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然倒下的蘇聯巨人留給了他的「長子」俄羅斯80%以上的軍工產業以及90%的核武器,但是廣東的俄羅斯經濟已然支撐不起龐大且花費甚巨的全面軍事實力,於是將有限的經費打造「必殺技」成了無奈但有效的選擇。能突破現有任何防空體系,核、常皆可搭載的高超音速武器便成了「性價比之選」,代號「先鋒」的殺器橫空出世。
據俄媒《軍工信使》報導,俄羅斯軍方正在測試一種代號「先鋒」的高超音速飛彈,並早在去年就已經入列並執行戰鬥值班任務。同時俄羅斯媒體表示,儘管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擁有最全面防空系統的國家,但即使是這種飛彈防禦系統也無法攔截俄羅斯的「先鋒」,該飛彈射程達到上萬公裡。其加速度最高可達27馬赫,意味著該飛彈能夠在15分鐘內飛抵華盛頓。「在這段時間裡,美國人甚至都來不及喝一杯咖啡。」俄羅斯專家如此打趣道。
值得注意的是,「先鋒」飛彈僅是彈頭部分,俄羅斯在測試期間曾使用SS-18「撒旦」彈道飛彈作為「先鋒」的搭載平臺,但在日後,其搭載平臺將會更加強大,那便是目前地球上射程最遠的洲際彈道飛彈「薩爾馬特」,屆時,最大射程1.8萬公裡的「薩爾馬特」搭載高超音速的「先鋒」,打得遠、打得到的全球打擊能力便成為俄羅斯在常規軍事能力不斷下滑的大背景下獨樹一幟的最強威懾力。
作為世界上唯二的具有完整「三位一體」核反擊能力的國家,俄羅斯在高超音速領域自然也盡力打造自己的全面核能力。目前其在海基上有「鋯石」號飛彈,空基擁有「匕首」,加上這款陸基的「先鋒」飛彈,完整豐富的快速打擊能力不免讓美國暗暗捏了一把汗,因為他們在羅馬尼亞、波蘭部署的美歐反導體系與在韓國部署的「薩德」反導系統即將被高超音速武器撕碎。
面對如此強大的俄羅斯飛彈能力,仍有不少人對其表示質疑。普京曾在3月1日的國情諮文演講中表示,莫斯科研發了一系列新型武器設備。能讓北約由美國主導的飛彈防禦系統形同虛設。立刻有美方官員跳出來諷刺,稱其「太浮誇」,並一再強調美國的軍事力量是世界第一。這話倒也是實話,但除美之外,俄中的飛彈實力也不虛。
中美俄都是高超音速武器俱樂部的會員,一隻腳跨進來的還有印度。9月7日,《印度斯坦時報》報導,印度成功在奧裡薩邦巴拉索爾實驗場試射了高超音速測試演示機。對此,俄媒指出,製造高超音速武器,印度必須解決材料學、操控性等諸多問題,重要的不僅是速度,而是控制飛行器的技術。考慮到他們的科學發展水平,或許無法進行大規模量產。
由此可見,高超音速武器領域僅有中美俄三位實力頗強的玩家。美國最新的動作是建立太空防禦系統,保護其商業與軍事衛星以及利用衛星第一時間偵測高超音速飛彈的動向,並作出防禦動作。中國則擁有在閱兵上亮相的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結合俄羅斯的「先鋒」高超音速飛彈來看,中俄都在打造自己的最鋒利的矛,而美國醉心於完善「最堅固」的盾,不僅讓人好奇為何美國花費那麼多精力用於在全球各地防禦他國,這或許是因為其伸向全球攫取利益的手太多,太雜。(白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