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 去一個人類從未踏足的地方是很大的挑戰,而明明知道無法返回地球也還是要去則需要更大的勇氣。荷蘭「Mars One」研究所推出了2023年讓志願者登陸火星、建立人類聚居地的計劃,今年該機構將通過電視真人秀的方式招募首批4名志願者。不過,1月8日「Mars One」研究所明確指出,這些志願者登陸火星之後是無法返回地球的。
火星計劃 2023年送人上火星,不回頭
在2023年登陸火星之前,志願者們將接受長達8年的訓練。1月8日「Mars One」研究所明確表示:「他們應該知道,如果這個項目成功開展的話,他們將無法返回地球。」
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研究員、荷蘭「Mars One」研究所的醫療主任諾伯特·卡夫說道:「選擇志願者的首要標準已經不再是他們有多勇敢、能忍受多長時間的超音速飛行,我們現在更關心的是每個志願者與他人在生活和工作上的融洽程度,因為他們將面臨的是一生的挑戰。」
「Mars One」研究所希望能通過長期全球真人秀的方式來為火星項目募集資金,前24名飛往火星的志願者將通過真人秀選出。觀眾可以投票選出2023年首批登陸火星的4名志願者,到2033年將有20名志願者登陸火星。
登陸火星後,志願者們將面臨的困難包括:貧瘠、布滿隕石坑的火星陸地,二氧化碳佔95%的無法直接呼吸的火星空氣,以及從35℃到-135℃的極大溫差。
招募標準 沒有特殊技能要求
荷蘭「Mars One」研究所表示,申請者並不一定要接受過軍事化訓練、有過太空飛行經驗或者擁有科學家那樣的知識水平。不過,他們必須符合以下標準:
至少18歲,擁有建立、保持健康人際關係的目的和意願,擁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和令人信任的品質。申請者必須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好奇心、創造力,並且足智多謀。
「Mars One」研究所並不要求申請者有特殊技能背景。志願者在獲選後將接受為期至少8年的培訓,學習所有在火星生存所需的技能。如果想申請飛往火星,可以點擊以下網址:
http://mars-one.com/en/faq-en/21-faq-selection/251-do-i-qualify-to-apply。
遭遇問題 資金將是個大問題
英國廣播公司的科學記者喬納森·阿莫斯認為,荷蘭「Mars One」研究所的火星計劃沒能充分認識到火星輻射的危險,並指出「如果沒有足夠堅固的材料來建立聚居地的話,志願者將在一年內死於癌症」。
國際空間大學碩士課程主任克裡斯·韋爾奇曾表示:「即使不考慮這個計劃潛在的資金短缺危機和長期可靠性,『Mars One』研究所並未給出充分和詳細的計劃來支持其宏偉的目標。」
太空旅行者理察·加裡奧特評論稱:「很多人都擁有有趣且可行的計劃,但只有極少的人能籌到足夠的資金來實施和貫徹。」
載人火星探測的倡導者羅伯特·祖布林稱:「我不認為商業計劃能完成在火星建立人類聚居地的野心,也許商業模式能籌到一些資金,但我並不認為真正對掙錢感興趣的商人會投資這個風險很大的項目。」
披露
「Mars One」
火星計劃詳情
荷蘭「Mars One」研究所是由荷蘭企業家巴斯·蘭斯道普建立的私人機構,目的是在火星建立永久人類聚居地。
研究所在2012年7月宣布了它的火星計劃:
2013年:選出首批4名志願者,建立火星人類聚居地的複製品用來培訓。
2014年:建造首個通訊衛星。
2016年:在1月份展開供給計劃,用美國SpaceX公司直徑5米的「龍」飛船將2500公斤重的食物送至火星。如果該計劃未能按時執行,備用計劃是使用直徑3.8米的「龍」飛船,或者將原計劃延遲兩年進行。
2018年:將探測器送至火星,為建立人類聚居地選擇地點。
2021年:用「龍」飛船將人類聚居地的組成部分兩個居住單元、兩個生命支持單元和兩個供給單元運至火星。
2022年:運送首批4名志願者至火星的SpaceX公司飛船發射。
2023年:首批志願者登陸火星。
2025年:第二批4名志願者登陸火星。
2033年:火星人類聚居地的成員人數達到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