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關於印度火星探測器你應該知道的五件事

2020-11-24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導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國際公司網站9月25日報導刊發題為《關於印度火星探測器的五件事》的文章稱,美國第一次嘗試無法成功,蘇聯也是。而印度以弱旅的姿態發射了超划算的太空飛行器,並且擊敗了美國人和歐洲人,成為第一個首次嘗試就成功將探測器送入火星軌道的國家。在印度躋身精英航天俱樂部24小時之後,其「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已在圍繞火星運行,並向控制中心發回數據和圖片。

以下是有關這個火星新寵兒的五件事:

1.印度怎樣保證其火星任務的低成本

外界一再提到,耗資7400萬美元的印度火星軌道探測器計劃比1億美元預算的好萊塢電影《地心引力》還省錢。

事實上,印度的火星任務比好萊塢今年夏季的大多數爛片都省錢。比如,湯姆·克魯斯主演的《明日邊緣》預算高達1.78億美元。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省錢的方法是縮短研發周期,並充分利用印度的廉價勞動力市場。比如,印度的高水平航天工程師每月的工資僅為1000美元,只是歐美工程師收入的零頭。

2.印度的火星任務多快實現

時任印度總理的辛格在2012年8月宣布印度將啟動火星任務。結果,ISRO以驚人的速度完成了火星探測器的設計、組裝和發射。2013年11月,探測器從金奈升空,10個月後,它到達了火星軌道,給印度帶來了極大鼓舞。

從宣布到執行,印度的火星任務只耗時兩年零一個月。

相比之下,美國航天局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MAVEN)的探測器項目是在2008年9月宣布的,但探測器本周早些時候才進入火星軌道——耗時6年。

2013年在接受《福布斯》雜誌採訪時,ISRO負責人K·拉達克裡希南說,印度的航天科學家在發射期間一般每天工作18小時,有時甚至20小時,這樣他們就能節省更多時間和成本。

3.印度火星任務的目的

火星探測器將圍繞火星運轉,繪製火星表面圖,並分析火星大氣。ISRO說,探測器已經開始使用其攜帶的科學儀器。

4.它在網際網路上也成了新寵

如今,假如你的太空飛行器在社交網絡上沒有一個性格古怪精靈的帳號,那它簡直就像不存在一樣。

印度火星探測器的推特帳號有時會跟美國航天局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打招呼:「你好啊……保持聯繫。」

類似的前輩太空寵兒,像「好奇」號火星探測器以及中國的「玉兔」號月球車等,都是因為在社交網絡上的既頑皮又有科學性的發言而大受歡迎。

5.它並非沒有爭議

在一個三分之一人口缺少供電等生活基礎設施的國家,並不是所有人都為其行星間任務的雄心壯志而歡欣鼓舞。

下面這些數字是發人深省的: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營養不良兒童都生活在印度。它面臨著發展、貧困、教育、性別等多方面的挑戰。一些批評人士說,印度應該把資金用來幫助地球上的人。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印度火星探測器傳回首批照片中的一張,顯示了火星橘紅色的表面和暗色的坑洞。

更多「印度」相關新聞,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參考消息」(ID:ckxxwx),外國媒體每日報導精選,隨時隨地想看就看。還有會員福利等著您哦。

相關焦點

  • 土味知識盤點丨關於中國火星登陸計劃,你應該知道的五件事
    首先能夠成去一趟火星,就是在告訴世界,咱們中國在這方面技術&34;。人類從20世紀60年代,到今年6月底,一共探測火星44次,完全成功的只有十九次。咱們中國要是成功到達火星,那立刻就能成為,國際太空精英俱樂部的MVIP。現在咱們能發射一個探測器,將來就能到那裡去生火星人!
  • 美中火星探測器同月升空,美媒:火星探索將成為兩國競爭新舞臺
    【南方+7月26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在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也將在7月30日發射升空。美媒認為,美國和中國都在7月開始新的火星探索任務,為兩國間的競爭建立了新的舞臺。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美媒:中美火星探索競賽打響,美憂心喪失領先地位
    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發射的探測器,要通過一次任務實現著陸,巡視以及火星環繞,雖說難度係數非常高,但幸運的是中國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可就在我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升空的一個小時後,美國媒體卻報導出一則消息,聲稱中美火星探索競賽就此打響。美國媒體指出,在中國發射長徵五號火箭的前後數天內,美國也準備將太空飛行器運往火星。
  • 史上造價最便宜的火星探測器,出自印度,被戲稱為「火星照相機」
    但是進入火星軌道這件事本身就已經相當有難度。以至於我們中國和日本在第一次發射探測器時就沒有成功,反倒叫印度領了先,成了第四個成功發射探測火星的國家。但這還不是最讓人吃驚的地方,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整一個火星探測項目總花費遠不及超級大國——美國花銷的一半。也是真的便宜。以不足七千五百萬美元的價格一舉拿下&34;之稱。
  • 關於《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你應該知道的50件事
    多姆納爾·格裡森是在劇本彩排前一天才知道自己試鏡成功的。奧斯卡·伊薩克則是在當天幾個小時前才收到通知的,當時他被要求在倫敦一家酒店的房間裡等候,將有人通過電話告訴他應該下樓去乘坐到彩排現場的專車,還是訂一張飛回美國的機票。
  • 印度「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傳回首張火星照片
    據外媒報導,9月25日,印度「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在7300千米高度傳回首張火星照片。此前一日,作為印度首個火星探測器,「曼加裡安」號成功進入火星軌道,也將印度帶入外太空探測的「精英俱樂部」。科技發展 不甘人後「曼加裡安」號的成功入軌,標誌著印度成為第一個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就成功進入火星軌道的國家。這也意味著印度在2008年首次發射月球探測器後,向外太空邁出了更近一步。此前對印度參加航天技術競賽一直唱衰聲不斷的西方媒體,這次也不吝溢美之詞。
  • 落後印度7年,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印媒:當心中國航天追上印度
    ,印度網友笑了:我們印度7年前就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了,並且能夠成功進入火星的預定軌道。,中國這次發射的包括一個軌道飛行器和一個火星探測器,探測器是要在2021年第一季度降落在火星表面的,而印度只不過是在7年前發射了一顆火星軌道衛星。
  • 美媒:NASA「奧德賽」火星探測器捕捉到火衛一新圖像
    參考消息網6月11日報導 美媒稱,太陽系中有200多顆衛星,包括環繞火星飛行的火衛一和火衛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奧德賽」火星探測器日前捕捉到了火衛一的新照片,使人們對這顆天然衛星有了新的認識。
  • 外媒盤點: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0日發表題為《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的報導稱,「冥王號」探測器任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個旨在從一顆古老小行星上收集樣本並將樣本送回地球的任務「冥王號」探測器將從貝努小行星上收集60至2千克的巖石物質。這將是阿波羅登月計劃以來從太空中收集地外物質數量最多的一次任務。以下是NASA關於貝努小行星已知的信息:1、很黑貝努小行星被劃分為B型小行星,這意味著它富含碳。由於這個原因,其表面反射的光極少,約為入射光的4%。相比之下,太陽系最明亮的行星金星可以反射大約65%的入射光,地球可以反射30%的入射光。
  • 外媒盤點: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新媒體專電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0日發表題為《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的報導稱,「冥王號」探測器任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個旨在從一顆古老小行星上收集樣本並將樣本送回地球的任務。
  • 印媒評嫦娥五號成功:火星探測印度是亞洲第一國 這最複雜
    23:11:44 來源: 武器知識 舉報   中國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樣本安全著陸引起印媒關注
  • 贊印度火星探測器,是風度也是態度
    原標題:贊印度火星探測器,是風度也是態度  原標題:贊印度火星探測器,是風度也是態度   印度探測器「曼加裡安」號昨天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印度輿論一片歡呼。從官方到媒體,都為他們的國家繼美、俄、歐之後成為第四支把探測器送抵火星的力量而驕傲。
  •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印度網友卻酸了?原地踏步不值得驕傲
    文/萬年炎帝號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飛往火星。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印度人卻不合時宜地表達了「不同的聲音」。針對天問一號的情況,許多印度網友在網上發布了大量的攻擊性內容。譬如「火星也要被感染」、「中國抄襲印度」之類的。但是和印度的態度截然相反,歐洲和美國的航天部門機構,都對中國表達了祝賀。
  • 印度的蜜汁自信從何而來?看看印度火星探測器,或也不過如此?
    印度是一個非常具有自信心的國家,而想必這一點大家也都非常的清楚,印度很喜歡和中國做比較,無論是在經濟,科技,軍事,還是航空領域當中,印度都認為自己的成就 是完全可以和中國媲美,甚至是超越中國的,所以中國根本沒有資格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發展中國家,印度才是。印度的迷之自信究竟是從何處而來的嗎?而印度真的是一無是處的嗎?
  • 印度7年前就發射了火星探測器,聊一聊印度航天實力
    7月23日,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在大家沉浸在喜悅中之時,卻聽到消息,印度早在7年前就已經成功發射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這事真的假的?2012年8月的印度獨立紀念日上,印度總理辛格就宣布,印度將向火星發射探測器,2013年11月5日,印度代號「Mangalyaan」的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並在11個月後順利進入火星軌道,標誌著印度成為繼美俄歐後第4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所以,這事是真的。
  • 印度火星探測器真正目的真的只是火星探測嗎?看國際評價怎麼說!
    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是印度於2013年11月5日下午在該國東海岸的斯裡赫裡戈達島(Shriharikota)航天發射場,發射的首顆火星探測器。印度是於2013年11月發射的火星探測器,而在2012年中國的火星探測卻沒有順利成功,無疑有人以為印度的火星探測已經超越中國,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 火星探測知多少:為什麼中國看不起印度的火星探測器
    文丨南人北調火星,一個距離我們5500多萬公裡的紅色星球,那裡充滿未知和神秘,在人類沒有探測火星之前,許多科幻小說家覺得那裡應該有生物存在。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做一下普及,對火星探測分為兩種,一種是在火星軌道探測,相當於放了一個衛星,印度的探測器就是這種;另一種就是降落火星表面並行走探測,後者更加複雜,中國剛剛發射的就是這種。
  • 印度首個火星探測器24日將抵火星或成亞洲第一
  • 落後印度數年,我國開啟火星探測,印度媒體:小心被中國反超
    他們頗具優越感的笑了:說他們7年之前就已經發射火星探測器了,而且還成功進入了預定的火星軌道。印度最大的媒體《印度時報》發出警告,說中國雄心勃勃,已經要超過印度航天的成就了。只是所有的印度媒體都在迴避著一個現實,就是中國此次發射的是一個軌道飛行器,還有一個火星探測器,探測器還要在明年第一季度降落在火星表面。而印度呢?
  • 美媒的預測準確嗎?我國未來至少發生3件大事,每一件都足夠驚豔
    之前美國媒體曾預測過,未來中國將發生三件大事首先就是航天領域的成就,不久之前我國北鬥導航系統已經成功完成全球組網,再過不久我國航天領域還將發生一件大事,有關登陸火星的計劃也在進行中。前不久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太空飛行7個月,飛行結束後就會在火星著陸。一旦著陸任務順利完成,這也意味著中國將要正式加入國際「探火」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