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招募志願者赴火星 2023年登陸有去無回

2020-11-29 環球網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 去一個人類從未踏足的地方是很大的挑戰,而明明知道無法返回地球也還是要去則需要更大的勇氣。荷蘭「Mars One」研究所推出了2023年讓志願者登陸火星、建立人類聚居地的計劃,今年該機構將通過電視真人秀的方式招募首批4名志願者。不過,1月8日「Mars One」研究所明確指出,這些志願者登陸火星之後是無法返回地球的。

火星計劃 2023年送人上火星,不回頭

在2023年登陸火星之前,志願者們將接受長達8年的訓練。1月8日「Mars One」研究所明確表示:「他們應該知道,如果這個項目成功開展的話,他們將無法返回地球。」

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研究員、荷蘭「Mars One」研究所的醫療主任諾伯特·卡夫說道:「選擇志願者的首要標準已經不再是他們有多勇敢、能忍受多長時間的超音速飛行,我們現在更關心的是每個志願者與他人在生活和工作上的融洽程度,因為他們將面臨的是一生的挑戰。」

「Mars One」研究所希望能通過長期全球真人秀的方式來為火星項目募集資金,前24名飛往火星的志願者將通過真人秀選出。觀眾可以投票選出2023年首批登陸火星的4名志願者,到2033年將有20名志願者登陸火星。

登陸火星後,志願者們將面臨的困難包括:貧瘠、布滿隕石坑的火星陸地,二氧化碳佔95%的無法直接呼吸的火星空氣,以及從35℃到-135℃的極大溫差。

招募標準 沒有特殊技能要求

荷蘭「Mars One」研究所表示,申請者並不一定要接受過軍事化訓練、有過太空飛行經驗或者擁有科學家那樣的知識水平。不過,他們必須符合以下標準:

至少18歲,擁有建立、保持健康人際關係的目的和意願,擁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和令人信任的品質。申請者必須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好奇心、創造力,並且足智多謀。

「Mars One」研究所並不要求申請者有特殊技能背景。志願者在獲選後將接受為期至少8年的培訓,學習所有在火星生存所需的技能。如果想申請飛往火星,可以點擊以下網址:

http://mars-one.com/en/faq-en/21-faq-selection/251-do-i-qualify-to-apply。

遭遇問題 資金將是個大問題

英國廣播公司的科學記者喬納森·阿莫斯認為,荷蘭「Mars One」研究所的火星計劃沒能充分認識到火星輻射的危險,並指出「如果沒有足夠堅固的材料來建立聚居地的話,志願者將在一年內死於癌症」。

國際空間大學碩士課程主任克裡斯·韋爾奇曾表示:「即使不考慮這個計劃潛在的資金短缺危機和長期可靠性,『Mars One』研究所並未給出充分和詳細的計劃來支持其宏偉的目標。」

太空旅行者理察·加裡奧特評論稱:「很多人都擁有有趣且可行的計劃,但只有極少的人能籌到足夠的資金來實施和貫徹。」

載人火星探測的倡導者羅伯特·祖布林稱:「我不認為商業計劃能完成在火星建立人類聚居地的野心,也許商業模式能籌到一些資金,但我並不認為真正對掙錢感興趣的商人會投資這個風險很大的項目。」

披露

「Mars One」

火星計劃詳情

荷蘭「Mars One」研究所是由荷蘭企業家巴斯·蘭斯道普建立的私人機構,目的是在火星建立永久人類聚居地。

研究所在2012年7月宣布了它的火星計劃:

2013年:選出首批4名志願者,建立火星人類聚居地的複製品用來培訓。

2014年:建造首個通訊衛星。

2016年:在1月份展開供給計劃,用美國SpaceX公司直徑5米的「龍」飛船將2500公斤重的食物送至火星。如果該計劃未能按時執行,備用計劃是使用直徑3.8米的「龍」飛船,或者將原計劃延遲兩年進行。

2018年:將探測器送至火星,為建立人類聚居地選擇地點。

2021年:用「龍」飛船將人類聚居地的組成部分兩個居住單元、兩個生命支持單元和兩個供給單元運至火星。

2022年:運送首批4名志願者至火星的SpaceX公司飛船發射。

2023年:首批志願者登陸火星。

2025年:第二批4名志願者登陸火星。

2033年:火星人類聚居地的成員人數達到20名。

相關焦點

  • 24名「地球壯士」前往火星只有單程票將成為人類首批外星居民
    荷蘭「Mars One」研究所的計劃似乎更快一些,他們已經面向社會招募了志願者,報名者眾,在2014年就已經從20萬名報名者中初選出1058名人員,參加了第二階段的移民火星訓練,經過多輪淘汰,最終將選出24名「地球壯士」,準備於2024年分6個批次前往火星。
  • 馬斯克和他執迷其中的登陸火星計劃
    因此,各大國都很重視對於火星的探索。今年以來,人類世界已經向火星發射了三個探測器,包括美國宇航局(NASA)的「毅力號」、阿聯的「希望號」和中國航天的「天問一號」。其實,早在2013年荷蘭的「Mars One」研究所就推出了2024年送志願者出發登陸火星的計劃。
  • 原創 馬斯克和他執迷其中的登陸火星計劃
    一直以來,眾多的航天領域人士和航天愛好者堅信,成功登陸火星將成為人類深空探索的重要戰略支點。因此,各大國都很重視對於火星的探索。今年以來,人類世界已經向火星發射了三個探測器,包括美國宇航局(NASA)的「毅力號」、阿聯的「希望號」和中國航天的「天問一號」。其實,早在2013年荷蘭的「MarsOne」研究所就推出了2024年送志願者出發登陸火星的計劃。
  • 火星移民計劃或無法如期實現 飛船太重動力不夠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航空工程專家馬克·奈爾耶指出,從技術上來說,「火星一號」計劃目前還有很多困難。他舉例說:"火星一號"計劃攜帶許多器材與燃料,太空飛船將會很重,所以一次性發射的動力不夠,也就是說需要多次發射。目前用於發射更重飛船的超大推力火箭正在研發中,可能還需要約四五年,想在2023年就入住火星不太實際。」
  • 人類真有可能在2030年實現登陸火星的夢想嗎?
    應該說,川普所籤署的這一法案是自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成功登陸月球48年後,美國加速推進其太空戰略的重要一步。下面,讓我們不妨藉此機會簡單分析一下美國政府和各大企業所展開的「火星戰略」是否有現實意義以及它們各自能在什麼時候成為現實。
  • 「火星一號」殖民計劃將啟動 2男2女有去無回
    據德國明鏡周刊,人類夢想了幾十年的火星旅行即將啟動,十年後有望成為現實。2013年荷蘭非營利組織「火星一號」(Mars One)宣布公開徵集前往火星的地球人,從網絡報名志願者中海選出兩男兩女四名地球人。
  • 登陸火星:火星載人登陸困難重重!科學家認為火星是人類的希望!
    神秘未知的火星星球我們人類早期於1969年就實現了登陸月球,時隔已過去51年了,載人登陸「火星」至今還是紙上談兵,並且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真正擁有這項科學技術。這項「航天科技」問題逐漸向我們人類的科學家們招手,為什麼登陸「火星」這麼難?
  • 人類移民火星計劃「泡湯」?逾萬名華人曾報名
    原標題:人類移民火星計劃「泡湯」?逾萬名華人曾報名據歐聯通訊社報導,日前,瑞士金融部門發布公告稱,曾計劃將人類送上火星的荷蘭「火星一號」(Mars One)公司,目前已經宣布破產,公司已解散。火星一號原計劃在2016年,發射通訊衛星,前往火星;2023年,讓4名志願者登陸火星,沒有回程,將在火星上建立永久殖民地。荷蘭火星一號公司該項目的官網,曾招募移民志願者。志願者須提供一段1分鐘左右的個人視頻介紹,並根據不同國家,繳納5至75美元不等的報名費。費用將不退還,最後通過真人秀節目,選出志願者。
  • 登陸火星到底有多難,為什麼載人登月過了51年,人類還沒到火星?
    人類早在1969年就實現了登陸登月,然而51年過去了,載人登陸火星至今是紙上談兵,並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擁有這項技術。 1969年,水手7號128天飛過火星 1971年,水手9號用時168天,成為首次進入火星軌道的地球飛行器。 1975年,美國維京1號用時304天成功登陸火星。 2011年,好奇號火星探測器254天登陸火星。
  • 人類移民火星計劃「泡湯」?逾萬名華人曾報名—新聞—科學網
    火星一號原計劃在2016年,發射通訊衛星,前往火星;2023年,讓4名志願者登陸火星,沒有回程,將在火星上建立永久殖民地。荷蘭火星一號公司該項目的官網,曾招募移民志願者。志願者須提供一段1分鐘左右的個人視頻介紹,並根據不同國家,繳納5至75美元不等的報名費。費用將不退還,最後通過真人秀節目,選出志願者。
  • 科學短訊:NASA招募志願者飛往月球
    NASA計劃到2024年登陸月球南極,並在2030年代中期將人們送往火星。 該機構的行政長官吉姆(Jim Brydenstein)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志願者招募將於3月2日開始。 太空人候選人必須是美國公民,受過教育並具有相關的專業經驗。 直到2021年,將選出一組新的候選人。
  • 登陸火星到底有多難?為什麼載人登月過了51年,人類還不去火星?
    1969年7月21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著三名太空人成功登上月球,人類終於實現了千百年來飛上月球的偉大夢想。科學家們認為,火星是目前除了地球之外最有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了,因為它有著適宜的重力場,有著厚厚的大氣層,有了大氣層,就能夠通過科技手段將火星的溫度調整到與地球相似。
  • 登月可以往返,但是火星只能有去無回,這是為何?
    人類的腳步自踏入太空的那一刻起,人類就和太空有了不解之緣,太空不僅僅只有行星、彗星等其他物質,還有人類留下的印跡,在月球上已經留下眾多人類的腳印,登月可以實現往返,但是火星只能有去無回,這是為何呢?
  • 金星和火星哪一個更像地球?
    從大小外形上看,金星更像;從氣溫環境地貌成分來看,火星更接近。現在人類似乎是已經遺棄了金星而寵起了火星,已經把火星當作了人類第一個地外殖民地,對火星的探測不斷進行著,而且已經有了2033年左右載人登陸火星的計劃。
  • 人類載人飛往火星的勇士是夢想還是瘋狂?
    而自從美蘇的太空競賽開始 ,人類探測登陸火星就一直沒有間斷過。因為火星是八大行星中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這也讓人類對火星給予了無限幻想與好奇。這些年來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了很多探測器。而最早公布載人登陸火星計劃的是荷蘭Mars One研究所,他們計劃將在2023年送第一批志願者登陸火星,建立人類永久聚居地。而第一批志願者已經在2013年通過電視真人秀的方式篩選出了4名志願者。
  • 以後有些人身份證上的出生地將是:火星……
    在2013年的時候,一個非盈利組織就默默的打出來一個廣告,他們要招募一些志願者上火星去生活。他們計劃通過十年的時間選拔和培訓,然後選出幾組上太空的人員,讓他們嘗試著在火星上生活。被選上的人將會被安排四人一組,然後被送到火星上。
  • 推火星移民計劃的荷蘭公司破產 曾有上萬中國人報名
    實際上,早在2012年,就有一家名為火星一號(Mars One)的荷蘭私人公司提出將人送上火星,展開星際移民的計劃。彼時,火星一號公司提出的目標是2023年在火星建立移民點,並於2025年送出入駐火星的單程志願者。據了解,「火星一號」計劃自在全球發起報名,2015年便有來自全球各地的8萬多名志願者申請,其中來自中國的申請人就有1萬多名,報名費更是超過了100萬美元。
  • 招募| 2018年春季中國沿海灘涂溼地鴴鷸類研究志願者
    日曆娘覺得,有個志願者項目也許適合你。(NIOZ)、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荷蘭格羅寧根大學聯合組成的研究團隊從2014年起對四個重要鴴鷸物種(大濱鷸、斑尾塍鷸、紅腹濱鷸和黑尾塍鷸)個體佩戴衛星追蹤器,研究它們在本區域的棲息地選擇狀況。
  • 人類登陸火星是單程票?科學家指出,人類在火星上只能活68天!
    目前人類只能把移民太空的希望放在火星上,雖然火星是一顆沙漠行星,乾旱而缺水,土地又非常貧瘠,但是經過科學家多年的探索,終於在火星上發現了水資源。2018年7月,法新社消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報導稱,科學家們在火星上發現了巨大的地下蓄水層,這增加了火星宜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