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中午,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早已準備多時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終於迎來了發射時刻,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飛向上億公裡之外的火星,這標誌著中國第一次實施國家級火星探測任務的良好開端。可以說,舉國上下都為科研人員的創舉而感到興奮不已。那麼在天問一號已經順利出徵的情況下,其離火星到底還有多遠呢?
據科研人員介紹,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天問一號」將在太空中飛行7個月左右的時間到達火星附近,而後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到環火星軌道,最終開展擇機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探測科研任務。這說起來非常地簡單,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卻是一步並三步走,能夠幫助我國趕超別國在火星探測上的進度。畢竟我國在火星探索方面上落後於美國等其他航天大國也是不爭的事實。
說到其他國家探測火星的步驟,一般都是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先環繞探測,再釋放著陸器到火星表面探測。作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一次探測就計劃完成三大任務,環繞火星飛行、在火星表面著陸以及在火星上進行巡視。一次發射完成多項任務,可想而知其中的技術、風險會有多大。不過中國航天人經過了反覆論證和考量,肯定不會打無準備之戰。
(印度網友評論)
天問一號順利出徵的消息,在國際上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然而有趣的是,不同國家對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態度卻截然相反。像巴基斯坦和俄羅斯,第一時間就對天問一號送上了祝福,俄羅斯此前更是表示拒絕了美國探索太空請求,希望接下來能夠與中國實現合作。就連聯合國外空廳廳長也表示期待中國美妙的火星探測任務。
不難想像,既然有表示祝願的國家,自然也少不了把中國當成眼中釘的國家,像印度和美國就是開始對中國的天問一號酸了。有印度網友居然在社交媒體上寫出印度是亞洲地區最先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中國是在抄襲印度這樣既無知又自大的言論。但是印度人顯然是忽略了事實,印度的探測器雖然比中國早發射,但是其最終並沒有著陸到火星表面,又何來抄襲一說呢?
而今年同樣將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美國人在看到中國已經成功發射後,也開始憂心起來。不少美國人認為,中美之間的火星探索競賽已經開始打響,而在探索火星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的美國,開始憂心其領先地位不保。實際上,這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畢竟美國雖然在多個領域仍然是處於領先地位,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發力,現在的美國人開始日夜擔心喪失掉領先地位,這也是美國在多個方面開始打壓中國的重要原因。
說起來,打壓他國以謀求自己優勢地位的做法是美國已經屢試不爽的招數,蘇聯、日本和韓國都是前車之鑑。不過美國這一招對中國來說似乎不太管用。就拿航天領域來說,美國極儘可能地打壓中國,但到頭來,空間站、導航衛星、探月工程以及此次的探索火星項目都證明中國不可能被美國打倒。越是打壓,浴火重生的中國將會更加強大。(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