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前瞻科技10月10日訊,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在上月宣布火星表面發現了有液態水活動的「強有力」證據後,美國航天局8日公布了一份人類登陸火星的詳細計劃。這份長達36頁的報告把登陸火星分成三個階段實施,認為雖然面臨許多挑戰,但都「可以克服」。
【分為三個階段】
雖然報告沒有設定登陸火星的具體日期,但美國航天局局長查爾斯·博爾登在聲明中說,美國「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接近將美國太空人送上火星」。
在這份名為《美國航天局的火星之旅:開拓太空探索下一步》的報告中,美國航天局將人類登陸火星計劃分為「三步走」。
當前,第一階段的工作已經展開,包括關於人類健康和行為的測試和實驗;類似種植食物和循環利用水的生命支持系統;在國際空間站裡進行3D列印等。
第二階段名為「試驗場」,預計將在2018年啟動,包括發射新的太空飛船「奧賴恩」,以及史上威力最強的運載火箭「太空發射系統」。
美國航天局還計劃在地月空間實施其他多項任務,包括2020年發射無人太空飛行器從一顆小行星表面採集巨石,挪至月球附近供太空人研究。
「美國航天局將學會在深層空間環境下執行複雜的任務,」報告說,「在地月空間行動,美國航天局將發展和驗證人類探索火星所需要的能力。」
第三階段包括在火星表面和運輸飛船中生活和工作,這種飛船僅需常規維護,能夠從火星獲得製造燃料、氧氣和建築材料的資源,在數年內支持人類生活。
美國航天局在報告中沒有設定這一階段的具體時間,但其中一幅圖表顯示,時間可能在2030年之後。
在報告中,美國航天局承認登陸火星面臨許多挑戰,其中「最重要的挑戰是在長達1100天的長期任務中,確保人員安全」。報告稱,前往火星的太空人長期處於高輻射的環境下,可能面臨癌症、骨質疏鬆、免疫問題等風險。
雖然挑戰重重,但美國航天局認為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推動登陸火星計劃的決心依然堅定。「在太空生活和工作需要接受風險,而火星之旅值得冒險,」報告說,「火星是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
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對於探索火星的意義和價值,美國航天局在報告中稱,這可能有助於回答人類在生命起源等方面的終極疑問。
比如:1、火星是否曾經存在微生物生命?現在還有嗎?2、火星是否有一天能夠成為人類的家園?3、關於宇宙其他地方是否存在生命或者地球上的生命如何起源,火星能夠告訴我們什麼?4、關於地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火星能夠告訴我們什麼?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