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移居申請者已超20萬人 或於2025年登陸

2020-12-05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制定火星移居計劃的荷蘭非盈利機構「火星一號」公司12月10日宣布,目前已經與美國航空航天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等公司籤署了合作協議,力爭2018年向火星發射無人宇宙飛船。「火星一號」公司表示,截至目前,已收到20多萬份「移居火星」的申請。

據Record japan網站12月13日報導,「火星一號」公司計劃於2018年通過無人宇宙飛船向火星發送無人著陸船以及通信衛星,登陸火星的無人著陸船將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通信衛星的研究開發則由另一家衛星技術公司承擔。

據了解,著陸船將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無人探查機「Phoenix」為原型建造,並將配備機器手臂以及攝像頭,著陸船將主要進行關於在火星地表生成液體水的實驗,通信衛星則可以將火星的實況影像直接傳達地球。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萬人申請移居火星,通過第一次選考的自願者將在年內接到通知,如果進展順利,首批移居者將於2025年登陸火星,第一批移居者額定為4人,之後每2年定期派送一次,但是由於目前還不具備從火星返還地球的技術,因此移居者可能只有永久定居火星。

該計劃的資金來源主要由贊助商以及合作夥伴提供,如果計劃能夠成功,這也將成為地球上首個由民間機構實施完成的星球探測計劃。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某負責人表示:「如果誰有幸獲得參加機會,那麼一定會感到非常的興奮。」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發布火星殖民計劃:最早2025年登陸 未來票價降至20萬美元
    DoNews9月28日消息 (編輯 費倩文)SpaceX 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周二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IAC)上表示,SpaceX將開發大型火箭和飛船,計劃在10年內將人類送往火星,最終實現火星殖民。
  • 荷蘭招募志願者赴火星 2023年登陸有去無回
    荷蘭「Mars One」研究所推出了2023年讓志願者登陸火星、建立人類聚居地的計劃,今年該機構將通過電視真人秀的方式招募首批4名志願者。不過,1月8日「Mars One」研究所明確指出,這些志願者登陸火星之後是無法返回地球的。
  • 為什麼2025年是登陸火星的最佳年份?
    為何我們非得要等到2025年才可以登上火星?是相關的技術不夠成熟?還是在坐等火星靠近我們?如果這樣問,三個問題就被混為一談了。也許這三個問題彼此有些關聯,但逐一解決或許更明智。那我們就從最後一個問題開始吧:地球與火星每26個月形成一次「對立點」(有點諷刺的是,這是指二者之間距離最近的時間點)。我們不是一定要等到2024或2025年登上火星,而是那恰好是發射時機之一。但請記住,從霍曼轉移軌道(人類從地球到火星能量最低、最理想的軌道)帶一件物品到火星需要六個月的時間。高能量軌道能夠更快地到達,但也伴隨著更大的風險。
  • 霍金稱人類不逃離地球沒有希望 馬斯克:2025年登陸火星
    馬斯克:人類最早2025年登錄火星,目標是在火星建立至少100萬人口殖民地  霍金:科技進步構成巨大威脅,人類不逃離地球沒有未來,為此必須殖民其他星球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3點,特斯拉及SpaceX創始人馬斯克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召開的第
  • 中國計劃2021年登陸火星 專家:未來人類或移居火星
    央廣網北京3月5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昨天,在全國政協會議期間,衛星專家葉培建委員透露:中國準備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2021年登陸火星。消息一出,立刻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那麼,我們上火星的目的是什麼?登上火星與登月又有哪些不同?
  • 奇夢20分,卻夢到20年後地球人類移居火星,有條有理……
    李春亮說:我說了你別不信,夢裡清清楚楚的說「20年後我們地球人類移居火星」。科學家發現火星上太美了,不但適合人類居住,而且能使人類長壽不老,提出了地球人類移居火星的設想,並最先啟動了飛船票價10億美元的火星旅行計劃。世界很多首富都坐著公交車一樣的飛船去月球、去火星旅遊,這穿梭往來的火爆場景一直延續了10年。
  • 30年內100萬人上火星?火星移民計劃可行嗎?
    當然,在我們如今或者可能有能力實現登陸的「第二地球」還是有的,我不說大家應該都知道,那就是離我們相對較近的「火星」。 為何說火星可能是「第二地球」。從長期的科學目標來看,人類是有這個打算的,那就是移居火星。
  • 如果地球毀滅,人類能移居火星嗎?
    雖然人類踏上火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此次火星車著陸點的成功選址,為後續人類登陸火星、移民火星奠定了基礎。  2011年,「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拍到日偏食,發現古河床遺蹟,取得火星有水的有力證據,測定了火星年齡,發現火星有機物……越來越多的探測證據證明火星和地球如此相似。有朝一日,火星將會適合生命的繁衍。人類移居火星,絕對沒問題。  反對派:火星生態環境十分複雜,根本不適合人類移居  火星大氣稀薄,只有地球的1%,主要由二氧化碳、氮氣、氬氣、微量的氧氣和水汽組成。
  • 100萬人或實現移居,全民移居要成真?
    天問1號的發射標誌著我國也開始了向火星進軍的計劃,說起對火星移居最感興趣的莫過於馬斯克了。馬斯克曾經聲稱要在10年內建造1000艘宇宙飛船,將100萬人送到火星,這真的能實現嗎?有人甚至說過,馬斯克所提出的各種計劃,大多都成功實現了,既然他能夠說出100萬人移民火星的豪言壯語,肯定也早做了打算。
  • 「科技狂人」詳解火星計劃:2025年人將登陸火星
    當地時間2016年4月8日,美國佛羅裡達州,美國民營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執行長伊隆·馬斯克召開新聞發布會。  「科技狂人」馬斯克詳解火星探索計劃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曾提出雄心勃勃的火星移民計劃。他近日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透露了更多火星探索計劃的細節。
  • 特斯拉的CEO馬科斯強推火星計劃,2025年開始100萬人將殖民火星
    當代鋼鐵俠SpaceX公司CEO伊隆·馬斯克2017年9月29日闡述了其最新的火星移民計劃,從2025年開始計劃將100萬人殖民火星。1 馬科斯的新版火箭的有效載荷更高,不僅承擔殖民火星的任務,還可以承擔往返月球的太空載人服務。2.
  • 特斯拉的CEO馬科斯強推火星計劃,2025年開始100萬人將殖民火星。
    當代鋼鐵俠SpaceX公司CEO伊隆·馬斯克2017年9月29日闡述了其最新的火星移民計劃,從2025年開始計劃將100萬人殖民火星。2.大約40億年以前,火星與地球氣候相似, 也有河流、湖泊甚至可能還有海洋,未知的原因使得火星變成今天這個模樣。人類可以修復火星的氣候。3.火星有一個巨大的臭氧洞,太陽紫外線沒遮攔地照射到火星上。可能這就是海盜1號、海盜2號未能找到有機分子的原因。人類可以修復臭氧層,阻止太陽紫外線直射地球。
  • 人類將移居火星,在改造火星計劃中,它們被定為火星首批「居民」
    人類經過百年探索,最終選定火星為移居目標其實,早在幾百年前古人就有移居外星球的想法,但局於科技的限制,只是想想而已,並沒有付出行動。,但他們發現,月球並不適合人類移居。大家都知道,火星上的大氣十分稀薄,早晚溫差也在50攝氏度以上,想要移居到火星,大氣試需要人類最先解決的問題。
  • 《火星任務》20年了 人類仍未登陸火星
    但半年後,遭遇風暴生死未卜,伍迪、吉姆等四位太空人前往紅色星球營救……  各位這不是新聞預告,也不是穿越人士的爆料,而是科幻電影《火星任務》主要故事線。今年3月10日是該片上映20周年紀念日。巧合的是,今年來到了電影中人類登陸火星的年份,但現實中的人類依舊沒有實現這個目標。
  • 200年之內我們人類可以移居火星嗎?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移居火星和登陸火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移居必須建立在登陸基礎之上,然後改造或者目的行星的部分區域被改造成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我想,200年之內人類很難移居火星。火星是地球的鄰居,兩者最近距離為5500萬公裡。
  • 為何人類始終沒有登陸火星?技術已不成問題,背後原因很無奈
    眾所周知,火星一直都是我們關注的焦點,至於其中的原因,相信大家心中也是非常清楚,無非就是其可能是太陽系中除地球外,最可能存在生命,也最適合人類移居的星球。事實上,自從發現這顆星球之後,人類便如火如荼的開展了各項探索工程,各項探測工程的開展,也讓人類愈發了解這顆星球。
  •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作為超輕固體,它有97%的多孔性,這意味著光可以穿過材料;而二氧化矽納米層的相互連接會捕獲紅外輻射,大大減緩熱傳導。如果這項技術可行,未來的火星居民可以居住在氣凝膠製造的溫室「大棚」裡,溫室裡的水保持液態,植物可以生長,溫度適宜居住。改變世界,還是改變自己即使我們解決了水、氧氣和溫度,還要面對輻射暴露的問題。
  • 馬斯克計劃2025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馬斯克計劃2025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2016-06-02 21:59:26   新華社北京6月2日電(記者彭茜)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近日為自己的火星探索計劃提供了更明確的時間表,稱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25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 「納沙」「海棠」雙颱風登陸 浙江已轉移群眾超10萬人
    「納沙」「海棠」雙颱風登陸 浙江已轉移群眾超10萬人 2017-07-30 20:38: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人類如何登陸火星?登陸火星的方法,步驟及意義
    登陸火星的設想為了能夠從火星安全著陸、生活和返回,他們需要知道哪些事情?我們所需要的科學知識和技術,能夠讓人類探索火星得以實現,這些科技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但如何真正實現登陸火星,還需要將這些科技整合,並且結合目前火星探測器得到的數據資料,整合為一套合理的方案,並先在地球模擬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