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科技發展是舉世矚目的,中國從過去的「一窮二白」的時代到現在為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事實證明中國是適合現代化發展的,中國崛起的速度非常快,是其他國家不能企及的。航天領域也是中國科技發展的重頭,中國此前已經取得了對月球的採樣取回項目、火星的探測進程也在加快,在天問一號奔赴火星之後,當前中國又傳來了一個好消息,這一次的目標對準的太陽。
2022年我國將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
中國的科學家甘為群此前對外界表示,現代社會是充滿高度的電磁環境的,而太陽所產生的耀斑和日冕物質會對地球的電磁環境造成嚴重的幹擾,這不利於未來世界的發展,所以對太陽的活動的監測顯得非常必要。中國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設計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也是為了探索太陽磁場及耀斑、日冕物質的運行關係,方便人類更好的應對太陽的變化對地球產生的不利影響。
我們都知道科學不是真理,科學是用來對自然規律進行研究和發現的。而太陽作為一種天然的物理規律「場所」,其中反映的各種現象,都可以用作研究,磁場、溫度、輻射、波動、核反應等等這些都是太陽存在的現象,而我們人類可以利用太陽本體作為研究對象,以現在的科學技術再往前一步,人類完全可以實現這一點。
為何選擇2022年發射
我國科學家甘為群給出了相應的解釋,他表示太陽磁場活動的周期大概是11年的時間,經過算定,在2021年的時候太陽將會開始下一個周期的活動,而到了2022年會進入到上升期,20年代中期的時候就會達到峰值,甘為群表示,ASO-S在2022年發現之後,可以貫穿整個太陽活動周期,這對於人類掌握太陽磁場運動規律具有深遠的意義,未來中國在這個領域方面將會走在世界的前列。
專家表示,在2021年可以完成對飛機樣機的研製,到了2022年的上半年就可以發射。不得不說,我國的科技工作者們真的是盡心盡力的為祖國效勞,他們在一線上不分晝夜的進行工作,為的就是祖國的未來,他們是十分令人敬佩的。科學技術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後,得到了非常大的發展,過去一直是美國在科技領域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現在國際格局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中國在世界中所發揮的作用越發的明顯。
在2018年的時候,美國的「帕克」太陽探測器發射升空,美國專家表示預計在2025年的時候,該太陽探測器會接近到太陽最近的可接受的距離,因為越是靠近太陽,溫度越是高,對於太陽探測器本身來說,也是非常大的挑戰,美國的「帕克」也只得在擋板後邊進行工作,太陽表面的溫度高達幾千攝氏度,現有的地球資源製造出的探測器還沒有哪個能夠抵擋住這麼高的溫度。
身為中國人我們應該是感到十分自豪的,因為中國日益的發展壯大,也使得中國人的自信心進一步的上升,中國在未來國際上的話語權會越來越多,中國已經改變了現有的國際格局和秩序,西方國家過去壟斷全球的局面被打破了。在現代高度發達的信息化時代,衛星的運用起著很大的作用,人們在衛星的幫助之下,可以實現導航、定位,人類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地球也是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的,太陽作為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八大行星都圍繞太陽轉,太陽為這些行星提供了寶貴的能量,地球上生命的繁衍不息,是離不開太陽的,而掌握太陽的運行規律,則對於人們在未來更好的「趨利避害」提供很多幫助,人們遵循宇宙的規律,能夠做到順其自然的發展,那麼人類的文明可以持久的延續下去。
參考資料: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