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探月之旅尚未結束,2024年探月計劃公布,載人登月還遠嗎

2020-10-20 蒜頭聊科學

中國航天事業雖然起步較晚,但是進步神速,在國際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尤其是探月工程,在世界領域創下了多項記錄。

而中國探月工程尚未止步,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已經劃入2024年探月計劃,而嫦娥八號也將在10年內進行,在2024年的全新探月計劃中,月球南極成為中國的探測重點!



嫦娥七號——荷載參與「競標」?

中國下一個月球探測器是嫦娥五號,對於中國探月來說,嫦娥五號的意義重大:

  • 嫦娥五號將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集樣本。
  • 嫦娥五號將首次在月球起飛,並且在月球軌道進行自動化對接。
  • 嫦娥五號將攜帶月球樣本,重新回到地球!

嫦娥五號將在年底擇機發射,這將是中國探月歷史性的一步,而在嫦娥五號之後,六號也將進行月球採樣,但採樣地點設置在南極。

嫦娥七號屬於衍生計劃,將攜帶5個科學荷載,而且這些荷載將通過「競標」的方式進行!



嫦娥七號的荷載申報,截止到9月末,只要擁有科研資質,就可以參與。

嫦娥七號與嫦娥六號相似,都是登陸月球南極,對月球南極進行詳細研究,嫦娥六號預計在2023年或2024年登陸月球,而嫦娥七號則計劃在2024年發射,中國雙重探測器登陸南極,將對月球南極進行史無前例的詳盡探測。

發射的探測器,包含軌道飛行器、中繼衛星、著陸器、漫遊車、微型飛行器,計劃由長徵五號將其送往太空。



載人登月還遠嗎?

隨著世界航天事業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展開載人登月計劃,而嫦娥八號,或許就是中國載人登月的最後一塊墊腳石。

在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探測月球的水資源情況後,嫦娥八號將繼續登陸月球,探測當地資源,並進行科學實驗,之後中國將建造「月球無人科研站」,準備迎接首批中國太空人的到來!

在探月工程上,中國向國際社會提出「國際月球研究站」計劃,讓月球成為世界和平共享的星球。



2024探月工程中的嫦娥六號、七號、八號,都屬於國際月球研究站計劃的一部分,如果探測器可以在月球南極發現大量水資源,那麼將大大加快月球研究站的建造速度。

月球,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從古至今,多少人想要涉足月球!在未來10年,月球將迎來新的探測浪潮,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印度、日本,都已有10年內的登月計劃,建立月球居住地或許已經近在眼前!


相關焦點

  • 官方否認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尚未立項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回應公眾關切
  • 科普:全球踏上探月之旅的「國家隊」和民間機構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記者葛晨)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兩會訪談)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作者 郭超凱 中國將在2020年實施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也讓外界對未來中國探月計劃倍加期待。
  • 中國「探月」如火如荼,美國宣布:9男9女或2024年登月
    中國登月計劃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太空人不斷向外太空發起探索。上月,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啟動,這是目前中國航天史上任務最為複雜的一次——將從月球「挖土」回來。看到中國屢屢打破世界紀錄,美國坐不住了。同時彭斯公布了這9男9女的太空人名單,他稱這是自1971年阿波羅登月後,人類將再次重返月球表面的「阿爾忒彌斯 」計劃。在NASA的宣傳視頻中,所有太空人都介紹了自己。太空人團隊由9名女性和9名男性組成。整個團隊代表了相當豐富的太空經驗。登月計劃暫定2024年據路透社10日報導,截至目前所有登月的太空人都是男人,然而美國這次宣布的名單中卻有9位是女太空人。
  • 美國宣布登月新計劃:2024年再上月球
    不過,時隔半個世紀之後,美國宣布開啟登月徵程。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公布了其「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的最新安排:即2024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分三步走,整個任務將耗資280億美元。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或已取消 嫦娥5號停止研發
    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就中國的航天總體規劃而言,在探月工程上,分為三步走,也就是完成「繞落回」三期計劃,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和無人採樣返回。2007年10月,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乘坐「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升空,執行中國首次探月之旅,完成了繞月探測的目標。
  • 業內人士稱中國載人登月計劃可能已取消—新聞—科學網
    2010年,在「嫦娥二號」探月之際,中國探月工程首席專家、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稱:「月球南極有望成為載人登月的著陸點,依據載人登月的三個可能時間表,我國載人登月最早可能在2020年實現。」其實,早在2006年,歐陽自遠就稱,中國將在2021年到2025年左右完成載人登月。
  • 解放軍報探月特刊|上九天攬月:人類夢想之旅
    1994年,美國宇航局發射了「克萊門汀」號月球探測器,發現月球南極可能存在水和冰。隨後,人類探月計劃再度「上馬」。美國「月球勘探者」號、歐空局「智能1號」月球探測器相繼登月,試圖尋找水和冰;2007年前後,日本、中國和印度先後發射了「月亮女神」、嫦娥一號和「月船1號」,掀起了「亞洲探月」的小高潮。
  • 消息稱中國將取消載人登月計劃 停止研發嫦娥五號
    當此際,《新民周刊》從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相關內部人士處獲悉,我國對探月工程,乃至整個航天規劃有重大調整,原來進行的載人登月準備工作暫緩。目前的探月計劃,將是——「嫦娥三號」達到落月;由於「嫦娥四號」已經投產,也將如期發射,未來將完成模擬載人登月,進行採樣,然後返回地球;預計的「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探月計劃將告一段落。
  • NASA發布最新《載人探月戰略計劃》:Artemis計劃
    -09編者按:2019年9月,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了最新的《載人探月戰略計劃》(Forward to the Moon: NASA's Strategic Plan for Human Exploration),提出了載人太空探索的總體路徑和重點任務
  • 今年是人類探月第50周年,中國又一次把探月引向潮流
    從冷戰結束,同時人類也停止了對月球的探索,過了50年,看看各個國家的準備。(SLS)」火箭和「獵戶座」載人飛船在2024年前完成載人登月任務。「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開發多年,已多次推遲發射,載人實驗似乎更遙遙無期。此外,NASA還需要研發新的月球車。探月設備介紹: 「藍月亮」 ●大約兩層樓高 ●由四條腿支撐●頂部預留載貨平臺●空載質量超過3噸●注滿燃料質量15噸●有效荷載3.6噸。
  • 英媒盤點全球六大探月計劃
    中國探月計劃引來全球關注,人們在再度聚焦中國航天發展的同時,也聯想到全球多國當下紛紛展開的一攬子探月項目。在20世紀冷戰高峰時期,世界的目光曾一度聚焦在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太空競賽。那段歷史甚至被好萊塢多次搬上銀幕,成為一個時代的共同記憶。美俄在冷戰結束後的一段時間裡對耗資巨大的航天項目投入均大不如前。美國甚至很長時間依靠俄羅斯火箭送太空人前往空間站。
  • 美國糾集7國開展合作探月計劃,揚言「不帶中國玩」
    據美媒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0月13日宣布,美國已經和7個盟友國達成協議,籤署了新的登月計劃——《阿爾忒彌斯協議》,計劃在2024年由美國為主導,再次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同時對人類知之甚少的月球南極地區展開探索。
  • NASA公布登月新計劃:2024年正式登陸月球,停留一周並進行艙外活動
    NASA公布登月新計劃:2024年正式登陸月球,停留一周並進行艙外活動  Emma Chou • 2020-10-15 16
  • 俄載人登月計劃:太空人首次登月預定2030年
    據《俄羅斯報》網站2020年12月31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在向國際空間站機組人員致以新年祝賀時,宣布制訂統一探月計劃,已經成立的專門機構將由他本人掛帥。他表示,新年前做出了「制訂統一專項探月計劃」的決定。為此,俄航天已成立專門機構。
  • 我國探月工程又出新計劃,嫦娥七號赴月球南極,或為載人登月探路
    迄今為止,我國已經進行了4次探月活動,完成了探月工程中要求的第一和第二階段的繞、落、巡的任務目標,很好地檢驗了我國航天技術能力,並對月球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到今年10月份前後,我國將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實現探測器到月球表面對月壤採樣返回的任務目標。
  • 探月工程如火如荼,2022年中國或創新裡程碑
    日前,經過約19個小時的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已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按照預定形式,擇機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此次嫦娥五號的採樣成功,標誌著中國探月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並為後續載人登月打下堅實的人才、科技和物質基礎。
  • 探月工程如火如荼,2022年中國或創新裡程碑
    日前,經過約19個小時的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已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按照預定形式,擇機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此次嫦娥五號的採樣成功,標誌著中國探月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並為後續載人登月打下堅實的人才、科技和物質基礎。
  • 中國計劃2036年載人登月
    據BBC報導,中國計劃在2036年之前派太空人登陸月球,實現中國航天史上另一項重大突破。 當然,目前載人登月計劃還有許多困難,首先需要發展足夠強大的運載火箭將至少100噸載荷送入低地球軌道。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副部長張育林中將在最近的一次座談會上表示,中國力爭用15到20年的時間實現載人探月目標,為中華民族開拓利用地月空間邁出堅實的一步。張育林中將的這次講話也是中國首次確認載人探月計劃。        當然,目前載人登月計劃還有許多困難,首先需要發展足夠強大的運載火箭將至少100噸載荷送入低地球軌道。
  • 從中國探月到載人登月分析:3000噸級火箭缺失是登月最大障礙
    長徵5號只要25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距離載人登月還是有差距,因此登月只能寄託於長徵9號超大火箭。長徵9號已經在研發中,2019年3月,長徵9號一級發動機燃氣發射器-渦輪泵測試成功,研發成功後起飛質量將超過4000噸,可將140噸貨物送到近地軌道,比美國的土星五號還要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