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7月21日報導,近期,美國和中國準備在前後數天內將太空飛行器送往火星。這兩次「針鋒相對」的火星任務是中國準備在太空探索領域挑戰美國的最新跡象。
報導稱,作為中國自主發射太空飛行器前往另一個行星的首次任務,「天問一號」將於近期升空,踏上前往火星的旅程。它將圍繞這顆紅色行星的軌道飛行2到3個月,然後著陸巡視器會降落在火星表面。長徵五號將為本次的火星任務提供動力。
美國的火星探測任務將於7月30日啟動,讓「毅力」號探測器在火星著陸。美國還將部署「機智」號火星直升機——第一臺能在另一個行星上進行有動力飛行的飛行器。
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成斌說:「美國顯然對中國可能在各方面超越自己這一想法感到不安。美國人的心理是,在太空中保持領先地位很重要。」
報導稱,在中國落後於西方、被認為遭受屈辱的一個世紀後,中國將國家太空計劃置於尋求「偉大復興」之努力的核心位置。
中國於2003年首次將航天員送入太空,比俄羅斯和美國晚了40多年,但此後,中國的太空計劃逐步抵達了一個又一個新裡程碑。
去年,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成為首個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今年6月,中國將最後一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送入軌道,完成了能與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競爭的本國導航系統。
報導稱,本月中國和美國的這兩次發射的時間主要由行星運動確定。因為每26個月,地球和火星會離彼此較近——如果3400萬英裡(約合5472萬公裡)可以被視為近的話,這為火星任務提供了一個有限窗口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利用最近這個窗口期,於20日發射了一枚火星探測器。美國和俄羅斯曾向火星發射過多個探測器,歐洲、印度和日本也曾將探測器送往火星。
美國最新這次火星任務將收集樣本,並在未來一次任務中將其帶回地球。接著,美國計劃到2024年讓太空人重返月球,並於21世紀30年代啟動一項載人火星任務。美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去年稱,美國將目標定為,最早於2037年開展載人火星任務,成本1200多億美元,是現實可行的。
報導認為,中國的政治體制為該國的太空計劃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確定性,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任務有時會成為新政府改變開支重點的犧牲品。美國的優勢是,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藍色起源公司為首的私人太空部門欣欣向榮。
7月17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拍攝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 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