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展現裝備現代化成果,維持與美國戰略平衡——
俄「先鋒」高超音速飛彈高調亮相
俄羅斯在去年12月首次展示了「先鋒」高超音速洲際飛彈的視頻畫面。這款最高速度超過20馬赫的「大殺器」,是俄為突破美國反導系統重點打造的最新型戰略武器。根據相關報導,其已於2018年7月投入量產,2018年底完成最後一次公開試射,2019年12月27日正式服役,進入戰鬥值班。
近年來,俄投入巨資加快提升戰略核武器現代化水平,取得了豐碩成果,「北風之神」系列戰略核潛艇、「布拉瓦」潛射洲際飛彈和「匕首」「鋯石」「先鋒」高超音速飛彈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據稱可突破目前世界上所有防空及反導系統的「先鋒」高超音速洲際飛彈,更被俄羅斯視為「國之根本」。俄選擇在「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演習結束之際,公開展示此前視為最高機密的「先鋒」飛彈系統,可以起到展示俄軍現代化成果、提振國民信心的作用。
同時,此舉也是對美國遏制圍堵政策的有力回應。近年來,美國當局政府出於鞏固全球霸權的需要,極力推行其所謂的「成本加強」戰略。一方面,大幅增加預算,研發隱身性能、突防能力和預期壽命等性能指標更優的新型核力量,降低核武器使用門檻,並通過部署太空反導探測系統等手段,發展針對各種彈道飛彈、巡航飛彈和高超音速武器的全面反導系統。另一方面,積極拉攏北約其他成員國,通過組織聯合軍演、強化反導力量部署、實施抵近偵察和模擬打擊等方式,對俄進行戰略圍堵與軍事挑釁,強力擠壓俄戰略空間。
在國力無法支持同美全面對抗的情況下,戰略核力量一直是俄維護自身戰略安全的「壓艙石」。在軍力發展路徑上,俄羅斯也「劍走偏鋒」,重點發展核反擊能力特別是新型高超音速武器,以達成對美的非對稱戰略平衡。作為其最新成果之一,「先鋒」高超音速洲際飛彈使用兩級火箭發動機,射程或超過10000公裡,彈頭可耐受2000℃高溫,能以20馬赫的速度滑翔飛行,從俄羅斯本土發射,最快15分鐘就能抵達美國。更關鍵的是,其彈道具有「隨機性」和「不可預測性」,可令美國耗費巨資打造的防空反導網近乎失效。在美國高超音速武器遲遲未能落地的情況下,俄公開展示該武器,意味著其在同美國的博弈中已經獲得一定的非對稱戰略打擊優勢。
俄羅斯的這一舉動,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促進美國重回軍控談判。近年來,美國撤出《中導條約》,退出伊核全面協議,取消對《武器貿易條約》的籤署,消極對待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對多雙邊軍控條約體系採取赤裸裸的實用主義態度。將於2021年2月5日到期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已成為俄美之間僅存的軍控條約。俄曾呼籲美國將該條約無條件至少延長一年,但並未得到美國的積極回應。若雙方屆時仍未能就條約延期達成一致,極可能引發兩國間新一輪軍備競賽,衝擊現有國際核安全體系和全球戰略穩定。在呼籲美方續約的同時,俄主動展示最新型核打擊力量,也意在警告美方俄已經做好條約失效的準備,敦促美方重回談判軌道。(姚小鍇)
編輯:楊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