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洩密文件稱俄計劃2030年前完成登月計劃
近些年,莫斯科方面時常宣布一些滿懷壯志的宇宙探索計劃,但這還是他們首次為載人登月任務立下具體期限。該任務可能會幫助俄羅斯走出太空飛行器事故頻發、航天計劃一再推遲或取消的陰霾,重振其航天事業的雄風。去年11月,俄羅斯發射了火星探測器「福布斯·土壤」(Fobos Grunt),該探測器因發射後機載計算系統失靈而未能進入預定軌道,於今年1月墜回地球。
-
俄載人登月計劃:太空人首次登月預定2030年
據《俄羅斯報》網站2020年12月31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在向國際空間站機組人員致以新年祝賀時,宣布制訂統一探月計劃,已經成立的專門機構將由他本人掛帥。他表示,新年前做出了「制訂統一專項探月計劃」的決定。為此,俄航天已成立專門機構。
-
美國為什麼要聯合日本在2035年前實施載人登月計劃?可能成功嗎?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不管是再次載人登月本身、還是大家期待已久的火星移民計劃,都是存在很大關聯的、非常重要的宇宙探索任務。 但是,即便是在全球範圍之內,目前也只有美國曾經有太空人成功登陸過月球,即便不少人至今都還在質疑這個問題。然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從太空人們的錄音、帶回的月球塵埃標本等證實,幾十年前美國的載人登月任務的確是真實發生過。
-
嫦娥二號總師:探火星後探金星 2025載人登月
在日閃召開的「2010年航天工程育種論壇」上,我國「嫦娥二號」衛星總師、總指揮顧問葉培建院士向大家勾畫了自己眼中的深空探測時間表:2013年探測火星,2015年探測金星,2025年實現首次載人登月。葉培建所設想的我國深空探測戰略是按月球探測、行星際探測兩大主線開展探測活動。
-
載人登月、火星基地、火箭送物流,中國航天大會透露了這些信息
中國目前正在進行載人登月方案深化論證,研發新一代載人火箭,將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登月艙分別發射至環月球軌道,再進行對接組裝。航天通過登月艙登陸月球,載人飛船駐留在繞月軌道上。航天員完成登月任務後,再乘坐返回艙與載人飛船對接,最後乘坐載人飛船返回地球。新一代載人火箭全長約90米,直徑5噸,能將25噸載荷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或是將90噸載荷送至近地軌道,未來考慮將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
-
俄媒披露俄載人登月計劃:太空人首次登月預定2030年
1月2日報導 據《俄羅斯報》網站2020年12月31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在向國際空間站機組人員致以新年祝賀時,宣布制訂統一探月計劃,已經成立的專門機構將由他本人掛帥。他表示,新年前做出了「制訂統一專項探月計劃」的決定。為此,俄航天已成立專門機構。
-
2024年載人登月或延期?新法案或改變時間表,將研究載人登陸火星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載人登陸月球或許只是載人登陸火星的「墊腳石」。在這一份長達102頁的報告中,提及了美國的太空探索目標應該是將太空人送上火星表面,不過在載人登陸火星之前,先展開載人登陸月球是必要的,可以驗證登陸外星球的相關技術,以降低登陸火星的風險。畢竟,月球和火星都屬於外星球,整體的環境和地球區別很大。
-
歐洲航天局計劃2025年前登月建基地
自從1969年美國實現人類首次登月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部分國家都暫停了相關的探月計劃。但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對月球的認識不斷加深,科學家們開始意識到月球探索的重要性,比如把月球作為深空探索的中轉站,以及借月球的原始地貌增加對地球的認識等,一股探月熱又慢慢興起了。
-
我國2035年前載人登月,2045年建月球基地!比美國如何?
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2019年發表的文章中也透露,「嫦娥 5 號」從月球採樣返回的成功,將驗證除太空人生存以外的載人登月主要關鍵技術。2019年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美國進行了重大的慶祝活動,我國國內也有報導。儘管美國贏得了載人登月的勝利,但經濟代價是巨大的。雖然有專家統計阿波羅計劃產生了大量的間接效益,但同樣有很多人反對這樣的觀點。
-
我國2035年前載人登月,2045年建月球基地!比美國如何?
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2019年發表的文章中也透露,「嫦娥 5 號」從月球採樣返回的成功,將驗證除太空人生存以外的載人登月主要關鍵技術。 2019年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美國進行了重大的慶祝活動,我國國內也有報導。儘管美國贏得了載人登月的勝利,但經濟代價是巨大的。雖然有專家統計阿波羅計劃產生了大量的間接效益,但同樣有很多人反對這樣的觀點。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或已取消 嫦娥5號停止研發
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就中國的航天總體規劃而言,在探月工程上,分為三步走,也就是完成「繞落回」三期計劃,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和無人採樣返回。2007年10月,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乘坐「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升空,執行中國首次探月之旅,完成了繞月探測的目標。
-
俄登月火箭發動機:超土星五號F1發動機,熱功率相當於一座水電站
俄聯盟號飛船升空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導,這款發動機名為RD-171MV,是目前人類能生產出的最強大液體發動機,配備有四個燃燒室,使用液氧煤油作為燃料,比美國在土星五號重型火箭的F-1發動機尺寸更小但推力更大。目前這款發動機正在生產中,計劃於年底前進行點火試驗,2021年首次飛行試驗,2022正式投入使用。
-
業內人士稱中國載人登月計劃可能已取消—新聞—科學網
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 就中國的航天總體規劃而言,在探月工程上,分為三步走,也就是完成「繞落回」三期計劃,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和無人採樣返回。 2010年,在「嫦娥二號」探月之際,中國探月工程首席專家、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稱:「月球南極有望成為載人登月的著陸點,依據載人登月的三個可能時間表,我國載人登月最早可能在2020年實現。」其實,早在2006年,歐陽自遠就稱,中國將在2021年到2025年左右完成載人登月。
-
美國載人登月計劃提前施行
【家電網HEA.CN 10月18日微信原創】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其「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的最新安排:即2024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分三步走,整個任務將耗資280億美元。美國總統川普已將這一登月計劃列為優先發展事項。
-
美NASA計劃2033年登陸火星 2024年載人登月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3日消息,由於與地球距離遙遠,實施火星太空任務將需要至少2年時間。太空飛行器飛到火星需要6個月,遠遠長於飛到月球的3天。美國航空航天局(以下簡稱「NASA」)已經明確表示將在2024年重新把航天員送上月球,但它的目標顯然不止於此。
-
俄航天局長:馬斯克核平火星計劃背後,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當地時間5月27日,俄聯邦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羅戈津在「索洛維約夫直播」節目中表示,美國SpaceX公司總裁埃隆·馬斯克用核彈轟炸火星計劃,其實是美國掩飾太空軍事化、將核彈送入太空的陰謀。「我們知道,在這一個蠱惑性計劃的背後藏著一個陰謀:將核武器送入太空。」羅戈津說。俄航天局局長指出,核平火星的計劃是非人道的,俄羅斯將會全力制止美國人這麼幹。
-
消息稱中國將取消載人登月計劃 停止研發嫦娥五號
當此際,《新民周刊》從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相關內部人士處獲悉,我國對探月工程,乃至整個航天規劃有重大調整,原來進行的載人登月準備工作暫緩。目前的探月計劃,將是——「嫦娥三號」達到落月;由於「嫦娥四號」已經投產,也將如期發射,未來將完成模擬載人登月,進行採樣,然後返回地球;預計的「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探月計劃將告一段落。
-
沒有官方信息,一步步推中國載人登月時間,至少不會是2030年
「中國何時載人登月?」一直是個熱點疑問,許多的航天愛好者也都非常期待這天的到來。是2030年嗎?還是2028年?甚至是2025年?呃……都不可能的。那麼中國什麼時候才會進行載人登月?比如美國的載人登月:1961年5月,美國時任總統甘迺迪在美國國會上提出美國要在60年代末,把美國航天員送上月球的載人登月計劃「阿波羅計劃」從而贏了美蘇太空爭霸。請求美國國會撥款來支持這項世界大工程,最終美國國會通過了該提案,前前後後一共撥款250億美元給NASA實施該計劃。其實美國之所以不再登月原因就是因為國會停止了撥款。
-
美國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
因為美國此次的載人登月計劃並不是1972年之前的阿波羅計劃的簡單重複,而是有著本質的區別。2024年進行載人登月的時候,在月球上的著陸點選擇了月球南極地區。目前已有10多家美國公司合力研發這套載人登月系統,但具體成果還未見公開報導。
-
俄計劃使用核動力載人飛船探訪比火星更遠目標
原標題:俄計劃使用核動力載人飛船探訪比火星更遠目標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4日報導,俄羅斯凱爾迪什研究中心日前宣布了一項大膽的計劃,將在未來使用核動力載人飛船進行星際探索,探索範圍延伸至火星之外的天體目標。 這一科研中心目前正在建造可以在7個月內抵達火星的動力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