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知識盤點丨關於中國火星登陸計劃,你應該知道的五件事

2020-07-24 晨曦英雄說
土味知識盤點丨關於中國火星登陸計劃,你應該知道的五件事

Q1、我國登陸火星的目的是什麼?

首先能夠成去一趟火星,就是在告訴世界,咱們中國在這方面技術&34;。人類從20世紀60年代,到今年6月底,一共探測火星44次,完全成功的只有十九次。咱們中國要是成功到達火星,那立刻就能成為,國際太空精英俱樂部的MVIP。現在咱們能發射一個探測器,將來就能到那裡去生火星人!

其次,眼下最主要的原因是:突破某些友好領國的技術封鎖。現在咱們用的某些東西,雖說挺不錯,可是細想起來,確實讓人不痛快。比如你看:GPS挺好用,可是我家裡有什麼東西,你扒著門縫,偷偷看什麼看?登月確實成功好多年,可是咱們中國不上去搞基建的話,等到開放時,咱們又得去給人家打工。

現在咱們國家正在建設,完全獨立的太空基礎設施,月球部署能力、獨立的空間站以及眼下的火星探測任務。一旦這些計劃,全部完成並對外展示,中國將向世界提供另一套可靠的太空基礎設施,進一步爭奪全球太空領導地位。

土味知識盤點丨關於中國火星登陸計劃,你應該知道的五件事

Q2:為什麼我們要現在去?

因為今年夏天火星和我們離得近。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總是在不斷變化,最近時5500萬公裡,最遠時4億公裡以上。航天科普專家錢航介紹,考慮到風險、成本等因素,地球太空飛行器到火星的最佳路線為,1925年提出的&34;。這條軌道每26個月才出現一次,且最近&34;形成時間就是今年夏天,所以近期各國火星探測計劃均集中在該時間段。

土味知識盤點丨關於中國火星登陸計劃,你應該知道的五件事

Q3:這趟旅行要用多長時間?

基於現有航天能力,需要飛行7個月左右。火星與地球最近距也非常遠,去一次火星,咱們都登上一百次月球了。雖然從理論上說,按照目前太空探測器最大飛行速度,走這段距離只需要30天左右,其實不然。因為各種原因(速度、探測器變軌、加速減速過程、利用引力弧線飛行等),在目前技術水平下,從地球到火星,大約需要6-7個月。

土味知識盤點丨關於中國火星登陸計劃,你應該知道的五件事

Q4:這次勘測,我們將面對的最大敵人是什麼?

我們最大的敵人是登陸。火星離咱們地球實在太遠,從地球給探測器發一條指令需要飛四分鐘,這本來沒什麼,可是火星上空氣稀薄,降落傘根本兜不住風,起不到緩衝作用,所以探測器到達火星表面的時間,最多只有八分鐘。這樣會造成什麼結果呢?

這樣會造成的結果是,如果探測器發現要降落的地方,立著&34;,自己馬上就要扎在上面,它馬上給地球總部發消息:&34;地球這邊接到消息,馬上回覆:&34;等探測器接到消息時,它早已經扎穿了。

土味知識盤點丨關於中國火星登陸計劃,你應該知道的五件事

Q5:我國此次登陸火星,將使用什麼登陸工具?

我國此次登陸火星的勘測工具是&34;火星車。

這次登陸火星的&34;火星車,可是太厲害了。由於這次去勘測,而不是去旅遊,所以火星車上要攜帶6臺儀器,實現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電離層、磁場科學探測,於建立起對火星全面的基礎知識。

因為地球與火星進行一次通信需要4分鐘,火星車必須具備自主決策能力。只有這樣當它穿越火星大氣層時,才能準確地打開隔熱罩、降落傘和推進器。假如中國成功實現火星著陸,釋放太陽能火星車,且火星車通信系統完好無損,按計劃在90個火星日裡正常運轉,那麼中國將成為除美國外唯一完成這一系列壯舉的國家。

土味知識盤點丨關於中國火星登陸計劃,你應該知道的五件事

參考資料:

1、&34;:2020年7月23日發布的文章《火星,為什麼中國一定要去》

2、&34;:2020年7月23日發布的文章《宇宙丨探測火星為什麼這麼難?》

3、&34;:2018年9月17日發布的問題《飛船從地球到火星,需要多長時間》回答者為:

最後的話:我叫&34;是一個努力學習,認真分享知識的頭條號作者。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34;,我們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美媒:關於印度火星探測器你應該知道的五件事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導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國際公司網站9月25日報導刊發題為《關於印度火星探測器的五件事》的文章稱,美國第一次嘗試無法成功,蘇聯也是。而印度以弱旅的姿態發射了超划算的太空飛行器,並且擊敗了美國人和歐洲人,成為第一個首次嘗試就成功將探測器送入火星軌道的國家。
  • 關於《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你應該知道的50件事
    多姆納爾·格裡森是在劇本彩排前一天才知道自己試鏡成功的。奧斯卡·伊薩克則是在當天幾個小時前才收到通知的,當時他被要求在倫敦一家酒店的房間裡等候,將有人通過電話告訴他應該下樓去乘坐到彩排現場的專車,還是訂一張飛回美國的機票。
  • 你應該知道的關於聖誕節的10件事 過不過聖誕節隨意,關鍵漲知識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應該知道的關於聖誕節的10件事 過不過聖誕節隨意,關鍵漲知識 西方最重大的節日聖誕節快到了,本著開眼界、長見識的原則,今天我們來分享關於聖誕的10件事兒。 1.節日由來和英文含義 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紀念耶穌降生的節日,最早是和宗教緊密相連的。
  • 關於NASA火星車即將登陸火星的7件事
    科學家們感興趣的地形可能難以登陸。由於有了新技術,恆心能夠更準確地將目標對準著陸點並自動避免著陸危險,因此太空飛行器可以安全地降落在28英裡(45公裡寬)盆地Jezero Crater等引人入勝的地方那裡有陡峭的懸崖,沙丘和巨石場。這張火星Jezero Crater影像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20年火星任務的著陸點,因此較淺的顏色代表較高的海拔。
  • 外媒盤點: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0日發表題為《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的報導稱,「冥王號」探測器任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個旨在從一顆古老小行星上收集樣本並將樣本送回地球的任務這將是阿波羅登月計劃以來從太空中收集地外物質數量最多的一次任務。以下是NASA關於貝努小行星已知的信息:1、很黑貝努小行星被劃分為B型小行星,這意味著它富含碳。由於這個原因,其表面反射的光極少,約為入射光的4%。相比之下,太陽系最明亮的行星金星可以反射大約65%的入射光,地球可以反射30%的入射光。2、很古老貝努小行星十分原始。
  • 外媒盤點: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新媒體專電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0日發表題為《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的報導稱,「冥王號」探測器任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個旨在從一顆古老小行星上收集樣本並將樣本送回地球的任務。
  • 你需要知道移民火星的三件事
    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多年來一直致力在2026年前將人類登陸火星,這周二他在德國表示,「大約六年後」可以實現的目標。馬斯克長遠目標是把人類從地球移居到其他星球,並保證這一過程足夠安全、價格低廉。
  • 中國計劃2021年登陸火星 專家:未來人類或移居火星
    央廣網北京3月5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昨天,在全國政協會議期間,衛星專家葉培建委員透露:中國準備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2021年登陸火星。消息一出,立刻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那麼,我們上火星的目的是什麼?登上火星與登月又有哪些不同?
  • NASA毅力號登陸火星的七件事
    毅力號火星漫遊車(之前又名「火星2020」)於2020年7月30日發射,經過長達七個月的飛行後,預計在2021年2月18日登陸火星,計劃在火星表面的耶澤洛隕石坑著陸,NASA之前的研究表明,耶澤洛隕石坑在數十億年是一個湖泊,水深超過250米,在這裡或許能發現生命存在的跡象。
  • 馬斯克的火星殖民計劃,登陸火星不是問題,但建基地或有潛在危險!
    而在其殖民火星計劃中,建造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火星基地α(Mars Base Alpha)」非常重要,但最大的障礙將是等待定居者的潛在危險。換句話說,星艦完成後,無論是發射貨物到月球還是火星,都不是問題。 不過馬斯克在會議上表示:「我想強調,建設一個能夠自我維持的城市(基地)將是艱苦、困難和危險的事情。很可能你會死,這將是艱難的,但是如果成功的話,那將是非常光榮的。
  • Steam漫遊指南:關於Steam你應該知道的九件事
    但是熟悉Steam的玩家們肯定在上面經常遇到各種莫名其妙的問題,在玩遊戲時或者「喜加一」時都可能會碰到,而且比較頭疼的是許多時候玩家們不知道怎麼去處理。所以我們整理了Steam用戶有必要知道的九件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願做NADH,參與你的每一次呼吸」……這波「土味情話」太上頭
    「願做NADH,參與你的每一次呼吸」……這波「土味情話」太上頭 2020-12-15 0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登陸火星計劃正式開始
    「天問一號」探測器於2020年7月23日搭載長徵火箭五號成功升空,標誌著中國正式進入探索火星的計劃,在未來經過7個月多的時間飛行,將到達火星。據計算,這次火星之旅,行程多達5500萬公裡。由此可見,沒有科學的發展,這個偉大工程是不敢想像的。
  • NASA公布登陸火星詳細計劃 2030年後或登陸
    在上月宣布火星表面發現了有液態水活動的「強有力」證據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本周四(8日)公布了一份人類登陸火星的詳細計劃。這份長達36頁的報告把登陸火星分成三個階段實施,認為雖然面臨許多挑戰,但都「可以克服」。
  • 「天問一號」飛行1800萬公裡,中國載人登陸火星計劃又近一步
    在2020年的中國航天大會上,來自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的王小軍,在大會上表示,未來中國也將進行載人火星登陸,目前來看,完成載人登陸火星,一共需要逐步完成以下三個階段。第一步:派出機器人抵達火星後,在火星上進行詳細的考察工作,這些考察工作的主要內容有:火星採樣返回、火星基地選址考察和火星上的資源利用系統建設等。在完成第一步的考察工作後,就會著手進行載人火星的初步探測和實踐工作。
  • 「天問一號」已飛行1800萬公裡,中國載人登陸火星計劃又近一步
    在2020年的中國航天大會上,來自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的王小軍,在大會上表示,未來中國也將進行載人火星登陸,目前來看,完成載人登陸火星,一共需要逐步完成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步:派出機器人抵達火星後,在火星上進行詳細的考察工作,這些考察工作的主要內容有:火星採樣返回、火星基地選址考察和火星上的資源利用系統建設等。
  • 【解碼】在觀看《火星救援》之前,這幾件事你需要了解
    這是一部讓批評過《星際穿越》的NASA將原著小說列為NASA員工必讀書目的電影,這是一部掛著雷德利·斯科特的名字就讓影迷們將其列為年度必看的電影,這是一部好萊塢花費最多人力物力去救馬特達蒙的電影……那麼關於這部電影背後的邊角料你知道多少?本文梳理了一些《火星救援》背後的故事,文章轉載自公眾號筆戈科技。
  • 【國內營地】出發去火星!青海冷湖 火星登陸計劃訓練營!
    2020年4月24日,中國第五個航天日,我國公布了火星登陸計劃,第一艘中國火星探測器被命名為「天問一號「。中國人的火星夢即將實現!青海冷湖·火星登陸計劃訓練營!獨特的「火星生存「體驗,「真實的」火星移民「任務,硬核的」火星探索「技能,令人熱血沸騰的火星登陸計劃正在招募勇敢的探索者,快跟小編一起」登陸火星「,先睹為快吧!
  • NASA公布登陸火星詳細計劃 三個步驟
    ,美國航天局8日公布了一份人類登陸火星的詳細計劃。這份長達36頁的報告把登陸火星分成三個階段實施,認為雖然面臨許多挑戰,但都「可以克服」。在這份名為《美國航天局的火星之旅:開拓太空探索下一步》的報告中,美國航天局將人類登陸火星計劃分為「三步走」。當前,第一階段的工作已經展開,包括關於人類健康和行為的測試和實驗;類似種植食物和循環利用水的生命支持系統;在國際空間站裡進行3D列印等。
  • 盤點20件關於達爾文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北京時間2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月12日將是達爾文誕辰200周年的日子,美國媒體對發生在達爾文身上的20件事情進行了盤點。從這些故事中你會看到,這位進化論的締造者曾因研究甲蟲失去過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