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希望號」
自俄羅斯發射完探測器,時隔兩年多之後,人類再次迎來了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窗口期,因此不少國家在這個夏天執行探測器發射任務。今年將共有三個國家計劃在夏天發射火星探測器,率先發射的是阿聯的「希望號」,然後是中國的「天問一號」,就在前幾天美國的「毅力號」也發射升空了。不久的未來我們將看到火星上同時出現三個國家的探測器,這是前所未見的。
目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經啟動第四次火星探測器任務,該探測任務包括一架微型直升機,而它的任務就是嘗試在這一紅色星球上進行首次飛行。但是到明年三月左右美國火星探測器到達時,另一個來自中方的探測器將準備著陸。我軍這次的太空計劃就一個任務實現三個小目標,火星軌道器、著陸器和巡視器。這也預示著大國之間的太空競爭大幕即將拉開。
圖為中俄合作基地的渲染圖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稱,俄羅斯國家空間活動公司預計,到2030年地球將進行載人飛行,而中國將是俄羅斯最有可能在地球天然衛星上建立全新基地的合作夥伴。與此同時美國也一直在開發自己的雄心勃勃的阿爾忒彌斯項目,美國人現在正以懷疑和明顯不滿的眼光看待不斷發展的中俄登月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也一直在緊盯中俄在太空的動向,並且言辭比美國還激烈。英國的國防大臣華萊士表示,英國將採取必要手段保護自己,謹防中美俄在太空帶來的「軍事威脅」,為此英國將準備大幅修改《反叛國法》。看來,新一輪太空競賽已經開始,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中美俄或將在太空中同臺競技?
圖為「天問一號」正在升空
要知道,隨著「天問一號」的升空,中方將與美俄的技術差距縮小數十年。但這並不表示新的太空「競賽」已經開始。相反,這表明人們將進入太空探索的新「黃金時代」。但美國人這些年來卻一直忙著炒作太空競賽,以俄羅斯為假想敵。2018年就曾表示過,中俄兩國都在發展反衛星武器,這將破壞太空穩定,還指責俄羅斯的發展更加積極。
分析認為,也許太空競賽不一定是一件壞事情,正如第一次太空競賽所表明的那樣,競爭可以導致技術的進步,但更大的全球空間探索能力也可能不僅有利於拯救受困的太空人,而且有助於增進對我們生活的宇宙的了解。即使中國的崛起預示著一場新的太空競賽,也不是所有的結果都是負面的。不過如果誰在這場競賽中掉隊了,那麼將被甩在後頭,這會削弱該國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最終恐怕會淪為二流大國。
圖為俄羅斯網友評論
當下的世界航天俱樂部三大巨頭毋庸置疑的是中美俄。無論是中國神舟號載人飛船還是美國的載人龍飛船都顯示了中美一流的太空探索能力。但俄羅斯近些年來在太空技術方面發展相對緩慢,有被中美甩開的跡象。所以俄羅斯要想趕上去,只能加強國際合作,這樣才能把主動權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
不過,如今美國的疫情形勢極其嚴峻,白宮新冠病毒負責人員表示,美國已經進入新冠病毒大流行新階段,農村也和城市一樣廣泛傳播。為此,說不定還沒等哪一天,美國就如同俄羅斯網友所評論的那樣:美國將在此之前瓦解並走得很遠。(姚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