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

2020-12-04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兩會訪談)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

作者 郭超凱

中國將在2020年實施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也讓外界對未來中國探月計劃倍加期待。兩會期間,記者採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趙小津,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

探月四期還有3次任務

按照規劃,中國探月工程規劃為「繞、落、回」三期,此前中國通過發射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探測器,完成了「繞」「落」兩步。今年年底前,中國還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實施月球採樣返回,完成第三步「回」。

趙小津表示,在完成「繞、落、回」三步之餘,中國還規劃了探月四期。2018年12月發射的嫦娥四號是探月四期的首次任務。在飛行近1個月後,嫦娥四號探測器順利著陸於月球背面,傳回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後續,探月四期還規劃論證了三次任務。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南極進行採樣返回,著陸於月球正面還是背面將根據嫦娥五號的採樣情況來確定。嫦娥七號計劃開展月球南極資源詳查,對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質成份、空間環境進行一次綜合探測任務。嫦娥八號除繼續進行科學探測試驗以外,還要進行一些關鍵技術的月面試驗。

未來或建立月球基地

中國於2016年提出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設想。此前,歐洲航天局曾提出「月球村」的概念,俄羅斯航天局也提出將在2030年後建立月球基地的目標。2019年中國和歐洲航天局、俄羅斯航天局初步達成共識,三方將共同牽頭開展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規劃論證工作。

來自中國國家航天局的消息稱,國際月球科研站的第一步是以中國即將實施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任務為基礎,並與國際上已經規劃的月球探測任務相結合,計劃在2021年至2030年間建立一個基本型的國際月球科研站。這個科研站可以支持長時段、較大規模的科學探測、技術試驗與月球資源開發利用。

第二步是在2030至2035年間建成拓展型的國際月球科研站,這個科研站除了能實現基本型科研站的功能外,還能滿足短期有人值守、長期自動運行的需求。

第三步是在2036年至2045年間建成綜合型的月球基地或月球村,屆時人類可以長期駐留,並完成全面、大規模的科學探測、技術試驗與月球資源開發利用。

中國載人登月將成現實

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寄託著中國人對月球的美好願望。如今距離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已過去半個世紀,美國總統川普提出要「重返月球」,中國也在著手推動載人登月項目。

實現載人登月,必須要解決運載火箭和載人飛船兩大難題。中國正在開展用於重型火箭的三型液體發動機的關鍵技術攻關和方案深化論證。重型火箭可為載人登月提供強大支持,計劃在2030年前後首飛。

此前,中國的神舟載人飛船只能將航天員運送至近地軌道,而要登陸月球、火星,還需要性能更為卓越的新一代載人飛船。5月8日,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返回東風著陸場,此次任務主要是對新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和群傘回收等關鍵技術進行飛行驗證。

「新飛船一次可運送6-7人,其返回艙還可回收多次利用。未來中國載人登月將不再是夢。」趙小津表示,新一代載人飛船是全新天地往返交通工具。相比神舟飛船,新飛船飛得更遠,不僅可送航天員往返離地球近400公裡的中國空間站,還能完成38萬公裡外的載人登月,甚至去更遠的星球探險。(完)

相關焦點

  • 嫦娥四號今年探月分兩步走 我國未來或建「月球基地」
    今年是我國的航天發射大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趙小津日前接受央視記者專訪時透露,嫦娥四號探月任務將在今年分兩次發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將抵達人類探測器未曾觸及的月球背面。航天科技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趙小津:嫦娥四號我們計劃2018年下半年來發射,這是人類首次實現對月球背面的探測。
  • 探測月球背面、規劃「月球基地」、計劃探測火星……中國航天有不少大動作
    今年是我國的航天發射大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趙小津日前接受央視記者專訪時透露,嫦娥四號探月任務將在今年分兩次發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將抵達人類探測器未曾觸及的月球背面
  • 從中國探月到載人登月分析:3000噸級火箭缺失是登月最大障礙
    出品:川陀太空川陀太空 深度科普第2844期 本期我們來說說中國探月工程到載人登月還有多長的時間,因為探月和登月是兩個不同的時期,涉及到的技術狀態也不同。可以認為登月是探月的目標,探月是登月的基礎。美蘇在太空競賽的時候發射了大量探月探測器,比如月球系列,勘探者系列等,將月球表面的基本情況摸了個遍。
  • 中國人何時能夠實現登月夢想?他給出了具體時間!
    中國計劃今年實施嫦娥四號探月任務,探測器將實現人類首次在地球背面軟著陸,開展原位和巡視探測。「2025年左右能開始月球基地建設,2030年左右實現載人登月。」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黨委書記趙小津透露,中國將在今年實施嫦娥四號探月任務。
  •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未來十年中國將建月球科研站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10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發言時介紹了中國未來月球探測計劃。吳偉仁表示,隨著今年嫦娥五號從月球採樣返回,明年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等標誌性工程的實施,我國將躋身於世界航天強國行列。未來十年左右,月球南極將出現中國主導、多國參與的月球科研站,中國人的足跡將踏上月球,我國將邁入世界航天強國前列。吳偉仁在發言時並沒有具體說明未來月球科研站怎麼建設。
  • 我國探月工程又出新計劃,嫦娥七號赴月球南極,或為載人登月探路
    迄今為止,我國已經進行了4次探月活動,完成了探月工程中要求的第一和第二階段的繞、落、巡的任務目標,很好地檢驗了我國航天技術能力,並對月球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到今年10月份前後,我國將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實現探測器到月球表面對月壤採樣返回的任務目標。
  • 中國探月之旅尚未結束,2024年探月計劃公布,載人登月還遠嗎
    而中國探月工程尚未止步,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已經劃入2024年探月計劃,而嫦娥八號也將在10年內進行,在2024年的全新探月計劃中,月球南極成為中國的探測重點!中國下一個月球探測器是嫦娥五號,對於中國探月來說,嫦娥五號的意義重大:嫦娥五號將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集樣本。
  • 探月工程進入深水區,正在論證載人登月,新一代重型火箭提上日程
    由於過高的成本,美國載人登月項目最終被叫停,這也使得全球月球探測一度陷入低潮,直到中國推出探月工程,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後,全球範圍內再度掀起了一股探月熱潮,尤其是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後,美俄先後推出月球基地項目,計劃開發月球資源。
  • 今年是人類探月第50周年,中國又一次把探月引向潮流
    (SLS)」火箭和「獵戶座」載人飛船在2024年前完成載人登月任務。「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開發多年,已多次推遲發射,載人實驗似乎更遙遙無期。此外,NASA還需要研發新的月球車。探月設備介紹: 「藍月亮」 ●大約兩層樓高 ●由四條腿支撐●頂部預留載貨平臺●空載質量超過3噸●注滿燃料質量15噸●有效荷載3.6噸。
  • 中國探月16年,嫦娥五號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 解讀
    ,蘇聯可以說是開路先鋒,這也許與蘇聯載人登月半途而廢有關,所以轉向用無人空間探測器採集月球樣品。未來,美國還將研製基於液氫液氧推進劑的大型單級可重複使用登月艙,實現對月球表面的低成本造訪,並以此為基礎建設月球基地。
  • 科技|中國探月16年,嫦娥五號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按照目前地球的能源消耗規模,月球上的氦-3用於核聚變發電後,能夠滿足人類約一萬年的能源需求。 經過多年沉寂,俄羅斯近期又重啟登月計劃。今年,俄羅斯已經把載人登月作為其長期戰略目標,並開展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重型運載火箭等設備的研製。此外,俄羅斯還啟動了「月球25號」的研製任務,準備降落在月球南極隕石坑。
  • 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露面,登月指日可待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星球,從古代開始,人類就有了登月的夢想,我國還衍生了很多古老傳說,探測器命名為嫦娥就是承載了國人的夢想。縱觀全世界,目前為止只有美國登上過月球,還是幾十年前的事,自從我國推出探月工程,世界各國也對月球產生了興趣,美俄提出了建立月球基地,開發月球資源。
  • 消息稱中國將取消載人登月計劃 停止研發嫦娥五號
    當此際,《新民周刊》從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相關內部人士處獲悉,我國對探月工程,乃至整個航天規劃有重大調整,原來進行的載人登月準備工作暫緩。目前的探月計劃,將是——「嫦娥三號」達到落月;由於「嫦娥四號」已經投產,也將如期發射,未來將完成模擬載人登月,進行採樣,然後返回地球;預計的「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探月計劃將告一段落。
  • 從月球軌道旅遊到載人登月 中國航天人怎麼看?
    中新社北京3月3日電 題:從「月球軌道旅遊」到「載人登月」 中國航天人怎麼看?  中新社記者 張素  近期「月球軌道旅遊」和「載人登月」成為熱議話題,正在北京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代表和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委員就此表達了看法。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或已取消 嫦娥5號停止研發
    當此際,《新民周刊》從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相關內部人士處獲悉,我國對探月工程,乃至整個航天規劃有重大調整,原來進行的載人登月準備工作暫緩。目前的探月計劃,將是——「嫦娥三號」達到落月;由於「嫦娥四號」已經投產,也將如期發射,未來將完成模擬載人登月,進行採樣,然後返回地球;預計的「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探月計劃將告一段落。
  • 嫦娥四號中繼衛星有了一個詩意的名字 猜猜是啥?
    「鵲橋」既能「看到」月球背面也能「看到」地球  由於被地球潮汐鎖定,月球只能永遠以同一面朝向地球。人類在地球上不僅從未見過月球背面,通信信號也會被阻隔。中國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介紹,我國計劃在5月中旬,把「鵲橋」發射到位於地球、月球延長線上的地月拉格朗日2點,距離月球大約6萬至8萬公裡。這關係到整個嫦娥四號任務的成敗。
  • 業內人士稱中國載人登月計劃可能已取消—新聞—科學網
    當此際,《新民周刊》從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相關內部人士處獲悉,我國對探月工程,乃至整個航天規劃有重大調整,原來進行的載人登月準備工作暫緩。目前的探月計劃,將是——「嫦娥三號」達到落月;由於「嫦娥四號」已經投產,也將如期發射,未來將完成模擬載人登月,進行採樣,然後返回地球;預計的「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探月計劃將告一段落。
  • 中國載人登月可期,美媒有點著急了
    全文摘編如下:中國探月工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11月30日實現在月球附近組合體分離,中國離成為第三個從月球獲取月壤和巖石樣本的國家的目標更近一步。與此同時,美國太空人是否能在中國實現載人登月前重返月球,還是一個未知數。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四部分組成。
  • 中國為何計劃在月球建立基地,月球基地能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什麼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陳善廣在第一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上表示,中國載人月球探測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實施方案已經形成了總體共識和初步方案,未來將會在月球上建立科學考察站,並進一步為中國人踏上火星奠定堅實的科技與技術基礎。隨著中國探月計劃的公布,全球又迎來新一輪的探月熱潮。
  •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未來載人登月可期!
    今天,#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引發關注。據央視報導,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近月點環月軌道。點火起飛前,還實現了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