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截止到9月18日早上8點30分,今年7月底出發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抵達距離地球1800萬公裡的地方,飛行裡程累積已經達到了1.55億公裡,這意味著,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如今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之中。
未來中國載人火星計劃分3步
伴隨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順利升空,中國的「火星夢」正式起航。在2020年的中國航天大會上,來自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的王小軍,在大會上表示,未來中國也將進行載人火星登陸,目前來看,完成載人登陸火星,一共需要逐步完成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步:派出機器人抵達火星後,在火星上進行詳細的考察工作,這些考察工作的主要內容有:火星採樣返回、火星基地選址考察和火星上的資源利用系統建設等。在完成第一步的考察工作後,就會著手進行載人火星的初步探測和實踐工作。
第二步:當機器人在火星上安全無恙,各項指標也都表明太空人可以順利登上火星後,中國就會正式啟動載人火星登陸計劃,第一批的中國太空人在抵達火星後,會根據此前機器人在火星上的考察和選址,進行複查,確認無誤後,就會在火星上建造屬於中國的第一個火星基地,這個時候,第三步計劃就要開始了。
第三步:在完成了第一步和第二步這兩個關鍵階段後,第三步開始的時候,火星已經快要變成人類的「第二家園」了。這個時候,我國會大規模的派出去往火星的運輸艦隊,搭載著人員和物資抵達火星。
在第三步階段,作為先登上火星的少數國家之一,便可以在火星上大規模的進行基地建設,提前在火星上「搶佔地盤」,發展「火星經濟」。
人類為何要探測火星
在宇宙之中,或許除了火星之外,人類很難再找到第二顆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這裡並不是說火星上的氣候環境多麼的宜居,我們都知道,事實上火星上的情況並不樂觀,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很遠,這就導致火星上的氣溫非常低,整個星球都無比荒涼。
不過,放眼太陽系,和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除了火星之外,人類哪也去不了。所以,火星自然也就成為了浩瀚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未來人類有可能登陸並且實現長期居住的第二顆星球。
所以,多年來科學家們才會對火星展開深入研究,包括今年7月份的時候,伴隨著新一輪的火星探測窗口期來臨,中國、美國、阿聯等多個國家,才會紛紛發射火星探測器,就是為了早日對火星研究透徹,幫助人類早日實現火星的移民夢。
此外,作為太陽系中的另一顆宜居行星,在過去對於火星的觀測中,火星很可能存在過一段氣候環境和地球差不多的宜居期,這就表明,未來改造火星或許會變得更加容易,而且通過對火星的研究,或許可以幫助人類揭開行星的演化密碼,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地球。
所以,無論是從學術研究還是人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研究火星和實現載人火星登陸、火星移民等勢在必行,對於人類來說,一切都只是時間的問題。
還有哪些國家計劃載人火星登陸?
目前同樣計劃著實現載人火星登陸的國家,主要是美國。而且早在多年前,NASA就發布了2030年前實現載人火星登陸的計劃。
說起來,作為地球上第一個成功實現探測器在火星上著陸的國家,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NASA探測火星的經驗是非常豐富的,這次發射前往火星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也是準備在火星上完成取樣返回地球的工作。
在國際上,很多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包括一些主流媒體在內,都認為未來地球上第一實現載人火星登陸的國家,一定會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產生,這似乎是一場已經被國際認可的「新一輪太空競賽」。
說起來,早在1969年美國成功實現載人登月的時候,當時樂觀的美國人就曾表示,美國大概會在20世紀末之前,成功登陸到火星之上。不過如今21世紀都已經過去了20年,人類載人登陸火星仍然還是一個夢想。
在筆者看來,如果人類想要早日徵服這顆紅色星球,需要做的就是彼此之間展開合作,通過更多的國際交流,一起來實現人類登陸火星的夢想,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