存在的現象,而我們人類可以利用太陽本體作為研究對象,以現在的科學技術再往前一步,人類完全可以實現這一點。

為何選擇2022年發射

我國科學家甘為群給出了相應的解釋,他表示太陽磁場活動的周期大概是11年的時間,經過算定,在2021年的時候太陽將會開始下一個周期的活動,而到了2022年會進入到上升期,20年代中期的時候就會達到峰值,甘為群表示,ASO-S在2022年發現之後,可以貫穿整個太陽活動周期,這對於人類掌握太陽磁場運動規律具有深遠的意義,未來中國在這個領域方面將會走在世界的前列。

專家表示,在2021年可以完成對飛機樣機的研製,到了2022年的上半年就可以發射。不得不說,我國的科技工作者們真的是盡心盡力的為祖國效勞,他們在一線上不分晝夜的進行工作,為的就是祖國的未來,他們是十分令人敬佩的。科學技術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後,得到了非常大的發展,過去一直是美國在科技領域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現在國際格局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中國在世界中所發揮的作用越發的明顯。

在2018年的時候,美國的「帕克」太陽探測器發射升空,美國專家表示預計在2025年的時候,該太陽探測器會接近到太陽最近的可接受的距離,因為越是靠近太陽,溫度越是高,對於太陽探測器本身來說,也是非常大的挑戰,美國的「帕克」也只得在擋板後邊進行工作,太陽表面的溫度高達幾千攝氏度,現有的地球資源製造出的探測器還沒有哪個能夠抵擋住這麼高的溫度。

身為中國人我們應該是感到十分自豪的,因為中國日益的發展壯大,也使得中國人的自信心進一步的上升,中國在未來國際上的話語權會越來越多,中國已經改變了現有的國際格局和秩序,西方國家過去壟斷全球的局面被打破了。在現代高度發達的信息化時代,衛星的運用起著很大的作用,人們在衛星的幫助之下,可以實現導航、定位,人類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地球也是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的,太陽作為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八大行星都圍繞太陽轉,太陽為這些行星提供了寶貴的能量,地球上生命的繁衍不息,是離不開太陽的,而掌握太陽的運行規律,則對於人們在未來更好的「趨利避害」提供很多幫助,人們遵循宇宙的規律,能夠做到順其自然的發展,那麼人類的文明可以持久的延續下去。

參考資料:環球網

相關焦點

  • 真給中國長臉!「天問一號」再傳好消息,這次輪到美國眼紅
    天問一號再次傳來好消息,這次也就輪到美國眼紅,但這又能有什麼辦法呢?他們已經無力挽回了!,雖然我們國家在航天領域的起步是比較晚的,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後來者居上,中國目前已經很好的實現了「彎道超車」。,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探測器到了太空中以後一旦出現偏差就可能會發生無法挽回的損失,所以各國對於中國「天問一號」的航行路線還是非常關注的,一旦傳來消息就會被他們時刻緊盯。
  • 東方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近日,東方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對於中國航空局來說,這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中國成功向火星發射了一號探測器,在飛行一段時間之後,這個探測器將會對火星開展一系列的科學檢測工作。這對中國來說,是裡程碑式的一幕。
  • 中國再次讓世界刮目相看!天問一號傳來好消息,美媒說出了大實話
    近日,中國航天捷報連連,而寄託了十四億中國人「火星夢」的天問一號,再次傳來好消息。據報導,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行距離總計已經超過了1億千米。這次突破,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的同時,也給中國人大大地爭了一口氣。
  • 中國後來居上,天問一號傳來好消息再次給我國長臉
    「抬頭仰望星空」這句飽含詩意的話語,背後需要一個又一個的科研人員無私付出,才讓中國能夠驕傲地將話語照進現實。據悉天問一號自成功發射以來,已經順利在太空航行一億千米。這次輪到美國眼紅,中國後來居上,天問一號傳來好消息再次給我國長臉。曾經認為遙不可及的火星探測計劃,現階段已經接近成為現實。如此成就,更是惹得西方國家頗為眼紅。
  • 中國航天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已飛行3億公裡,離火星一步之遙
    中國對探索宇宙也是孜孜不倦的,像是我們熟知的神舟五號,還有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以及探索宇宙的中國天眼工程等等,不僅是將目光放在近一點的月球,還放在了更遠的火星,就在最近中國航天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已飛行3億公裡,離火星一步之遙。
  • 天問一號升空,印網友:恭喜,繼印度後登上火星的第二個亞洲國
    7月23日註定是中國航天史上裡程碑式的一天,當天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軌道,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正式開啟。在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自主展開登陸、巡視等任務,一次性實現「繞、落、巡」三步走,目前沒有任何國家這樣做過。
  • 距地球3000萬公裡外,「天問一號」傳來好消息,世界目光轉向中國
    新華社10月9日援引國家航天局消息報導稱,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在距離地球約3000萬公裡外的宇宙深處,「天問一號」傳來這一好消息,使得世界各國的目光轉向中國。此前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正式開啟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在軌飛行60天後,太空中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終於邁出重要一步
    在今年的航天發射任務中,「天問一號」探測器絕對稱得上我國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如今它已經在軌飛行60天,太空中傳來了好消息,根據央視新聞報導。天問一號終於邁出最重要的一步,軌道中途第二次修正順利完成。天問一號之所以要在軌道中途進行修正,是因為在位置速度上任何最微小的差異一旦逐漸累積,最終會無限放大,導致運行軌道與原有既定軌道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最終導致預定目標無法實現。
  • 300萬公裡太空傳來喜訊,天問一號發動機點火,奔向火星無人能擋
    此前,中國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目前該探測器已經飛行了一段時間,離地球已經有300萬公裡遠,而在近日,300萬公裡外的太空傳來喜訊,在進入軌道後,天問一號發動機又點火,完成軌道修正,繼續飛向火星,這次再點火,讓天問一號再次亮出了實力,因為天問一號可以從300萬公裡外發回信號,其發動機還能自主點火,體現了中國先進的航天技術,看來天問一號奔向火星已經無人能擋了。
  • 繼北鬥之後,我國又一重大航天項目天問一號,目標火星
    繼北鬥組網之後,我國又一大航天項目天問一號,昨天已發射成功。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叫「天問一號」。名字取自屈原的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和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的文化傳承,有著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的寓意。
  • 邁出關鍵一步,「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4個月後將到達火星
    相信大家只要聽到「天問一號」就會想到火星,這是我們國家的首個探測火星的探測器。說實話,我國在這一領域的起步並不算太早,但是,我們完全做到了後來者居上。,「天問一號」目前已經正式完成了一個億的小目標!據介紹,「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飛行路程已經達到一億千米了。更加值得開心的事情是,天問一號順利完成了深空機動,換句話說就是,在天空中實現了「變道」。很多網友禁不住提出疑問:我們離火星還有多遠?有專家直言:還有4個月就能到達火星了。
  • 邁出關鍵一步,「天問一號」完成深空機動,4個月後將到達火星
    相信大家只要聽到「天問一號」就會想到火星,這是我們國家的首個探測火星的探測器。說實話,我國在這一領域的起步並不算太早,但是,我們完全做到了後來者居上。 就在最近,傳來了好消息,「天問一號」目前已經正式完成了一個億的小目標!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距地球823萬公裡處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途中行大事,指揮室一片掌聲
    前一段時間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目前已經過去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小編就和大家們談談,最近這位&34;最近如何呢?近期它從離823萬公裡的地方傳回了消息,這位&34;在去往火星的途中是一刻沒有歇息,&34;&34;,在次期間就完成了環繞器上的火星磁強計、礦物光譜分析儀和中高解析度相機的分析檢查項目工作,而且各個設備也都在正常運行,面對這個好消息,航天指揮室的工作人員傳來一片歡呼與掌聲。
  • 7月23日,文昌航天發射場傳來重磅好消息!中國走出重要戰略一步
    7月20日,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從日本鹿兒島發射升空,正式拉開了中國、美國、阿聯火星探測年度大戲的帷幕。就在7月23日,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也傳來好消息。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此次火星探測的起點很高。據中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介紹,「天問一號」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三項任務。這在人類火星探測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火星終迎「中國來客」
    中新網文昌7月23日電(郭超凱 徐朋朋)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萬眾期待的「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將為中國打開火星之門
    2020年7月23日12 時41分,中國海南文昌發射中心傳來好消息,萬眾期待的「天問一號」已成功發射升空,成功進入預訂軌道,預計將於2021年初抵達火星軌道。自幾日前,國家航天局公布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火星探測任務在國內備受關注,因為這是中國首次自主研製和發射的火星探測任務,此次任務的成功發射,為中國航天再上一個新徵程。
  • 「中國網評」天問一號尋訪火星 中國向未知再次進發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中國人在永不止步探索未知的科學精神驅使下,再次將目光投向宏大深邃的浩瀚蒼穹。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蒼茫宇宙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屈原用長詩《天問》將這種好奇表達得淋漓盡致。此次火星探測器以這首長詩命名,是2000多年後的中國對華夏先人跨越時空的回應。天問一號計劃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
    天問一號大家都聽說了吧,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喜歡歡迎點讚2020年7月23日下午,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從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四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奔赴火星。先給介紹一下啊,這個登錄火星要幹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天問一號的目標第一步:繞我們先在火星上空看看有啥
  • 「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之旅
    」線上啟動儀式上,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火星是我們的過往,還是地球未來的歸宿?或許,它亦可成為人類改造的對象,在若干年後成為一個宜居的地外家園?所有的問題,只有等到我們「身臨其境」後才能一步步得到解答。萬眾期待中,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之旅,按計劃將在今年內開啟。
  • 天問一號傳來喜訊,上班路上不忘幹點大事
    天問一號傳來喜訊,上班路上不忘幹點大事。目前距離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已經過去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那麼這枚去往火星路上的中國火星探測器近況如何呢?最近它從距離地球823萬公裡處傳回了消息,天問一號在飛向火星的過程中也沒有歇著,一路上都在幹大事,最近它就完成了環繞器上火星磁強計、礦物光譜分析儀與中高解析度相機的自檢工作,並且各套設備均在平穩運行,面對這個喜訊,航天指揮室內傳來了一陣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