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印度網友卻酸了?原地踏步不值得驕傲

2020-07-26 戰情開講了

文/萬年炎帝號

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飛往火星。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印度人卻不合時宜地表達了「不同的聲音」。針對天問一號的情況,許多印度網友在網上發布了大量的攻擊性內容。譬如「火星也要被感染」、「中國抄襲印度」之類的。但是和印度的態度截然相反,歐洲和美國的航天部門機構,都對中國表達了祝賀。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印度網友卻酸了?原地踏步不值得驕傲

其中,歐洲航天局和美國宇航局,甚至就連阿聯航天局,都為天問一號「發來賀電」,並且預祝天問一號接下來的航程一路順利。可以說,在人類探索星空的這一根本願望下,還是非常團結一致的,因為對於太空而言,人類是一體的。至於印度為何會「酸」,其實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印度擁有一個做大國的美夢,但是卻沒有相應的實力。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印度網友卻酸了?原地踏步不值得驕傲

印度早在2012年就宣布了發射火星探測器,而且也確實成功在2014年進入了火星軌道,成為第四個成功探索火星的國家。但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擺在了面前,美國在這件事上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所有的地面站都是美國提供的。而且印度的探測器造價非常低,而且實際上並不能對火星探測有什麼實質上的意義。所以,印度發射火星探測器,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航天大國的自尊。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印度網友卻酸了?原地踏步不值得驕傲

而另有一個問題隨之而來,為什麼數十年過去了,各國對於火星的熱情依舊不減呢?其實原因也非常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航天方面獲得相對大的優勢。而一旦在航天上實現優勢,最大的好處將是能對現有的生活實現技術反哺。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想要對火星進行測繪,就需要發展在軌測繪的技術,而這些技術在應對地球的環境時同樣適用。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印度網友卻酸了?原地踏步不值得驕傲

所以,印度人在網絡上「酸」也沒有酸到重點上,他們關注的只是中國又成功發射了火箭,並且向火星發展。而且,他們還沾沾自喜地認為,印度的進度完全要比中國更快。但是,印度人卻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已經由一個航天大國轉變為一個科技強國,而印度卻依舊在原地踏步,裹足不前。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印度網友卻心態崩了,正在拼命「酸」中國
    火星探測已成全球各國科研的重要項目,是國家整體綜合實力的體現。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迅速。7月23日,中國自主研發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它搭載著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飛向火星。「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彰顯了中國科技在近20年來取得的巨大進步。而此事卻讓印度網友心態崩了,正在拼命「酸」中國。
  • 「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印度網友酸,技術是偷我們的
    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搭載「胖五」成功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期間十分順利。;這對於中國乃至世界來說,可謂是一件非常重大的好消息;此次探索火星計劃,開啟了我國航天科技事業的新徵程。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馬斯克發祝賀,海外網友:為中國崛起而驕傲
    ,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邁出了我國探測火星之旅的第一步。它將帶著全世界的期待在地火轉移軌道經過漫長的7個月飛行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但是要完成這一系列的動作,並不容易,甚至可以說是十分艱難。我們知道,因為火星相對地球距離較為遙遠,最遠時超過4億公裡。考慮到成本、風險等因素,探測器到火星的最佳路線是1925年提出的「霍曼轉移軌道」。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馬斯克發祝賀,海外網友:為中國崛起而驕傲
    圖為天問一號發射場景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為什麼印度航天很驕傲?花7000萬成功進軍火星,比中國還早一步
    目前來說,火星和月球是人類探索次數最多的天體,在月球上人類已經成功實現登陸,而火星登陸卻還一直沒有完成,相比月球,火星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深空探測的熱點,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一共實施了45次火星探測任務,不過成功率只有43%,其中以美國成功次數最多,而最慘的則是蘇聯,蘇聯的火星探測任務發射了18次,僅有兩次算是成功,之後俄羅斯還搭載著我國的螢火一號探測器又進行了一次,很不幸又失敗了。
  • 中國首枚火星探測器升空,印度網友十分崩潰,美國開始「打廣告」
    多年來,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有著巨大的成就,從最初的「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到如今的「嫦娥探月」工程,說明如今的中國正在不斷變強。此外在2016年中國火星探測計劃正式拉開帷幕,這次我國並沒有採取「三步走」的方法,而是採取了「兩步走」的發展模式。首先發射火星探測器,順利著陸火星之後,隨後便發射載人航天飛船登陸火星,之所以我國敢如此大膽實施這一計劃,完全是因為近年來中國科技不斷進步的原因。
  • 我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印網友評論引爭議,嫉妒心有這麼強?
    隨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全球各國對中國也有了新的印象,印度卻不以為然,甚至公開表示本國火星探測已領先於中國。對此網友們表示,印度嫉妒心太強了,比美國都直接。其實,要說最先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確實是印度,早在7年前,印度就發射了第一個火星探測器曼加裡安號,第二年就完成了變軌任務,這也是全球首個完成直接變軌的國家。
  • 落後印度7年,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印媒:當心中國航天追上印度
    ,印度網友笑了:我們印度7年前就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了,並且能夠成功進入火星的預定軌道。值得注意的是,7月下旬是我國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最佳時期,因為每隔18到24個月,地球與火星會呈現直線排列,使得火箭從地球直達火星的時間,會從9個月縮短為7個月。一旦錯過,就要再等2年時間。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發射成功!印澳網友卻眼紅了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笑】前言:據央視新聞報導,本月23日,中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領域至關重要一步。這本應可喜可賀,然而一些外國網友卻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詆毀中國言論,印度網民看到中國發射成功後便開始&34;中國,顯然是在嫉妒中國成就。
  • 【不圖不快】:「玉兔」登月成功 美國網友很不高興
    《簡氏航天系統與工業》雜誌編輯顧問彼得·邦德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們(中國)正在從容地研究如何將人送上太空,如何建立空間站……探索太陽系,特別是月球和火星。他們正大踏步地前進。我認為在未來10到20年內,他們肯定會比肩俄羅斯和美國,甚至可能在某些領域超過他們。」
  • 天問一號升空,印網友:恭喜,繼印度後登上火星的第二個亞洲國
    7月23日註定是中國航天史上裡程碑式的一天,當天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軌道,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正式開啟。在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自主展開登陸、巡視等任務,一次性實現「繞、落、巡」三步走,目前沒有任何國家這樣做過。
  • 贊印度火星探測器,是風度也是態度
    原標題:贊印度火星探測器,是風度也是態度  原標題:贊印度火星探測器,是風度也是態度   印度探測器「曼加裡安」號昨天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印度輿論一片歡呼。從官方到媒體,都為他們的國家繼美、俄、歐之後成為第四支把探測器送抵火星的力量而驕傲。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成熱門話題,外國網友紛紛來評論,太酸了
    近些年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與成就有目共睹,例如在去年1月3日,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就成功實現在月背著陸,中國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登上月背的國家,對此世界目光都轉向東方。中國從以往備受他國技術封鎖、被他人拒之門外,到如今能獨立自主地發展航天業,這一轉變讓世界各國都刮目相看。
  • 中國「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有人心態崩了,印度:我們早就去過了
    文/蟲汝不驚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搭載「胖五」成功發射升空,一切都十分順利,天問一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將飛行約5500萬公裡,在七個月後將會登陸火星。這對於中國來說可謂是一個重大的好消息,在我國的探月工程順利完成後,我們的航天英雄們依舊沒有停下探索浩瀚宇宙的腳步,此次探索火星計劃,開啟了我國航天事業的新徵程。
  •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近日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月,並完成月壤採樣、地外天體起飛等任務順利返航。報導表示,印度有一項令印度人都非常驕傲的月球探測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該探測器本來計劃在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疫情病毒,月船3號也就在這次登月計劃中輸給了中國。印媒還表示,在幾十年的發展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掌握了太空探測的關鍵技術,也幫助了很多的國家和機構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而且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目前正計劃向金星發射探測器,爭取在金星登陸上超過中國。
  •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近日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月,並完成月壤採樣、地外天體起飛等任務順利返航。在海外各界人士、媒體等對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進行祝賀時,一個聲音冒了出來,稱要不是因為新冠疫情,他們就超過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登上月球的國家。
  •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美國網友:沒有對比性,美國再次獲勝
    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中國火星計劃創亞洲第一?引起國際熱議,印度網友不服
    中國火星探測器由於火星離地球距離較近,並且其自然環境與地球最為相似,所以,自1961年以來,人類就開始探測火星,到目前為止,人類實施的火星探測活動達到45次,其中有22次取得了成功,為此,我國也開始了火星探測計劃。
  • 火星成熱詞!中美探測器升空,印度酸勁十足,宣稱7年前到過火星
    印度號稱自己早在7年前,也就是2013年的時候就曾經發射過探測器到火星,你們的火星之旅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印度真的發射過火星探測器嗎?是的!印度於2013年11月5日下午,在該國東海岸的斯裡赫裡戈達島(Shriharikota)航天發射場,發射的首顆火星探測器「曼加裡安」號。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負責人表示,火星探測器發射第一階段已經獲得成功。而印度媒體當時稱,印度的航天技術早已走在了中國等國家的前面。
  • 扔了顆石頭也算探測器?印度媒體真傲嬌:7年前我們就徵服火星了
    而在一周之前,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承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對漫漫星河無比嚮往、無比期冀的「天問一號」 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中國人探求真理、追隨火星的徵途也由此開端。在美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當天,印度各大媒體鋪天蓋地宣傳的並非「毅力」號的成功發射,而是在反覆咀嚼、反覆強調一件事情:印度人早在2013年就已經成功探測過火星,此次中美兩國的火星探測器根本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