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關注中國巨型火箭飛往火星:帶飛多個國家,就是不帶美國玩

2020-07-24 半島國際快訊

據環球網7月23日報導,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34;遙四運載火箭搭載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34;,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至23日13時25分,&34;探測器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中國火星探測之旅由此正式開啟。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是長徵5號系列運載火箭第5次發射任務,但卻是其首次被用於執行應用類發射任務。

世界關注中國巨型火箭飛往火星:帶飛多個國家,就是不帶美國玩

&34;的星際航行將持續7個月左右,如果一切進展順利,預計將於2021年2月份左右抵達火星軌道。而後,&34;將擇機開展後續科研任務,這其中就包括了至關重要的火星著陸任務。

作為一個開放性的航天探索任務,&34;項目自一開始就凝聚著多個國家和組織的科研人員的智慧和汗水,中國此舉帶飛多國。

&34;項目的意義是如此地重大,因此它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美國就算是羨慕也只能毫無辦法,幹跺腳。

世界關注中國巨型火箭飛往火星:帶飛多個國家,就是不帶美國玩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34;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前不久,也就是美國當地時間21日下午4時,美方突然要求中方關閉我駐休斯敦總領館。

對此,中國外交部作出回應:面對美方單方面的政治挑釁,中方要求其立即撤銷有關錯誤決定。否則,中方將會作出必要且正當的&34;。

世界關注中國巨型火箭飛往火星:帶飛多個國家,就是不帶美國玩

儘管面對美國這樣無端的挑釁,中國還是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選擇用硬實力而不是小伎倆來說話。

如果&34;最終成登陸火星,那麼中國就將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第一次開展火星探測任務就成功登陸的國家,沒有之一。


同時這也這意味著,中國與歐空局、法國、奧地利、阿根廷等國家和組織的通力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功。這不僅僅是中國人民的福分,更是世界各國人民的福分,但唯獨不帶美國一起。


即使美國現在叫囂著各種退群,但事實就是儘管領域再怎麼未知,只要同中國相互合作,齊心協力,同樣是可以完成不可能,同樣可以在沒有美國的基礎上,飛往火星。

世界關注中國巨型火箭飛往火星:帶飛多個國家,就是不帶美國玩

更重要的是,伴隨著&34;在星際間航行的軌跡,中國人也將在火星上留下自己的印記。

在向火星進發的徵途上,美國人的足跡將不再是唯一,人類的航天發展事業也將因此被開闢出一條新的道路。各國無需再仰仗美國人的鼻息,因為在世界東方,人類航天文明新的朝陽,正在緩緩升起。

相關焦點

  • WaitButWhy 強文:SpaceX 巨型火箭全紀錄
    雖已有很多激動人心的原因可能導致地球這塊硬碟 「壞掉」,比如小行星撞擊、人工智慧滅絕人類、川普搞死我們、ISIS 弄出什麼恐怖的生化武器等,伊隆還提到了一些不太戲劇化的可能性,比如不再會有來自地球的飛船,僅僅因為地球文明不再有能力發送它們了:飛船不能從地球飛去火星還有另一些原因,可能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是地球變成了一個宗教國家,也有可能是地球文明慢慢退化
  • 為什麼從中國飛往美國的客機,都要繞過太平洋,而不直接飛過去?
    現在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大家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大家開始注重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只注重部分物質上的享受,現在的交通也很方便,你可以去的地方也越來越多,可以環遊世界,有些人可以通過旅行使自己放鬆,最終,目前的社會工作壓力或經濟壓力等太大,需要放鬆一下,去旅行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 火星載人登陸不是夢?馬斯克為在火星製造火箭燃料找到了辦法
    火星作為現今最適合移民的星球,爭先被各國探索。面對送人上火星這個大課題,首先要確定的就是旅程不能只有單程票。因此,火箭設計的時候就應該預留好回程所需的燃料以及物資,尤其是燃料。因為要飛回地球,飛船首先要脫離火星引力再飛回地球的引力範圍,而脫離火星引力時需要的加速度所消耗的燃料是非常巨大的,無異從地球飛往火星時所用的燃料量,這對運載力是個巨大的挑戰。
  • 中國能否造出土星五號那樣的巨型火箭?答案是:十年後見!
    土星五號的出現,有特定的時代因素,冷戰期間的航天競賽,催生了載人登月的需求,為了能把登月艙和指令艙一次發射上天,飛往月球,只有土星五號這種巨型火箭才能做到。不過,如果未來希望實現載人登月,登火星,甚至建設月球和火星基地的話,近地運力在100噸以上的超大型火箭就成了無法繞過的必需品。
  • 毅力號火星車重返正常狀態,繼續飛往火星
    最新傳來消息,毅力號火星車已經正常與地球通信,並且已經退出了安全模式,重返正常飛行模式,飛往火星。那麼為什麼毅力號會出現問題,既不能通信,又進入了安全模式呢?,地面的控制員是與火箭進行通信的。在毅力號與火箭分離之後,地面就需要與毅力號建立通信。在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3:15準時,毅力號打開了通訊發射機,並開始向澳大利亞的NASA地面站發送載波信號。
  • 中俄航天準備展開強強聯合,俄航天員已準備好乘中國飛船飛往太空
    【引言: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14日報導,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羅戈津稱,俄羅斯的目標是在載人航天領域進行合作,俄羅斯太空人不僅準備好乘坐美國的,也準備好乘坐中國的宇宙飛船飛往太空。羅戈津在《共青團真理報》的廣播直播中稱,「我們已準備好乘坐美國和中國的宇宙飛船飛向太空。中國人可能也準備好搭乘我們的飛船,美國人也會繼續乘坐『聯盟號』飛船。
  • 這艘火箭又立新功!中國航天科技發展迅猛,突破美國封鎖飛向太空
    在貿易、科技、人才方面,美國屢屢卡中國的脖子,在航天科技和宇宙探索領域,中國同樣感受到了來自美國的惡意。川普帶上北約盟友們起草月球資源開採國際協議圖謀「瓜分」月球,協議的大致意思就是限制協議以外的其他國家在月球上進行探索和科研,說到底,針對的就是中國和俄羅斯,因為本來具備探索月球能力的國家就沒幾個。
  • 每秒1km的速度難道飛不出地球嗎?
    2020年7月,人類奔向火星的賽道繁忙起來,一共有3個國家進行火星探測計劃。阿聯當地時間7月20日,阿拉伯世界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搭乘H2A運載火箭在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7月23日,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
  • 中美「火星探索」競賽,中國能彎道超越美國嗎?
    第一部分:一騎絕塵的美利堅儘管今日美國飽受新冠病毒肆虐,感染人數冠絕全球,但其科學技術實力,也曾經遠超世界其他國家,在火星探索方面的一騎絕塵就是其實力體現。此外,還有地外車輛行走記錄,地外車輛工作天數記錄,也都是美國人的。不過話又說回來,其他國家要麼是幹不成事,要麼就是沒幹啥事,美國想不拿第一也難啊。
  • 美國研製出世界第一火箭發動機:中國又被落後40年差距
    據媒體報導,美國NASA航天局的RS25發動機已經進入了最終階段,這種發動機曾經是美國用在太空梭上的超級發動機,而現在,這是美國下一代超級運載火箭的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最終甚至很可能用在載人登月和登陸火星的計劃,這也是美國在21
  • 領先中國天問1號一步,日本火箭成功發射,搭載衛星飛往火星
    據外媒近日報導,阿聯航天局所擁有的&34;號火星探測器7月20日搭乘H-2A運載火箭從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升空。&34;號升空後,將飛行近5億公裡,並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軌道。西媒對此評價稱,太空競賽有了新的競爭者,並且這次發射領先了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1號一步。
  • 飛往火星需要多長時間,美國宇航局將挑戰最短時間3天?
    這也給飛上火星加大了難度,雖有難度,但是不少成功的案例。以火星和地球最近的距離來計算,大概有3390萬英裡,是紐約和倫敦直線距離的9800倍。按照平均距離計算的話,有1.4億英裡。送上火星的太空飛行器也有不少了,按照現有技術,我們對飛向火星的時間已有所了解。
  • 飛往火星
    飛往火星是一款模擬火箭飛行的小遊戲,遊戲中為玩家準備了很多工具和材料,玩家可以自己選擇製造火箭,火箭製造好之後,玩家就要試著將火箭發射飛往太空,奔向火星,在奔向火星的過程中,玩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物和危險陷阱,玩家需要操控火箭不斷的躲避障礙物,避免危險順利到達指定的位置,獲得勝利。
  • 飛火星不是夢 中國離子引擎只需39天
    未來從地球飛到火星不必再花幾年時間,只需要39天。到火星旅行,將不再是夢想或電影情節。
  • 世界火星探測—幾張圖帶你快速領略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和千千萬萬代的子孫,火星將是我們的新世界。」眾所周知,火星是太陽系內除了月球之外,人類熱情最高、了解最多、探測和嘗試登陸任務次數最多的地外行星,也是最有希望、最有條件讓人類首先登陸的行星。在火星上尋找生命,意義深遠,因為如果生命可以在太陽系的多個地方獨立演化,那麼生命在宇宙中也可能無處不在。然而,火星探測並非一帆風順。
  • 科學狂人馬斯克,殖民火星計劃被披露,並說很快就能實現?
    早在8月4日的時候,星際飛船項目SN5就進行了一次實驗,不過這場飛行實驗中,非常簡陋的外觀,成本低廉的不鏽鋼打造的火箭,同時整體前往火星成本控制在10萬美元,這樣大膽的想法及做法,令人震驚和不可思議。但是在9月4日的時候,編號SN6火箭再次起飛,在缺少椎體和鰭的情況下,飛出離地面500英尺,並且落在了100米外的水泥地上。
  • 在月球建4G網,造巨型火箭和飛船,美國4年後重返月球靠譜嗎?
    美國CNBC電視臺主持人就曾經透露NASA的目標,重返月球——佔領月球——建立中轉站——進軍火星及深空。目前這個協議只有8個國家籤訂,但是後續或將還有更多國家加入,包括中國和俄羅斯都在其邀請範圍內,當然僅是邀請籤個法律框架而已。
  • 歷數全球各個國家探測火星歷史,火星,中國來了
    此外,1962年11月4日,蘇聯還發射過一顆探測器,此次火箭發動機沒有及時點火,導致未能進入飛向火星的軌道,兩個月後墜入大氣層燒毀。儘管火星探測遭遇接連的失敗,蘇聯人似乎並沒有氣餒,此時美國正為登月而展開「阿波羅計劃」,並且美國同時也進行著火星探測計劃,為了不至於落在美國後頭,蘇聯必須繼續探測火星。
  • 一分鐘帶你看懂,天問一號的遠徵火星全過程
    尤其是「日月安屬,列星安陳」這樣的求知渴望,正對應著兩千多年後的中國「走出」地球,探索遙遠行星世界的堅定決心。是的,意思就是說…… 「天問」系列並不僅僅是中國火星任務的名稱,而是中國接下來行星探測任務共有的名稱。
  • 美國糾集7國開展合作探月計劃,揚言「不帶中國玩」
    據美媒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0月13日宣布,美國已經和7個盟友國達成協議,籤署了新的登月計劃——《阿爾忒彌斯協議》,計劃在2024年由美國為主導,再次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同時對人類知之甚少的月球南極地區展開探索。