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稀罕啊!美國糾集7國開展合作探月計劃,揚言「不帶中國玩」

2020-10-17 谷火平

據美媒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0月13日宣布,美國已經和7個盟友國達成協議,籤署了新的登月計劃——《阿爾忒彌斯協議》,計劃在2024年由美國為主導,再次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同時對人類知之甚少的月球南極地區展開探索。

(阿爾忒彌斯計劃於2024年重返月球的構想概念圖)

除了美國之外,這7個《阿爾忒彌斯協議》的籤署國分別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義大利、盧森堡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969年,美國NASA的阿波羅11號探月計劃順利進行,成功將三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尼爾·阿姆斯特朗也在月球表面上說出了那句經典的話:"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阿波羅11號三名太空人,從左至右分別是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和奧爾德林

雖然美國登月計劃接連取得成功,但是隨著登月經費的不斷攀升、冷戰的不斷推進,以及登月需求的下滑(事實上當時的美國根本就沒有登月需求,完全是和蘇聯較勁),NASA在阿波羅17號於1972年圓滿完成登陸任務之後,就宣布無限期中止登月計劃,直到現在人類已經有48年沒有踏上月球的土壤了。

(阿波羅11號登月場面,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將美國國旗插在月球表面)

但是由於川普政府宣揚"偉大的美國精神",加之中俄等國的航天技術正快速追上美國,美國已經認識到如果再不行動,再過幾十年中國就要把常駐基地建到火星上了,所以這才提出了"重返月球",《阿爾忒彌斯協議》正是在此時刻被提出的。

《阿爾忒彌斯協議》對應的正是阿爾忒彌斯計劃(Artemis program),以希臘神話中的女神阿爾忒彌斯的名稱來命名,有趣的是她正好是阿波羅的孿生妹妹,象徵著美國重返月球的決心。2019年5月,美國總統川普曾表示將全力支持該計劃,爭取2024年讓美國人重新回到月球上。

(NASA為登月所建造的"獵戶座"飛船,最多可承載4名太空人)

雖然如今加上美國只有8個國家加入了《阿爾忒彌斯協議》,不過美國堅信在未來參加的國家會越來越多,甚至以此為基礎發展成全世界對月球的探索也說不定。美國沒有表示過加入探月計劃國家的上限有多少,也對誰加入沒有設立明確要求,但NASA已經多次暗示,由於意識形態原因,《阿爾忒彌斯計劃》將排除中俄兩國。

(如今已經有8個國家加入《阿爾忒彌斯計劃》)

近年來中國探月工程不斷取得成功,從2007年發射嫦娥一號至今,"嫦娥"系列已經順利完成第四期,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成功,攜帶著玉兔二號月陸探測車於2019年1月成功登陸月球背面,並傳回了人類首張月背影像,這也是美國未曾做到的。

中國的探月計劃清晰明確,整體分三步走,即"探月"、"登月"和"駐月",我們如今已經把探月近乎完成,第三期工程"回"(由嫦娥五號和六號乃至後期的七號、八號組成),已經於2019年正式啟動,目標是發射月球表面採樣返回器,並順利帶著月球樣本返回地球,預計在2027年前後全部完成。

(中國登月進程正不斷縮短和美國的差距,圖為嫦娥二號月陸探測車)

隨後我們就將開始三步走中的第二步——登月,即中國載人登月計劃,登月期大約會在2028年至2030年左右完成。雖然我們可能落後於美國數年,但是月球就一直呆在那,我們依靠自己的實力一步步縮短和美國的距離,還需要擔心超不過依賴於8個乃至更多國家的美國《阿爾忒彌斯協議》體系嗎?

(美國NASA已經開始為阿爾忒彌斯計劃訓練太空人,為2024年登月做準備)

近年來我們被美國排斥的還少嗎?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拒絕中國參與,那我們就建屬於自己的"天宮"空間站,這次的登月也將是如此。所以我們可以很自信地表示,我們根本不稀罕美國的那一套,也不稀罕美國不帶我們一起玩,總有一天我們可以把話反過來說:"我們不帶美國玩"。

相關焦點

  • 美國要率10國登月,中俄沒被邀請?俄:探月計劃目的不純
    美國在很多領域都保持著領先地位,不過其多國合作計劃也一向都是將中俄兩國排除在外的,軍事合作就不說了,現在就連登月計劃中俄也被拉進了「黑名單」,這很難讓人相信美國不是別有居心。美國要率10國登月,中俄沒被邀請?
  • 美日組「八國聯軍」企圖瓜分月球,中俄要做觀眾還是該如何應對?
    外太空是沒有主權的地方,都是誰先到誰先開發、誰先利用。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傾全國之力,實現了6次登陸月球,但是由於當時登陸月球政治意義大於實用意義,而且成本高得離譜,所以自從1972年阿波羅17號最後一次登陸月球後,美國也再沒登陸過月球。
  • 中俄於今秋商榷聯合月球基地任務,美國登月霸權或將成為過去時
    此外,俄羅斯還希望能和中國達成其他的合作項目,如在「月球-26」號和「嫦娥-7」號兩款探月器上安裝彼此的科學設備,以及中俄開展聯合空間實驗等等。俄羅斯如此上心為哪般?據美國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川普目前正計劃起草一份名為「阿爾忒彌斯計劃」的太空協議,該協議旨在為美國拉攏盟友或是親美國家,並在此框架下制定起一套以美國為中心的所謂月球勘探及資源開採的「國際規則」。目前可能參與「阿爾忒彌斯計劃」的國家主要是加拿大、日本、阿聯和歐盟多國,而像中俄這種可能「給美國航天技術及相關活動構成威脅的國家」,則不在其列。
  • 16年前,5個國家宣布探月計劃,唯有中國沒有吹牛
    隨著嫦娥5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正式進入第三也是最後階段:回,自2004年我國正式宣布實施探月計劃以來,已經過去16年了,而較少為人所知的是,在我國公布探月計劃的同時,還有4個國家雄心勃勃的宣布了自己的月球計劃,但現在看來,似乎只有中國沒有吹牛。
  • 俄羅斯迴避美國探月計劃,太空合作面臨威脅
    ,俄羅斯不太可能參與美國計劃的月球軌道空間站項目,這可能標誌著國際空間站(ISS) 20年來密切合作的終結。俄羅斯航天局(Roscosmos)負責人德米特裡·羅戈津(Dmitry Rogozin)表示,擬議中的新空間站名為「網關」(Gateway),「可以說太以美國為中心了」,他補充稱,俄羅斯「可能不會大規模參與其中」。
  • 美國要率10國登月,中俄被排除在外,俄媒:不排除該計劃軍事屬性
    隨後在11月份,美方又邀請了烏克蘭加入了這一場探月計劃。時至今日,在12月15日,美方又與巴西籤訂了合作意向聲明,目前加上巴西,美國將要率領10國探月。根據進程,計劃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在2021年的11月份,開展第1次無人飛行;在2023年攜帶太空人繞月飛行,但不會在月球上著陸;第3階段也就是最終階段將會在2024年,攜帶航天員登上月球,並且在月球上停留一周時間。NASA對外強調,這次各國聯合探月計劃將是美方奔向火星戰略計劃的一個主要部分。
  • 拜登太空顧問:美國與中國開展航天合作很重要
    面對中國在航天領域接二連三取得重大成就,拜登團隊的顧問們坐不住了。他們急著給拜登「支招」,敦促美國抓住機會與中國開展航天合作。他們認為這不僅能緩和兩國緊張關係,還能讓美國保住全球太空領導者的地位。博爾登擔心,美國若不與中國進行合作,中國會利用自己獨立的太空項目「搶走」美國的合作夥伴。博爾登說,「我們似乎並不擔憂中國發射並建造自己的空間站」,但「這是目光短淺的表現,這不是一個好領導者的標誌」。
  • 只有中國、俄國、美國登陸過月球,那麼三國可以直接瓜分月球嗎?
    聯合國《外層空間條約》規定:月球屬於全人類月球是屬於誰的呢?自古以來誰也不屬於,或者說,誰都可以擁有月球。因為人類登陸不了月球。但月光所致,我們每個人都能得到地球。所以說,月球本身沒有爭議,反正誰也上不去。但是在1969年7月,美國人改變了月球的現狀。
  • 國新辦發布會解讀中國探月熱點問題
    隨之而來的,還有公眾一個又一個的疑問:嫦娥五號任務究竟有何意義,從月球帶回的樣品長什麼樣,公眾能否看到,中國是否會與世界共享,此次任務之後,中國什麼時候開展載人登月計劃?國新辦今天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解答有關問題。
  • 日本加入美「深空門戶」計劃參與探月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7月13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和日本媒體日前報導稱,美國和日本近日籤署了《探月聯合宣言》,今後日本將與美國主導的探月計劃合作,日本太空人有可能藉此登上月球,而美國推動太空領域國際合作,意在爭奪太空開發的主導權。
  • 英媒盤點全球六大探月計劃
    參考消息網12月18日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17日發表題為《中國嫦娥五號「攬月歸來」 盤點全球其他六大探月計劃》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中國嫦娥五號返回器於當地時間12月17日凌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上一次人類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還是40多年前的美國和蘇聯探月計劃。
  • 「廣寒宮」又「熱」了——看全球新一輪探月潮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21日發射升空,印度「月船2號」年底瞄準月球南極,美國和俄羅斯重啟探月計劃……近兩年,航天大國競相宣布探月新計劃,「廣寒宮」不再清冷寂寞,再次成為人類航天探索的「熱目標」。
  • 27國想進我國空間站!美國遺憾落選,中國與義大利深化航天合作
    去年12月,嫦娥五號成功探月歸來,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的航天實力。義大利空間局國際合作部主任對此給予了高度稱讚。據悉,義大利也想加入中國未來的航天計劃,計劃在中國嫦娥六號、小行星探測任務中搭載載荷等計劃,還想在中國空間站實施高能宇宙射線探測項目。未來,兩國將就上述航天合作展開進一步溝通。
  • 中國嫦娥五號探月器成功發射,美國陰陽怪氣表態別有用意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即將執行中國第一次採樣返回任務,對此各國航天人士紛紛表示祝賀和祝福,但只有美國酸得很,美國NASA表態稱希望中國在獲得月球樣本和分析數據後能將它們向全世界分享,其中意思似乎暗有所指,對此有網友表示,中國嫦娥五號探月器成功發射,美國卻陰陽怪氣表態別有用意,其中原因倒也不複雜,就是看到中國成就後酸了
  • 美國會稀罕麼?無法分享中國帶回的月巖
    美國會稀罕中國帶回的月巖麼?當然稀罕,儘管美國當年阿波羅帶回了很多,但畢竟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不過以美國的技術,在去月球弄百十斤也不成問題,問題在哪?嫦娥五號升空首先不是我們不願意合作,是美國立法禁止合作。
  • 世界關注中國巨型火箭飛往火星:帶飛多個國家,就是不帶美國玩
    據環球網7月23日報導,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34;遙四運載火箭搭載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34;,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至23日13時25分,&34;探測器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中國火星探測之旅由此正式開啟。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 美國航天局登月計劃測試受挫,曾盼與中國合作
    2020年12月17日凌晨,中國嫦娥五號成功「挖土」回歸,真正推開了探月工程目標中「回」的大門。看著中國展現出的頂尖航天實力,美國也坐不住了,提出2027年將在月球建立基地的目標。然而,目前美國重返月球的計劃卻突然受挫。 據環球網1月18日最新報導,美東時間1月16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密西西比州測試了四臺RS-25引擎,主要用於該國「阿爾忒彌斯」(Artemis)登月計劃火箭。
  • 攜手探索太空奧秘,中國向世界敞開探月合作大門
    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 供圖)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記者喻菲、全曉書、胡喆)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嫦娥四號任務搭載了4臺國際載荷,而中國計劃在未來月球探測和空間站上開展更廣泛深入的國際合作,讓全球更多科學家獲得太空探索的機會,集中人類智慧破解宇宙謎題。
  • 中國再傳來好消息,多國航天人士發來祝賀,只有美國「陰陽怪氣」
    中國第一次實現了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為中國未來航天行星探測等方面奠定了基礎。消息一出,就引來了多國航天人士發來祝賀,其中也包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的"祝賀",只是美國祝賀似乎有點不對勁。收官之戰近期,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五號探測器被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送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