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登月、火星基地、火箭送物流,中國航天大會透露了這些信息

2020-09-19 航天那些事兒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於9月18日至21日在福建福州舉行,今年大會的主題是「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每一年的航天大會都會吸引國內外航天工作者和愛好者的關注,今年的大會也是乾貨滿滿,不僅公布了載人登月新方案,甚至還有地火經濟圈、自主學習的人工智慧火箭等重大構想。



研發新一代載人火箭,開展中國載人登月

(新京報)


9月18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周雁飛在會上表示,中國目前正在進行載人登月方案深化論證,研發新一代載人火箭,將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登月艙分別發射至環月球軌道,再進行對接組裝。航天通過登月艙登陸月球,載人飛船駐留在繞月軌道上。航天員完成登月任務後,再乘坐返回艙與載人飛船對接,最後乘坐載人飛船返回地球。

新一代載人火箭全長約90米,直徑5噸,能將25噸載荷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或是將90噸載荷送至近地軌道,未來考慮將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此外我國的月球軌道空間站和月面科研試驗基地的建設也在相關技術論證中。

此次透露的關鍵信息新一代載人火箭將會成為載人登月的主力軍,相對於此前用超大運力火箭一次性完成登月的方案,新一代載人火箭分別發送登月艙和載人飛船的方案顯然更符合我國現階段的航天水平,對於火箭的要求更低,更容易利用現有成熟技術,儘快實現載人登月的目標。

火星探測三步走,最終建設地火經濟圈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在航天大會報告時提出,我國未來火星載人探測將分為「三步走」:首先第一步是完成機器人探測,實現火星採樣返回、火星基地選址考察、原位資源利用系統建設。第二步是初步應用試探,將會實現載人環火軌道探測、載人火星著陸探測、火星基地建設。最終第三步是實現航班化探測,包括派送大規模地火試驗艦隊、火星大規模開發與利用、全面形成地火經濟圈。

我國的首個完全自研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還在前往火星的路途中。因此,此次對於火星的探測更多的是偏向於一個長期的構想,著重於長期的發展思路。在目前全世界美國、日本等國家都在爭相成立太空作戰軍種的背景下,「和平利用太空」是我國作為一個航天大國應有的責任和擔當。火星作為目前太陽系最有探測價值的星球,我國對火星探測有長遠的發展目標是非常重要的。

我國計劃於2045年實現航班化航天運輸,一小時抵達全球



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為民在航天大會上表示,我國計劃在2045年前實現1小時火箭全球抵達、地面與軌道間以及軌道與軌道間的航班化航天運輸。航天航班化將會分為三個階段:2025年前為起步建設階段,主要任務是突破關鍵技術,形成試驗試用系統;2035年實現目標初步建成,年總飛行數百次、總貨運千噸級、總客運千人次;到2045年目標全面建成,實現按需發射,每年總飛行次數達千次量級,總貨運萬噸級,總客運萬人次。

此前,淘寶就在去年愚人節開玩笑宣布與商業航天公司藍箭航天合作,研發「寶箭號」和「小寶箭號」火箭,用於未來阿里公司的全球物流運輸。SpaceX公司CEO馬斯克也曾表示要用火箭打造「全球一小時交通圈」。如今火箭技術發展愈發先進、成本逐漸下降,用火箭改變傳統的交通運輸方式開始逐漸被提及。火箭的速度優勢是高鐵、飛機等傳統交通工具望塵莫及的,使用火箭無論是載人或是載貨都能以極快的速度從地球一端抵達另一端。但是,使用火箭運輸的構想仍然有很多難題,比如如何把發射成本控制到合理的範圍、普通人如何承受火箭飛行時的大過載,這些問題都是需要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去克服的。


關注,了解更多航天相關資訊與科普。

點讚並在評論區留言你對中國未來這些航天規劃的看法。

相關焦點

  • 中國新型「921火箭」曝光,或為載人登月做準備
    在2020中國航天大會上,我國載人登月計劃相關設想被披露,據悉我國可能會在2030年前後實現載人登月目標,其中一同被披露的還有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我國正考慮開發新一代運載火箭——「921火箭」。其可能替代長徵九號(CZ-9)運載火箭,提前完成我國載人登月任務。
  • 中國載人登月策略調整,921火箭扛大旗,或搶在美國之前登月
    PPT,可以看出我國對載人登月項目方案進行了很大的調整,其中最重要則是在最新登月方案中,沒了長徵-9號重型運載火箭的身影,轉而由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又稱921火箭)扛起中國載人登月任務的大旗。航天大會上載人登月PPT
  • 中國載人登月調整,921火箭成主力,可能趕在美國之前實現目標
    今年11月24日,我國將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用長徵五號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進行採樣返回。而我國月球探測的最終目標,是載人登月,並在月球建立基地。不過,要實現載人登月,僅僅依靠現在的長徵五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強大的運載火箭,此前我國計劃中的載人登月火箭有長徵九號和921火箭,可是在最近開幕的2020航天大會上,這個計劃有了調整。
  • 中國登月策略調整,921火箭扛大旗,或可提前5年載人登月
    PPT,可以看出我國對載人登月項目方案進行了很大的調整,其中最重要則是在最新登月方案中,沒了長徵-9號重型運載火箭的身影,轉而由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又稱921火箭)扛起中國載人登月任務的大旗。航天大會上載人登月PPT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調整,921火箭成主力,可能趕在美國前實現目標
    今年11月24日,我國將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用長徵五號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進行採樣返回。而我國月球探測的最終目標,是載人登月,並在月球建立基地。不過,要實現載人登月,僅僅依靠現在的長徵五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強大的運載火箭,此前我國計劃中的載人登月火箭有長徵九號和921火箭,可是在最近開幕的2020航天大會上,這個計劃有了調整。
  • 長徵九號火箭出生就面臨落後?載人登月用長徵九號還是921火箭?
    作為我國未來國之重器的超重型火箭「長徵九號」,承擔著我國未來載人登月、深空探測,甚至登陸火星星辰大海夢想,一直備受航天愛好者的關注。然而最近網絡有消息傳出,「長徵九號」還沒立項,並且面臨出生就落後狀況,載人登月使用的火箭是921火箭!
  • 從月球軌道旅遊到載人登月 中國航天人怎麼看?
    中新社北京3月3日電 題:從「月球軌道旅遊」到「載人登月」 中國航天人怎麼看?  中新社記者 張素  近期「月球軌道旅遊」和「載人登月」成為熱議話題,正在北京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代表和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委員就此表達了看法。
  • 中國載人登月方案出爐,NASA也給出對策
    編者按: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公布了我國載人登月方案的設想,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新一代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月球空間站等令人眼花繚亂的目標讓人熱血沸騰。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NASA也給出了對策,要對2024年登月進行調整,要求太空人將月球水冰物質帶回地球,以便研究部署。
  • 神秘會議一錘定音,中國載人登月「路線之爭」塵埃落定
    本世紀以來,中國航天工程沿著美蘇曾經的腳步穩步推進。載人航天在過去被視為難以超越的障礙,隨著2003年秋神舟五號將楊利偉送上太空被打開了口子。隨後的2005年,神舟六號上2名航天員實現多天太空飛行,2008年神舟七號上的翟志剛出艙行走,2013年聶海勝操控神舟十號和天宮一號對接,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的技術逐漸趨近成熟。
  • 長徵九號火箭出生就面臨落後?載人登月使用長徵九號還是921?
    作為我國未來國之重器的超重型火箭「長徵九號」,承擔著我國未來載人登月、深空探測,甚至登陸火星星辰大海夢想,一直備受航天愛好者的關注。然而最近網絡有消息傳出,「長徵九號」還沒立項並且可能面臨出生就落後,載人登月使用的火箭將是921火箭!
  • 俄計劃2025年前載人登月 2035年飛火星
    當地時間8月31日,俄羅斯航天署署長佩爾米諾夫宣布,俄制定出到2040年的太空探索計劃,包括2025年實現載人登月,此後在月球建永久基地,以及2035年之後載人飛往火星等。    按照這個計劃,俄羅斯準備在2025年前讓太空人進行登月之旅,然後於2027年至2032年間在月球建立永久考察基地。佩爾米諾夫說:「根據我們的估計,我們可以在2025年前準備就緒,實現登月載人飛行。」     一旦在月球設立基地,俄羅斯便可以利用月球作為遠徵火星的跳板,希望在2035年後開始載人火星之旅。
  • 中國正開展載人登月方案深化認證 計劃研發新一代載人火箭
    中新社福州9月18日電 (郭超凱)在18日召開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周雁飛表示,目前中國正持續開展載人登月方案深化論證,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能夠將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周雁飛介紹道,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規模大,可考慮在文昌發射場發射。
  • 這次,中國不準備落後美俄了,研發新一代載人火箭並建造月球基地
    如今,距離阿波羅載人登月已經過去50多年,人類對月球有了更多的期待,但想要開發月球還遠遠不夠。在這條路上,中國比美國和俄羅斯發展要晚,但中國航天人魄力十足。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於近日召開,會上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周雁飛表示,目前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滿足不了登月要求。中國正開展載人登月方案深化論證,計劃研發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其各項綜合技術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能夠將載人飛船、月球著陸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 沒有官方信息,一步步推中國載人登月時間,至少不會是2030年
    「中國何時載人登月?」一直是個熱點疑問,許多的航天愛好者也都非常期待這天的到來。是2030年嗎?還是2028年?甚至是2025年?呃……都不可能的。那麼中國什麼時候才會進行載人登月?理論上講,最快也要在2032年左右載人登月主要步驟:國家立項,國家撥款。實施項目,設計建造火箭和飛船,測試火箭飛船。完成測試,進行登月。
  • 中國人2030年有望登月
    在北京召開的2017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上,火星與月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各國航天機構官員、科學家、工程師圍繞火星探測、月球探測、載人深空探測等話題展開討論。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新華社北京6月9日電 題:火星還是月球,哪裡是人類飛往星辰的下一站?
  • 中國為何計劃在月球建立基地,月球基地能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什麼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陳善廣在第一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上表示,中國載人月球探測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實施方案已經形成了總體共識和初步方案,未來將會在月球上建立科學考察站,並進一步為中國人踏上火星奠定堅實的科技與技術基礎。隨著中國探月計劃的公布,全球又迎來新一輪的探月熱潮。
  • 外媒:中國載人航天拉開「第三步」序幕
    這是中國載人航天項目「第三步」的序幕。此次發射標誌著中國兩大太空探索雄心——建造空間站和探索火星任務——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作為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的改良版,長徵五號B火箭搭載了旨在取代神舟飛船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今後,它將運送航天員至計劃中的近地軌道空間站。中國的其他太空雄心包括火星探索,以及在未來10年內讓航天員登陸月球。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一次任務隨著嫦娥五號的發射成功,中國的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的任務也進入尾聲。按照在 2004 年立項的中國探月工程規劃,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 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4 個月前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 3 億公裡,嫦娥五號讓中國航天再次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篇章。
  • 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兩會訪談)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第三步是在2036年至2045年間建成綜合型的月球基地或月球村,屆時人類可以長期駐留,並完成全面、大規模的科學探測、技術試驗與月球資源開發利用。 中國載人登月將成現實 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寄託著中國人對月球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