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登陸火星是單程票?科學家指出,人類在火星上只能活68天!

2020-12-03 洋子話科學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人類通過漫長的發展與進化,具備的能力已經越來越強大了,如今人類是地球上的智慧生物,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然而人類是在不斷發展的,未來人口的數量還會繼續增長,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量也會更大。

可是如今地球的資源已經越來越枯竭了,在資源短缺的狀況下,人類恐怕難以生存發展,如果任由這種趨勢發展下去的話,那麼地球在未來很有可能將不再是人類的唯一家園。霍金在2017年就表示,隨著地球人口增長,能源消耗將會增加,地球將變成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球」。霍金認為,要擺脫這場災難,只能去尋找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

為了拯救人類,讓人類能夠更長遠的發展下去,科學家提出了移民太空的計劃。在這茫茫的太空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人類要想尋找「第二家園」實在是難上加難,這種難度就好比大海撈針,畢竟人類當前連太陽系都飛不出去,又該如何實現太空移民計劃呢?

目前人類只能把移民太空的希望放在火星上,雖然火星是一顆沙漠行星,乾旱而缺水,土地又非常貧瘠,但是經過科學家多年的探索,終於在火星上發現了水資源。2018年7月,法新社消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報導稱,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層,這增加了火星宜居的可能性。

另外「好奇號」在對火星巖石樣本進行分析時,發現樣品中含有磷、氮、氫、氧、碳,這些都是支持生命存在的關鍵化學成分,因此火星很有可能會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馬斯克曾提出了火星移民計劃,根據白宮的計劃,美國人將在2030年登陸火星。

但是登陸火星與月球是完全不同的,難度也很大,由於月球的質量比較小,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因此它的引力也很小,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登陸月球只需要一般的推力就可以了,並且在返回的時候,月球距離地球比較近,因此返回地球只需要一般推力,在推力的作用下,航天飛船可以輕鬆擺脫月球的引力,飛回地球。

可是火星並不是地球的衛星,它是一顆獨立的天體,質量為地球的11%,表面重力約為地球的2/5,雖然火星沒有地球那麼重,但是火星的引力比月球要大得多,而且火星距離地球也比較遠,所以如果人類要登陸火星的話,那麼宇宙飛船則需要更大的推力,更多的燃料。

通過藉助強大的推力將人類送上火星,但是如果人類要返回地球的話,燃料就不夠了,即使是從地球上運送大量的燃料到火星上,這種方法也不太實際,因為根據科學家的估算,供人類回到地球上所需要的燃料非常龐大,成本也會更高,超乎人類的承受能力。

對此科學家表示,登陸火星註定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程,前往火星註定是單程票。有科學家表示,人類即使成功登陸火星,在火星上也活不過3個月,只能存活68天。麻省理工學院一個5人小組利用荷蘭「火星一號」太空發射公司的數據,分析人類移民火星所需的氧氣、食物和技術的數學公式,認為鑑於火星上的條件和現有人類技術的限制,移民火星計劃不可能。

該報告指出,由於火星的環境比較複雜,氧氣稀缺,從地球帶去的植物僅能生產「不安全」數量的氧氣,大約兩個月後氧含量將開始耗盡,「大約68天內,可能出現第一例死亡」,而且火星的物資也很緊缺,這會加速人類的死亡,所以很多科學家都不支持登陸火星。

人類如果要想移居火星,至少火星上需要建造基地以及配套基礎設施等設備,還要有充足的氧氣,這樣才能防止人類生存出現危機,但是這些項目不僅需要花費巨大的資金,還有很大的難度,人類很難克服這些技術難題。科學家羅伯特·祖柏林認為,要想完成這些建設,這個過程至少需要大約1000年的時間。

根據科學家的這些觀點,登陸火星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情,不能確保萬無一失,所以人類不能操之過急。那麼大家對於火星移民計劃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

相關焦點

  • 人類登陸火星是單程票?科學家指出,人類在火星上只能活68天!
    目前人類只能把移民太空的希望放在火星上,雖然火星是一顆沙漠行星,乾旱而缺水,土地又非常貧瘠,但是經過科學家多年的探索,終於在火星上發現了水資源。2018年7月,法新社消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報導稱,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層,這增加了火星宜居的可能性。
  • 人類移民火星 只能存活68天
    人類移民火星,只能存活68天。   中化新網訊 綜合媒體報導,新研究顯示,太空愛好者想移民火星的計劃恐怕要再等等了,因為紅色星球上的環境可能讓人類在68天內就死亡。  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報告,氧氣含量在2個月後會開始耗盡。科學家說,人類想要永久居住火星,還需要開發新科技。
  • 登陸火星:火星載人登陸困難重重!科學家認為火星是人類的希望!
    神秘未知的火星星球我們人類早期於1969年就實現了登陸月球,時隔已過去51年了,載人登陸「火星」至今還是紙上談兵,並且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真正擁有這項科學技術。這項「航天科技」問題逐漸向我們人類的科學家們招手,為什麼登陸「火星」這麼難?
  • 登陸火星40天,人類卻走200天?科學家: 登火星就等於自殺
    兩會期間,衛星專家葉培建委員透露,中國準備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次年登陸火星。人類登陸火星後,會如何將其改造成「藍色行星」呢 ?下面,來看被譽為「嫦娥之父」的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帶來的解讀。
  • 24名「地球壯士」前往火星只有單程票將成為人類首批外星居民
    「Mars One」研究所明確指出,這些志願者將有去無回,只是單程票。不過這項計劃近期似乎沒有什麼進展消息,且爭議比較大,是否能夠實現還得拭目以待。計劃內容是在2020年實施重返月球,載人在月背登陸,並載人在月球軌道不間斷飛行超過一年,模擬前往火星旅途的各種狀況,還要在月球上建立星空之門月球基地。
  • 人類登陸火星就像一場單程票旅程,深太空探索五大難題,危機四伏
    人類對火星的探索從未停止過。NASA計劃在2025年之前將人類送入小行星,並在2030年將人類送入火星。對踏上火星徵途任務的太空人來說,意味著很有可能是一場單程票旅行。深太空探索可謂是危機四伏,困難重重。以下是五個至關重要的關鍵因素。
  • 人類移民火星有多難?首批人類火星殖民者很可能會死在火星
    首批人類火星殖民者即使順利抵達火星也可能會很快死在火星上的。目前科學家已經往火星上發射了多個探測器。我們對火星的了解可以說是"了如指掌"了。人類生存需要的三個基本條件在火星上具備嗎?但人類要喝到火星上的水可不容易。水對於人類來講非常的重要。人如果不喝水撐不過3天就會死亡。雖然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水,但是火星上的水不像是地球上的水那樣到處可見。火星表面沒有流淌的水。這是因為水只要暴露在火星地表就會馬上消失不見。水要麼是以固體水冰的形式存在於寒冷的火星南北極,要麼就是深埋於數千米的地下。這兩種情況的水都很難獲取到。並且科學家認為火星的地下水是鹽度非常高的滷水。
  • 人類想要登陸火星需要多長時間?科學家:可能會渴死
    隨著地球環境的惡化,科學家們也是正在努力的尋找其他適合人類生活的星球。人們登陸了月球,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研究且登陸其他星球也成為了人們所關注的問題。而科學家們表示,下一個人們登陸的星球很有可能是火星。
  • 火星載人登陸的最大困境:為何人類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
    有人想了一個「聰明」的辦法,在火星建立燃料庫,利用火星資源建造發射基地。但是要知道這有一個前提,前期的工業設備需要在地球上生產後帶到火星上。但是這更加科幻了,將火星上的資源轉化為航天用途所付出的成本無異於重建人類工業史,這完全是現階段的人類不敢想的事。這個想法雖然很好,但是這遠遠超出了人類的能力。
  • 人類為什麼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人類50年前就實現了載人登月,而且可以從月球返回,那麼人類登陸火星是否也可以安全返回地球呢?但是科學家卻告訴我們,以我們目前的技術,還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現在載人登陸火星,只能是一個單程車票,太空人將會留在火星上而無法返回地球。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聽聽科學家的解釋。
  • 人類移民火星到底有多難?首批人類火星殖民者,大概率會死在火星
    我們以前常聽到的一句話叫做"人挪活樹挪死"。以前的人被生活所迫,闖關東下南洋去謀一條活路。歐洲人在大航海時代也四處尋找新大陸。人不管是背井離鄉還是尋找新大陸,最終都還在地球上。只要人還在地球上,我們人類最起碼的生存條件還具備。這些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就是水、氧氣和食物。
  • 登陸火星到底有多難,為什麼載人登月過了51年,人類還沒到火星?
    由於火星距離地球非常遠,以至於人類製造的飛行器大約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才可以登陸火星。 1965年,美國水手4號228天成功飛過火星。 1969年,水手6號155天飛過火星。
  • 改造火星困難重重,科學家:若人類殖民火星,只能按這個方法
    同時,從星球整體上看,火星與地球相似度極高,像是地球的「雙胞胎兄弟」,雖然目前火星星球條件較為惡劣,但經過一系列改造,火星應該能成為人類下一個美好家園。但在近期,科學界發布了一項新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將火星改造為地球的難度極大,未來人類殖民火星希望渺茫。這是什麼回事呢?該研究報告指出,導致火星難以被打造成「地球二號」的主要原因是,火星上二氧化碳濃度過低。
  • 人類如何登陸火星?登陸火星的方法,步驟及意義
    前往火星不像星際迷航,並不是所謂「到一個無人去過的地方」,而是真正讓行星科學家做探索先驅,作為探尋未來的團體,在這個星球上尋找可供我們使用的資源。我們所需要的科學知識和技術,能夠讓人類探索火星得以實現,這些科技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但如何真正實現登陸火星,還需要將這些科技整合,並且結合目前火星探測器得到的數據資料,整合為一套合理的方案,並先在地球模擬實驗。
  • 人類即將登陸火星?火星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選擇移民火星?
    最近幾年科學家還發現了火星上有水的條件,2018年7月25日,義大利航天局宣布,在火星冰蓋之下發現一個直徑20公裡的冰下湖。這是太空科學家在火星上探測到的首個大型液態水體,這也是後來為什麼大家都對火星產生了移民信心的原因!水是生命之源嘛!
  • 科學家在火星上有一個重大發現,讓人類對火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
    除了這三顆星球,其它星球都是在宜居帶之外,更不適合人類的生存,最後科學家只能無奈將火星作為人類未來移民的希望,不過想要在火星生存,還需要對火星進行一系列改造才行。因此近幾十年以來,科學家加大了對火星的探索和研究,只有將火星完全搞明白了,才能夠進行下面的改造計劃。
  • 《火星任務》20年了 人類仍未登陸火星
    《火星任務》20年前的口碑慘案如何發生的,這部影片是不是真的被低估了?這20年裡,人類在影視劇和現實中火星探險做了哪些嘗試。2030年,人類真的可以登陸火星嗎?從很早開始,人類就希望在其它星球上發現生命,其中最能激發我們想像力的就是火星。  不過,對人類而言,這顆紅色星球的生存環境還是太惡劣:首先,火星上的大氣壓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基本上和暴露在外太空沒啥區別;其次,天氣極寒,日平均氣溫是零下50攝氏度;只有赤道地區在夏天時會攀升到零上。
  • 火星上有水大氣中有氧氣,人類登陸火星近在咫尺?
    對於人類來說水是最重要的生命元素,其次就是每時每刻所需的氧氣,這兩種元素在火星上都存在,那麼這就意味著人類可以登陸火星了嗎?實際上這些遠遠不夠。目前為止火星應該是人類探測最徹底的天體了,目前依舊有多個探測器包括火星車和繞火星運行的探測器在工作,在2020年NASA還會發射新的火星車,在2024年可能會送太空人上火星。
  • 熱點|前NASA科學家解析中國「天問一號」及人類登陸火星之旅
    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任務科學家李傑信博士 (Dr. Mark, Lee)在其即將出版的科普著作《火星,我來了》一書中預言:在未來的50年中,中國將是帶領人類登陸火星的主力。下文詳細介紹了此次火星探測任務的若干要點及人類登陸火星的困難之處,經授權節選自《火星,我來了》第十二章(略有修改)。
  • 人類登陸火星需要什麼?
    火星一直對人類有著特殊的魅力。它在夜空中的淡紅色與戰爭和破壞有著強烈的聯繫,而天文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推測那裡可能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要麼是現在,要麼是過去的某個時候。從地球上的望遠鏡觀察,它的特徵引發了各種各樣的關於這顆行星以及人類可能在那裡遇到什麼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