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蘇聯時期打下的基底,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位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在戰略核潛艇、洲際飛彈,以及各種重型超音速反艦飛彈等方面的建樹,絲毫不弱於美國。
至於近幾年在軍事上大熱的高超音速武器領域,俄羅斯已經佔據了絕對的領先地位。空軍的匕首、海軍的鋯石,以及戰略火箭軍的先鋒高超音速飛彈,已經徹底構成了全新的「三位一體」飛彈體系。
尤其是「先鋒」高超音速飛彈,能以高達20馬赫的速度平穩飛行,射程可以達到20000公裡。按照這種速度看,只要15分鐘就可以從俄羅斯境內飛抵華盛頓。因此,其被很多人看作是高超音速時代的開門宗師。就連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對其信心滿滿,高調表示「先鋒」是先進的「撒手鐧」,而未來幾年內其他國家也不太可能研發出這樣的武器。
不過,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先鋒」飛彈名不副實,其實力強大自然毋庸置疑,不過還遠未達到官方所宣稱的那個程度。
什麼是高超音速武器?
一般來說。高超音速的門檻是5馬赫,折算成速度大概是每小時6000公裡,每秒1.66公裡。目前,世界上的高超音速主要有兩大類型。
第一類是高超音速巡航飛行器,其核心是超燃衝壓發動機。這種發動機與普通噴氣發動機類似,從大氣中獲取氧氣,但力量卻大得多。在消耗同等燃料的情況下,其推力比火箭大4倍。不過這種發動機也有缺點,就是無法在靜止狀態下啟動,必須在速度達到超音速時才能啟動。這就意味著其點火難度完全不亞於在颶風中點燃一張紙。因此這種技術目前還停留在理論實驗階段。
第二類是助推滑翔飛行器,是利用火箭把飛行器帶入大氣層,然後飛行器從太空再度返回大氣層。當飛行器與地面達到某種角度的時候,飛行器就會以像打水漂一樣的飛行姿態快速抵達目標。
這種不斷「彈起-落下」的彈道,就是世界著名的「錢學森彈道」理論。它是將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結合到一起,因為彈道很難被預測,中途又可以變軌,因此突防能力極強。
據悉,俄羅斯「先鋒」飛彈就是採用了「錢學森彈道」理論。
「先鋒」使用乘波體彈頭,毫無意義?
儘管俄羅斯的軍事專家對「先鋒」飛彈一陣吹捧,仍然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
更是有專家毫不留情地指出,「先鋒」飛彈之所以如此受關注,除了其採用了乘波體彈頭,使其擁有了變軌的能力,更是因為其本身是一款戰略洲際彈道飛彈。要知道,這種飛彈全世界也只有美、俄、中、英、法五個國家擁有。
洲際飛彈因其可以攜帶大當量的核彈頭進行超遠距離的進攻,更多是作為一種威懾力量。其一旦在戰場上使用,攜載的彈頭是什麼就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不管攜載了什麼樣的彈頭,都會被對方判定為核彈頭,並進行對等的核反擊,從而導致核戰爭的爆發。
因此有媒體認為,「先鋒」飛彈雖然強大,但更多的是一種威懾。且這種威懾是來自對核力量的恐懼,而非因其極快的速度和優秀的突防能力。
「先鋒」的公布是新冷戰的開啟?
對於「先鋒」飛彈這樣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其威懾意義當然遠大於戰爭意義。前者將保證俄羅斯在多年內遠離戰爭威脅,後者則將導致世界的毀滅。
就連普京也曾在直播中強調,包括「先鋒」在內的若干新式武器將使俄羅斯「獲得長期的軍事平衡」。
而隨著美國有可能正式退出《中導條約》,核不擴散局勢正面臨著來自諸多方面的挑戰。考慮到美國仍在繼續加大在軍事方面的經濟投入,第二艘福特級超級航母甘迺迪號已經在今年下水,更是在今年續籤了《美日安保條約》並成立太空部隊宣布將進軍太空。
這一切都給未來世界的和平蒙上了一層陰影,冷戰格局捲土重來絕非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