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2025年是登陸火星的最佳年份?

2020-12-04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為何我們非得要等到2025年才可以登上火星?是相關的技術不夠成熟?還是在坐等火星靠近我們?

如果這樣問,三個問題就被混為一談了。也許這三個問題彼此有些關聯,但逐一解決或許更明智。那我們就從最後一個問題開始吧:

地球與火星每26個月形成一次「對立點」(有點諷刺的是,這是指二者之間距離最近的時間點)。我們不是一定要等到2024或2025年登上火星,而是那恰好是發射時機之一。但請記住,從霍曼轉移軌道(人類從地球到火星能量最低、最理想的軌道)帶一件物品到火星需要六個月的時間。高能量軌道能夠更快地到達,但也伴隨著更大的風險。這就是為什麼火星航行只定位到了某一年,而沒有定位到某個月、某一天(不過只要其他的任務細節都可以解決,那麼就可以通過計算確定每一項任務的具體日期甚至具體時刻)。

需要注意的是,即時我們到達了火星,也不得不在兩周之內重新踏上從霍曼轉移軌道返回地球的旅途。否則,你就要在火星上漂遊18個月,直到下一次發射時機的到來。所以,回到地球吧!這就是為什麼人類的火星登陸任務要麼時間很短(10天左右),要麼時間很長(兩年左右)。如果你在火星上生活了四五個月之後,因為感到無聊或者食物耗盡等等原因就想要回到地球,那就是你想多了。如果在火星逗留過久,那就不得不等到下一次「對立點」的到來。

「是相關技術還不夠成熟?」

這對真正的火星科學家和任務計劃者來說是個敏感的問題。某種意義上,我們的技術在1997年就足夠支持載人登陸火星——我們已經了解火星的表面以及大氣層狀況,還擁有整個火星的影像地圖,並且脫離地球磁氣圈的地月航行也取得了成功。我們了解有關建造太空飛行器、發射太空飛行器、以及人類探索者往返火星的所有方式的一切,但科技能力並不等同於擁有技術本身。

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完全建造出給第一位火星探索者使用的探測車。這並不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怎麼製造,或者不知道用什麼材料、工具來建造,而是因為我們還沒決定應該造哪種探測車。其實,我們有太多的方法來建造實用耐久、動力強勁的火星探測車,但目前還沒能確定任何一款。或者說,我們還沒有任何一個得到資金支持或完整規劃的特定、細緻、完整的設計,所以工作還沒進行到探測車這步。

有同樣情況的還包括火星太空衣(或者稱之為「戰地服」,因為火星表面十分崎嶇)、反水氣系統(RWGS)、薩爾巴提反應堆、太空人將居住的「金槍魚罐頭」,甚至是帶他們回來的地球返航器(它將是一個兩級獵戶座膠囊,又或者是一個兩級蛟龍膠囊,不過到底會是哪個誰也不知道)。所有人都致力於「概念證明」的設備,但無一真正投入生產,因為初步細節始終是一大障礙。

我們所謂的「細節」,可以比作基礎空間設施。迄今為止,人類都是自己開闢前進的道路,不過這一次,在首次載人任務之前,至少要建造並發射一枚新的火星全球探測衛星或觀測級衛星。這枚衛星不僅能在接近火星軌道時提供導航輔助,還能夠作為火星探險隊和地球之間的通信中繼衛星,更不用說它還能為火星探險隊在火星表面活動提供其他幫助。現存的火星軌道衛星也能提供這些支持,不過他們已經使用很久了,該換了。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等到2025年才能登上火星?

我們並不是在等待,相反我們很急切。原因如前文所述,我們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果你能理解前文的敘述,就知道我們不是要建造全新的材料,而是建造那些已經知道如何建造,或者已經知道怎樣研發的材料。人類在2025或2026年登陸火星,就已經是所謂的「全速前進」了,即刻開始,在2017年的這個夏天、秋天,我們就已經全力以赴了。

你將會聽到人們說「我們不知道如何在長時間的星際航行中存活下來」,還有「我們需要升級這樣、那樣的技術」。他們想要的是更高效解決動力、通訊,還有最艱難的一個——生命支撐(空氣、水、食物、衛生系統、輻射屏蔽、失重調節)。不過我們已經有了「蠻力」型的解決方案(聽起來確實不怎麼精緻)——例如,如果水源開採不順利,那我們就從地球攜帶足夠的水,那樣我們就不用費力勘探了。

還有,我們可以帶夠兩年的食物,就算只是即食餐或者散裝麥片,也至少能維持太空人兩年的生命。再或者,用一根繩(當然不會是普通的繩子)將你的飛船和把你送上霍曼轉移軌道的推進火箭綁在一起,通過旋轉獲得近似地球的向心引力(如果這根繩子在飛行途中發生故障,只需向每秒9米的速度增量方向傾斜,無論方向如何——一旦你穩定了飛船的方向,這將是一個容易且低速度增量的調整方向)。如果你帶了足夠多的食物和水,並且將它們放在飛船的外牆上, 那他們就能提供最好的輻射屏蔽。

所以,要開始訪問、探索甚至定居火星,並不需要什麼高超的駕駛技術、巨型巡航艦、未知射線防護服或者骨骼再生技術。

我們需要的是具體的支持:為這次遠徵提供資金;以我們現有的技術建立特定的設備。然後開始前進。

老實說,我們的父母完全可以在上世紀90年代或21世紀初,以當時的科技能力登上火星。我們現在也可以開始,並且能夠在20年代登上火星。或者,我們選擇放棄,寄希望於子孫繼承我們的意志,以他們那個年代的技術登上火星。相信那也不會是件容易事。

但從來不會像現在這般容易。如果我們不去嘗試,怎麼能夠為繼承者們打下堅實的基礎呢?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quora-Laurels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火星移居申請者已超20萬人 或於2025年登陸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制定火星移居計劃的荷蘭非盈利機構「火星一號」公司12月10日宣布,目前已經與美國航空航天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等公司籤署了合作協議,力爭2018年向火星發射無人宇宙飛船。「火星一號」公司表示,截至目前,已收到20多萬份「移居火星」的申請。
  • 「科技狂人」詳解火星計劃:2025年人將登陸火星
    當地時間2016年4月8日,美國佛羅裡達州,美國民營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執行長伊隆·馬斯克召開新聞發布會。  「科技狂人」馬斯克詳解火星探索計劃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曾提出雄心勃勃的火星移民計劃。他近日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透露了更多火星探索計劃的細節。
  • 霍金稱人類不逃離地球沒有希望 馬斯克:2025年登陸火星
    馬斯克:人類最早2025年登錄火星,目標是在火星建立至少100萬人口殖民地  霍金:科技進步構成巨大威脅,人類不逃離地球沒有未來,為此必須殖民其他星球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3點,特斯拉及SpaceX創始人馬斯克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召開的第
  • 馬斯克計劃2025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馬斯克計劃2025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2016-06-02 21:59:26   新華社北京6月2日電(記者彭茜)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近日為自己的火星探索計劃提供了更明確的時間表,稱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25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 馬斯克:2024年開始執行載人火星登陸計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2日下午消息,身兼特斯拉和SpaceX兩大公司CEO的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向來不缺乏野心,在宣布特斯拉2018年的產量將達到50萬輛後,他又表示SpaceX可能在2025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 馬斯克發布火星殖民計劃:最早2025年登陸 未來票價降至20萬美元
    DoNews9月28日消息 (編輯 費倩文)SpaceX 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周二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IAC)上表示,SpaceX將開發大型火箭和飛船,計劃在10年內將人類送往火星,最終實現火星殖民。
  • 2019年登陸火星
    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將於2018年末到2019年這段時間進行登陸火星的第一次重型火箭的發射。這份消息是在一份NASA的內部報告中得到證實的,因為技術問題,這個時間已經比國會的計劃推遲了。
  • 載人登陸火星為什麼這麼困難,距離是最大的限制
    載人登陸火星為什麼這麼困難,距離是最大的限制人類登陸月球是個已解決的問題,但是載人登陸火星卻一直未實現,為什麼會這麼困難?距離是最大的限制!一直以來,人們一直觀測火星的含水量,探索火星上是否有生命。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火星的形成時間、內部結構和初始環境與地球相似。為什麼探索火星如此困難?首先,當火星靠近地球時,將是探索火星的最佳時機。然而,兩者之間最近的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最長的距離超過4億公裡。不同時間不同距離是著陸的最大挑戰。兩者之間最近的距離是在2003年8月27日,當時的距離是5576萬公裡,是6萬年來的最近一次!這也意味著錯過最佳距離將是一個漫長的等待。
  • 美國公司計劃2025年把人送上火星
    原標題:美國公司計劃2025年把人送上火星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曾提出雄心勃勃的火星移民計劃。他近日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透露了更多火星探索計劃的細節。 作為火星探索計劃的第一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8年發射一艘貨運飛船前往火星,之後於2024年發射載人太空飛行器,並於2025年抵達火星。
  • 《火星任務》20年了 人類仍未登陸火星
    但半年後,遭遇風暴生死未卜,伍迪、吉姆等四位太空人前往紅色星球營救……  各位這不是新聞預告,也不是穿越人士的爆料,而是科幻電影《火星任務》主要故事線。今年3月10日是該片上映20周年紀念日。巧合的是,今年來到了電影中人類登陸火星的年份,但現實中的人類依舊沒有實現這個目標。
  • 電影裡的2020年:沒有疫情肆虐,人類已經登陸火星
    但半年後,遭遇風暴生死未卜,伍迪、吉姆等四位太空人前往紅色星球營救…… 各位這不是新聞預告,也不是穿越人士的爆料,而是科幻電影《火星任務》主要故事線。今年3月10日是該片上映20周年紀念日。巧合的是,今年來到了電影中人類登陸火星的年份,但現實中的人類依舊沒有實現這個目標。
  • 俄計劃2025年前載人登月 2035年飛火星
    當地時間8月31日,俄羅斯航天署署長佩爾米諾夫宣布,俄制定出到2040年的太空探索計劃,包括2025年實現載人登月,此後在月球建永久基地,以及2035年之後載人飛往火星等。    按照這個計劃,俄羅斯準備在2025年前讓太空人進行登月之旅,然後於2027年至2032年間在月球建立永久考察基地。佩爾米諾夫說:「根據我們的估計,我們可以在2025年前準備就緒,實現登月載人飛行。」     一旦在月球設立基地,俄羅斯便可以利用月球作為遠徵火星的跳板,希望在2035年後開始載人火星之旅。
  • 中國2021年或登陸火星,目的竟然是移民
    昨天,在全國政協會議期間,衛星專家葉培建委員透露,我國準備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並於2021年登陸火星
  • 美國開始火星登陸模擬訓練 計劃十年後登陸火星
    【環球軍事報導】美國太空網8日報導稱,從7日起,7名航天員將在美國猶他州漢克斯維爾鎮附近的火星沙漠研究站進行為期2周的模擬登陸火星演練。這一經歷將幫助他們在大約十年後發起對火星的真正遠徵。報導稱,這些航天員是「火星一號」項目的候選人,該項目旨在於2024年將4名航天員送往火星,作為開發人類永久性居住地的先驅。
  • 12名中國人爭當火星人 2025年登陸後將不再回地球
    飛天  2025年登陸  強烈輻射可能致命  記者:被選中的申請人將接受什麼樣的訓練?另外,還要進行個人訓練,如如何應對火星極端環境。通過任務模擬的方式進行團隊訓練也很必要。  記者:被選中的人什麼時候正式啟程?  Suzanne:2024年,第一批太空人將啟程前往火星,經過大概7個月的太空旅行,預計於2025年可以到達火星。  記者:他們將乘坐什麼飛行器?
  • 荷蘭招募志願者赴火星 2023年登陸有去無回
    荷蘭「Mars One」研究所推出了2023年讓志願者登陸火星、建立人類聚居地的計劃,今年該機構將通過電視真人秀的方式招募首批4名志願者。不過,1月8日「Mars One」研究所明確指出,這些志願者登陸火星之後是無法返回地球的。
  • 2020年火星最佳觀測期是什麼時候
    2020年火星最佳觀測期是什麼時候2020年10月14日「火星衝日」,這是前年7月27日以來觀測火星的最佳時機。「火星衝日」是說火星、地球和太陽依次排成近似一條直線,火星與太陽的視赤經相差180度。此日,太陽西落,火星東升,火星整夜可見。衝日期間,火星距離地球最近,視直徑最大,亮度最強。近日,火星位於雙魚座。上半夜,火星是最明亮的天體,色澤橙紅,十分惹人注目。
  • 登陸火星到底有多難,為什麼載人登月過了51年,人類還沒到火星?
    人類早在1969年就實現了登陸登月,然而51年過去了,載人登陸火星至今是紙上談兵,並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擁有這項技術。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登陸火星這麼難呢?
  • 中國計劃2021年登陸火星 專家:未來人類或移居火星
    央廣網北京3月5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昨天,在全國政協會議期間,衛星專家葉培建委員透露:中國準備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2021年登陸火星。消息一出,立刻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那麼,我們上火星的目的是什麼?登上火星與登月又有哪些不同?
  • 2020年7月,在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刻登陸火星!
    人類的好奇心衝出地球,我們向外探索,試圖尋找宜居星球,而火星是人類最有可能踏上的地外行星。2020年,中國將開啟探測火星之旅,通過火星衛星、火星著陸器、火星車,天地聯合探測火星,目前火星車已經做好!根據地球與火星位置關係,每26個月火星會有一次距離地球最近的機會,這也是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最佳時間窗口。在這個時間點發射火星探測器,將節省大量燃料,縮短抵達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