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地球上生存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人類通過漫長的發展與進化,具備的能力已經越來越強大了,如今人類是地球上的智慧生物,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然而人類是在不斷發展的,未來人口的數量還會繼續增長,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量也會更大。
可是如今地球的資源已經越來越枯竭了,在資源短缺的狀況下,人類恐怕難以生存發展,如果任由這種趨勢發展下去的話,那麼地球在未來很有可能將不再是人類的唯一家園。霍金在2017年就表示,隨著地球人口增長,能源消耗將會增加,地球將變成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球」。霍金認為,要擺脫這場災難,只能去尋找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
為了拯救人類,讓人類能夠更長遠的發展下去,科學家提出了移民太空的計劃。在這茫茫的太空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人類要想尋找「第二家園」實在是難上加難,這種難度就好比大海撈針,畢竟人類當前連太陽系都飛不出去,又該如何實現太空移民計劃呢?
目前人類只能把移民太空的希望放在火星上,雖然火星是一顆沙漠行星,乾旱而缺水,土地又非常貧瘠,但是經過科學家多年的探索,終於在火星上發現了水資源。2018年7月,法新社消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報導稱,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層,這增加了火星宜居的可能性。
另外「好奇號」在對火星巖石樣本進行分析時,發現樣品中含有磷、氮、氫、氧、碳,這些都是支持生命存在的關鍵化學成分,因此火星很有可能會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馬斯克曾提出了火星移民計劃,根據白宮的計劃,美國人將在2030年登陸火星。
但是登陸火星與月球是完全不同的,難度也很大,由於月球的質量比較小,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因此它的引力也很小,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登陸月球只需要一般的推力就可以了,並且在返回的時候,月球距離地球比較近,因此返回地球只需要一般推力,在推力的作用下,航天飛船可以輕鬆擺脫月球的引力,飛回地球。
可是火星並不是地球的衛星,它是一顆獨立的天體,質量為地球的11%,表面重力約為地球的2/5,雖然火星沒有地球那麼重,但是火星的引力比月球要大得多,而且火星距離地球也比較遠,所以如果人類要登陸火星的話,那麼宇宙飛船則需要更大的推力,更多的燃料。
通過藉助強大的推力將人類送上火星,但是如果人類要返回地球的話,燃料就不夠了,即使是從地球上運送大量的燃料到火星上,這種方法也不太實際,因為根據科學家的估算,供人類回到地球上所需要的燃料非常龐大,成本也會更高,超乎人類的承受能力。
對此科學家表示,登陸火星註定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程,前往火星註定是單程票。有科學家表示,人類即使成功登陸火星,在火星上也活不過3個月,只能存活68天。麻省理工學院一個5人小組利用荷蘭「火星一號」太空發射公司的數據,分析人類移民火星所需的氧氣、食物和技術的數學公式,認為鑑於火星上的條件和現有人類技術的限制,移民火星計劃不可能。
該報告指出,由於火星的環境比較複雜,氧氣稀缺,從地球帶去的植物僅能生產「不安全」數量的氧氣,大約兩個月後氧含量將開始耗盡,「大約68天內,可能出現第一例死亡」,而且火星的物資也很緊缺,這會加速人類的死亡,所以很多科學家都不支持登陸火星。
人類如果要想移居火星,至少火星上需要建造基地以及配套基礎設施等設備,還要有充足的氧氣,這樣才能防止人類生存出現危機,但是這些項目不僅需要花費巨大的資金,還有很大的難度,人類很難克服這些技術難題。科學家羅伯特·祖柏林認為,要想完成這些建設,這個過程至少需要大約1000年的時間。
根據科學家的這些觀點,登陸火星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情,不能確保萬無一失,所以人類不能操之過急。那麼大家對於火星移民計劃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