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劃2021年登陸火星 專家:未來人類或移居火星

2021-01-13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3月5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昨天,在全國政協會議期間,衛星專家葉培建委員透露:中國準備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2021年登陸火星。消息一出,立刻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那麼,我們上火星的目的是什麼?登上火星與登月又有哪些不同?

  火星最近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先有去年9月28日,美國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發表聲明說,他們在火星上找到了流動的液態水,如今衛星專家又明確,我國準備在2021年登陸火星,看來,火星想不火都難!

  然而這樣一個充滿傳說和魅惑的星球,離我們卻有點遠。航天專家楊宇光介紹,火星距離地球非常的遙遠,最近的也有5000多萬公裡,最遠的超過2億公裡。因此時機不是任何時候都有的。

  楊宇光說,我國所以會選擇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很重要一點就是要考慮火星和地球的最佳接觸點,因為這決定著發射窗口問題。

  楊宇光透露,「一般來說每過26個月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軌道轉移有一次最省能量的發射窗口,我們也需要等這樣一個周期來進行發射」。

  看來想要登陸火星,在時間點的選擇上餘地並不是很大。但對火箭的發射運載能力方面卻有較大需求。

  楊宇光介紹,「從火星任務的發射運載能力要求上也要比長徵5號的採樣返回相當的運載能力。因此必須等長徵5號火箭證明了是成熟可靠的運載火箭後,才能發射這樣探測器」。

  楊宇光說,儘管火星的登陸和月球的登陸較為相近,但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火星表面的大氣是地球大氣密度的1%,這樣的密度不足以使火星的登陸器速度減到一個很低的速度,很省能量的降到火星的表面,而且會產生很嚴重的氣動加熱,所以在火星表面著陸是有一定難度和技術特點的,這方面的技術都需要我們研究和解決。

  儘管登陸火星聽起來是件很酷的事情,但人類這樣做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呢?楊宇光的回答有些出乎意料,答案竟然是移民。「地球在太陽系中是獨一無二的一個支撐人類生命存在和發展的星球,但是地球不可能永遠擁有這樣的條件,從長遠來講人類需要第二個生存的場所,火星是太陽系中人類唯一可以選擇在未來可以替代地球的星球。當然條件是需要改造的,而能否進行改造,需要探測之後才能知道。由於太陽系中人類賴以生存的太陽是個中年的恆星,未來它會越來越膨脹,地球會變得越來越不適合居住,未來人類大部分會移居到火星生存,但這可能是數億年之後的事情了」。

  楊宇光分析認為,從公布的相關信息來看,中國特色的「一步走」方針將會助力我國登陸火星方案儘快實現。「將未來的環繞探測、軟著陸、巡視車的巡視幾個工作合併成一次任務來完成,這也是控制工程的規模、縮小發射的次數來考慮的,這樣環繞器就可以像嫦娥1號、嫦娥2號那樣環繞探測,登陸器就可以實現嫦娥3號那樣的登陸火星表面,並釋放巡視車進行巡視探測」。

相關焦點

  • 中國2021年或登陸火星,目的竟然是移民
    昨天,在全國政協會議期間,衛星專家葉培建委員透露,我國準備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並於2021年登陸火星
  • 如果地球毀滅,人類能移居火星嗎?
    現象  新聞一:「天問一號」成功發射,2021年將探測火星  我國於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並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預計2021年將成功探測火星。雖然人類踏上火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此次火星車著陸點的成功選址,為後續人類登陸火星、移民火星奠定了基礎。
  • 人類將移居火星,在改造火星計劃中,它們被定為火星首批「居民」
    人類經過百年探索,最終選定火星為移居目標其實,早在幾百年前古人就有移居外星球的想法,但局於科技的限制,只是想想而已,並沒有付出行動。,但他們發現,月球並不適合人類移居。大家都知道,火星上的大氣十分稀薄,早晚溫差也在50攝氏度以上,想要移居到火星,大氣試需要人類最先解決的問題。
  • 未來人類可能移居火星,或許需要100年,才能成功改造火星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對於能源的消耗也是逐漸增加,因為物質生活的提高,世界上人口數量急劇增長,有專家預測,在未來地球可能負擔不起人類日常生活所需的能源,如果到了這個地步,人類將何去何從?因此很多科學家都想到了移居外太空,目前人類探索太空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在對火星進行探索
  • 【國內營地】出發去火星!青海冷湖 火星登陸計劃訓練營!
    2020年4月24日,中國第五個航天日,我國公布了火星登陸計劃,第一艘中國火星探測器被命名為「天問一號「。中國人的火星夢即將實現!青海冷湖·火星登陸計劃訓練營!兩座天文望遠鏡各司其職:一座用於觀測白天的天文情況,另外一座則用於觀測夜間的天文數據;翎客航天,中國民營火箭企業在這裡有一個火箭組建基地和發射場,並成功發射了首枚可回收實驗火箭;冷湖科幻獎於2018年在這裡舉行,劉慈欣等幾十位科幻作家集結於冷湖,共同暢想未來火星生活……這些讓冷湖充滿了未來與科幻的質感。
  • 火星移居申請者已超20萬人 或於2025年登陸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制定火星移居計劃的荷蘭非盈利機構「火星一號」公司12月10日宣布,目前已經與美國航空航天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等公司籤署了合作協議,力爭2018年向火星發射無人宇宙飛船。「火星一號」公司表示,截至目前,已收到20多萬份「移居火星」的申請。
  • 人類如何登陸火星?登陸火星的方法,步驟及意義
    前往火星不像星際迷航,並不是所謂「到一個無人去過的地方」,而是真正讓行星科學家做探索先驅,作為探尋未來的團體,在這個星球上尋找可供我們使用的資源。我們所需要的科學知識和技術,能夠讓人類探索火星得以實現,這些科技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但如何真正實現登陸火星,還需要將這些科技整合,並且結合目前火星探測器得到的數據資料,整合為一套合理的方案,並先在地球模擬實驗。
  • 馬斯克和他執迷其中的登陸火星計劃
    因此,各大國都很重視對於火星的探索。今年以來,人類世界已經向火星發射了三個探測器,包括美國宇航局(NASA)的「毅力號」、阿聯的「希望號」和中國航天的「天問一號」。其實,早在2013年荷蘭的「Mars One」研究所就推出了2024年送志願者出發登陸火星的計劃。
  • 馬斯克正式公布火星登陸計劃 將在2024年送人上火星
    人類的下一站真的是火星嗎?對於科學狂人埃隆·馬斯克來說是這樣的,這一點從他近日公布的火星登陸計劃就能夠看出來。近日,馬斯克透露了其殖民火星的時間表,引發了全球網友的關注。SpaceX計劃在2024年將人類送往火星,並在2050年之前建立一個可以自我維護的人類殖民城市。
  • 原創 馬斯克和他執迷其中的登陸火星計劃
    一直以來,眾多的航天領域人士和航天愛好者堅信,成功登陸火星將成為人類深空探索的重要戰略支點。因此,各大國都很重視對於火星的探索。今年以來,人類世界已經向火星發射了三個探測器,包括美國宇航局(NASA)的「毅力號」、阿聯的「希望號」和中國航天的「天問一號」。其實,早在2013年荷蘭的「MarsOne」研究所就推出了2024年送志願者出發登陸火星的計劃。
  • 《火星任務》20年了 人類仍未登陸火星
    按照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計劃,人類登陸火星最樂觀也要到2030年以後才能實現,馬特·達蒙的《火星救援》設定的就是這一年前後。各位要不等到《火星救援》上映15周年時,檢驗一下勇敢的人類有沒有真的實現目標?
  • 登陸火星不是難題,「阿爾忒彌斯計劃」正在進行,美國野心太大了
    ,「阿爾忒彌斯計劃」正在進行,美國野心太大了每當在各大主流媒體平臺上,看到與火星有關的消息,你會不會有這樣的疑問:科學家對火星的探索已經持續了將近50年,機器人以及探測裝備早已登上這片土地,但是為何人類移居火星的時間遲遲未有下文?
  • 人類登陸火星是單程票?科學家指出,人類在火星上只能活68天!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人類通過漫長的發展與進化,具備的能力已經越來越強大了,如今人類是地球上的智慧生物,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然而人類是在不斷發展的,未來人口的數量還會繼續增長,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量也會更大。
  • 人類登陸火星是單程票?科學家指出,人類在火星上只能活68天!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人類通過漫長的發展與進化,具備的能力已經越來越強大了,如今人類是地球上的智慧生物,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然而人類是在不斷發展的,未來人口的數量還會繼續增長,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量也會更大。
  • 200年之內我們人類可以移居火星嗎?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移居火星和登陸火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移居必須建立在登陸基礎之上,然後改造或者目的行星的部分區域被改造成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我想,200年之內人類很難移居火星。火星是地球的鄰居,兩者最近距離為5500萬公裡。
  • 火星上竟然也有空氣,探測器已經登陸,那飛機能在火星上飛行嗎?
    科學家曾表明:在40億年前太陽系中存在3顆不一樣的「地球」!當這一消息曝出的時候,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難以置信,有的甚至認為科學家想找到另外的「地球」而瘋魔了,那事實究竟如何呢?作為其中之一的火星竟然有空氣存在,人類的探測器已經登陸火星,那飛機能在火星上飛行嗎?
  • 探測火星!人類移居火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24日電(記者 上官雲)「出發,去火星!」7月23日,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火星,這顆人們熟悉的類地行星,有何神秘之處?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
  • 探測火星!人類移居火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出發,去火星!」7月23日,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火星,這顆人們熟悉的類地行星,有何神秘之處?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資料圖: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人類會在未來五十年內登陸火星嗎?
    在未來的50年裡,我們會登陸火星嗎?50年裡,我們會登陸火星嗎?五十年是一段很長的時間;但對於這些實施項目緩慢但實力很強的機構來說,時間已經足夠了,這五個機構中每個機構都具備人類太空飛行的能力(好吧,歐洲航天局正在努力,但現在只是時間問題,並且問題中提供了五十年的時間),在未來五十年中他們會發展到能夠登上太空的程度。
  • 探測火星 人類移居火星的可能性有多大?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24日電(記者 上官雲)「出發,去火星!」7月23日,中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火星,這顆人們熟悉的類地行星,有何神秘之處?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移居到火星的想法,有可能實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